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语言特色

时间:2022-08-08 17:09:15 岳阳楼记 我要投稿

岳阳楼记语言特色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文言文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岳阳楼记语言特色,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岳阳楼记语言特色

  岳阳楼记语言特色1

  一、词语:

  简练、传神;平仄配合,协和音律。

  作者善于选取形象化的词语绘声绘形。

  ①衔远山——洞庭湖中有许多小山,用一“衔”字形象地写出湖与山的关系。吞长江——长江流经洞庭湖,用一“吞”字,不仅形象地写出湖与江的关系,而且“吞”字声音宽舒洪亮,读来有气势磅礴之感。“衔”“吞”字连用,更使静景富于动态和活力,把洞庭湖浩大的气势一下子就烘托出来了。

  ②浩浩汤汤——字音响亮,叠字又加强了气势,而且四字都是水旁,形容水大流急,既绘声、又绘形。

  ③气象万千——连用两个数词写洞庭湖上景象变化之多之快,极有声势。

  ④“横无际涯”的“横”,与“广”近义,但作者用“横”而不用“广”,因“横”字显得境界开阔而有气魄。

  ⑤“朝晖夕阴”的`“晖”换成“晴”字,义通顺,但作者用“晖”而不用“晴”字,因为“晖”字具体,容易使读者联想到洞庭湖上“春和景明”的景象。

  二、句式:

  工于对仗,多用对偶句(骈句);句式活泼,长短句结合。骈句的大量运用则使得语言整齐而富有气势。如写景,作者几乎全用骈句写成,使景的特点更加明确而突出。但作者在骈句当中也适当穿插使用散句,又使得整句当中有变化,读起来长短交错,抑扬变化,给人以美的感受。

  三、修辞:

  对偶、设问、反问等。四、写作手法:对比、衬托五、表达方式: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自然结合开头叙述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后,不过一年,就做到“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已暗含“不以己悲”的意思,说明他与一般“迁客”不同;这对下文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乃至最后写“古仁人之心”,都具有引发作用。接着承上文“重修岳阳楼”写“岳阳楼之大观”,虽字字皆景物描写,却又显出作者的开阔胸襟和宏伟气度,跟结尾“不以物喜……”一段议论互为表现。至“然而北通巫峡”陡然一转,呈低回之势,用设问带出两个富于特征的画面,每一个画画又都是先写景,后写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极力渲染“迁客骚人”们的悲和喜。

  悲则“去国怀乡,忧谗畏讥”,喜则“心旷神怡,宠辱偕忘”——二者形态有别,实质相同,都是“以物”“以己”而生。由此再转入议论,将文势推向高潮,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观点,是完全顺理成章的。可以说,这篇“记”代表了我国古代“记”的最高成就,它历来被人们称颂,决不是偶然的。

  本文写景的特点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写愁苦之景则悲情毕现,写欢乐之景是喜气洋洋,“奥秘”在哪里呢? 如第三小节:作者工于选择景物和渲染气氛。作者选择的景物都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如:雨是“霪雨”,风是“阴风”,浪是“浊浪”,时间是“薄暮”,所闻是“虎啸”和“猿啼”,无不是带有愁苦的色彩,再加以“霏霏”“怒号”“排空”“冥冥”等词语的渲染,一幅天昏地暗、浪黑风高、恐怖凄惨的画面就呈现在读者的面前了。

  有些景物本来没有特殊的感情色彩,如“日星”“山岳”“商旅”“樯”“楫”等,但配以“隐耀”“潜行”“不行”“倾”“摧”等词语,就带上了浓重的愁苦色彩。本段写景,天气阴冷,气氛阴沉、恐怖,情景凄凉。层层渲染、烘托,自然地引出了“迁客骚人”此时“去国怀乡,忧谗畏讥”的“悲”之情。

  岳阳楼记语言特色2

  《岳阳楼记》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于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1046年10月17日)应好友巴陵郡太守滕子京之请为重修岳阳楼而创作的一篇散文。

  这篇文章通过写岳阳楼的景色,以及阴雨和晴朗时带给人的不同感受,揭示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古仁人之心,也表达了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爱民情怀。

  文章超越了单纯写山水楼观的狭境,将自然界的晦明变化、风雨阴晴和“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结合起来写,从而将全文的重心放到了纵议政治理想方面,扩大了文章的境界。

  全文记叙、写景、抒情、议论融为一体,动静相生,明暗相衬,文词简约,音节和谐,用排偶章法作景物对比,成为杂记中的创新。

【岳阳楼记语言特色】相关文章:

离骚的语言特色01-27

《背影》的语言特色11-30

朱自清散文的语言特色07-13

元稹诗歌的语言特色10-28

《乡愁》语言特色分析10-29

《骆驼祥子》的语言特色01-24

柳永词语言特色08-24

木兰诗的语言特色11-13

冰心作品的语言特色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