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张小娴及其作品风格

时间:2022-05-21 13:11:10 张小娴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谈张小娴及其作品风格

  张小娴被人们誉为“爱情专家”。在她的作品中融入了女性创作经验,表现了女性自我意识的变化与成长,透露出强烈的女性关注意识。然而她的作品却描写的是都市里平凡小人物的爱情故事,平凡而又感人,其爱情模式也不尽相同。同时,她作品中的故事语言平和、叙事性强,且句句富有哲理性,传达了对人生、人性的感悟。

  张小娴可能未必有张爱玲和琼瑶在整个文坛的影响力大,但她确实是个奇女子。张小娴似乎是一个太感性的女人,她似乎总是太清醒,她的犀利、机智,和深谙世故,让她的文字充满了智慧,总让人深思和难忘。张小娴的书似乎让人爱看又不愿意再看,因为那些故事似乎总太直白,总是把生活中最真实也是最不愿接受的爱情结果摆在我们的面前,似乎痛苦、快乐、甜蜜、失落都只是过程,让人不得不去面对和接受。而她的观察又似乎太细微太深刻,不免让人感到阵阵被刺痛的伤感。

  一、从张小娴的经历及创作看张小娴其人 张小娴,祖籍广东开平,毕业于香港浸会学院传理系。曾任职电视台编剧及行政人员,亦曾编写电影剧本。香港著名言情小说家,95年推出第一部长篇小说《面包树上的女人》而走红文坛,是继亦舒之后,香港最受欢迎的言情小说家。

  1985大学时代边工边读,在香港无线电视台任当编剧,5年之后转工去亚洲电视,1993年偶然为编剧协会替《明报》写两则专栏,得到尝识,开始在《明报》先以《娴言娴语》后用《贴心感觉》开专栏,1994年第一部小说《面包树上的女人》在《明报》上连载,一炮而红,1995年结束10年编剧生涯正式成为专职作家,1995年6月在《苹果日报》开专栏“禁果之味”,随后加盟皇冠出版社,并于当年出版《三个ACup的女人》,成功地打动了港台读者。1997年5月,她出版的《荷包里的单人床》一书,除打进香港畅销书排行榜首之外,还持久走红新加坡及马来西亚。之后,她的《再见野鼠》、《不如,你送我一场春雨》、《三月里的幸福饼》及《汉仔夫妇》系列作品相继问世,销量数以十万计,张小娴风头席卷全球华文地区,直逼国际出版市场。1998年她创办了香港第一本本土女性杂志《AMY》,任总编辑至今,现为香港皇冠出版社签约作家,为《经济日报》写专栏,是香港著名的畅销言情小说家。

  张小娴是继亦舒之后香港最受欢迎的言情作家。其作品深受港澳台及大陆、东南亚年青人的喜爱。她的作品主要有面包树系列的小说集《面包树上的女人》、《面包树出走了》、《流浪的面包树》;都市爱情系列小说集《三个A CUP的女人》、《是谁拿走了那一双雪靴》、《再见野鼠》、《荷包里的单人床》、《三月里的幸福饼》、《雪地里的蜗牛奄列》、《流波上的舞》、《卖海豚的女孩》、《离别曲》、《情人无泪》、《我在云上爱你》、《收到你的信已经太迟》、《红颜露水》、《长夜里拥抱》等;Channel A 系列一至三;幻系列的《吸血盟 1:蓝蝴蝶之吻》、《月夜宝石》、《吸血盟 2:花开幻地》;浪漫迷情系列《我终究是爱你的》、《你总有爱我的一天》、《交换星夜的女孩》。其散文主要有《相逢》、《拥抱》、《爱誓不灭》、《爱上了你》、《我们都是公主》、《重量级情话》、《你微笑,我说谎》、《男人要的三份礼物》等十几部精选版、典藏版以及《亲密心事》、《我微笑是为了你微笑》等数十部散文集。

  张小娴并非美女,但她性格感性、童真,让人是轻松、愉悦。将其和冷调的亦舒相比,则更让人有种冬日里的阳光之感。有人称“看亦舒应在盛夏,看小娴则就在冬天”。对于其书,是年青人消闲的理想书籍,文章短小,语言犀利,视觉独特,令人捧腹,让人回味。

  二、从张小娴的作品中看她的作品风格然是言情作家,作品当然离不开爱情。在其作品中,女人的心理;男人的特色,女人的本性;男人的致命伤,女人的要害处都表现得十分充分。她笔下的爱情是独特的。读者很多认为她是爱情大师,而她更多的是以平凡人的视角来写爱恨情仇,即便忧伤也是赏心悦目的江湖事。尘世中,爱情痛苦时,心底涌起一股酸楚,继而苦涩,眼泪无声地喷涌而出;高兴时又“难以抑制地笑起来”。曾经因为深爱而受伤,因为相爱而痛苦。人们在爱中领悟,在爱中成长。在爱情的江湖里,即使没有任何独门秘籍,我们也无须害怕。我们只是爱上了一个人,我们会慢慢得到属于爱的历练与成长。

