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万重山漫想阅读答案

时间:2023-01-05 16:04:56 阅读答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过万重山漫想阅读答案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许多人都需要跟阅读答案打交道,阅读答案是我们解答阅读题的金钥匙。你所了解的阅读答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过万重山漫想阅读答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过万重山漫想阅读答案

  过万重山漫想阅读答案 篇1

  能使用工具的人类的出现,据说距今已有两三百万年。不要小看第一个使用石器的人,第一个燧木取火的人,第一个弯弓射箭的人,第一个跨上马背的人,他们越过了人类儿童时代一座又一座真正的“三峡”——不,他们的步履更为艰难,他们的业绩更为伟大。人类在漫漫的行程中,每一分钟都在向着难以数计的未知的领域进军,都有难以数计的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开拓道路。于是,历史昂然向前。

  行程是艰险的。历史在前进中,不免有挫折,有迂回,有后退,有失败。自然也就不免有清谈者,有酣睡者,有摇头者,有叹气者,有彷徨者,有哭泣者。但是他们不是历史的脊梁,他们像蛛丝一般无力,绊不住历史的脚步。

  千百年后,假如三峡无恙,也还会有人从此穿过。从千百年后看今天,也如同今天看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一样。在那时的人看来,完成我们今天从事的业绩,会跟玩积木一样轻而易举了。但是,他们不会嘲笑我们,他们会崇敬我们的精神。至于我这篇平凡的文字,那时是早已泯灭的了。然而,如果他们从考古的.废墟上发现了它,我敢断定,他们会说:“这个人,没有说谎。”

  我凭舷眺望,江水滔滔,一泻千里,向东流去。天渐渐开阔,地渐渐平旷,忽然飘来几只沙鸥,雪片一样白,闪电一样快,在船头画了个圈儿,不见了。

  船已经穿过三峡,我感到了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曾经感到和未曾感到的喜悦。

  ——刘征《过万重山漫想》

  1、下列有关选文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中的“三峡”是指人类历史上难以数计的未知领域。

  B、第二段中的“酣睡者”是指那些安于现状、不求开拓探险的人。

  C、第三段中“他们会崇敬我们的精神”是指我们今人创造的事业比古人更伟大。

  D、第五段中“曾经感到的喜悦”是指通过艰苦探索掌握并利用自然规律领略了无限风光的喜悦。

  2、有关选文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感悟到人类具有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伟大力量。

  B、作者联想到远古时期人类进化史上许多的“第一个”,并且高度评价他们的业绩对人类历史的作用。

  C、结尾收束于作者穿过三峡并对历史和现实经过严肃思考之后的喜悦之中。

  D、作者吊古思今,表达了只赞赏历史上“第一个”的感情。

  3、对第四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句表明作者收束漫想,回到眼前。

  B、景物描写既写出了作者穿过三峡所见到的开阔景象,又写出了作者开阔的心境。

  C、“飘”和“画”两个动词刻画出了沙鸥飞翔时的轻盈飘逸,给人以美感。

  D、本段与课文开头的景物描写形成呼应,结构完整。

  4、联系课文,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作者讴歌的是一种不怕困难、勇于开拓的首创精神。

  B、课文联想丰富,思路开阔,颇具逻辑性。情感丰沛,富有哲理。

  C、课文说理抒情是其表,写景状物是其里。

  D、作者突破时空局限,课文融现实、历史、未来于一体,给人以启迪。

  答案:

  1.C

  2.D

  3.B

  4.C

  过万重山漫想阅读答案 篇2

  《过万重山漫想》

  既然有第一个,那么,他穿过三峡是在什么时候呢?三峡是大禹开凿的,那是古代神话,不是事实。考诸文献,《禹贡》里已有四川某些山川的记载,这篇最早的地理志,多数学者认为成于战国时期。巴郡和蜀郡也是战国时的秦开始设置的。似乎可以说,打开四川和内地的通路(包括北边翻越秦岭的蜀道和东边的三峡),大约不晚于春秋战国时期,第一个人穿过三峡自然还要早一些。

