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文言文特殊句式

时间:2021-06-12 11:14:05 文言文 我要投稿

高三语文文言文特殊句式

  语文是语言和文学及文化的简称。小编准备了高三语文文言文特殊句式,具体请看以下内容。

高三语文文言文特殊句式

  一. 判断句

  判断句是对人或事物表示断定,断定人或事物是什么、属于什么的句式。

  1.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者,也)

  2. 此帝王之资也。(也)

  3. 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者,)

  4. 刘备天下枭雄。(,)

  (这四种是由者、也表判断的类型)

  5.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者也)

  6.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乃)

  7. 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为)

  8.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则)

  9. 即今之缧然在墓者也。(即)

  10.巨是凡人。(是)(是在先秦以前只做代词用,不表判断)

  二.被动句

  1.而君幸于赵王。(于)

  2.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见)

  3.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见于)

  4.受制于人。(受于)

  5.为天下笑,何也?(为)

  6.羸兵为人马所蹈藉。(为所)(典型的被动句)

  7.若属皆为所虏。(为所)

  8.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被)

  9.洎牧以谗诛。(无标志。靠动词本身在意念上的一种表现。)

  三.疑问句(非特殊句式)

  借疑问词或否定词而能发出疑问的句子叫疑问句。疑问词包括疑问代词(谁、孰、何、曷、胡、安、焉)和疑问语气词(乎、诸、、与或欤、邪或耶)等。二者有时全用,有时不全用。

  1.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廉颇蔺相如列传》)(借否定词不)

  2.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崤之战》)(借疑问词谁)

  四.否定句(非特殊句式)

  文言的否定句,必须用否定词(不、毋、弗、勿、未、否、非、无、莫等)

  五.词序(倒装句)

  1.宾语前置(动宾倒装句)

  在一般情况下,动词在前,宾语在后,这是汉语的语法规律。可是,有时候动词和宾语也可以倒装,让宾语处在到动词前面。在文言文当中,动宾倒装句是很有规律的,大约有四种情况。

  ①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

  例:

  A.莫我肯顾 B.古之人不余欺也

  ②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有两种类型:(1)动宾结构(2)介宾结构。包括:代词+介词;宾语+介词;方位名词+介词;是以结构(固定结构)。

  例:

  A、豫州今欲何至?(动宾)

  B、沛**在?(动宾)

  C、国胡以相恤?(介宾:代+介) D、子何侍而往?(介宾:代+介)

  E、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介宾:宾+介)

  F、一言以蔽之。(介宾:宾+介)

  G、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介宾:方位名词+介词)

  H、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固定结构)

  ③用之是作提宾的标志

  例:

  A.何功之有哉? B.唯马首是瞻。

  ④不规则类(为了表达上的需要,把宾语前置了)

  例:

  A、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B、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C、四十三年,望中犹记。

  再看下面几个句子(也是属于不规则的`):

  A.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不合否定句中的情况)

  B.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不属于疑问句中的情况)

  C.厚赏不行,重罚不用,而民自治。(不属于否定句中的情况)

  2.定语后置(定中倒装句)(定语是用来修饰中心词的)

  在一般情况下,定语应该放在中心词前面,如彼童子之师,师是中心词,定语彼童子处在中心词前面。但是,定语也可以处在中心词后面,形成中心词在前,定语在后的句式,这就是定中倒装句。

  有四种情况:

  ①中心词+之+后置定语

  例如:

  A、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高高的庙堂) (偏远的江湖)

  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②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

  例如:

  A、赋税之繁重者。

  B、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③中心词+后置定语+者

  例如:

  A、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B、约与食客门下有勇力文武备具者二十人偕。

  ④中心词+数量词

  例如:

  A、尝贻余核舟一。

  B、沛公兵十万军霸上。

  3.介宾短语后置(状语后置)

  介词短语后置句的特点是,应该在动词前面的介词短语,却放在了动词后面。试以猪鬣撩拨虫须,仍不动。(《促织》)介词短语以猪鬣放在动词撩拨的前面,这是正常的次序。如果介词短语放在动词的前面,说成试撩拨虫须以猪鬣,就成了介词短语倒装句。

  例如:

  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王尝语暴以好乐。

  4.谓语前置(主谓倒装)

  这种句式常见于古汉语的感叹句和疑问句中

  例如:

  A、甚矣,汝之不惠!

