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

时间:2022-08-10 12:07:40 圆明园的毁灭 我要投稿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通用17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通用17篇)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的】

  1、学习课文,了解圆明园的辉煌,圆明园的毁灭及其带来的损失,增强学生的民族责任感。

  2、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并体会作者是怎样围绕这一重点进行写作的。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重难点、关键】

  通过学习,想象当年圆明园的辉煌景观,了解它毁灭的经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检查学生课前资料的收集情况

  同学们,有谁去过圆明园吗?老师布置大家查阅有关圆明园的资料,请你们向大家作个介绍。

  板书:

  圆明园

  1、学生介绍有关圆明园的资料。

  2、师出示有关圆明园风光图:

  (出示多媒体课件。)

  老师给大家带来了许多圆明园的美景,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欣赏。

  刚才,老师听到大家不住地发出了赞叹声,是啊,圆明园这么美丽,真不愧称之为“万园之园”!

  可是有一天,却有人将它毁于一旦,使它成为了一片废墟!

  介绍完后,将题目补充完整。

  师: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

  如:圆明园毁灭以前是什么样的?圆明园是怎样被毁灭的?圆明园现在是什么样的?

  二、整体感知,提出问题

  1、学生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思考课文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你又产生哪些新问题?

  2、教师引导,提炼问题:

  (多媒体课件出示问题。)

  ⑴为什么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及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⑵圆明园原来是什么样子的?从哪可以看出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⑶圆明园被毁灭的经过是怎样的?

  ⑷课文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可为什么用较大篇幅写它辉煌的过去?

  ⑸从这篇文章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三、小组合作,选择问题

  给学生充分的学习自主性,选择一个最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探究。

  1、学生自读课文,先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解决问题。

  2、独立阅读后,再将自己的意见拿到学习小组进行交流,研究,讨论,最后得出小组同学的共同意见。

  3、全班交流,各小组将自己的意见拿到班级进行交流,互补互学。

  (学生汇报时,老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相关课文内容。)

  四、站在圆明园的废墟旁,你想说些什么

  五、实践活动

  1、关于要不要重修圆明园,有几种不同的意见,你的意见呢?和同学们讨论讨论,说说你的理由和主张,到网上发表。

  (网址:圆明园遗址公园)

  2、通过各种信息渠道(如:看书、上网等),了解我国的、本省市的历史名胜古迹被保护情况,写一份调查报告,全班交流,并做保护历史名胜古迹的宣传员。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会写生字,会认生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了解圆明园昔日辉煌及毁灭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

  【重点难点】

  了解圆明园被毁灭的过程,激发学生爱国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都去过哪些名胜古迹呢?(长江,西湖……)我们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观赏过波平如镜的西湖,登上过高大雄伟的万里长城,也领略过波澜壮阔的长江黄河。今天我要带着同学们一起走进圆明园。请看大屏幕。(哪位同学说说都有什么?是啊,断柱残垣)曾经这里也是金碧辉煌,这里也是风景优美,而如今只剩下断柱残垣,这里发生了什么?让我们一起去看看。请同学们齐读课题《圆明园的毁灭》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看看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讲述了英法联军烧毁了我们国家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

  三、昔日辉煌,自豪无比

  圆明园的辉煌:

  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为什么说不可估量的损失呢?请同学们从文中找一找描写圆明园价值不可估量的相关句子。

  请你来说:

  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它由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

  布局巧(众星拱月)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地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景观奇(有……也有……)同学们多么美的景色啊,我们读的时候要读出这种美的感觉。

  收藏丰(上自……下至……)20xx多年的珍宝汇聚于此,件件珍贵,美不胜收。

  四、惨遭毁灭,激发情感

  圆明园的毁灭:

  然而,这一切,在1860年被英法联军全部毁掉了。

  哪位同学愿意来读一下,要读出感情。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

  (英法联军侵入……闯进……)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行径?这是强盗的行径,这是对中国的一种蔑视和侮辱。他们还放了一把火,一把火后,金碧辉煌的殿堂没有了,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没有了,清幽淡雅的山乡村野没有了,珍贵的青铜玉器也没有了……有的只是一片灰烬。

  同学们,让我们带着这种感情再次朗读这段课文,要读出对帝国主义的痛恨和对圆明园的毁灭的惋惜的情感。

  此刻,同学们,你有什么要问?是啊,当时的人们都去哪里了?为什么不把这把火扑灭?却眼睁睁的看着他们抢,看着他们夺,看着他们砸……因为当时我们国力衰弱,落后就要挨打。

  五、课堂练笔:

  同学们,抚今追昔,可能此时我们有很多话要说,假如你现在就站在圆明园的残垣断壁之下,你会想到什么?把你的感受写在本子上。

  是啊,一百多年过去了,往事并不如烟。圆明园里那些柱子仿佛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在向我们控诉这段血泪史,让我们牢记“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六、课后作业:

  同学们,请课下在网上搜一搜《火烧圆明园》这部影片,然后谈谈你的感受。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 篇3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六个生字,会写十四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估量、损失、殿堂、销毁、瑰宝、灰烬、举世闻名、众星拱月、玲珑剔透、亭台楼阁、诗情画意、天南海北、奇珍异宝”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四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4.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

