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原文朗诵

时间:2023-02-24 14:29:51 欧敏 岳阳楼记 我要投稿

岳阳楼记原文朗诵

  纵观范仲淹的一生,始终贯穿着其“先忧后乐”的爱国爱民精神。他的作品《岳阳楼记》就是最好的说明。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岳阳楼记原文朗诵,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岳阳楼记原文朗诵

  岳阳楼记(1)

  宋·范仲淹

  庆历四年(2)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3)。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4),乃(5)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6),刻唐贤(7)今人诗赋于其上;属(8)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9)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10)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11),横(12)无际涯(13);朝辉(14)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15)也,前人之述(16)备矣。然则北通巫峡(17),南极潇湘(18),迁客骚人(19),多会于此,览物之情(20),得无异乎(21)?

  若夫霪雨霏霏(22),连月不开(23);阴风怒号,浊浪排空(24);日星隐耀(25),山岳潜形(26);商旅不行,樯倾楫摧(27);薄暮(28)冥冥(29),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30)怀乡,忧谗(31)畏讥,满目萧然,感极(32)而悲者矣。

  至若(33)春和景明(34),波澜不惊(35),上下天光(36),一碧万顷(37);沙鸥翔集(38),锦鳞(39)游泳;岸芷(40)汀兰(41),郁郁(42)青青。而或长烟一空(43),皓(44)月千里,浮光(45)跃金(46),静影(47)沉璧(48),渔歌互答(49),此乐何极(50)!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51),宠辱(52)偕忘,把酒(53)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54)!予尝求(55)古仁人(56)之心(57),或异二者之为(58),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59);居庙堂之高(60),则忧其民(61);处江湖之远(62),则忧其君(63)。是(64)进(65)亦忧,退(66)亦忧。然而何时而乐耶?其必曰(6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68)!微(69)斯人(70),吾谁与归(71)?

  时六年(72)九月十五日。

  通假字

  1.属予作文以记之(通“嘱”,嘱托,托付)

  2.百废具兴(通“俱”,全,皆)

  [注释]

  (1)岳阳楼记:选自《范文正公集》。

  (2)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庆历,宋仁宗(赵祯)年号。

  (3)滕子京谪守巴陵郡:滕子京,名宗谅,范仲淹的朋友,两人同于大中详符八年中进士,他原任环庆路都部署并兼知庆州(今甘肃庆阳),在防御西夏方面曾有所贡献,因被人诬告“枉费公用钱”而调任岳州(今湖南岳阳)知州。谪守巴陵郡,降级调守巴陵郡。巴陵郡,岳阳县(宋时岳州)的古称。

