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雨巷》主题的多元解读

时间:2020-09-12 15:56:00 雨巷 我要投稿

对《雨巷》主题的多元解读

  《雨巷》产生的1927年夏天,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最黑暗的时代,反动派对革命者的血腥屠杀,造成了笼罩全国的白色恐怖。原来热烈响应了革命的青年,一下子从火的高潮堕入了夜的深渊。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对《雨巷》主题的多元解读。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对《雨巷》主题的多元解读

  摘 要:象征手法的运用造成《雨巷》意象的模糊性和主题解读的多元性。笔者通过对其意象的多角度阐发,《雨巷》可以解读为一首“政治诗”、“爱情诗”、“哲理诗”或“心理诗”。

  关键词:雨巷; 主题; 多元

  在中国现代诗坛上里,戴望舒是一位独树一帜的现代派诗人,其凭借《雨巷》而蜚声20年代现代诗坛。也正是因为这首诗,他享有“雨巷诗人”的称号。这首诗作为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现代新诗单元的第二课,是本单元的重点篇目也是本单元的难点篇目。由于诗人象征手法的运用造成诗歌意象的模糊性从而导致诗歌主题解读的多元。作为一首经典的象征诗歌,那么诗歌的主题到底有几种解读呢?

  诗中主要有“雨巷”和“丁香花”两个意象,这两个意象很美。从而营造了一种朦胧、神秘的意境。一是雨巷,细雨迷蒙的江南小巷,经历雨水侵袭的青石地板路,颓圮的篱墙,青色的屋瓦,“我”撑着油纸伞,带着惆怅与彷徨追寻 “我”渴盼的“丁香姑娘”。雨巷是潮湿的,是狭窄的,是悠长的。这一意象具有很强的视觉效果,给人以丰富的想象空间。雨巷不失为可以虚化为一条“追求之路”,怀着渺茫希望的“我”在雨巷里苦苦求索追寻,让人不禁发问,我在苦苦追寻求索什么?二是丁香。丁香是古典诗词里的常见意象。因其形状像结,开在暮春时节,极容易凋谢,花色为淡紫色或纯白色,颜色高洁、冷艳,文人墨客往往把它作为哀怨惆怅的象征反复吟咏。例如唐代诗人李商隐的的“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南唐李璟的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愁”等诗句中的丁香意象都是愁闷的象征,丁香是愁品的化身,但是,丁香又是高洁、美丽的,在宋代诗人王十朋看来,连傲视严寒的梅花也休能与丁香相媲美,因为丁香独具幽香。在《雨巷》中诗人将丁香所具有的品质赋予一位姑娘,“丁香一样的姑娘”,姑娘即是丁香,丁香即是姑娘。这个姑娘具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丁香可以象征惆怅、高洁、美丽的事物,让人感到无限的怅惘。而“丁香姑娘”是解读本诗的一把钥匙,历来见仁见智,备受争议。笔者从课文的理解出发,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认为本诗歌的主题主要可以解读为以下四种。

  (一)政治诗(姑娘=“我”)

  结合整个诗歌来看,“雨巷”象征着黑暗的现实,“我”象征着苦苦追求理想的青年,而“丁香姑娘”象征着“我”所追求的美好理想,姑娘的“走近,飘过,最终走尽雨巷”就象征着美好理想的幻灭。这种象征意义,从诗人当时的生活状态和社会状貌可以找到一些佐证。早年在上海的求学经历使戴望舒接触到了革命的的进步思想,并且结识了瞿秋白、丁玲等进步师友。随着革命运动的高涨,他很快地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美好的理想鼓舞他进行了革命的实践活动。革命的风起云涌,吸引了很多青年知识分子的追捧。但是这种好景不长,随着蒋介石“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大革命迅速失败,很多共产党的先进分子在这次镇压中被杀。戴望舒也因参加共产主义青团而遭到通缉,只好躲到自己好友施蛰存的家里。所以本诗歌从这一角度来解读的话,它就是一首政治诗歌,它当时革命青年面对革命失败的一种心绪反映,这些革命青年因为找不到革命的出路而彳亍彷徨。

  (二)爱情诗(姑娘=姑娘)

  在这首诗中,“我”怀着一种痛苦莫名的希望——在悠长寂寞的雨巷里“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姑娘”。这姑娘的颜色、芬芳、忧愁、眼光使“我”倍感亲切,她凄清的心境也与我相契相近。无奈地是这姑娘梦幻般对出现,复又梦幻般消逝,仅仅投来太息一般的一瞥,便默然飘过。但孤独的我仍然彷徨在悠长的雨巷,继续等待着。细品《雨巷》,诗中所描绘的似真似幻的美丽“邂逅”,实际上只是“我”的一段爱情“白日梦”,它使我们直观地感受到“我”对爱的追索与向往,憧憬与期待,以及因爱而生的痛苦莫名的希望、无奈和甜蜜的忧伤。这样理解《雨巷》和《蒹葭》所传达出的对爱情的期盼,寻觅以及美梦难成的忧伤、无奈是极其相近的。这样的解读与诗人早年本身的爱情经历有着惊人的相似。他隐居上海松江期间蛰居在好友施蛰存的家里,一厢情愿地爱上了施蛰存的妹妹施绛年,但是施绛年对他不冷不热的态度,让他感到惆怅,所以他只能在爱情的雨巷里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

  (三)哲理诗 (姑娘=理想)

  对人生而言,那“悠长而又寂寥的雨巷”到底象征着什么呢?如果我们把诗中的“我”和我们每一个人都看作人生的赶路人,那么这悠长寂寥的雨巷正象征着“长亭更短亭”的人生之路。我们每一个人都在赶自己的人生之路,促使我们前行的是那不断升起又不断陨落的希望与理想。这正如诗歌中丁香一样的姑娘一样,“她” 是我们前行的理想或希望,而这理想正如“她”一样隐隐约约,朦胧迷茫,迷离恍惚,似真似幻。“她”带给我们那么多的希望与期待,又带给我们那么多的失望与忧伤。“我”寻找姑娘的轨迹,正是人生寻寻觅觅的隐喻,而诗歌中的“我”则是人生中的求索者。诗人在这里表现了人的尊严和顽强的生命力。人和理想,惶惶不安的人和无法实现的理想,这就是全诗所体现的带有悲剧意义的哲理性主题。

  (四)心理诗 (姑娘=心灵鸡汤)

  我们每个人都行走在各自的人生路上,但是这条人生之路有太多的相似之点。当我们前行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其实这一路会有坦途,也有艰难险阻,我们不可能永远一番风顺,我们也不可能所拥有的全是阳光和微笑,我们还要经受风霜雨雪的侵袭,当这种挫折和困难压过来的时候,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都自然会产生一种不可名状的愁绪,这种愁绪是全人类所共有的。这种愁绪就像“我”彷徨在悠长、寂寥的雨巷,凄清、无助而惆怅。然而,心怀希望、向往幸福、向往快乐、战胜困难是人类共有的目标。当困难来临、愁绪充溢着我们内心的时候,我们是多么渴望一份能够解脱愁苦的“心灵鸡汤”,这也就是我们在凄苦的雨巷中所要追寻的“丁香姑娘”。

【对《雨巷》主题的多元解读】相关文章:

从多元角度解读诗歌雨巷11-15

对戴望舒著作《雨巷》的赏析12-25

对朱自清《背影》多重主题的解读11-19

戴望舒的雨巷11-03

《雨巷》的说课稿08-16

雨巷的散文07-13

雨巷的朗诵12-25

雨巷的说课稿12-05

江南的雨巷11-16

《雨巷》学案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