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瑞文网!

戴望舒《雨巷》经典教学设计

雨巷 时间:2018-03-15 我要投稿
戴望舒《雨巷》经典教学设计

  导语:在《雨巷》描写的形象里,是既明白又朦胧的,既确定又飘忽地展示在读者眼前。想象创造了象征,象征扩大了想象。这样以象征方法抒情的结果,使诗人的感情心境表现得更加含蓄蕴藉,也给读者留下了驰骋想象的广阔天地,感到诗的余香和回味。下面就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教学设计,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感受诗的意象和音乐美,把握诗意

  2、理解和欣赏《雨巷》中的两个主要意象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情与景的自然结合。

  2.体会《雨巷》的多重情绪内涵。

  3.分析语言,体会本诗的意象美、古典美和音乐美。

  教学难点:

  1.结合时代背景,理解诗中的思想感情。

  2.反复朗读本诗,具体感受诗中朦胧含蓄的意象美、格调清新的古典美、韵律和谐的音乐美。

  教学过程

  一、作者简介

  戴望舒(1905-1950),笔名戴梦鸥、江恩、艾昂甫等,浙江省杭县人。现代著名诗人、翻译家。1923年进入上海大学中国文学系学习,1925年入上海震旦大学学习法文,开始受到法国象征派的影响。1926年参加共青团。1928年后成为水沫社和其后的《现代》杂志的作者之一,创作现代派诗歌。1932年后留学法国、西班牙。1938年赴香港,主编报刊副刊。1941年底香港沦陷,被日军抗日罪名下狱,在狱中保持了民族气节,次年春被营救出狱。抗战胜利后回上海教书,1949年春北上至1949年3月到北平,任华北大学第三研究室研究员。1950年2月因病逝世。

  戴望舒是我国三十年代“现代诗派”的代表诗人。早期诗歌深受法国象征派和我国古典诗词的影响,强调表现自我的感觉,喜欢追求意象的朦胧,多用象征手法抒情,用以表现个人难以排遣的寂寞、哀愁和痛苦。《雨巷》写成后差不多一年,作者把它投到《月报》,编辑叶圣陶一看到这首诗就非常喜欢,称它为“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并送给作者“雨巷诗人”的称号,这一年作者才22岁。《雨巷》是作者的成名作。抗战后诗风有明显变化,诗中多抒发热爱祖国、反对侵略和追求光明的强烈情感。诗集有《我的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灾难的岁月》等。

  象征:借用某种具体的形象的事物暗示特定的人物或事理,以表达真挚的感情和深刻的寓意,这种以物征事的艺术表现手法叫象征。

  鲁迅的小说《药》的结尾,以夏瑜坟上的花圈象征革命的前景或希望。

  高尔基《海燕之歌》:海燕象征: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海鸥、海鸭、企鹅象征:形形色色、自私、害怕革命、假革命和不革命者。大海、波浪象征:革命高潮时人民群众排山倒海的力量。狂风、乌云、闪电象征:反革命势力和黑暗的社会环境。太阳象征:光明的未来。暴风雨象征:席卷一切反革命腐朽势力的革命浪潮风暴。

  二、诗作背景

  1926年,戴望舒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积极投身于国民革命的浪潮中,从事革命宣传工作。1927年,曾因宣传革命被上海法租界当局拘捕。“四o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为躲避反动派政府的通缉,诗人被迫离开上海,住在江苏松江。正是在当时革命形势处于低潮、国家前途堪忧、个人出路难觅的情况下,诗人陷入忧郁彷徨的苦闷中。《雨巷》一诗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写出的。

  三、诗歌赏析

  (一)美感体会

  1.听《雨巷》配乐朗读,学生合上课本,静听。

  2.听第二遍,学生同时看书。

  3.学生个人自由朗读。

  讨论:

  1.初听作品,我们感觉到什么了吗?

  析评:我们感觉到这首诗很朦胧。低沉、抑郁、伤感,充满着愁绪、哀怨和无奈。我们被这种感觉控制住了。

  心里难受吗?想去安慰一下诗人吗?

  对。有难受感我们就基本上理解了这首诗,而且我们品质良好,有同情心。

  2.这首诗美吗?

  析评:这首诗很美。

  3.为什么让人难受的诗也美呢?还能举出曾让我们难受过,但又深深地被它打动过的作品吗?

  析评:大千世界,美是无限丰富的。

  (1)优美:婉约柔和的美、和谐统一的美。

  徐志摩再别康桥》: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做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2)凄美:“凄”字带有哀伤、悲苦的意味,“凄美”,指人们对哀婉、忧郁、清朗而怅惘的景致或人物气质或乐曲旋律的一种审美,带有浓重的心境色彩。

  李清照《声声慢》: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不只是让人愉悦的东西才美,让人感伤、感悟的东西有时更具美的力量。

  (3)壮美:雄壮美好。常与优美相对。凡事物能使人有崇高、严肃、雄壮之感者谓“壮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