  过程与方法:以读为本,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感悟、想象,追忆辉煌。创设强烈的对比,引发学生心灵的震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得到“形象的感悟、情境的感染、心灵的感动,从而使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难点: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

  三、教学策略

  1.恰当引入课外资料,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感受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2.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入情入境的读,激发情感,引发心灵的震撼。

  3.设置拓展学生思维的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广度与深度。

  4.引导学生关注文本表达的特点,边读边积累。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在北京,有一座历史悠久的皇家园林,曾经被称为“万园之园”,如今却只剩下残垣断壁。它就是圆明园。它曾经有着怎样的光辉历史,又是如何被毁灭的?让我们走进课文,齐读课题。

  【教学意图】通过谈话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整体感知,把握内容

  1.初读课文,学习课文生字词。

  2.检查学生字词情况。(出示课件:读准字词和句子)

  3.文章的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课文的哪部分写的是这个内容?(第五自然段)其他几个自然段又写了什么呢?请你默读课文,尝试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

  4.作者在开篇就对圆明园的毁灭表达了自己的感受,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文字,请你们读一读,你读出了什么?

  预设:学生可能从以下角度来表达。

  (1)对“不可估量”的字面意思的表述。

  (2)对“祖国文化史”和对“世界文化史”递进的理解。

  (3)对作者表达的情感的初步感悟。

  5.作者开篇就这样表达了自己的感受,他为什么这样说呢?就让我们回到一百四十六年前,走进圆明园。

  【设计意图】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初步关注课文第一自然段文字表达的作用。

  (三)感悟语言,再现辉煌

  1.作者在文中是怎样评价这座皇家园林的?读一读,体会情感:自豪、赞叹、欣赏……

  指名回答,教师出示句子:

  (1)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2)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3)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2.同学们,你们读懂这三句话的意思了吗?为什么作者要这样评价这座园林,看来还需要我们深入阅读课文,边读边展开想象,饱览其中的辉煌。

  出示:默读二、三、四自然段,文中都介绍了圆明园的哪些辉煌景象,结合查阅的资料,展开想象,谈谈自己的感受。

  3.学生交流。

  第二自然段:关注“众星拱月”,体会圆明园的规模宏大及布局。

  第三自然段:

  (1)关注“有……也有……”的句式及相关内容,结合资料,展开想象。

  小结:宏伟与精致并存,热闹与宁静同在,现实与幻想和谐交融,集东西方建筑特点于一园。对比描述使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圆明园的建筑风格多样,包罗万象。

  【设计意图】激活学生的形象思维,培养孩子读文字想象画面的能力,让学生在读文中受到感染。

  (2)整合内容,感受景观各异,读出感受。

  这一园之中的景观有气派的,也有小巧的,有热闹的,也有恬静的;有仿造的,也有想象的;有民族的,也有西洋的。

  (3)关注段尾,学习表达。

  圆明园的美景是写不尽、道不完的。再读课文,作者是怎样把这些景物一一向我们介绍的呢?

  小结:作者先将圆明园多样的建筑风格用“有……也有”这样的句式对比着一一介绍出来,然后又表达了自己的感受,让人在不禁感慨圆明园辉煌美丽的同时也读起来觉得条理清晰,朗朗上口。

  (4)补充填空,练习背诵。

  让我们再读这段话,并尝试着将这段中有特色的词句记下来。

  【设计意图】品析词句,积累语言,培养语感,充分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

  第四自然段:

  (1)体会年代久远。清朝时代往上走,到先秦时代,估计一下,是多少年?

  二千四百年的历史,会有多少名人字画和奇珍异宝,用个成语来形容──(数不胜数、应有尽有、琳琅满目、美不胜收)所以圆明园被称为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2)体会文物珍贵。

  资料补充:在20xx年4月,北京保利集团以将近4000万港元将当年海宴堂门前的水池内的12只生肖铜像中的虎首、牛首、猴首买回,使他们重又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这都是同学们找到的图片资料。(出示图片)这是价值连城的青铜礼器;这是明代四才子之一的文徵明的书画作品;这是造型精美的奇珍异宝……每一件文物都价值连城呀!不愧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3)从同学们的眼神中看到了你们的激动,用朗读表达你的感受吧!

  【设计意图】感悟中积累情感。

  4.提升认识,升华情感。

  圆明园中的这些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都是谁创造的呢?(都是源于古代劳动人民的创造)

  小结:看来,圆明园里的不仅是瑰宝,更凝聚着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心血,它体现了中华乃至世界历代的文化。

  5.再次出示三句话,读出骄傲自豪之情。

  (1)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2)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3)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四)再现毁灭,体会耻辱

  1.看有关圆明园被毁的视频,了解历史。

  2.填空,关注文字,谈体会。(侵略者的贪婪、野蛮、残酷)

  他们把园内( )能拿走的东西,( )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祸大牲口搬运;( )运不走的,就( )破坏、毁掉。

  3.至此,随着连烧三天的大火,圆明园所拥有的一切,现在都“没有了”──

  4.师生对读,表达情感。(愤怒、惋惜)

  【设计意图】在强烈反差中激发情感。

  (五)感悟写法,升华情感

  1.重读第一自然段,谈感受。

  (1)创设情境: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没有了,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没有了,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没有了,更令人痛惜的是,中华乃至世界的历代人民的智慧的结晶也随着这大火彻底毁灭了。

  (2)出示: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的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此时,你的心情是什么样的?你想说些什么?