(一)张小娴式的“私人写作”

1、”男士止步”式的私语化写作

  王安忆说:“女人与文学在其初衷是天然一致的。而女人比男人更具有个人性,这又与文学的基础结成了联盟。”因此,从事写作对于女性主体来说,是“通过创造的方式为主体营造一个自由的心灵世界,从中寻找、探索、验证并实现着现实自我的主体,或者通过书写营造一个虚拟自我的镜像,通过此镜像映照自我的存在。”然而当女性作为叙述的权威,其对同性的感同身受和对异性的易位想象则很容易形成叙述力量的差异,这种差异所带来的可能叙事效果便是对女性的强化和对男性的遮蔽。而张小娴的写作正是如此。

  纵观张小娴的爱情小说,其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小说的焦点,小说的主动权永远掌握在女性手中。男性在小说中似乎只是一种背景式的陪衬,他们只存在于女性对话与女性的恋爱中。他们没有私人的空间,没有具体的背景,没有完整的性格,甚至还没有外型面貌。而与此相反的则是,小说中的女性,不论是主角还是配角,他们都像从现实中走出来的,他们不仅都拥有自己身为女性的共同特征(比如女孩子青春期的生理特征,对衣饰的讲究),还拥有各自的生活环境、工作背景、性格脾性。也由此,在张小娴的小说中,其抒写出来的文字(包括旁叙与对话,尤其是女性之间的对话),就如寻常女人闲聊一样,既细腻、娴熟,又直白、透彻。也许,这种“私语”化的写作确实是为张小娴“招”了许多的女性读者,使女性阅读者很容易便与作者的创作、思想产生共鸣,但是,另一方面,它也似一道“隔离墙”,将绝大多数的男性读者排除在了她的小说门外,使其作品犹似女性的专有读物,仅限于存放在众多女性的床头。

  郭春林先生说:“私人写作是摆脱了宏大叙事的个体关怀,是私人拥有的远离政治和社会中心的生存空间,是对个体的生存体验的沉静反观和谛听,是独自站在镜子前,将自我视为他者的审判,是自己的身体与欲望的‘喃喃叙述’,是心灵在无人欣赏时的独舞与对白。”然而,私人写作毕竟不同于个人真实经验的照般。而张小娴这种“男士止步”式的写作方式则无疑是其在写作方式上的一种狭隘性表现,因为,此种写作方式是无法使读者大众与作者形成一个“感受共同体”,无法完好地实现文本广范围的意义的。

2、没完没了的爱情抒写

  如果纵观张小娴所有的小说创作,我们便可发现,作者除了在语言方面的“闺房式”写作外。在内容上,她也始终是在围着“爱情”打转。虽然无可否认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是许多作家创作时的“宠儿”;而且身为女性作家的张小娴在对爱情的观察上是敏锐的,对爱情的抒写是精到的。但是,因为她对于爱情的过度关注和过度描写,也致使其小说的题材总是无法走出爱情的圈子,而她所讲述的爱情又都是不含任何“杂质”的(即抛开了政治、社会和历史因素),张小娴仅仅是为了爱情而写爱情。这样的创作最后的结果便是一旦作者笔下的爱情开始变得比较简单,比较直线条时,她就不得不以寻求情节上的曲折性来吸引读者的眼球,进而赢得读者的青睐。

  例如《收到你的信已经太迟》中,张小娴主要是想向读者讲述一段比较简单的学生爱情,(这是相对于其之前都市爱情小说的复杂性而言的),然当作者面对情感无以深层挖掘的局面时,她就又不得不以创造性的情节来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作品中的沈真莉第一次知道“林泰一”这个名字是因为一封误放入他们拍戏的道具邮筒中的一封信;之后在一天深夜,沈真莉又因不小心压到了电台的遥控器而第一次听到了化名为“一休”的林泰一所主持的广播;接着沈真莉因为要拍毕业作品而巧合般地认识了“蓝猫”组合,认识了现实中的吉他手——林泰一;而林泰一对沈真莉的认识则是从她那张误放入送还信件袋中的学生证开始的……种种类似的“巧合”,虽然确实给整个故事的叙述添加了不少的可读性,丰富了它的故事性,可是如此过多的“巧合”的叠加,过多伏笔的设置,却使整篇小说的叙述缺乏真实性与生活基础,就像是作者在圆一个众所周知的大谎。而这就是作者过于热衷于爱情叙述的一个必然弊端走向。