  (4)百废具兴:一切已荒废的事情都办起来了。具,同“俱”字。

  (5)乃:于是。

  (6)旧制:旧时的规模(岳阳楼最早建于唐朝初年)。

  (7)唐贤:唐代一些有名望的人士。

  (8)属:同“嘱”,嘱托。

  (9)夫(fú):语助词。

  (10)衔:包含的意思。

  (11)浩浩汤汤(shāng shāng):形容水势很大的样子。

  (12)横:宽广。

  (13)际涯(yá):边际。

  (14)晖:同“辉”,这里是清明晴朗的意思。

  (15)大观:气概壮阔的景象。

  (16)述:描写,指上述“唐贤、今人诗赋”。

  (17)巫峡(xiá):长江三峡之一,在湖北巴东西面,与四川巫山县相接,长一百六十里。

  (18)南极潇湘:向南一直通到潇水和湘水。潇、湘,指湖南的潇水和湘水。潇水是湘水的支流,湘水流入洞庭湖。

  (19)迁客骚人:迁客,被降职调往远地方做官的人。骚人,屈原曾作《离骚》,后世因往往称诗人为“骚人”。

  (20)览物之情:(迁客骚人)看了自然景物所产生的情绪。

  (21)得无异乎:难道会没有什么不同吗?得无,能不。

  (22)若夫霪雨霏霏:若夫,虚词,用在一句一段的开头以引起下文,意义与“若是”相似。霪雨,连绵的雨。霏霏,纷纷下落。

  (23)开:开朗,晴朗。

  (24)浊浪排空:混浊的浪头翻腾到了天上。

  (25)日星隐耀:太阳和星星都暗然失色。

  (26)山岳潜形:连高山都望不见了。潜形,隐没形迹。

  (27)樯倾楫摧:桅杆歪斜,船桨断折。

  (28)薄暮:傍晚。薄,挨近。

  (29)冥冥:天色昏暗。

  (30)去国:离开国都。

  (31)忧谗:担心别人诽谤。

  (32)感极:感慨到极点。

  (33)至若:至于。

  (34)春和景明:春光晴和,景物鲜明。

  (35)波澜不惊:风平浪静的意思。惊,这里也含有“激起”的意思。

  (36)上下天光:上面的天空和倒映在水里的天色。

  (37)一碧万顷:连成一大片青绿色。顷,一百亩。

  (38)沙鸥翔集:沙鸥飞聚在一起。沙鸥,一种水鸟。集,栖止,停下来。

  (39)锦鳞:这里借指水中美丽的游鱼。

  (40)岸芷(zhǐ):岸上的香草。

  (41)汀兰:小洲上的兰花。

  (42)郁郁:香气浓郁。

  (43)而或长烟一空:有时长空中的烟雾一下子消散了。

  (44)皓(hào):洁白。

  (45)浮光:照耀在水波上的月光。

  (46)跃金:金色的波光在闪烁。

  (47)静影:映水中的平静月影。

  (48)沉璧:沉在水中的玉璧似的月影。

  (49)互答:彼此接应。

  (50)何极:无穷的意思。

  (51)心旷神怡:心情舒畅。

  (52)宠辱:得失的意思。

  (53)把酒:端着酒杯,指饮酒。

  (54)嗟夫:感叹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唉”。

  (55)求:探讨。

  (56)仁人:有最高道德修养的人。

  (57)心:这里是思想感情的意思。

  (58)或异二者之为:或许和上述两种思想感情不同。为,作为,表现。

  (59)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古仁人的)悲和喜,不决定于环境的好坏或个人的得失。物,外物,客观环境。

  (60)居庙堂之高:高高地坐在朝廷上,指做大官。庙堂,朝廷。

  (61)忧其民:为老百姓操心。

  (62)处江湖之远:寄身江湖,指在野。

  (63)忧其君:为国君担忧(即不失去忠者为国的思想)。

  (64)是:这样;这就是。

  (65)进:做官,取得地位。

  (66)退:失去官职。

  (67)其必曰:大概一定是。

  (68)噫(yī):感叹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唉”。

  (69)微:除了。

  (70)斯人:这样的人。

  (71)吾谁与归:我向谁去看齐呢?

  (72)时六年:指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是庆历六年,即公元1046年。

  《岳阳楼记》翻译:

  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职到巴陵郡做太守。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所有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大它原来的规模,把唐代好的和现代的诗赋刻在上面。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情。

  我看那巴陵郡的好景色,全集中在洞庭湖上。洞庭湖衔接着远山,吞吐着长江,浩浩荡荡,宽阔无边,或早或晚(一天里)阴晴多变化,景色千变万化。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前人的记叙(已经)很详尽了。既然如此,那么洞庭湖北面直通到巫峡,南面到达到潇水和湘水,被贬官的诗人和不得志的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

  像那阴雨连绵的时候,几个月都不放晴,阴冷的风怒吼着,浑浊的波浪冲向天空;太阳和星星隐藏起光辉,山岳隐没了形体;商人、旅客不能前行,桅杆倒下,船桨折断;傍晚天色昏暗,虎在长啸,猿在哀啼,登上这座楼,就会有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批评指责,一眼望去,满眼都是萧条的景象,感慨极了,内心十分悲伤。

  至于到了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时候,湖面平静,没有惊涛骇浪,天色湖光相接,一片碧绿,广阔无际;沙鸥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在水中畅游,岸上的小草和小洲上的兰花,香气浓烈,花叶茂盛。有时大片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波动的光闪着金子般的光点,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渔夫的歌声此唱彼和,这种乐趣哪有穷尽!(这时)登上岳阳楼,就会有一种心胸开阔、精神愉快,光荣和屈辱一并忘了,举起酒杯面对清风而喜气洋洋的感觉。

  唉!我曾经探求过古时候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 ,或许和上面两种人的心情不同,这是为什么呢?(他们)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他们在朝廷做官就为黎民百姓担忧,不在朝廷做官就替君王担忧。由此看来在朝廷做官担忧,不在朝廷做官也担忧。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会快乐呢?他们一定会说:“在天下人忧虑之前先忧虑,在天下人快乐之后才快乐”。唉!(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在一道呢?