  2.课文题目为《圆明园的毁灭》,而作者为什么用大量篇幅描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是无法比拟的,毁灭的损失是无法估量的。辉煌与毁灭的对比,激发了我们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情感。圆明园的大火早已熄灭,可是我们思考的脚步不能停止。希望同学们能走向课外,去进一步了解这段历史并将自己的思考与大家探讨。

  【设计意图】回归整体,体会表情达意的作用,感悟表达的效果。

  (六)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你最感兴趣的语句。

  2.继续了解有关圆明园的历史资料,开展课外阅读。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 篇4

  一 、教学目标 :

  1、练习从内容中体会思想。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3、了解圆明园的辉煌和它的毁灭,使学生记住这一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语言文字的理解,想象圆明园昔日的辉煌,了解它毁灭的经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三 教学准备:

  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

  四、教学方法:

  多媒体演示法;启发引导法;感情朗读法。

  五、教学过程 :

  一、导入 。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3课,看老师板书课题。注意两个“圆”字不同,“毁”字的写法。请大家齐读课题。

  二、复习。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请同学们回想一下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三、展标。

  下面我们细读课文,重点学习课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来抒发对圆明园的热爱和对帝国主义者的憎恨。

  四、学习第一部分。

  1、指读,思考:这一部分主要写的什么?

  2、再读,比较用两个“不可估量”比用一个感觉怎样?

  3、回读体会。读出惋惜之情。

  五、学习第二部分。

  1、指名朗读,大家思考:请你用简练的语言说说这一部分主要写了什么?

  2、出示课件:圆明园平面图。观看并说说自己的理解。

  4、出示课件:圆明园示意图。理解“众星拱月”

  5、相机板书: 布局 众星拱月

  6、回读体会作者用词准确,清楚。读出布局美。

  六、学习第三部分。

  1、默读,用笔画一画这一部分可以分成几层,想想每一层分别写的什么?

  2、学习第一层。

  (1)出示课件:“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

  (2)指名朗读,思考:课文介绍了哪些景观?

  (3)再读,看看课文是怎样具体写的?

  (4)相机出示课件:“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

  (5)说说自己的理解。抓“金碧辉煌”、“玲珑剔透”。

  (6)出示课件:“圆明园中,有殿堂,亭台楼阁,‘买卖街’和山乡村野。”比较表达效果。

  (7)相机板书: 景观 多而优美

  (8)出示课件原句,回读体会用词的形象,有条理。读出喜爱之请。

  (a指名读。b教师范读。c赛读。)

  3、学习第二层。过渡语:我们再往下读,看看课文的第二层主要写的什么。

  (1)出示课件:“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等。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

  (2)指名朗读。

  (3)再读,想想课文是怎样写这些景物的?

  (4)听读“园中有许多景物。如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武陵春色、海宁的安澜园,蓬莱瑶台、苏州的狮子林,还有西洋景观。”比较表达效果。

  (5)自由朗读,体会一下作者写的有条理。

  (6)出示课件:图片

  a、平湖秋月

  b、雷峰夕照

  c、安澜园

  d、狮子林

  e、蓬莱瑶台

  f、武陵春色

  g、西洋景观

  (7)看后有什么感觉? 相机板书: 爱

  (8)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这些美丽的景物,读出喜爱之情。

  过渡语:那么读了你有什么感受呢?指名说说。我们来看下面一层。

  4、学习第三层

  (1)出示课件:“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2)读读,说说你的理解。

  (3)齐读这句话,共同体会一下这种美妙的感觉。

  5、引导背诵。

  (让我们把这么优美的语言积累起来,把圆明园的美景常留心间。)

  (1)教师引导: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这一部分先写什么,接着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2)出示课件(背诵提示):

  “圆明园中,有————,也有————;有————,也有————。园中许多景物都是————建造的。如————、————,————,————等。还有很多景物是————建造的,如———、————……园中不仅有————,还有————。漫步园内,有如————,————;流连其间,仿佛————。”

  (3)练习背诵。

  七、学习第四部分,分小组合作学习。

  1、出示课件:“学习提示:a先读读,看看这一部分写了什么?b画出重点词语。c再读,看看课文是怎样写的。”

  2、汇报。抓“上自……下至”、两个“最”字。

  3、相机板书: 文物 多而珍贵

  4、回读体会。

  5、引导背诵。

  过渡语:圆明园真美呀!它不愧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它是用古代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建造的。请同学们速读课文的最后一部分。看看主要写了什么。

  八、学习第五部分。

  1、速读。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地说说这一部分主要写了什么。

  2、再读,思考:侵略者采用了哪些手段毁灭古代劳动人民用血汗和智慧建造的圆明园的?找出重点词。

  3、朗读,看看课文是怎样写出来的?

