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朱自清的写作教学观

时间:2022-10-10 10:59:52 朱自清 我要投稿

试论朱自清的写作教学观

  朱自清的散文以“美”和“真”享誉文坛。叶圣陶说:“谈到文体的完美,文字的会写口语,朱先生该是首先被提及的。”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试论朱自清的写作教学观,欢迎大家分享。

试论朱自清的写作教学观

  试论朱自清的写作教学观

  本文试从写作教学中有关“写什么”和“怎么写”两方面,来探讨朱自清的写作教学观。

  一、关于“写什么”的问题

  (一)反对写作文言文,主张写作白话文。自1904年语文学科单独设科以来,文言与白话的问题一直是语文教学理论与实践的重要问题。要不要进行文言文写作训练,更是语文教育界激烈论争的焦点。朱自清是“白话文运动”的积极实践者,他说:“现在是青年的时代,青年自然乐意用白话,而大部分的青年文言的训练太差,也是用白话便易。文言的死亡和白话的普遍应用,是事所必至,是计日可待的。”“作为一般人表情达意的工具,文言已逐步让位给语体,而且这个转变不久即可完成。”中学生应该学会文言文,但无须教学生学习文言的写作。要集中精力学习白话文写作,但不能太直率地将说话搬到纸上,不加调制。白话文写作全靠字句,“字句的组织必得在文义之外,传达出相当于说话时的声调姿势表情来,才合于写作的目的”。“窗外”、“书的自叙”等题目是他曾给学生的作文命题,并经常要学生自己命题,这使作惯了“小楼听雨”、“说句”这一类文言文的学生,得到了思想上和文笔上的解放。

  (二)反对文学创作倾向,主张写作应用文。作文教学要讲求实用,不能滥用文学的调子。他指出:“中学生作文课,该以广义的应用文为主,因为作文课主要是技能的训练,艺术自当居次位。”“叙述、说明、议论三体都是应用文的底子,不会写作说明文和议论文,怎样能写作许多应用的文件呢?现在的学生只知注重创作,将创作当作白话文惟一的正当出路,就是一般写作的人,也很少着眼在白话应用文的发展上,这是错的。”许多人都希望成为作家,但出名者不多,其失败原因,便是到处滥用文学的感情和用语,文学成分太多了,反而失去文学真正的意义。究其原因,一是以文学创作为目标,“二十多年来成功的固然有,失败的却是大多数”,不仅写不好文学作品,而且因此“不能分辨文章的体裁,到处滥用文学的调子”。二是忽略了说明、议论两种文体的训练,导致这两类文体的写作存在严重的“思路不清”的毛病。“从做白话文这方面来说,一般的标准是大大进步了,对于写景、抒情的能力,尤其非常的可观。可是除此而外,对白话写议论文及应用文的能力,却非常的落后。”朱自清主张青年学生不要只注重纯文学的创作,应将写作的重点放在应用文尤其是议论文、说明文的写作上。

  朱自清从应用的角度出发,指出了写作教学的内容,这在当时具有前瞻性。通过对创作与写作的区别,强调中学生最需要、最可能得到发展的不是创作能力,而是非文学的实用性文体的写作能力。朱自清作为文学大家,能用这样的眼光去规定写作教学的目的,是难能可贵的。

  (三)反对为文造情,主张写至诚文。朱自清主张青年学生写作一定要写“至诚文”,说心里话。他说:“自然我们并不妄想人人能作美文,但希望说些切实的话。”但是“‘心口如一’向来是难得的,‘口是心非’恐怕大家有时都不免”。口上尚且如此,写作时更难以说真话了。学生写作中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朱自清认为有两点原因:一是“利害的冲突”,二是“追时代潮流”。他对青年学生作文中的这种现象深感忧虑,觉得“只知讲究修饰,嘴边天花乱坠,腹中矛戟森然,那是所谓小人;太会修饰了,倒教人不信了。戏法总有让人揭穿的一日”。空话不能让人相信,因为它们“无论怎么好听,怎么有道理,不能兑现的支票总是废纸,不能实践的空言总是废话”。而且,“一个人也决不能够全靠撒谎而活下去,因为那么着他就掉在虚无里,就没了”。因此,他主张青年学生作文时一定要“知道的真,议论的切”,不能人云亦云,为文造情。

  二、关于“怎么写”的问题

  (一)要有“假想的读者”。所谓“假想的读者”,就是学生写作时,想象自己作文是给各种各样、各行各业的人看的。自己的作文不仅要符合教师的要求,也要符合各行各业、各种各样人的要求。朱自清认为学生写作的实际读者虽然常常是几个人,假想的读者却可以很多。他说这些假想读者的存在,可以促进不同时期以不同目标为写作目的的写作者的写作水平。

  朱自清认为:“写作练习是为了应用,其实就是为了应用于这种假想的读者。写作练习可以没有教师,可不能没有假想的读者……有假想的读者,总比马马虎虎不知到底写给谁要好得多。”只有写作时意识到“假想的读者”,才会仔细辨别文体,认真写下去。

  (二)要以报刊文字为切近的目标。学生作文有了广泛的“假想的读者”,朱自清认为还要给他们的作文找一个可以观摩比照的“切近的目标”。这“切近的目标”就是报纸上和一般杂志上的文字。

