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攀龙《和聂仪部明妃曲》阅读答案及诗意

时间:2022-07-05 04:17:41 阅读答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李攀龙《和聂仪部明妃曲》阅读答案及诗意

  和聂仪部明妃曲

李攀龙《和聂仪部明妃曲》阅读答案及诗意

  (李攀龙)

  [明]李攀龙

  天山雪后北风寒,抱得琵琶马上弹。

  曲罢不知青海月,徘徊犹作汉宫看。

  [注]

  聂仪部是作者的好友,他曾有一首《明妃曲》见赠,作者以此诗唱和酬答。明妃,即王昭君,晋时因避司马昭讳,改称王明君,亦称明妃。

  [2]天山:即祁连山。

  [3]琵琶马上弹:相传昭君远嫁匈奴,於马上弹琵琶以抒哀怨。杜甫《咏怀古迹》:“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4]青海:青海湖,在今青海省。

  诗意

  下过雪的天山北风吹着寒冷入骨,空有一地雪白。昭君坐在和亲的马上,抱着琵琶弹些久远的曲子。一曲终了抬头望一望凄冷的天际,一轮青海异地的月亮高悬于空中。昭君脚步凌乱,来往徘徊,尚以为自己仍处于汉室宫廷管辖的界内。

  作者把王昭君置于一个假想的情境:在弹完曲调的那一瞬间,昭君竟把眼前高悬的“青海月”误以为是“汉宫月”来凝视遐想。在犹抱琵琶的恍惚中,她魂魄逸飞,似乎跨过了千山万水,又回到了魂牵梦绕的故乡。这两句诗塑造了一个身行万里,心怀祖国,魂系故土的悲剧形象。

  1、请你展开想象,描述诗歌三四句的情境,说说它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主人公形象?

  参考答案

  【示例一】作者把王昭君置于一个假想的情境:在弹完曲调的那一瞬间,昭君竟把眼前高悬的“青海月”误以为是“汉宫月”来凝视遐想。在犹抱琵琶的恍惚中,她魂魄逸飞,似乎跨过了千山万水,又回到了魂牵梦绕的故乡。这两句诗塑造了一个身行万里,心怀祖国,魂系故土的悲剧形象。

  【示例二】一曲弹罢,昭君鬓发低垂,泪洒衣襟,举头望明月,竟以为身处汉宫。一刹那的恍惚与时空的交错,编织出一个美丽而凄凉的神话。一个一往情深,魂系故土的昭君形象,悲情地站在我们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