  B、悲哉,世也!(这个社会多可悲啊!)

  五、倒装句

  1.宾语前置

  (1)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

  (2) 世溷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涉江》)

  (3) 自比于管佟⒗忠悖 比四 硪病#ā堵卸浴罚?

  (4)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齐桓晋文之事》)

  (5)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6)沛**在?(《鸿门宴》)

  (7)客何为者?(《鸿门宴》)

  (8)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

  (9) 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10)宋何罪之有?(《公输》)

  (11)何功之有哉?(《信陵君窃符救赵》)

  (12)何陋之有?(《陋室铭》)

  (13)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

  (14) 臣舍人相如止臣曰:君何以知燕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15) 问:何以战?(《曹刿论战》)

  (16) 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

  (17)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屈原列传》)

  2.定语后置

  (1)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

  (2)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自名蟹壳青,日与子弟角,无不胜。(《促织》)

  (3)豫州军虽败于长坂,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刘琦合江夏战士亦不下万人。(《赤壁之战》)

  (4)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师说》)

  3.介词短语倒装句

  (1)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出师表》)

  (2)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得道多助》)

  (3) 皆不可限以时月。缘土气有早晚,天时有愆伏。(《采草药》)

  (4) 及滑,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遇之。(《崤之战》)

  4.主谓倒装

  (5)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六 、省略句

  1. 主语的省略

  (1)儿俱,啼告母。母闻之,面色灰死。(《促织》)

  (2)备曰:与苍梧太守吴巨有旧,欲往投之。(《赤壁之战》)

  (3)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醉翁亭记》)

  (4)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扁鹊见蔡桓公》)

  (5)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桃花源记》)

  (6)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捕蛇者说》)

  2. 谓语的省略

  (1)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浪淘沙》)

  (2)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琵琶行》)

  (3)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4)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狼》)

  3. 宾语的省略

  (1) 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赤壁之战》)

  (2)于是王召见,问蔺相如曰: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廉颇蔺相如列传》)

  (3)具告以事。(《鸿门宴》)

  (4)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

  (5)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绝秦赵之欢。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6)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7)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

  (8)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桃花源记》)

  (9)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10)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陈涉世家》)

  (11)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荆轲刺秦王》)

  (12)权以示群下,莫不响震失色。(《赤壁之战》)

  4.介词的省略

  (1) 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活板》)

  (2)臣语曰,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燕王私握臣手曰,愿结友#39;,以此知之,故欲往。(《廉颇蔺相如列传》)

  (3)海内大乱,将军起兵江东,刘豫州收众汉南,与曹操共争天下。(《赤壁之战》)

  (4)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桃花源记》)

  七.固定结构

  1.不亦乎?

  表示反问,亦没有实在意义,加强语气。翻译为不是吗?

  2.是以

  以是的倒装句。翻译为因此

  3.奈何,如何,若何。

  表示疑问(询问办法)。翻译为对怎么办或把怎么样

  4.得无乎(耶)?

  表示推测性的疑问语气,翻译为该不会莫非恐怕。

  5.无乃乎?

  表示委婉商榷语气。翻译为恐怕吧?

  6.得无乎?

  表示某种情况的推测。翻译为莫非吧?

  7.其其

  表示选择关系。翻译为是还是。

  8.孰与

  表示比较选择。翻译为与相比

  9. 何为?

  表示询问或反问。翻译为为什么呢?怎么呢?

  10. 然则

  表示连贯关系。翻译为既然这样,那么

  11.何其一何

  表示感叹。翻译为: 何其(多么)、一何(这么)。

  八.固定句式

  (1)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2)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

  (3)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4)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

  (5)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崤之战》)

  (6)先轸曰:秦不哀吾丧而伐吾同姓,秦则无礼,何施之为?(《崤之战》)

  (7)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石壕吏》)

  高中是人生中的关键阶段,大家一定要好好把握高中,编辑老师为大家整理的高三语文文言文特殊句式,希望大家喜欢。

【高三语文文言文特殊句式】相关文章:

文言文特殊句式11-11

文言文特殊句式11-06

常见的文言文特殊句式06-13

常见文言文特殊句式05-27

文言文特殊句式解析04-19

常见文言文特殊句式10-08

高考语文文言文特殊句式复习必备03-28

语文教案文言文特殊句式教学设计03-16

文言文特殊句式的备考指要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