  4、出示课件:“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名侵略军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整个北京城。”

  5、回读,体会语言的准确,生动。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

  6、出示课件:被毁灭的图片。(四幅)

  7、你们看后有什么感受。

  8、有感情地回读第5自然段。带着憎恨之情读出侵略者的贪婪与野蛮。

  出示课件:“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九、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十、作业 :讨论:你同意在圆明园的旧址上重建圆明园,恢复它的原貌吗?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 篇5

  教学要求:

  1、了解圆明园的辉煌和它的毁灭,使学生记住这一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2、体会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表达的。

  3、学习本课生字词,练习用宏伟凡是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理解语言文字,想象圆明园原来的样子;了解圆明园是怎样被毁灭的,激发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教具准备:

  幻灯片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课新。

  上一篇课文讲的颐和园,原来是一座皇家花园,是专门供皇帝、后妃游乐观赏的,现在已经成了人民的公园,是中外游客的旅游胜地。今天这篇课文中讲的圆明园原来也是一座皇家园林,可是现在怎么样了呢?

  二、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注意纠正字音。

  三、初步理解课文。

  1、提出要求:小声朗读课文,想想课文可以分成几段,每段讲的是什么。

  2、学生自学后,讨论。

  3、请三人朗读第二段,每人读一个自然段。讨论:这三个自然段是从哪三个方面介绍圆明园的?

  四、学习本课生字词。

  1、检查生字读音。

  2、抄写生词。

  五、布置作业 :朗读课文,想想圆明园原来是什么样子的。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

  指名朗读第二段,读后说说这一段是从哪三个方面介绍圆明园的。

  二、理解圆明园的位置和总体布局。

  1、默读第二段,想想共有几句话,每句讲的是什么。

  2、学生自学后讨论。圆明园的位置在哪儿?圆明园的总体布局是怎样的?什么叫众星拱月?谁能用个简单的图把讲圆明园总体布局的这句话画出来?

  三、理解圆明园中的著名景点。

  1、默读第三段,想想这段共有几句话,讲到了圆明园的哪些景点。

  2、学生各自阅读思考,然后同座交流。

  3、讨论。

  (1)这段共有几句话?其中哪几句是总的介绍,哪几句是讲具体景点的?

  (2)齐读第一句。这一句总的介绍园内景观,讲了哪些方面?金碧辉煌是什么意思?玲珑剔透是什么意思?象征是什么意思?

  (3)补充介绍买卖街山乡村野。

  (4)指名读第二、三、四、五句。读后讨论:刚才读的几句话是把景点分成哪几类来介绍的?

  (5)在圆明园浏览会有怎样的感受呢?齐读第六句。有如是什么意思?(好像)流连其间是什么意思?在圆明园里,为什么好像漫游在天南海北,可以饱览中外风景名胜呢?

  四、理解圆明园内收藏的历史文物。

  1、默读第四自然段,想想这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讲的是什么。

  2、学生自学后讨论: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最珍贵从哪些地方可以体会到?

  五、总结

  课文第二段从三个方面介绍了当年圆明园的辉煌,它不仅宏伟、壮观、美丽,而且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一、检查学生背诵第二段。

  二、理解第三段。

  1、指名朗读第三段。

  2、各人小声朗读第三段,边读边想,英法联军采用了哪些手段毁灭圆明园的?

  3、学生自学后讨论。

  4、小结。(一是抢掠,二是破坏,三是火烧。)

  5、再指名朗读第三段,读出气愤的语气。

  三、联系全文,理解第一段。

  1、齐读第一段。

  2、不可估量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四、朗读全文,体会中心思想。

  1、自由朗读课文。

  2、通过朗读课文,你产生了怎样的思想感情?(集中到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这一中心思想上)

  五、布置作业 :朗读课文。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 篇6

  【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圆明园的辉煌和它的毁灭,使学生牢记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了解圆明园的宏伟建筑和珍贵历史文物。

  2、引导学生了解圆明园毁灭的巨大损失,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学难点】

  使学生深切感受圆明园当年的辉煌,激发学生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

  【教学方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谈话法。

  【学习方法】

  读、议。

  【教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xx导入

  1、同学们,一百多年前,在北京西北郊有一座世界上最闻名最壮观的皇家园林,被称为“万园之圆”。这就是圆明园(板书)。可今天我们再也看不到它从前的辉煌,看到的只是残垣断壁,它已被毁灭了。(补充板书,课题完全出现)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1课,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2、上一节课我们已初读了课文,学习了一、二自然段,回忆一下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二、学习三、四自然段,激发爱的情感

  1、(随生回答出示第一自然段)齐读:

  圆明园有不可估量的损失定有不可估量的价值,从前的圆明园除了布局精美外,还有什么让作者发出这样的感叹,让我们随着悠扬的古典音乐再次走进圆明园。

  2、课件出现,师配乐朗读3、4自然段。

  3、游了圆明园,你有什么感受?

