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醉翁亭记练习题

时间:2020-11-01 09:41:55 醉翁亭记 我要投稿

中学生醉翁亭记练习题

  【练习题】

中学生醉翁亭记练习题

  一、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2)醉翁之意不在酒

  (3)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4)临溪而渔 ( )

  (5)杂然而前陈者 ( ) (6)苍颜白发 ( )

  (7)太守谓谁 ( ) (8)环皆山也 ( )

  (9)林壑尤美( ) (10)山行六七里( )

  (11)饮少辄醉( ) (12)颓然乎其间者()

  (13)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14)树林阴( )

  (15)翼然临于泉上者( ) (16)筹交错( )

  (17)名之者谁( ) (18)云归而岩穴暝()

  (19)至于负者歌于() (20)野芳发而幽香()

  (21)弈者胜() (22)晦明变化者()

  (23)筹交错() (24)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25)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6)临溪而渔()

  二、判断选择。

  1.下列词语中的“错”字与“筹交错”中的“错”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错愕良久 B.铸成大错 C.承蒙错爱 D.错落有致

  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名之者谁 名:命名 B.得之心而寓之酒 寓:寄托

  C.佳木秀而阴 秀:茂 D.不知太守之乐其乐 乐:快乐

  3.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至于负/者歌于途 B.已而夕阳/在山

  C.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D.庐陵/欧阳修也

  三、用现代汉语译下面句子。

  (1)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2)宴酣之乐,非丝非竹 。

  (3)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4)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5)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6)野芳发而幽香。

  (7)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8)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9)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四、内容理解。

  1.本文作者是欧阳修,自号醉翁,晚年又号 ,他是 (朝代)著名文学家。

  2.选出下边对文章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开头先括描述州地理特征,后依次写了西南诸峰、琅琊山、酿泉、醉翁亭。

  B.文章写“醉翁亭的命名”主要为了介绍醉翁亭的由来和写作本文的原因。

  C.选文第二段描写了山间的朝暮变化和四季不同的景色。

  D.文中用了不少对句,如“野芳发而幽香”对“佳木秀而阴”,这种句式工整优美,节奏感强。

  3.《醉翁亭记》除写了山水之乐外,还写到了“太守之乐”,请你从内容和它所体现的积极意义上谈谈对“太守之乐”的理解。

  4.选文第①节描写了什么内容?有何用意?

  5.选文第二段中“人之乐”和“太守之乐”的“乐”分别具体指什么?

  “人之乐”的“乐”指

  “太守之乐”的“乐”指

  6.选文第①段描写山间的美景,先写 变化之美,再写 变化之美,给人以不同的美感。

  7.文章以“乐”贯穿全文,写了“山水之乐、宴酣之乐、禽鸟之乐、游人之乐、太守之乐”,这些“乐”反映出什么?请简要分

  8.“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体现了太守的什么思想?

  9.你认为文中太守的生活态度是什么?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10.文章第二自然段不仅写出了朝暮之景,还描绘了四时的景物变化。作者抓住了四时的哪些景物来表现山水之美?请用自己的语言括。

  11.作者为我们展示了风光绮丽的自然美景之后,又在第三自然段描绘了“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四幅图画。请体会作者为什么首先描绘“人游”这幅画面。

  12.“言在笔先,意在笔后”,作者放情林木,纵意山水,让我们通过这美丽的风景体会到了太守独特的游乐情怀。你认为作者在此文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13.第(3)段描绘了四个场景,分别是人游、 、 、 。

