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文言文《寡人之于国也》知识点

时间:2024-04-24 10:07:48 林惜 文言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高中语文文言文《寡人之于国也》知识点

  《寡人之于国也》是《孟子·梁惠王上》中的一章,是表现孟子“仁政”思想的文章之一。论述了如何实行“仁政”以“王道”统一天下的问题。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高中语文文言文《寡人之于国也》知识点,欢迎阅读!

高中语文文言文《寡人之于国也》知识点

  原文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译文

  梁惠王说:“我对于国家,总算尽了心啦。河内遇到饥荒,就把那里的老百姓迁移到河东去,把河东的粮食转移到河内;河东遇到饥荒也是这样做。了解一下邻国的政治,没有像我这样用心的。邻国的百姓不见减少,我的百姓不见增多,这是为什么呢?”

  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打仗,让我用战争做比喻吧。咚咚地敲响战鼓,两军开始交战,战败的扔掉盔甲拖着武器逃跑。有人逃了一百步然后停下来,有的人逃了五十步然后停下来。凭自己只跑了五十步而耻笑别人跑了一百步,那怎么样呢?”

  梁惠王说:“不行。只不过没有跑上一百步罢了,那也是逃跑啊。”

  孟子说:“大王如果懂得这个道理,就不要指望自己的百姓比邻国多了。

  “不耽误农业生产的季节,粮食就会吃不完。密网不下到池塘里,鱼鳖之类的水产就会吃不完。按一定的季节入山伐木,木材就会用不完。粮食和水产吃不完,木材用不完,这就使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了。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这是王道的开端。

  “五亩大的住宅场地,种上桑树,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丝织品了。鸡、猪、狗的畜养,不要耽误它们的繁殖时机,七十岁的人就可以吃肉食了。百亩大的田地,不要耽误它的耕作时节,数口之家就可以不受饥饿了。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尊敬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须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背负或头顶重物在路上行走了。七十岁的人能够穿上丝织品、吃上肉食,百姓没有挨饿受冻的,做到了这些而不能统一天下称王的还从未有过。

  “猪狗吃人所吃的食物,不知道制止;道路上有饿死的人,不知道开仓赈济。百姓死了,就说:‘这不是我的过错,是因为年岁不好。’这种说法与拿刀把人杀死后,说‘杀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不同?大王不要归罪于年成,那么天下的百姓都会来归顺了。”

  一、 通假字

  1. 王知如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无,毋,不要)

  2.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无,毋,不要)

  3.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斑)

  4. 涂有锇莩而不知发(涂,途,道路)

  二、 词类活用

  1.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名作动,击鼓)

  2.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名作动,种植)

  3.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名作动,归罪)

  4.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名作动,穿)

  5.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名作动,称王)

  三、 重点字词解释

  1. 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句末助词,重叠使用,加重语气)

  2.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河,黄河;凶,谷物收成不好,荒年)

  3.河内凶亦然(亦然,也是这样)

  3.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无如,不如,比不上)

  4. 邻国之民不加少(加:更)

  5. 王好战,请以战喻(好:喜欢;请:请允许我)

  6.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之:助词,无义;既:已经。)

  7. 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兵:兵器,武器;或:有的人)

  8.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直:只是,不过;走:逃跑)

  10.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胜:尽)

  11.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数罟:密网)

  12.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时:季节)

  13.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庠序:学校;孝悌:尊敬父母,敬爱兄长)

  14.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负戴:背着东西,顶着东西)

  15.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食人食:吃人吃的东西;检:约束)

  16.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发:打开粮仓,赈济百姓)

  17.非我也,岁也(岁:年成)

  18.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异:区别)

  四、 古今异义

  1.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河:古指黄河;今指一切河流)

  2.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走:古义跑,今:行走)

  五、 一词多义

  1.数A、愿令得补黑衣之数(数目)

  B、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几)

  C、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屡次shuò)