  4、想读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三四自然段。

  5、默读,思考:

  圆明园有什么景点?文中有不少连接词,待会儿交流时,尽量用上它们。

  6、生回答,师板书:

  有……也有……还有……

  7、学生介绍关于圆明园景点的资料,师出示几幅景点让学生选其中一幅谈感受。

  8、圆明园的冰山一角,就汇聚了天下迷人的景色,面对着人间奇迹,你心中会升腾一种什么情感?带着这种情感读2~5句话。

  9、指名读,介绍好的读书经验,然后学生运用边读边想的方法自己读第三自然段。

  10、指名读自己的认为写得最棒的句子,其他学生评,再读。愿意读的同学站起来配乐读第三自然段。

  11、圆明园这座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它不但建筑宏伟,里面还有什么?

  12、学生回答,师板书:

  不但……还……

  13、出示几幅名人书画、奇珍异宝。师举一个小例子,指名学生带感受读第四自然段。国宝多得用一个词可以概括成什么?让我们自豪对每个人说。

  (生齐读最后一句。)

  而今天,我们再也自豪不起来,骄傲不起来了,当年如此辉煌的圆明园已变成了这副模样(师课件出示:废墟)是谁毁灭了圆明园,他们是怎样做的?

  三、学习第五自然段,激发学生恨的情感

  1、快速浏览第五自然段,用书上的词来概括。

  2、(出示第五自然段)“统统掠”是怎么掠?“任意毁”是怎么样毁?指名读:

  他们简直就是强盗,可恨的是能拿走得都拿走了,再可恨的是能搬走的全搬走了,最可恨的是搬不动的全毁了,最憎恨的是哪一把大火。男生齐读后三句。

  3、想亲眼目睹火烧圆明园的场面吗?让我们穿越时光隧道,再回到1860年10月18日这一天。

  (放录像。)

  4、想说点什么呢?生自由表达。齐读,读出心中的恨。

  5、什么都没有了,师板书:前面加“没”生跟读。

  6、回过头再看这段话(师出示第一段话)你就会体会作者的感受,让我们一起告诉全世界的人们。

  (生齐读。)

  7、一切都没有什么?(师擦去板书,只留课题)再读课题,谈谈此时此刻你的心情?

  (生不同体验的读。)

  四、拓展升华

  假如此时,你就在圆明园的废墟旁,你想说些什么,对自己说,对同学们说,对全中国人说都可以。先小组交流一下,再指名说。

  总结:

  圆明园的废墟始终伫立在哪里,它记载着帝国主义侵略者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也记载着中华民族屈辱的历史,为让火烧圆明园的历史不再重演,让我们时刻记住(课件出示: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生齐读。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 篇7

  教学目标:

  1、由读通课文到初步读懂课文,并指导学生读书的方法。

  2、奠定情感基调,以情促读,从读中体悟语感。

  3、从语言文字中激发学生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难点:

  读出文本的个性体会,感悟文章的思想情感。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奠定情感基调。

  1.知道哪些人文景观,名胜古迹?这些,在一座皇家园林里都有。那就是——圆明园。

  2.但就是这样一座园林,在1860年被侵略者给毁灭了。你听说这样的消息后,有何感想?带着这种感受读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指导学生读书做记号的方法。

  1.让学生养成读书做记号的习惯。

  2.做上记号是自己读书思考的痕迹,有意识指导学生读书做上不同记号来表达自己的思考。

  三、学习第五自然段。

  师:同学们在读完课文后,心里是什么滋味?请你用一句话告诉我,把你心里的感受说出来?

  1.由学生初读文章的情感直奔第五自然段。

  2.齐读、指名读。

  3.从文中文字“掠、搬、毁、烧”来想象英法联军侵略的嘴脸。(读书方法:把书由薄读厚,想象画面。)学生自由读

  四、学习第二、三、四自然段。

  师:同学们,为什么英法联军毁了一座圆明园会激起每一个中国人那么大的恨?请大家到课文2、3、4自然段去寻找答案。

  1.学生默读2、3、4自然段。(读书方法:把书由厚读薄,归纳中心)

  2.组织学生归纳原因。(板书:不但……而且……)

  3.指名读第二自然段,通过理解“众星拱月”词意来体会圆明园的面积之大。

  4.讲读第三自然度。

  (1)本段有几句话,老师应该找几个同学来读。

  (2)走进圆明园,园内有些什么?

  (3)假若要写尽园内所有景观,你认为还要多少个“有”?能在文章中找到理由吗?

  师:难怪作者发出了这样的感叹:齐读最后一句。

  (4)师:同学们,如果圆明园现在还完好地保存着,你会以一种怎样的心情来读第三自然段?学生齐读

  (5)师:然而,可惜这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被英法联军毁灭了,让我们记住这天――1860年10月6日,端起书,再次读第五自然段,把我们的恨、怒读出来。

  5.略读第四自然段。(教学方法同上)

  板书:上自……下至……

  五、历史再现,激荡情感。

  1.师;就是这样一座园林艺术瑰宝的圆明园,就是这样一座建筑艺术精华的圆明园,就这样被“英法联军”这两帮强盗无情地烧毁了。

  (播放火烧圆明园的录象片段)

  2.出示:这把火烧毁了什么?