  写于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

  赏析

  《岳阳楼记》全文有三百六十八字,共六段。

  文章开头即切入正题,叙述事情的本末缘起。以“庆历四年春”点明时间起笔,格调庄重雅正;说滕子京为“谪守”,已暗喻对仕途沉浮的悲慨,为后文抒情设伏。下面仅用“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八个字,写出滕子京的政绩,引出重修岳阳楼和作记一事,为全篇文字的导引。

  第二段,格调振起,情辞激昂。先总说“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设定下文写景范围。以下“衔远山,吞长江”寥寥数语,写尽洞庭湖之大观胜概。一“衔”一“吞”,有气势。“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极言水波壮阔;“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概说阴晴变化,简练而又生动。前四句从空间角度,后两句从时间角度,写尽了洞庭湖的壮观景象。“前人之述备矣”一句承前启后,并回应前文“唐贤今人诗赋”一语。这句话既是谦虚,也暗含转机,经“然则”一转,引出新的意境,由单纯写景,到以情景交融的笔法来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从而构出全文的主体。

  三、四两段是两个排比段,并行而下,一悲一喜,一暗一明,像两股不同的情感之流,传达出景与情互相感应的两种截然相反的人生情境。

  第三段写览物而悲者。以“若夫”起笔,意味深长。这是一个引发议论的词,又表明了虚拟的情调,而这种虚拟又是对无数实境的浓缩、提炼和升华,颇有典型意义。“若夫”以下描写了一种悲凉的情境,由天气的恶劣写到人心的凄楚。这里用四字短句,层层渲染,渐次铺叙。淫雨、阴风、浊浪构成了主景,不但使日星无光,山岳藏形,也使商旅不前;或又值暮色沉沉、“虎啸猿啼”之际,令过往的“迁客骚人”有“去国怀乡”之慨、“忧谗畏讥”之惧、“感极而悲”之情。

  第四段写览物而喜者。以“至若”领起,打开了一个阳光灿烂的画面。“至若”尽管也是列举性的语气,但从音节上已变得高亢嘹亮,格调上已变得明快有力。下面的描写,虽然仍为四字短句,色调却为之一变,绘出春风和畅、景色明丽、水天一碧的良辰美景。更有鸥鸟在自由翱翔,鱼儿在欢快游荡,连无知的水草兰花也充满活力。作者以极为简练的笔墨,描摹出一幅湖光春色图,读之如在眼前。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段的句式、节奏与上一段大体相仿,却也另有变奏。“而或”一句就进一步扩展了意境,增强了叠加咏叹的意味,把“喜洋洋”的气氛推向高潮,而“登斯楼也”的心境也变成了“宠辱偕忘”的超脱和“把酒临风”的挥洒自如。

  第五段是全篇的重心,以“嗟夫”开启,兼有抒情和议论的意味。作者在列举了悲喜两种情境后,笔调突然激扬,道出了超乎这两者之上的一种更高的理想境界,那就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感物而动,因物悲喜虽然是人之常情,但并不是做人的最高境界。古代的仁人,就有坚定的意志,不为外界条件的变化动摇。无论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忧国忧民之心不改,“进亦忧,退亦忧”。这似乎有悖于常理,有些不可思议。作者也就此拟出一问一答,假托古圣立言,发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誓言,曲终奏雅,点明了全篇的主旨。“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一句结语,“如怨如慕,如泣如诉”,悲凉慷慨,一往情深,令人感喟。文章最后标明写作时间,与篇首照应。

  本文表现作者虽身居江湖,心忧国事,虽遭迫害,仍不放弃理想的顽强意志,同时,也是对被贬战友的鼓励和安慰。《岳阳楼记》的著名,是因为它的思想境界崇高。和它同时的另一位文学家欧阳修在为他写的碑文中说,他从小就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可见《岳阳楼记》末尾所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一生行为的准则。孟子说:“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这已成为封建时代许多士大夫的信条。范仲淹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正贬官在外,“处江湖之远”,本来可以采取独善其身的态度,落得清闲快乐,但他提出正直的士大夫应立身行一的准则,认为个人的荣辱升迁应置之度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勉励自己和朋友,这是难能可贵的。这两句话所体现的精神,那种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品质,无疑仍有教育意义。

  赏析二

  沿湘江顺流而下,经长沙再向前,一片烟波浩渺的大水映入眼帘,那就是“水天一色,风月无边”的洞庭湖了。唐代诗人孟浩然在一首题为《临洞庭》的诗里写道:“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生动地表现了洞庭湖浩瀚的气势,成为千古绝唱。诗中所说的岳阳,西临洞庭,北扼长江,自古以来就是南北交通的咽喉之地。从洞庭湖上向岳阳远眺,最引人注目的是屹立于湖畔的一座三层的城楼,被蓝天白云衬托得十分壮观。那就是著名的岳阳楼。

