文言文朗读指导

时间:2021-06-13 16:41:28 文言文 我要投稿

文言文朗读指导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要求,文言课文要“能顺畅的朗读”。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加强文言文朗读的指导与测试,是很有必要的。

文言文朗读指导

  心理指导有些学生学习文言课文,只管抄翻译文字、记字词解释以应付考试。他们认为朗读无关紧要,或者觉得文言难读,这种厌读的心理状态影响了朗读训练的积级性。对此,老师应该从心理上给予指导。

  其实,无论什么课文,都不能忽视朗读。孤立的学习字的形、音、义,孤立的学习词汇语法,只能获得一堆零碎的语言材料,而朗读能学到较完整的、有系统性、有感情的表达生活的生动语言;分析文章内容,学习篇章结构,即使提纲挈领,条分缕析,也只是拆卸零件而有所了解,而朗读能把这些零件重新安装,把整台机器发动起来,全面的、综合的理解课文的要旨和意味,从而获得立体的、有生命的真切感受。在琅琅的书声中,课文的传神描绘、缜密思路、观点主张、情调韵味,往往能跃出纸面、渗入心田。取得极好的学习效果。朗读是语文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生非练不可的一种基本能力。学习文言课文,朗读就更重要了。文言的'词汇、语法和现代口语有更大的差异,要增强语感、理解内容、掌握不同的语言规律。当然要比学习现代文更借助于朗读了。教字大纲中要求:“读文言课文,要了解内容,能顺畅的朗读,背诵一些基本课文。”朗读既是教学要求中的一个目标,同时又是了解内容的重要手段,至于背诵就更离不开朗读了。这个道理,教师要反复强调,言传身教,让学生真正明白。

  文言文朗读一般会比现代文碰到较多的困难。但语文课本中选编的文言文,或文质兼美,或言简意赅,是我国优秀文化遗产中的精华,而且初中部分大多浅显易懂,生动有趣,学生较易上口,读之有味。只要教师善于引导,或精心范读,或录音示范,就能帮助学生逐步了解文言的一些语言规律,体味文言特有的语言美,从而激发学习兴趣,消除畏难心理。

  讲明了朗读意义,激发了学习兴趣,从心理上给学生指导,就能变厌读为乐读了。

  目标指导朗读如果没有明确的目标,即使乐读了,还可能是误读,而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必须帮助学生了解文言文朗读的基本要求,特别是有别于现代文朗读的那些要求。

  首先要读准字音,不要错读。和现代文朗读一样,要用普通话读准字音,遇到不清楚的生字词,要从课文注释或字典中查出准确的读音。特别要注意文言文特有的异读字。例如,“乃丹书帛曰:‘陈胜王’。”(《陈涉世家》)“王”读为wàng,不能读wáng,这是用改变字词通常读音来表示不同的词性和意义的,叫破音异读。又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六则)“说”通“悦”,读为yuè,不能读shuō,这是文言文常见的通假异读,当甲字与乙字通假后,就读乙字的读音。再如“可汗问所欲”,(《木兰诗》)“可汗”读为kèhán,不读“kěhàn,这是专有名词保留古音的读法,叫古音异读。

  其次是要分清句读,不要破读。朗读时要像读现代文一样,根据标点符号来确定停顿和语调。更要特别注意古今语言结构的差异,处理好句中的停顿。例如“问/所从来”,(《桃花源记》)不能破读为“问所/从来”,又如“其一 /犬坐于前”,(《狼》)不能破读为“其一犬/坐于前”等等。

  再次是要读出语气,不要唱读。用语言表达感情色彩,总是带语气的,因此,朗读要注意轻重缓急,抑扬顿挫,运用声音表情达意。如果用一字一顿的声调、千篇一律的语气来读,那就是味如嚼蜡的唱读。文言文里,词的感情色彩、句子的结构、修辞手法的运用,都和语气的表达更加密切相关。例如“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曹刿论战》)前句用“……也”表示判断,中间用排比短句论证,最后用因果复句得出结论。要读出短促连贯、坚定有力的语气。