  师:同学们呀,这场大火烧掉了一切的一切,所以圆明园中没有了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没有了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没有了……

  板书:没有了……也没有了……

  没有了……也没有了……还没有了……还没有了……

  不仅没有了……还没有了……

  没有了上自……也没有了下至……

  3.师:什么都没有了,只剩下了几根残垣断壁,一片废墟。因此我们说圆明园的毁灭,它损失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拿起书,齐读第一段。

  六、悬念设疑,激发深读读文。

  师:同学们,圆明园的毁灭仅仅是一种损失吗?英法联军,还有后来的八国联军,他们用中国人发明的指南针指引着他们的舰队不远万里驶入中国领海,用中国人发明的火药制成的枪弹、炮弹屠杀中国人,然后,逼迫满清政府在中国人发明的纸上签订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这仅仅是损失吗?希望大家进一步深读课文,也可以查找相关资料,说说圆明园的毁灭损失的还有什么?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 篇8

  教学要求:

  1、了解圆明园的辉煌和它的毁灭,使学生记住这一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2、练习概括中心思想,并体会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表达的。

  3、学习本课生字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教学重难点:

  1、培养学生归纳抽象能力。

  2、培养学生在网上查找资料的能力。

  3、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想象圆明园当年的样子,了解它毁灭的过程,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教学前准备:

  搜集与圆明园有关的图片、文字解说、录像等资料。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明确目标

  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22课,请大家一起读课题。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你认为还有哪些问题值得我们继续探讨或者去弄明白的?(出示目标)

  1、为什么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2、为什么圆明园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3、圆明园是怎样毁灭的?

  二、解决目标1: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精华?

  打开网页圆明园游览“历史与现状”以及“圆明园风光”看看你从哪些角度体会到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1、网上查找资料。

  2、交流汇报。

  (1)从圆明园的布局体会。(众星拱月)

  (2)从殿堂、亭台楼阁体会。(理解“金壁辉煌”、“小巧玲珑”)

  (3)从景物特色体会。

  (4)从热闹街市与山乡村野体会。(理解象征)

  3、谈体会。

  当你在这园林瑰宝建筑艺术的园中漫步,游玩时,你有什么感受?

  4、体会作者的感受。

  5、指导朗读。

  三、总结学习方法:

  同学们汇报得真精彩,体会得真深刻。那么刚才你们是用什么方法出色地解决了第一个学习目标呢?

  1、学生总结。

  2、教师出示:

  (1)善用网上资源。

  (2)结合课文重要词句。

  四、解决目标2:为什么说圆明园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1、用总结到的方法游览网址。

  2、自读有关课文内容。

  3、讨论汇报。

  (1)从“上至……下至”体会历史时代长。

  (2)从流散文物的数量多体会到。

  (3)从雨果的话中体会到。

  过渡:是啊!这座珍藏着无数历史文物的博物馆、艺术馆对研究我国的古代文明史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1860年10月6日,这一座价值连城的圆明园却遭到狠狠的破坏。课文是怎么写的。

  五、解决目标3:圆明园是怎样毁灭的?

  1、指名读。

  2、录像。

  3、你觉得侵略者的行为怎么样?(读文讨论)

  4、你抓住哪些词语体会的。(闯、掠、毁、烧)

  5、指导朗读。

  六、体会被毁的圆明园

  1、教师显示图片。

  2、简介文物流散情况。

  3、齐读第一自然段。(不可估量的损失)

  七、归纳中心,说感受、体会

  面对这样的雄雄烈火,面对剩下的残垣断壁作者想告诉我们他怎样的情感呢?(归纳中心)

  那么你们认为是谁造成了如此的惨况呢?(英法联军、清政府)

  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国弱则被欺负,落后就要挨打。同学们,你们想不想我们亲爱的祖国再遭受欺凌呢?那么它必须要强大起来。你们是未来的接班人,你们打算怎么做呢?(讨论)

  八、作业布置:写一篇《圆明园的毁灭》读后感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 篇9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会10个生字及新词,认读2个字。

  能力目标:理解作者为什么要用较大的篇幅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思品目标:体会作者的情感,产生对祖国历史文化的热爱及对侵略者的憎恨之情。

  教学重点:

  了解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景象,知道在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怎样毁灭了圆明园。

  教学难点:

  懂得“作者写圆明园的毁灭,为什么先用较大的篇幅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查阅资料:

  收集有关圆明园的资料,在小组中进行交流。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出示圆明园图片)同学们,你们熟悉这幅图吗?(板书:圆明园)圆明园为什么会成为这样?(学生结合课前收集资料谈,板书:的毁灭)

  圆明园遗址位于北京市西郊。这是一座建筑宏伟的皇家园林,是清政府集中了全国的能工巧匠和耗费巨额资财,前后共用了150年修建而成的。这座中外闻名的园林,竟在1860年遭到英法联军疯狂抢劫后的纵火焚毁,变成了一片废墟。今天,让我们揭开历史的面纱,重温《圆明园的毁灭》这段历史。

  观察课题,这两个“圆”和“园”的位置能互换吗?为什么?