  我们都看待对于当今的许多作家(尤其是畅销书作家)而言,写作已逐渐成为了他们的一种个人生活方式。因为在以“市场化”为主导念的推动下,许多的文学创作已渐渐沦为了一种为迎合“市场口味”,为追求最大效益(尤其是经济效益)而不得不进行的机械化操作。就如一直热衷于“私人写作”的张小娴,由于过于迷恋个人生生活的经验,特别是奉行个人身体和女性精神优先的原则。导致了她在一旦耗尽或脱离了原先的创作母体,又不得不为市场而创作时,便逐渐不自觉地走入了小说创作的一个极端——抛开了文学的内在价值和文本的精神性,融入了以“剩余价值”为主旨的市场化生活当中。

  巴尔扎克说,作家的创作必须是“他的双脚在地上行走,他的脑袋在腾云架雾”。而艾略特也说:“一个艺术家的前进就是不断的牺牲自己,不断的消灭自己的个性。”可是张小娴的创作虽然做到了“双脚在地上行走”,却没有做到“牺牲自己”,没有“不断地消灭自己的个性”,她至今仍荡漾在爱情的世界里。于是当现实消费文化的狂潮来临,在处理生存与写作的关系问题上,张小娴便不但显出了她的稚拙和力不能胜,同时也暴露了她的功利、狭窄、肤浅和缺乏社会意识等弱点。不过,话又说回来,张小娴创作“气象”的不阔大、不深广,却不影响她在面对文学、面对写作时的那种真诚与投入,当然也不会否定她在面对爱情时的真实态度。

(二)、以女性特有的笔触,突出对女性特有的关注。

  张小娴的首部小说《面包树上的女人》是带有浓烈的自转色彩的。小说中主人公程韵与林方文这两个大学同学的分分合合正是以她和歌曲《金背斑鸿》的作词作曲人王孜为原型的。张小娴在大学期间认识了同学王孜,情初开的她出于对王孜之仰慕而坠入爱河。但王孜后来因要借助一个大他5岁的女画家在事业上的帮助而背叛了张小娴。这些均在该书中得以体现,她以女性真实的经验来创作,小说十分感人。作为一名女性,她在以已之体验的同时,努力刻画女性心理,在这方面她做得是十分成功的。《荷包里的单人床》里的男主人公一直忘不了死去的恋人,并在等她回来,而女主人公又固执的爱着这个男人,她渴望感叹嫉妒伤感无奈,却一直在坚持。作品里她这样写道,“光阴流逝,却拉近了我们的距离,而你,不再离我很远”。写暗恋,她说:“失望,有时侯也是一种幸福,因为有所期待,所以才会失望。因为有爱,所以才会期待,所以纵使失望,也是一种幸福,虽然这种幸福有点痛。”并巧妙引用泰戈尔的句子:“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不是天各一方,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深刻地表现了爱恋的无奈,内心的挣扎。

  张小娴的作品透露出对女性有着强烈的关注意识,表现出一种更为女性化的同情、理解和宽容,更多一份女性的细致和关怀。在张的作品中,张在思考个体生命价值的同时,其女性不再是传统的追求嫁入豪门者,女性不再那么依附男性和婚姻,她们能够摆脱依附性而逐渐变化与成长。

  其笔下的女性大多是不幸的,或是第三者,或是失恋的人。初始也是比较单纯的,比如相信缘分、命运、爱情等。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她们总是迷惘者,思考没有结果,总是不由自主地陷入自己所编织的陷阱中,但最后痛苦的只能是自己。如《三月里的幸福饼》中的周蜻蜓有一个镶着昆虫标本的钟叫浮尘子钟。因为这个虫叫浮尘子,喻示时光就像浮尘。文中的幸福饼是藏着用来占卜自己的爱情,最终得到的却是不幸与悲伤。

  张小娴笔下的女性最初是懦弱的,对爱情比较依赖的。她小说中的女性,在“爱着一个人的时候,连折磨也是一种幸福”,女人沉浸于爱中,常常受伤吃苦。她小说中的女主人公是为爱而生的。再理智的女子,也会为了爱而冲动;再聪明的女子,也会为了爱而迷糊;再乐观的女子,也会为了爱而郁郁寡欢;再坚强的女子,也会为了爱而然泪下。如《面包树上的女人》中的程韵一直以为爱情是人生的全部,对男性、爱情都带有强烈的依附性。而六年后的《面包树出走了》中,程韵的成长明显。而《流浪的面包树》中的程韵的女性自我意识突现:开了一家名叫“面包树”的书店,在与葛米儿共同缅怀林方文的过程中逐渐成长。当她发现林方文用“死亡”来逃避爱情的责任与压力的时候,她用“成全”来完成了自我的成长过程。

