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记改写故事

时间:2022-09-13 12:58:00 醉翁亭记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醉翁亭记改写故事

  《醉翁亭记》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这篇散文饶有诗情画意,别具清丽格调,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确是不可多得的。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醉翁亭记改写故事,希望能帮到大家。

醉翁亭记改写故事

  醉翁亭记改写故事 篇1

  安徽滁[chú]州有一座风景优美的琅琊[láng yá]山,北宋年间,大文学家欧阳修曾经在此地担任太守,闲暇时他经常去琅琊山游玩赏景,与琅琊寺的主持和尚谈诗论文,结为知己,后来主持和尚在山路旁边盖了一座亭子,请欧阳修出席落成典礼,欧阳修欣然将该亭命名为“醉翁亭”,并当场写成一篇《醉翁亭记》。

  当 夜,欧阳修回府后,亲自将这篇文章抄写了6份,第二天命两个差人分别张贴在6个城门上,同时,又派出6班锣鼓手,分别到各城门口,高喊:“滁州太守欧阳修 昨日写了篇《醉翁亭记》,现张贴在此,敬请黎民百姓,过往商人、文武官吏前来修改……”这样,整个滁州城一下子热闹非凡,城里城外的人们都赶往城门去看太 守的文章,边看边议论,有的说:“这篇文章写得真好,文辞优美,意境又好,真是篇不可多得的文章!”有的说:“太守写的文章还要咱老百姓帮他修改,真是古 今少有的事!”

  欧阳修坐在府衙[yá]内等消息,一直等到傍晚时分,才有一个打鼓的差人领着一位五十开外的老人走进府衙。公差高声禀报道:“太守大人,琅琊李氏老人前来帮您修改文章。”

  欧阳修赶忙迎了出来,只见那老人头扎粗纱黄巾,脚穿布袜草鞋,肩上扛了一根挂着绳子的扁担,右手拿着一把斧子,看他那身装束,知道是个砍柴的樵夫。欧阳修微笑着迎上去拉着老樵夫的手问道:“请问老人家,您今年高龄多少?”

  “不敢,不敢,小人今年59了。”老人忙不迭地说。

  “这么说,您是兄长了。请上座。”欧阳修边说边让老人坐到太师椅上,然后毕恭毕敬地说:“烦请兄长指教,小弟的那篇文章何处需要修改?”

  老人放下手中的扁担、斧子,诚恳地说:“大人,不瞒您说,您的文章我听人读了,句句讲的`是实情,就是开头太啰唆[luō suō]了!”欧阳修听罢,便从头背诵起自己的文章来:“滁州四面皆山也,东有乌龙山,西有大半山,南有花山,北有白来山,其西南诸峰,林壑[hè]尤美……”

  刚背到这里,老人挥手打断了他:“大人,毛病就在这里。”

  欧阳修顿然醒悟,赶忙问:“你的意思,是不必点出这些山的名字?”

  老人笑了笑说:“正是,大人。不知大人登上过琅琊山的南天门没有?小人常常去南天门砍柴,站在那里,什么乌龙山、大半山、花山、白来山,一转身就全看见了,四周都是山哪!”

  欧阳修听了,连声说道:“言之有理!滁州四面皆山。”

  欧阳修深思片刻,拿出文稿,把开头改成“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然后一句一句诵读给老人听。

  老人连连点头说:“改得好,改得妙,这回一点儿也不啰唆了。”

  当晚,欧阳修设宴并留宿老人,老人也敞开心扉,谈出了乡间百姓诸多忧喜。次日,欧阳修赠金依依送别老人。

  从此,欧阳修张榜征改《醉翁亭记》的趣事传遍滁州。醉翁亭自欧阳修当滁州太守时建成,历经沧桑,有“天下第一亭”的美誉。 醉翁亭大门原有一副对联,写道:“翁去八百载,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联中的“翁” 即指欧阳修。当时制作这个大门及其对联的时间,是清光绪七年(公元 1881年),离欧阳修当滁州太守已经800多年,人们没有忘记他。如今,欧阳修离开我们已经一千多年了,他的名字仍然时刻与滁州紧紧地相连着,人们依然 没有忘记他,1998年新编《滁州市志》,《人物传》中,所列第一人便是欧阳修。

  醉翁亭记改写故事 篇2

  安徽省滁州琅琊山上因为有了醉翁亭,使得这座原本普通的山闻名于世。从亭中流淌出的“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爷爷这千古名句,成为一个传奇的旅游胜地。