  二、检查字词

  1.出示疑难生字:毁、剔、瑰、烬

  读准字音: 瑰 剔。

  2.出示形近字,理解字义,然后组词。

  剔踢 煌蝗 烬尽 你用什么好方法能记住它?考考同桌。

  3.词语理解

  (1)出示:圆明园 万春园 长春园

  皇家园林 众星拱月 举世闻名 不可估量 金碧辉煌 玲珑剔透 亭台楼阁 诗情画意

  流连其间 奇珍异宝 烟云笼罩

  园林艺术的瑰宝 建筑艺术的精华 化为灰烬

  请同学自己读一读这些词语,谁读给大家听?

  (2)重点词语理解

  众星拱月:群星环绕着月亮。比喻许多东西围绕着一个中心。

  玲珑剔透:玲珑,精致灵巧,剔透,剔除多余的部分而使透空明晰。形容精工制作、内部镂空的工艺品。

  金碧辉煌:形容建筑物非常华丽,光彩夺目。

  举世闻名:举,全。全世界都知道,形容名望极大。

  三、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2.弄清每个自然段的内容,想想课文分几部分?

  3.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四、学习第一段

  自由读第一段,第一段写什么?“不可估量”说明了什么?

  齐读第一段,为什么用感叹号?怎么读?

  为什么圆明园的毁灭造成了如此大的损失?相信大家通过下节课的学习一定会找到答案。

  五、作业

  1.抄写生字、词语。

  2.熟读课文,思考课后1题。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 篇10

  【教学内容】

  1、了解圆明园的辉煌和它的毁灭,使学生记住这一国耻,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体会作者是怎样围绕毁灭来叙述内容的。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1课,读课题。上节课我们已经初识了圆明园,圆明园烧毁之前给我们什么样的感觉呢?

  二、学习新课,组织学生自学

  1、上节课的学习,大家意犹未尽,今天我们将通过孩子们的自学进一步品读课文2、3、4段,感受圆明园的美。上节课,我们通过大家的推选,邀请了三位自学小组的负责人,他们在课前已经做好了准备,今天就将由他们带领大家进一步品读课文。请大家看自学提示。

  2、请三位自学负责人到小黑板前,其他的同学也早就选好了自学的段落,请你们到自学小组负责人那里,进行今天的学习。

  3、分组学习:

  学生借助小黑板进行学习活动,并且汇报自己在自学中的收获。

  4、按照学习小组的顺序进行汇报:

  汇报时,由学习负责人选择参加汇报的同学,其他同学面向相关学习小组,听取其他组学习的收获。

  (教师对学生的发言给予点评。)

  5、这三个段学完了,孩子们口中传出的,全是溢美之词,正是因为我们走进课文,用心去读了、才能真正领略到圆明园无穷的魅力。请你用你能用上的最美的词汇来赞美圆明园。

  6、教师小结:

  孩子们说得真好。这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历经一百五十年才建成。多少能工巧匠的心血和智慧,多少稀世珍宝汇聚园中,才凝结成这座旷世名园。每一个细节,都能让我们感受到匠心独运,每一处收藏都能让我们感受到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听了孩子们的赞美,老师想用这样的词语来概括圆明园的美:美的心动!孩子们同意吗?读一读这句话。(美得心动。)一起读一读这三个段,让我们再一次走进这座让我们怦然心动的万园之园吧!

  (学生读2、3、4段。)

  三、师生共学,体会课文首尾两段

  1、上节课孩子们留了两个段给老师讲,老师也一直在思考怎样才能讲好这两个段。今天我发现了,其实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孩子们走入课文,用心去品读课文,去感悟,我们只要能把自己融入课文,和作者的情感引起共鸣,就能真正读懂课文,这样,你们在课文学习中所能生成的东西远比老师能给你们的要多得多。

  学生自读最后一段,你有什么感受?把你看到的侵略者的兽行读给大家听!

  (学生自读最后一段中的句子。)

  我感受到了,孩子们在读句子的时候,把关键词读得太好了,老师来读也不过如此,我知道这是你们真正读懂了课文,并且很好地表达出了自己情感的结果。

  2、孩子们读得太好了,似乎让我们每个人眼前都浮现出了这样的画面。(放映影片)看了影片,我看见很多孩子早已压抑不住内心的怒火,都想说些什么,我们把自己的感情读入课文,这一次读书,你一定会和前一次读书不一样。(学生在读课文最后一段)圆明园随着侵略者狰狞的大火灰飞烟灭,再也不复存在了,这一个令人叹为观止无与伦比的艺术杰作,随着升腾起的烟雾永远地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被化成了灰烬。

  圆明园毁灭了,她曾经带给了我们多少美好的回忆,她的美让我们动心、动情,与美得心动相比,她的毁灭,给我们什么样的感受呢?