  岳阳楼的前身,是三国时吴国都督鲁肃的阅兵台。唐玄宗开元四年,中书令张说谪守岳州,在阅兵台旧址建了一座楼阁,取名岳阳楼。李白、杜甫、白居易、张孝祥、陆游等著名诗人都曾在这里留下脍炙人口的诗作。到北宋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谪到岳州巴陵郡做知府,第二年春重修岳阳楼,六月写信给贬官在邓州的好朋友范仲淹,并附有《洞庭晚秋图》一幅,请他写一篇文章记述这件事。到庆历六年九月,范仲淹便写了这篇著名的《岳阳楼记》。《岳阳楼记》全文只有三百六十八字,分五段。

  第一段,说明作记的缘由。

  这番交代十分必要,因为范仲淹既非岳阳人,又不在岳阳做官,可能根本就没来过岳阳,一个和岳阳没有关系的人忽然为岳阳楼作记,这是必须说明缘由的。作者先提出自己的好朋友滕子京,说他被贬官到岳阳后,经过一年的时间,就做到了“政通人和,百废俱兴”。重修并扩建了岳阳楼,在楼上刻了唐代先贤和今人的诗赋,又嘱托我作一篇文章记述这件事。这段文字简明扼要,把必须交代的背景,在文章开头集中地加以交代,后面就可以驰骋想像自由挥洒笔墨了。

  第二段,不对岳阳楼本身作描写,而是由岳阳楼的大观过渡到登楼览物的心情。

  这段文字的内容是写景,口气却是议论。一上来就提出自己的看法:巴陵的美景集中在洞庭湖上,它衔远山、吞长江、汹涌着,流动着,无边无际。这几句是从空间上形容湖面的广阔和水势的浩淼。接下来两句“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则又从不同时间洞庭湖的不同景色,表现它气象万千的变化。早晨阳光灿烂,把洞庭湖照得如同明镜一般,正如唐朝人张碧的诗里所说的“漫漫万顷铺琉璃”。晚上云雾低垂,把洞庭湖笼罩在一片昏暗之中,正如宋朝人李祁在一首词里所写的:“雾雨沉云梦,烟波渺洞庭”。以上几句抓住不同时刻洞庭湖的不同景色,把它的万千气象很生动地渲染了出来,然后小结一句说:“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既然前人描述已经完备,而且有诗赋刻在岳阳楼上,范仲淹便不再重复。人详我略,人略我详,转而写登楼览物之情:“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迁客,指降职贬往外地的官吏。屈原曾作《离骚》,所以后世也称诗人为骚人。既然洞庭湖北通巫峡,南极潇湘,湖边的岳阳楼便为迁客、骚人常常会集的地方。当他们登楼观赏洞庭湖的景物时,心情能不有所差异吗?这几句是全文的枢纽,很自然地引出以下两段。上面对洞庭湖的描写是客观的,以下则是设想迁客骚人观洞庭时的主观感受;上面的文字很简约,以下则洋洋洒洒,淋漓尽致。

  第三段写览物而悲者。

  这一段的大意是说:假若是在阴雨连绵的季节,一连几个月不放晴;天空阴风怒号,湖上浊浪排空;太阳和星星隐藏了它们的光辉,山岳也隐蔽了它们的形体;商旅不敢出行,船只全被损坏;当黄昏时分一切都笼罩在昏暗之中,只有那虎啸猿啼之声不断传入耳来。这时登上岳阳楼,满目萧然,触景伤情,更会感到离开京城的哀伤和怀念家乡的忧愁,并且会忧心忡忡,畏惧小人的毁谤和讥刺,感伤到极点而悲恸不止了。

  第四段写览物而喜者。

  这一段的大意是说:遇到春天温和的日子,明媚的阳光照射在平静的湖面上,没有一丝儿波澜。天色衬着湖光,湖光映着天色,上下是一片碧绿。天上的沙鸥飞飞停停,水里的鱼儿游来游去。岸边的花草散发出浓郁的芳香,沁人心脾。在夜间还可以看到湖上的烟云一扫而空,皎洁的月光普照千里;月光与水波一起荡漾,闪烁着金光,月亮的倒影沉浸在水底,宛如一块璧玉。渔歌的对唱,洋溢着无边的欢乐。这时候登上岳阳楼,一定会心旷神怡,把一切荣誉和耻辱都忘掉了。举杯畅饮,临风开怀,只会感到无比的欣慰和欢喜。

  这两段采取对比的写法。一阴一晴,一悲一喜,两相对照。情随景生,情景交融,有诗一般的意境。由这两段描写,引出最后的第五段,点明了文章的主旨。在这一段里对前两段所写的两种览物之情一概加以否定,表现了一种更高的思想境界。

