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中易混淆的常见近义字

时间:2022-04-25 16:19:52 文言文 我要投稿

文言文中易混淆的常见近义字

  古汉语中的一些常见近义字,由于字义颇为相近,因此极易混淆,给大家文言文的阅读理解造成一定困难。下面略作阐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文言文中易混淆的常见近义字

  一、“讽、谏、谤、讥、说”

  “讽”:意思是用委婉的言语暗示或劝告。例如《邹忌讽齐王纳谏》。应指出的是在古汉语中,“讽”字大多不含贬义。

  “谏”:意思是直言规劝,使改正错误。一般用于下对上,用言语纠正君王或尊长的过失,如《召公谏历王弭谤》。又如《触龙说赵太后》:“太后不肯,大臣强谏。”《邹忌讽齐王纳谏》中“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

  “谤”:意思是公开指责别人的过失,一般不作贬义词用。例如《召公谏历王弭谤》中“历王虐,国人谤王。”《邹忌讽齐王纳谏》中“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上赏。”不过有时也用作贬义词,即指说别人坏话。如《屈原列传》中“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讥”:也是指责别人的过失,但与“谤”的意义稍有差别。“谤”是公开指责。而“讥”是微言讽刺。例如《岳阳楼记》中“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有时也作讥笑讲。如《左传·隐公元年》中“称郑伯,讥失教也。”

  “说”:音shuì,意思是用话语劝说别人,使之听从自己的意见。如《触龙说赵太后》。

  二、“军、师、士、卒、兵”

  “军”和“师”都是集体名词,指军队。如《左传·庄公十年》中“十年春,齐师伐我。”《资治通鉴·赤壁之战》中“引军北还。”同时,“军”和“师”又可用作军队的编制。“军”是春秋以后军队最大的.编制单位。“师”是西周以前军队最大的编制。据《司马法》载,一万二千五百人是一军。而《周礼·地官·小司徒》载,一师是二千五百人。所以,一般说来,“师”比“军”小。

  “士”是武士、甲士。上古用战车的时代,“士”是指战车上的披甲之士。

  “卒”是指步兵。如《史记·陈涉起义》中“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同时“卒”也可以用作军队的编制单位。指一百人以内。如《孙子·谋攻》中“全卒为上,破卒次之。”

  “兵”指兵器。上古时代,“兵”一般不当兵卒讲。战国以后,“兵”也可以当军队讲。如《触龙说赵太后》中“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汉代以后,“兵”逐渐与“卒”同义,可以用来指士兵。

  三、“征、伐、侵、袭、攻”

  “征”的词义是褒义词,最初用于“上(天子)”攻“下(诸侯)”,“有道”攻“无道”。

  “伐”是中性词,指公开宣战的正式战争,如《左传·庄公十年》中“十年春,齐师伐我。”在这里,齐与鲁都是诸侯国,也不是上对下,有道对无道。不过后来,因“征”“伐”经常连用,“伐”也逐渐用于褒义。

  “侵”是不宣而战,不要借口,不用钟鼓,直接侵犯别人的国土,与“袭”一样是贬义。《左传·齐桓公伐楚》:“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蔡溃,遂伐楚。”

  “袭”是袭击,偷袭,比“侵”更富于秘密性质,是乘人不备而偷偷地突然进攻。如《左传·郑伯克段于鄢》:“太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这就是说郑庄公的弟弟公叔段准备偷袭郑国的国都。

  “攻”是进攻、攻打。如《左转·齐桓公伐楚》:“以此攻城,何城不克?”但“攻”往往偏重在军事上的攻打,是军事上进攻的泛称,不像“征”、“伐”、“侵”、“袭”各有明显的特点。

  四、“青、苍、碧、绿、蓝”

  “青”在上古主要是指蓝色,不作黑色讲,如,《庄子·逍遥游》:“负青天,然后图南。”中古以后,“青”就有黑色的意思了。如李白《将进酒》:“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苍”指深蓝色。如《庄子·逍遥游》:“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碧”本指玉名,《庄子·外物》:“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化而为碧。”后来指浅蓝色(即清白色)。

  “绿”指绿颜色,与今义相同。但要注意的是古时的绿草指嫩草。

  “蓝”字在古代不表示颜色,而是指一种染色的植物(即蓼蓝)。《荀子·劝学》:“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在这里要提出的是,人们对颜色的分辨,有时并不是整齐划一的,因此“青”、“苍”、“碧”三个词虽然表示蓝色深浅有别,但人们有时通用。如“青天”也叫“苍天”,“青草”又叫“碧草”,“青苔”又叫“苍苔”。

  文言文中的古今异义词汇总

  鄙:(古义:边境。今义:品质低下。)

  例:蜀之鄙有二僧(《为学》)