  明确文言文朗读的基本要求,按目标进行指导,才能变错读、破读和唱读为顺畅的朗读。

  方法指导朗读的目标明确了,还应教给学生正确的朗读方法。

  正确的朗读是离不开理解的,理解是朗读的基矗读准字音要靠理解,如果知道例句中“陈胜王”中“王”字的意思是“为主”,在句中做动词用,就不会错读为wáng了。分清句读也必须以理解为基础,“其一犬坐于前”应理解为那另一只狼像狗一样坐在前面,读时在主语“其一”之后稍停顿;如果误解为那一 只狗坐在前面,把“其一犬”误作主语,当然就破读了。至于语气,那和理解的关系就更密切了。例如朗读《邹忌讽齐王纳谏》这一课,若能注意到邹忌问其妻是“我孰与城北徐公美?”问其妾是“吾孰与徐公美?”问其客是“吾与徐公孰美?”内容相同而问句不同;而妻答“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妾答“徐公何能及君也!”客答“徐公不若君之美也。”回答也不尽相同。这是作者按“私我”“畏我”和“有求于我”的三种不同关系,描述了三种谈话的不同神情。朗读时根据这种理解就要用不同的声调、语气把不同的神情读出来:问妻较和,妻答是爱;问妾较严,妾答是怕;问客较傲,客答是谄。这样朗读,不但能把课文读活,而且还能在朗读中进一步加深理解。

  因此,朗读的基本方法应是“理解----朗读----再理解----再朗读”。一般学生试读常安排在新课开始时,虽然不必要求过高,但也应该是在预习的基础上进行。有了初步理解才能试读,若是一遍也没看过,对课文内容一无所知,勉强试读就没有什么意义。在老师范读或讲解之后,学生再学读,因为进一步理解了,就会比试读提高一个层次。至于课外的熟读,必是在深入理解之后进行,才能达到较高层次的目标。在理解中朗读,在朗读中理解,如此反复循环,逐步加深,最后达到顺畅朗读与透彻理解。

  指导学生掌握了基本方法,在朗读训练中用心去尝试、去实践,久而久之,文言文朗读的能力就提高了。

  既然朗读作为学习目标之一明确列入文言课文的教学要求之中,就应进行达标测试。在测试中获得反馈信息,及时评价学习质量,矫正朗读指导的失误。

  测试可在课堂上采用齐读或分组朗读的形式进行,这种形式检查面广,能发现普遍性的问题,安排得当还可增强气氛,激励学生的竞争心理。另一种形式是课堂上抽查个别学生,及时点拨方法、纠正误读、记分评价,测试与指导相结合。

  或检查尖子学生,树立标准和榜样,作为目标指导的示范;或检查基础较差的学生,肯定点滴进步,鼓舞朗读信心,做个别心理指导。但课堂上检查由于受课时条件的限制,齐读反馈的信息不够具体,抽查又限于片面,必须靠课外的测试来扩大信息反馈的渠道。

  课外测试可采用互测和自测等形式。互测可分组由组长检查组内学生朗读并予评分,也可由同桌学生互测互评。这种形式能遍及所有学生,获得具体的全面的反馈信息,对测试者和被测者同时产生激励和督促作用。自测可由学生对着录音机朗读,然后再播放自己的录音带,按照朗读的三个基本要求自我检查、自我评价。发现误读就及时矫正,再录再放再自测。还可以把各人朗读的录音集中播放,对照别人,评价自己,互相观摩,交流学习,搞成生动活泼别具一格的语文课外活动。这样的活动能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

  由此看来,测试既是朗读指导的反馈,又是朗读指导的延伸。教师切实加强文言文朗读的指导与测试,才能提高学生的基本能力,才能达到大纲有关的教学要求。

【文言文朗读指导】相关文章:

文言文朗读的指导05-28

文言文朗读的指导与测试分享06-13

将进酒朗读指导09-06

《圆明园的毁灭》朗读指导11-13

文言文朗读停顿指导(人教版九年级必修)12-06

如何朗读文言文05-18

初中课文朗读指导教案10-03

《“番茄太阳”》朗读指导教学设计01-13

《“番茄太阳”》朗读指导教学设计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