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在你们身上阅读及答案

时间:2020-11-21 13:59:50 阅读答案 我要投稿

希望在你们身上阅读及答案

  导语:青年人不仅要心里明白,还要真正能实行,才能接好前人的接力棒,才不会虚度此生。以下是由YJBYS文学网小编J.L为您整理推荐的阅读答案,更多杂文请关注文学网。

希望在你们身上阅读及答案

  原文:

  希望在你们身上

  ①中国古话说:“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人新人换旧人。”

  ② 人类社会的进步,有如运动场上的接力赛。老年人跑第一棒,中年人跑第二棒,青年人跑第三棒。各有各的长度,各有各的任务,互相协调,共同努力,以期获得最后胜利。这里面并没有高低之分,而只有前后之别。老年人先走,青年人也会变老。如此循环往复,流转不息。这是宇宙和人世间的永恒规律,谁也改变不了一丝一毫。所谓社会的进步,就寓于其中。

  ③这一番道理,虽然老生常谈,然而却是真理。

  ④ 人世间的真理都是明白易懂的。可是,芸芸众生,花花世界,浑浑噩噩者居多,而明明白白者实少。你们青年人感觉锐敏,英气蓬勃,首先应该认识这个真理。要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必须从这里开始。换句话说就是,要认清自己在人类社会进化的漫漫长河中的地位。人类的前途要由你们来决定,祖国的前途要由你们来创造。这就是你们青年人的责任。千万不要把人生观和价值观当作一个哲学命题来讨论,徒托空谈,无补实际。一切人生观和价值观,离开了这个责任感,都是空谈。

  ⑤那么,我作为一个过来人,我不想说些空话、废话、假话、大话,更是一无灵丹妙药,二无锦囊妙计。我只有一点明白易懂简单朴素、又确实是真理的道理。我引一首宋代大儒朱子的一首诗:

  少年易老学难成, 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 阶前梧叶已秋声。

  ⑥ 这首诗的关键有二:一是要学习。比如你们对浩如烟海的中华经典必须有深刻的了解。最好能背诵几百首旧诗词和几十篇古文,让它们随时含蕴于你们心中,低吟于你们口头。这对于你们人文素质的'提高,都会有极大的好处。二是要惜寸阴。光阴,对青年和老年,都是转瞬即逝,必须爱惜。“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两句意义深刻的话。

  ⑦对此,你们青年人不仅要心里明白,还要真正能实行,才能接好前人的接力棒,才不会虚度此生。以上都是我的肺腑之谈。

  ⑧青年们,好自为之。世界是你们的。

  (文章选编自季羡林《我的人生感悟》)

  题目:

  1.本文第④段中,作者认为“青年人的责任”是什么?(2分)

  2.引用手法在本文中的使用,好处是什么?(3分)

  3.文中第④段赞美青年人“感觉锐敏,英气蓬勃”,这使人联想起“青年人是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请你仿照后一种形象的语言,再写一句表达对青年人的赞美。(3分)

  4.文章结尾,长者嘱托“青年们,好自为之”,那么青年人应该怎么做?结合本文内容,请谈谈你的理解。(4分)

  参考答案:

  1.决定人类的前途,创造祖国的前途。(照抄原句也可)解析:这类题是对文章内容的考查,做这类题时,先要定位,在文中第④段找到“青年人的责任”,答案往往就在这句话附近,这句话后面的内容是告诉我们样要怎么做,我们从这句话的前面即可看到“人类的前途要由你们来决定,祖国的前途要由你们来创造”,这样就可得出答案。

  2.增强文章的可读性,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使其文采飞扬,内容更加充实、丰富。解析:做这道题时,学生们容易理解成是对议论文道理论证作用的考查,但仔细读题即可知道,该题考查的是“引用”这种修辞手法的作用的理解。引用的是名人的话,所以可以增加文章的文采,使文章更具可读性,内容更加丰富。

  3.符合题意即可。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青年人是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的仿写,做这类题时要抓住仿句的要求,即,字数大致相同;修辞手法使用一致(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抓住例句的关键词即可。

  4.(1)青年人要加强学习。 “对浩如烟海的中华经典必须有深刻的了解。 ”(2)青年人要珍惜时间。 “光阴,对青年和老年,都是转瞬即逝,必须爱惜”解析:文章第⑧段出现了长者的嘱托“青年们,好自为之”,我们要结和全文进行分析,文章第⑤段提出道理,第⑥段是对这一道理癿解释,也就是“一是要学习,二是要惜时”,从而告诉青年人应当如何做。题干中要求结和本文内容谈理解,所以要将文中能反映“学习”和 “惜旪”的语句抄写下来,这样的答案才完整。

【希望在你们身上阅读及答案】相关文章:

王安石在相位阅读及答案参考02-28

《在衡遇鬼》翻译及阅读附答案12-13

《在错误中学习》阅读练习及答案11-19

王安石在相位阅读答案11-28

王安石在相文言文阅读训练及答案03-01

阅读理解及答案08-17

等阅读及答案02-04

《项链》阅读及答案07-25

《幽居 韦应物》阅读及阅读答案01-29

鲁迅《关于批判家的希望》阅读答案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