  顾:(古义:反而,难道。今义:有看的意思;还有照管、注意的意思。)

  例: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

  但:(古义:只、只不过。今义:转折连词)

  例: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木兰诗》)

  爷:(古义:指“父亲”。今义:指“爷爷”。)

  例:卷卷有爷名(《木兰诗》)

  安:(古义:疑问代词“怎么”。今义:常用于“安静”“安全”。)

  例:尔安敢轻吾射(《卖油翁》)

  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泛指交通运输或邮电事业。)

  例:阡陌交通(《桃花源记》)

  再:(古义:专指第二次。今义:常用于重复,表“又一次”的意思。)

  例:如是再三(《宋定伯促鬼》)

  无论:(古义:更不必说。今义: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

  例: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妻子:(古义:是妻子和儿女。今义:是专指男子的配偶。)

  例: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

  如此:(古义:像这样。今义:“这样”的意思。)

  例:诣太守,说如此(《桃花源记》)

  识:(古义:记。今义:知道,认识。)

  例:默而识之(《论语》十则)

  居:(古义:停留、过了。今义:居住、住所。)

  例:居十日,扁鹊复见(《扁鹊见蔡桓公》)

  狱:(古义:诉讼案件,罪案。今义:监禁罪犯的地方。)

  例:小大之狱(《曹刿论战》)

  请:(古义:“问”的意思。今义:邀、聘、求之意。)

  例:臣是以无请也(《扁鹊见蔡桓公》)

  走:(古义:“跑”的意思。今义:行走。)

  例: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

  故:(古义:副词,特意。今义:事故、所以。)

  例:故使人问之(《扁鹊见蔡桓公》)

  汤:(古义:热水。今义:菜或面做的稀状食物。)

  例:及其日中如探汤(《两小儿辩日》)

  去:(古义:离。今义:到……用于从所在地到另一个地方。)

  例: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两小儿辩日》)

  社:(古义:土地神。今义:社会的一个团体,指共同工作或一种集体组织。)

  例:春社近(《游山西村》)

  郭:(古义:外城。今义:仅用于姓氏。)

  例:青山郭外斜(《过故人庄》

  鲜美:(古义:鲜艳美丽。今义:食物味道好。)

  例:芳草鲜美(《桃花源记》)

  虽:(古义:即使,表示假设关系的连词。今义:虽然,表示转折关系。)

  例:虽人有百手(《口技》)

  股:(古义:大腿。今义:屁股。)

  例:两股战战(《口技》)

  文理:(古义:文采和道理。今义:文章内容方面和词句方面的条理。)

  例:其文理皆有可观者(《伤仲永》)

  无为:(古义:无须,不要。今义:顺其自然,不必有所作为。)

  例:无为在歧路(《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儿女:(古义:小孩和女子。今义:指子女。)

  例:儿女共沾巾(《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何苦:(古义:愁什么。今义:表示反问语气,不值得,犯不着。)

  例:何苦而不平(《愚公移山》)

  鸿:(古义:大。今义:鸿雁,书信。)

  例:谈笑有鸿儒(《陋室铭》)

  丝竹:(古义:指琴瑟箫笛等管弦乐器,这里指奏乐的声音。今义:丝绸和竹子。)

  例:无丝竹之乱耳(《陋室铭》)

  致:(古义:对……说话。今义:指在举行某种仪式时说勉励、感谢、祝贺、悼念等的话。)

  例:听妇前致词(《石壕吏》)

  裙:(古义:泛指衣裳。今义:指裙子。)

  例:出入无完裙(《石壕吏》)

  烈士:(古义:指有雄心壮志的人。今义:指为正义事业献出生命的人。)

  例:烈士暮年(《龟虽寿》)

  一般:(古义:一种。今义:指普通。)

  例: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相见欢》)

  蹉跎:(古义:过时。今义:用于光阴白白地过去。)

  例:年已蹉跎(《周处》)

  令:(古义:好的。今义:命令。)

  例:令名不彰(《周处》)

  坐:(古义:犯罪。今义:多用于“坐下”。)

  例:何坐(《晏子使楚》)

  其实:(古义:两个词;其:代词,它的;实:果实。今义:一个词,用来说明某? 一事实的连词。)

  例:其实味不同(《晏子使楚》)

  小生:(古义:小青年,后生。今义:指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

  例: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小石潭记》)

【文言文中易混淆的常见近义字】相关文章:

语文中易混淆词语辨析03-21

语文的易混淆词语辨析03-21

语文易混淆的词语辨析03-21

文言文中常见固定结构15例12-06

苟在文言文中的意思10-12

焉在文言文中的意思10-12

殆在文言文中的意思10-12

义騟传的文言文原文及译文06-14

义騟传文言文原文及译文06-12

《义騟传》文言文原文及译文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