(三)、张小娴的作品体现了一个香港女子对爱的理解。

  张小娴的作品写的爱情是荡气回肠的,是平凡世界平凡人的爱情。她笔下的男男女女们是要努力求生者,具有一定的真实性。如《情人无泪》,张小娴细致刻画了男女主人公之间真挚无私的爱。以梦幻式的笔墨揉入现实生活,将一个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老套爱情故事写得引人入胜。在她的爱情故事里,没有铜臭,没有人间烟火,更多的是港台式男男女女情感的纠葛,只要是我们生活可能有的恋爱关系,张小娴都敢写出来。这也就是张小娴作品中对港台式爱情的诠释。如:在《雪地里的奄列》中,男主人公是王澄,女主人公是阿枣。阿枣一心想一生只守侯一个男人,在结识恋人李澄后,因得不到承诺而使阿枣的爱情变得沉痛而无望,并选择远赴异国。男主人公则一直等着她,只直14年后才获悉阿枣已逝。其中以港台式的平凡爱情故事揭示了一个尘世比比皆是的道理:并非只要相爱就可以为对方改变。再如《再见野鼠》中,写的是高海明、区觉晓和邱欢儿的情感纠葛。文中说:“爱人是很卑微、很卑微的,如果对方不爱你的话。”“爱情只有两个结果——你得到很多尊严,或失去很多尊严,”邱欢儿在区觉晓身上花了十年时间,可他剥夺她的尊严;而被她夺取尊严的高海明走了以后,她才发现给她尊严的是他,这就是我们常说得人的通病:得不到的永远是最好的;摆在眼前的不知道珍惜,失去了才后悔莫及。

  在《CHANNEL A》系列中,张认为人生就像一个又一个怪圈,彼此缠缠绕绕,错综复杂。住在你楼下的,就是你爱怜的人;你爱上的是爱上了别人的女朋友的第三者;两对男女合住在一起,其中一对的男人却跟另一对的女人私奔,你暗恋着一个人,那人却暗恋别人;你跟妻子坐飞机,却遇到抱着你孩子的情人...... 似乎是乱七八糟,却反应出现代都市男女对爱情的彷徨、混乱,男女双方都面对着众多的选择并随时改变着自己的选择。都市青年总是不断地去爱和放弃爱,总是有着复杂的情感和意想不到的结局。

  在张小娴的作品中,也有青春期冲动式的爱情故事。如《我在云上爱你》讲述了高中生维妮喜欢上了懒散纯真、傻乎乎的男生大熊,女主人公想尽一切浪漫的方法,最终使大熊成为自己的男朋友。张小娴将少男少女的情思萌动、情感失落、青春叛逆等心理刻画得惟妙惟肖、恰到好处。如,女主人公和男主人公交往是以给其出智力题,一次约会给一个解答,三次机会便要一直在一起,而智力题却是“先有鸡,还是现有胆蛋?”这类明显带来少男少女色彩的问题。这也充分展现了张小娴的刁钻古怪,青春气息朴鼻而来,体现了女子初恋的浪漫和羞涩。

(四)、张小娴的作品体现出丰富的人生哲理。

  张小娴描写故事字里行间,也体现着丰富的人生哲理。一句句表现人生、刻画人性的富有哲理的刻骨铭心的经典爱情语录,使其爱情故事独树一帜,成为都市一道诱人风景。如:“爱,总是有遗憾的。阴晴圆缺,并不单单是月色。”“人生总是要我们从遗憾中领略圆满。不是吗?我们从分离的思念中领略相聚的幸福。我们从背叛的痛苦中领略忠诚的可贵。我们从失恋的悲伤中领略长相厮守的深情。”张小娴告诉人们爱与人生从来就是有遗憾的,分离相聚不仅使人们欢乐悲伤,同样也给人们带来了很多思考与觉悟。“爱人是很卑微、很卑微的,如果对方不爱你的话。”这句话非常经典,它道出了天下爱人的心声,的确,爱情最怕青黄不接,你爱的人不爱你,而你却不放弃,默默地为他做着一切,希望有一天能够感动他,可是,即使你牺牲再大,他也不会感受到、不会在意你。你只是被伤害,你只能独自流泪到天明。爱一个人真的很卑微,你会为他舍弃很多、改变很多、牺牲很多。可是,往往受伤的还是自己,他还是不能接受你。这句话算是对天下所以“卑微者”人生的感悟吧。“拥有的时候不曾好好珍惜,失去的时候又深深地怀念,这正是我们每个人都会犯的错吧......”她提醒人们要时时对人生、人性进行感悟,这样才不会失去太多。

【谈张小娴及其作品风格】相关文章:

张小娴作品风格08-09

林清玄作品及风格10-24

陶渊明的作品风格06-09

韩愈的简介及作品风格11-09

冰心的作品风格是什么05-06

老舍先生作品风格分析04-16

浅析:莫言作品风格11-29

老舍作品创作风格09-01

文天祥诗歌及其风格04-18

刘禹锡性格特点与作品风格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