  那个时候,穿过三峡使用什么交通工具呢?记得我年轻的时候,见过南宋北派山水画家夏圭画的一个手卷《巴船下峡图》,画的虽是木船,却大得很,船舱是两层楼,篙工舵师有十几个。那长篙短篙拄在礁石上,巨浪狂扑,船舷攲侧,生死在毫发间的情景,至今想来还感到惊心动魄。夏圭画的是宋朝的船,由南宋上溯两千年左右的周秦时代,那时的船自然要简陋得多,也许只有原始的独木船了。用独木船穿过三峡,简直难以想象,可是那第一个人就是毫不含糊地这么做的。

  再想下去。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绝然不是第一个。在他之前必定已有许多个,只是或者半路折回,或者中途遇险,没有走完三峡的全程而已。折回的和遇险的都为探明三峡的航道尽了力,但也给后来者增加了精神负担。折回的要说:“我试过了,是通不过的。”遇险的自己不会说,别人却要说:“还想冒险,不要命了吗?”也还会有一些旁观的、嘲笑的、反对的嘁嘁嚓嚓地发议论,甚至上前拉一把。然而,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微微一笑,还是登上了独木船。

  那时候,人们对自然的认识还是极有限的。他站立在独木船上,拿起竹篙的时候会想些什么呢?前面的路有多长?这峡道会不会有几千几万里,会不会直通到海底甚至通到地狱?他不知道,也没有想。前面的路有多险?那高崖会不会劈头盖顶崩落下来?那礁石会不会狼牙一样遍布江底?那江水会不会中途变成直下千仞的飞瀑?他不知道;也没有想。前面的路上会遇到些什么?会不会遇到百丈的蛟、九头的蛇?会不会遇到双睛似电、头颅如山的妖魔鬼怪?他不知道,也没有想。他自己会不会中途遇险?如果遇险,他会像一个水泡那样顷刻消散,还是会给人们留下永远的记忆?他不知道,也没有想。他只是想走出去,去扩大生活的世界。于是,他用竹篙一点,独木船开动了……

  (1)第一个穿行三峡的人会面临哪些困难?这些困难可以分为几类并举例说明?

  (2)在关于穿行三峡的种种联想中,作者为什么先从第一个人穿过三峡的时间写起呢?

  (3)在选文最后一段中反复出现的是哪种修辞手法?在内容和形式上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

  (1)两类。一类是客观物质条件,如穿越的时间及交通工具等;一类是主观精神压力,如失败者带来的精神负担、传统观念、舆论压力等;

  (2)因为穿越时间越早,物质条件越简陋。可见,先写时间,是为后文写物质条件(如穿行所需的交通工具等)作铺垫。

  (3)设问,在内容上,以设问的方式,写出了穿行三峡的艰难险阻和巨大危险;在形式上,不少设问以排比的方式出现,增强了震撼人心的气势。

  (1)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并整合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在审清题干的基础上,到文中筛选相关段落或句子加以分析,最后对其分类归纳。

  (2)本题考查理解并评价作者的写作意图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需明确题干涉及文章哪些段落,然后具体分析,组织答案时从内容和结构两面考虑。

  (3)本题考查文章修辞手法的运用及其作用。解答此题,通读涉及段落,仔细分析其所用修辞手法,然后从内容和形式两个角度回答其作用。

【过万重山漫想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过万重山漫想 阅读答案09-20

过万重山漫想的阅读答案11-27

《过万重山漫想》阅读答案12-12

《过万重山漫想》阅读理解及答案12-04

过万重山漫想诗词阅读题及答案09-14

开发小行星漫想 阅读答案09-26

开发小行星漫想阅读答案11-19

《开发小行星漫想》阅读答案06-30

《开发小行星漫想》阅读附参考答案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