  “嗟夫!”,是感叹词。作者十分感慨地说,我曾经探求过古代那些具有高尚道德的人的心,与上述两种心情有所不同。他们的悲喜不受客观环境和景物的影响,也不因个人得失而变化。当高居庙堂之上做官的时候,就为人民而忧虑,惟恐人民有饥寒;当退居江湖之间远离朝政的时候,就为国君而忧虑,惟恐国君有阙失。这么说来,他们无论进退都在忧虑了,那么什么时候才快乐呢?他们必定这样回答:在天下人还没有感到忧虑的时候就忧虑了,在天下人都已快乐之后才快乐呢;作者感慨万千地说:倘若没有这种人,我追随谁去呢!表示了对于这种人的向往与敬慕。文章最后一句“时六年九月十五日”,是交代作这篇文章的时间。

  《岳阳楼记》的作者范仲淹,生于公元989年,死于公元1052年。字希文,吴县人,吴县就是今天的苏州。他出身贫苦,两岁时死了父亲。青年时借住在一座寺庙里读书,常常吃不饱饭,仍然坚持昼夜苦读,五年间未曾脱衣睡觉。中进士以后多次向皇帝上书,提出许多革除弊政的建议,遭到保守势力的打击一再贬官。后来负责西北边防,防御西夏入侵很有成绩。一度调回朝廷担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的职务,可是在保守势力的攻击与排挤下,于宋仁宗庆历五年又被迫离开朝廷。写《岳阳楼记》时正在邓州做知州。

  《岳阳楼记》的著名,首先是因为它的思想境界崇高。和它同时的另一位著名的文学家欧阳修在为他写的碑文中说,他从小就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可见《岳阳楼记》末尾所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一生行为的准则。孟子说:“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这已成为封建时代许多士大夫的信条。范仲淹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正贬官在外,“处江湖之远”,本来可以采取独善其身的态度,落得清闲快乐。可是他不肯这样,仍然以天下为己任,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两句话来勉励自己和朋友,这是难能可贵的。

  一个人要做到先忧,必须有胆、有识、有志,固然不容易;而一个先忧之士当他建立了功绩之后还能后乐,才更加可贵。这两句话所体现的精神,那种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品质,在今天无疑仍有教育意义。

  就艺术而论,《岳阳楼记》也是一篇绝妙的文章。下面提出几点来讲一讲:

  第一,岳阳楼之大观,前人已经说尽了,再重复那些老话还有什么意思呢?遇到这种情况有两种方法。一个方法是作翻案文章,别人说好,我偏说不好。另一个方法是避熟就生,另辟蹊径,别人说烂了的话我不说,换一个新的角度,找一个新的题目,另说自己的一套。范仲淹就是采取了后一种方法。文章的题目是“岳阳楼记”,却巧妙地避开楼不写,而去写洞庭湖,写登楼的迁客骚人看到洞庭湖的不同景色时产生的不同感情,以衬托最后一段所谓“古仁人之心”。范仲淹的别出心裁,不能不让人佩服。

  第二,记事、写景、抒情和议论交融在一篇文章中,记事简明,写景铺张,抒情真切,议论精辟。议论的部分字数不多,但有统帅全文的作用,所以有人说这是一篇独特的议论文。《岳阳楼记》的议论技巧,确实有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第三,这篇文章的语言也很有特色。它虽然是一篇散文,却穿插了许多四言的对偶句,如“日星隐曜,山岳潜形。”“沙鸥翔集,锦鳞游泳。”“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耀金,静影沉璧。”这些骈句为文章增添了色彩。作者锤炼字句的功夫也很深,如“衔远山,吞长江”这两句的“衔”字、“吞”字,恰切地表现了洞庭湖浩瀚的气势。“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简洁的八个字,像格言那样富有启示性。“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把丰富的意义熔铸到短短的两句话中,字字有千钧之力。

  滕子京在请范仲淹写《岳阳楼记》的那封信里说:“山水非有楼观登览者不为显,楼观非有文字称记者不为久。”确实是这样,岳阳楼已因这篇绝妙的记文,而成为人们向往的一个胜地;《岳阳楼记》也像洞庭的山水那样,永远给人以美好的记忆。

【岳阳楼记原文朗诵】相关文章:

岳阳楼记朗诵原文11-26

岳阳楼记 朗诵08-31

岳阳楼记朗诵11-27

水调歌头朗诵原文01-04

岳阳楼记朗诵赵忠祥08-31

岳阳楼记 名家朗诵08-31

岳阳楼记朗诵配乐08-23

赵忠祥朗诵岳阳楼记08-23

范仲淹岳阳楼记朗诵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