  D、数罟不入洿池(数cù:密)

  2、发A、百发百中(发射)

  B、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征调,派遣)

  C、涂有锇莩而不知发(发:打开粮仓)

  D、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开)

  3、直A、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不弯曲)

  B、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直:只是,不过)

  C、系向牛头充炭直(通值,价值)

  4、兵A、非我也,兵也(兵器)

  B、穷兵黩武(战争)

  C、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军队)

  D、草木皆兵(士兵)

  5、胜A、驴不胜怒,蹄之(能忍受)

  B、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胜:尽)

  C、此所谓战胜于朝廷(胜利)

  D、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超过)

  E、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优美的)

  六、 文言句式

  1.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介宾短语后置)

  2. 申之以孝悌之义(介宾短语后置)

  3.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介宾短语后置)

  4.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宾语前置)

  5.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介宾短语后置)

  七、 翻译句子

  1. 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译:我对于国家,总算尽了心啦。

  2.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译:黄河以北遇到饥荒,就迁移他的百姓到黄河以东,迁移他的小米到黄河以北。

  3.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译:考察别国的政治,比不上我用心。

  4.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译:咚咚地敲着战鼓,两军的兵器已经开始接触,抛弃铠甲,拖着兵器逃跑

  5.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译:有的人跑了一百步然后停止,有的人跑了五十步然后停止。

  6.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译:只是没有跑到一百步罢了,这也是逃跑啊。

  7.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译: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这就是王道的开始。

  8.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译: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孝悌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

  9. 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译:人死了,就说:不是我的过错,是因为年成不好。这种说法与拿刀把人杀死然后说不是我杀死的,是兵器有什么不同呢?

  创作背景

  战国时期,列国争雄,频繁的战争导致人口大批迁徙伤亡。而当时既无国籍制度,也无移民限制,百姓可以随意地去寻找自己心目中的乐土。哪一个国家比较安定、富强、和乐就迁到那个国家为臣民。而一个国家人民的多少也是一个国家稳定繁荣昌盛的标志之一。因此,各个诸侯为称雄,都希望自己的国家人口增多。梁惠王也不例外。

  《寡人之于国也》选自《孟子·梁惠王上》,是该篇上部分的第三章。据《史记·魏世家》记载,梁惠王三十五年,“卑礼厚币以招贤者”,于是贤者数人其中就有孟子不远千里来到魏都大梁。二人一见面,梁惠王就想得到“以利吾国”的良策,孟子则以“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为对,指出专言求利的严重危害性和躬行仁义的重要意义。二人另一次会面是在禽兽嬉游的池沼边上。梁惠王得意地问孟子:“贤者亦乐此乎?”孟子以“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为对,并通过历史事实的对比,证明了贤者“偕乐”与不贤者“独乐”的不同结果:文王关爱百姓,百姓爱戴他,因而文王能享其乐;夏桀不恤百姓,百姓怨恨他,因而夏桀不能保其乐。正是在接触、交谈的过程中,孟子与梁惠王彼此有了进一步了解,于是有了《寡人之于国也》这篇传诵千古的政事问答。

  作者简介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据《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记载,他是子思(孔子孙,名伋)的再传弟子,曾游说齐、宋、滕、魏等国。

  当时“天下方务于合从连横,以攻伐为贤”,孟子却说“唐、虞、三代之德”,被诸侯认为迂阔、远离实际,不被采纳。因此,孟子“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高中语文文言文《寡人之于国也》知识点】相关文章:

文言文《寡人之于国也》翻译02-23

文言文《寡人之于国也》译文09-25

文言文《寡人之于国也》的译文09-25

寡人之于国也原文09-24

《寡人之于国也》总结06-01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05-18

文言文寡人之于国也原文及翻译04-12

文言文《寡人之于国也》译文及赏析11-09

寡人之于国也文言文阅读解析08-01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的文言文及翻译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