  今年秋季的一个双休日上午,妈妈带我去了一趟琅琊山游玩。清晨,湛蓝的天空万里无云,好像被清水洗过一样。在驶往琅琊山的旅游大巴上,我和妈妈有说有笑,加上导游阿姨风趣幽默的话语,更增添车内明热闹气氛。从南京到滁州琅琊山的路途并不远,汽车行驶了一个多小时便到达琅琊山下。下车后,导游阿姨领着我们走过古朴的山门牌时,我看见“琅琊山”三个大字苍劲而飘逸,从导游阿姨嘴中得知,这三个字和醉翁亭三个字,都是大文豪苏轼爷爷的真迹,这字真漂亮,苏爷爷不仅写了一手好文章,也写得一手好字。

  我们沿看蜿蜒的石板路走着,路两旁是挺拔的参天大树,一棵棵大树像一位位威武的解放军战士,守护着浓荫苍翠的琅琊山,这些大树像披了件绿色大衣,一片连着一片的绿,仿佛把四周的空气都给染绿似的。走了没一会儿,我终于看到了向往己久的'醉翁亭。醉翁亭占地1000平方米,整个亭子像一只即将腾飞的白鹤,亭子依山傍水,亭台小巧别致,清澈的溪水声,树上乌儿的鸣叫声,给醉翁亭一种幽静的韵味。

  导游阿姨告泝我,当年,欧阳修被朝延贬到滁州时,他特别喜爱琅琊山的灵气。经常在办完公务后,他便到山上来游玩。一天,欧阳修和一位和尚下棋,突然天空下起大雨,他和老尚以及在旁边观看下棋的人,被这场大雨浇成落汤鸡。于是,有人提议在这里兴修一个亭子,这样即可以避雨,也前来该处游玩的人提供休息的场所。

  不久,当地人在便在山上建了一座亭子,亭子建好后,取个什么好名字让当地人犯了难。一天,欧阳修喝醉洒后来到这里,他醉熏熏地望着亭子沉思一会后,为这座亭子取名为‘醉翁亭‘,并写下他那篇脍炙人口的《醉翁亭记》。我站在亭子西侧的宝宋斋,望着室内两块石碑上,镌刻的《醉翁亭记》全文。此时,我心中有种想喝酒的冲动,想知道当初欧爷爷是如何在醉酒下,写出这篇传世之作的。

  回家路上,琅琊山上古树,小桥,溪水,亭阁和寺庙等,构成了一幅醉翁亭的山水画卷,留在我的记忆里。

  醉翁亭记改写故事 篇3

  我在朝廷,曾经做过副宰相,可是由于我帮助范仲淹改革,由于失败了,所以我被贬到了滁州做太守。滁州可真是个好地方,四面都是山,是个盆地。

  我在滁州治理了好些日子了,人民殷富,他们都很爱带我。

  山上树林犹如绿丝带似得翠绿;沟谷如龙蛇似得曲折;十分优美。我与村民走过去看了看,村民说,那一座蔚然神秀的山峰就是琅琊山。

  我们走在回旋的山上时,只见远处有一条白色的.丝带,走近一看,原来是瀑布从山上倾泻下来,势极雄豪,村民告诉我,这瀑布,是一股山泉,水十分甘甜,所以村民们都叫它“酿泉”。一些村民跟我说,前方有一座亭叫醉翁亭,原来是山中的僧人智仙建造,他已经去世很久了,唯有这座亭经久不坏。

  我坐到了这座亭上,看了看四周,发现酿泉就在我的身旁,我仿佛看到了人间仙境,我被陶醉了。

  这时,很多村民纷涌而至,有的背着行囊,有的轻松着走,有的是老人弯着腰走,有的是小孩前者大人的手走,上来的人很多了,于是,我的宴会开始了。

  我在小溪旁钓鱼,小溪的水很深很清澈,这里的鱼也很鲜肥。我把酿泉酿作美酒,这酒啊!很香,很清冽。村民们采集了一些山肴野蔌与我同享,我很高兴,又是一番陶醉。

  后来,我们回去了,村民们连同鸟儿们,都很高兴。鸟儿因为我们走了很快乐,人们因为跟随我很快乐,我又一次为他们的事情陶醉了。

  回到府邸想了想,我既然一直醉,那我就叫“醉翁”吧。

【醉翁亭记改写故事】相关文章:

评析黄庭坚改写《醉翁亭记》10-21

木兰诗改写的故事03-04

游子吟改写小故事10-28

名家解读欧阳修《醉翁亭记》背后的故事09-14

醉翁亭记原文醉翁亭记说课稿范文12-06

醉翁亭记反思11-02

醉翁亭记教案11-04

醉翁亭记说课稿06-26

醉翁亭记反思[精选]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