  14.《小石潭记》、《岳阳楼记》、《桃花源记》与《醉翁亭记》一样,都是借景言情、感世抒怀之作。请根据提示,在空白处填上与文章主旨或者景物特点相关的词语。

  《岳阳楼记》回荡着忧乐天下的恢宏之音。

  《醉翁亭记》洋溢着 的和谐之音。

  《小石潭记》弥漫着悄的凄寒之风。

  《桃花源记》飘逸着 的理想之风。

  15.欧阳修自号为“六一居士”。所谓“六一”,即藏书一万卷、集录金石遗文一千卷、一壶酒、一张弓、一局棋、一醉翁。结合本文的思想感情简要谈谈作者的思想性格特点。

  16.选出对文章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A.第1段由远而近、从面到点,写出了醉翁亭的位置和环境。

  B.第2 段描写了山间朝暮、四时之景和太守的山水之乐。

  C.第3 段写“人游”“太守姿”“众宾欢” “太守醉”,是为了表现作者与民同乐的旨趣。

  D.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是作者被贬后政治上不得意,思想极度消沉的表现。

  17.在欧阳修治理下,州社会和谐,人民幸福。请你结合选文第3段的内容,用自己的话对“人游”的景象加以描写。(50—80字,不得译原文)

  18.“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之意仅在于山水之间吗?结合全文说说你的理解。

  19.作者被贬州知州,自号“醉翁”。细读文章,说说作者写作本文的真实意图是什么?

  20下列对选文的分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①段中,依次抓住春夏秋冬的“香”“”“洁”“水”四个典型情景来写四季变幻之美,情状俱到,精确而熨帖。

  B.第②段写宴饮之乐,却别有情致地从捕鱼酿酒写起,既夸耀地的富足,也表明野餐的简朴。

  C.选文围绕“乐”,写了山水之乐、宴酣之乐、乐人之乐,表达了作者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

  D.选文巧用诗的语言表达形式,全用对句,句式整齐,音节铿锵,读来声声清朗,极具音乐的节奏美

  21.太守为什么“醉”呢?请用自己的话括。

  22.欧阳修寄情山水,诗酒山林,除享受山水之乐外,还具有怎样的深意?

  23.“前者呼,后者应,提携,往来而不绝”描写的是人出游的场面。通过这个场面,你能感受到什么?

  24.欧阳修尽管被贬州,仍能有所作为。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25.文中不仅写了太守与众宾客的游乐,还写了人的游乐。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26.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有误的一项是( )

  A.作者以富有灵性的笔触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琅琊山变幻无穷的美丽景色,赏山乐水的欢畅与惬意跃然纸上。

  B.文章写“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众宾归”均围绕“乐”字展开,既写出太守与民同乐,又表现了当时州的政治清明。

  C.游记着力写太守与人沉醉于山水之间的情状,意在表现作者因仕途不得意而沉迷山水的消极的人生态度。

  D.文章散结合,句式整齐又富有变化,尤其是“也”和“而”字的灵活运用,使得语言具有回环往复的音韵美。

  拓展探究层级

  27.这两个语段围绕一个“乐”字,描绘了两幅不同的图景,你怎么看待这两段文字中的“乐”?(注:【A段】为《醉翁亭记》第三段,略)

  附:【B段】庄子与惠子游于梁之上。庄子曰:“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上也。”

  28.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回答相应问题。

  【链接材料】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选文与链接材料的作者在当时均是被贬之人,却都在文中表达了自己内心的“乐”,试比较两人之“乐”的相同点。

  29.欧阳修尽管被贬州,仍能有所作为。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30.从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来看,两人的思想有什么共同之处?

  31.请你参读《醉翁亭记》相关内容,为安州琅琊山写一段导游词,不少于100字。

  32.请说说本文“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中的“乐”与范仲淹《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中的“乐”的相同点,以及这种思想在当今社会的积极意义。

  33.作者用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描绘了“人”跟随太守出游的欢乐场景。请分他们“从太守游而乐”的原因。

  34.欧阳修虽被贬州,却能够与民同游且“乐其乐也”。请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你从中得到哪些人生启示。

  35.从全文来看你认为太守欧阳修“醉”的原因有哪些?

  36.结合本文内容简要谈谈,作者欧阳修的哪种品质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并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