  朱自清认为以报刊为写作的切近目标有三个好处。“第一,切用,而且有发展。”报刊刊登的各方面的文章,虽然对象或宽或窄,口气和体裁也不一样,但它们都是为了某一特定目的而发表的。朱自清认为新闻事业的发展是不可限量的',写一些新闻稿件登在报纸或杂志上,值得夸耀,自豪的程度并不在创作之下。这种目标因此也就可以代替创作而成为中学生写作的目标,它也可以极大提高中学生写作的兴趣。“第二。应用的文字差不多各体都有。”报纸上的文字不但有新闻和评论,还有特写、说明文、议论文,中学生阅读它们,可以见到各式体裁的文字。“第三,容易意识到各种文字的各种读者。”报刊上的文字都是针对不同的读者群而写的。中学生常常比较着看,容易明白不同的读者与文字的关系。他们写作时也会渐渐注意根据不同读者使用不同的文字。

  (三)重视“文脉”的训练。思路不清是中学生写作最明显的毛病,尤其是写说明文和议论文,学生抓不住题目,常写些支离破碎的废话,层次杂乱,意思不连贯,字句重复。要消除学生思路不清的毛病,朱自清强调:“要训练文脉,得用宣读文件的声调。我想若从小学时代起就训练这种正确的朗读,学生作文将容易进步……”

  朱自清重视“文脉”训练的又一种方法是作文前“写出详细的纲目”,即从意义上,从意念的排列上下手,诉诸逻辑,这样做是为了作文时更通畅些。

  (四)注重“文字的技术方面”的优劣。“文字的技术方面”主要是指标点符号的使用和词汇的运用。

  朱自清指出:“白话文之所以为白话文,标点符号是主要的成分之一。标点符号表明词句的性质。”因此,在作文时,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一方面可以部分替代说话时种种声调姿势,另一方面,可以准确地表达作者的意图、思路,而不致使文章思路不清,层次不明。而在词汇方面的通病是太

  狭窄。在《文病类例》一文中,朱自清从四方面分析了学生在白话文运用中的用词错误。从词义着眼,存在的问题是“词义不明”;从创用新词着眼,存在的问题是“滥增新语,强变词例”。此外,朱自清还强调不仅不要写错别字,而且写字要做到“清楚整齐”。

  朱自清凭借自己写作经验告诫青年学生:“不放松文字,注意到每一词句,我觉得无论大小,都该从这里入手。控制文字是一种愉快,也是一种本领。”因为忽略了技术训练,运用文字的能力就不会得到适当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朱自清著《朱自清全集》十二卷.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一版.

  2.陈孝全著《朱自清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1年第一版.

  3.郭良夫著《完美的人格――朱自清的治学和为人》,三联书店1987年第一版.

  4.朱乔森编《朱自清》,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第一版.

  5.朱金顺编《朱自清研究资料》,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年第一版.

  6.吴周文编《朱自清自传》,江苏文艺出版社1997年第一版.

  7.江苏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扬州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朱自清》,江苏文史资料编辑部出版发行,1992年第一版.

  8.张守常编《最完整的人生――朱先生哀念集》,北京出版社1988年第一版.

  9.陈必祥主编《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发展史》,云南教育出版社1987年第一版.

  10.李杏保、顾黄初著《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史》,四川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一版.

  11.潘新和著《中国写作教育思想论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12.王丽编《中国语文教育忧思录》,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一版.

  13.郡烈山、何保胜编《杞人忧师》,中华工商联出版社1999年第一版.

  14.曹洪顺、刘书红《语文教学全才的朱自清先生如是说》,《中学语文教学》2001.1.

  15.陈思和《语文教育是人的培养》,《语文教学通讯》2001.2B刊.

  16.张颖《朱自清语文教育思想的核心――人格教育观》,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5期.

  17.孙慧玲《论朱自清语文教育思想》,扬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5.

  朱自清简介

  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原名自华,号实秋,后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出生于江苏省东海县(今连云港市东海县平明镇),后随父定居扬州。中国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1916年中学毕业后成功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9年开始发表诗歌。1921年,加入文学研究会,成为“为人生”代表作家。1922年,与叶圣陶等创办了我国新文学史上第一个诗刊——《诗》月刊,倡导新诗。次年,发表长诗《毁灭》,引起当时诗坛广泛注意,继而写《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被誉为“白话美术文的模范”。1924年,诗文集《踪迹》出版。1925年,应清华大学之聘,任中文系教授。创作由诗歌转向散文,同时致力于古典文学研究。三·一八惨案后,他撰写《执政府大屠杀记》等文章,声讨军阀政府暴行。1928年,第一部散文集《背影》出版。1930年,代理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次年,留学英国,并漫游欧洲数国,著有《欧游杂记》《伦敦杂记》。1932年归国,继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兼系主任。一二·九运动中,他同学生一道上街游行。抗日战争爆发后,随校南迁,任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教授。1946年10月返北平,受校方委托主编《闻一多全集》。同时,积极参加各项民主活动。1948年8月12日因胃穿孔病逝于北平,年仅50岁。

  所作《背影》《荷塘月色》等篇,为中国现代散文早期代表作,有《朱自清全集》出版。

【试论朱自清的写作教学观】相关文章:

试论朱自清写景散文的修辞美感10-15

朱自清的“三此”时间观11-08

朱自清匆匆写作手法03-17

朱自清背影写作特色08-11

朱自清《背影》的写作背景09-07

朱自清《背影》写作特点09-24

朱自清的《背影》写作背景12-01

朱自清的《背影》对中学生写作教学的启示09-13

论朱自清的“三此”时间观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