  3、指导学生读好句子:

  美得心动,毁得心痛!(读两遍)

  让我们再来读读课文最后一句话。

  三次读书:想想圆明园宏伟的建筑,孩子们读。想想圆明园秀美的园林景观,孩子们再读;想想圆明园无数的奇珍异宝,孩子们再读。

  4、课文主要写圆明园的毁灭,却用了整整三个段极力描绘了圆明园的美,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学生发言。)

  5、教师小结:

  正是因为圆明园太美了,所以美到了极点,她的毁灭就让我们痛到了极点,美到了极点,她的毁灭就让我们恨到了极点。当侵略者的火把圆明园变成一片火海的时候,他们可曾想到,每烧一天,我们五十年的心血,上千年的珍藏就化为了灰烬,当圆明园彻底被毁灭的时候,他们可曾想到这对世界文化史,对整个人类来说,是怎可估量的损失啊!读第一段。

  【教师小结语】

  圆明园的美景已经消失,我们痛失了圆明园,这让我们每个人都感到无比的痛惜,留给我们的只是对侵略者无尽的痛恨。这把火可以烧毁有着一百五十多年建造历史的旷世名园,却烧不毁侵略者罄竹难书的滔天罪行,这把火可以劫掠走无数的珠宝玉器、妙笔丹青,却烧不毁中华民族的仇恨,更无法焚灭中国人民的勤劳与智慧!今天的学习就要结束了,今天我最大的收获就是感受到了孩子们用心去读课文带给我的那份震撼,我想听课的老师也会被你们深深地感动。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只要我们用心去读,就能真正领略到语言文字的魅力,感受到最深最真的情感。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 篇11

  教材分析:

  《圆明园的毁灭》是一篇短小却又优秀的精读课文。这篇课文讲述了圆明园当年辉煌的景观和它的毁灭,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仇恨,还引发读者深深的思考。文章构思巧妙,把圆明园的辉煌放在毁灭中写,题眼是毁灭,文章重点却写辉煌。根据本文的特点和学生认知、情感产生与发展的规律,依据课程标准的三个维度来设定教学目标,我力求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的理解、感悟,展开丰富的想象,了解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激发他们对祖国文化的热爱之情。在此基础上,学习强盗们肆意毁坏圆明园的罪行,就更能激起了学生们对侵略者的无比仇恨,通过美与丑、善与恶的对比,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并更进一步认识到:侵略者之所以如此肆意妄为,是因为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从而激发学生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鉴于文章语言精练,教学中将引导学生抓住语言文字展想象,以读促学来感受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英法侵略者的野蛮行径。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感悟,并展开丰富的想象,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它的毁灭,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不忘国耻,兴我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通过重点词句的品读,感悟圆明园的辉煌和作者的表达方法。

  3.在品读课文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感。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读文、感悟、想象,在脑海中再现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

  教学准备:

  1.由于圆明园的景观都已不复存在,要想真正感受到它昔日的辉煌,学生课前最好能搜集有关圆明园的文字、图片和音像资料,这也是本组课文的训练点。

  2.文史不分家。本课涉及到中国近代史的一段屈辱,教学前教师要对战争前后的历史有所了解,同时搜集有关圆明园的各种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揭题解题

  1.以奥运为话题,通过谈话导入本课的学习。

  2.板课题:圆明园的毁灭。齐读课题。

  3.毁灭意味着什么?再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名读课文,检查预习。

  2.用简洁的语言按一定顺序讲课文的主要内容。

  3.学生谈初读课文的感受。

  三、体会情感,引导质疑

  1.齐读第一段,从文字中聆听作者心底的声音。

  2.重点品析:不可估量,体会作者痛惜、愤怒的思想感情。

  (板书:不可估量不可估量)

  3.作者在文章的开头,就连用两个“不可估量的损失”来突出圆明园的价值。对此,你有什么想问的吗?

  (引导学生质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研读感悟,升华“爱”情

  1.读二、三、四自然段,看看借助文字你能看到什么,然后选择最吸引你的一处,抓住有关的句子或者是词语仔细品味,展开想象,一会儿我们把看到的和同学一起来交流。

  2.学生自学并小组交流。

  3.学生汇报学习情况。

  第二自然段:

  重点理解:众星拱月。引导联系生活实际体会圆明园布局独特,规模宏大。

  第三自然段

  1.重点体会“金碧辉煌”。抓住“有……也有……有……也有”体会作者用词之妙和园中各种景观应有尽有。

  2.出示景观图,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体会园中各种建筑风格、景观精美迷人。

  3.教师引读,帮助学生理清本段的层次,同时感受圆明园景观之丰富。

  4.引导学生读好“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第四自然段:

  1.过渡句:……不但……还……

  2.引导学生抓住“上自……下至……”感受圆明园内文物之多及年代悠久。

  3.师:然而就是这样一座将古今、南北、中西建筑之美和谐集于一身的,这一座收藏着无数奇珍异宝的,堪称当时世界之最的博物馆、艺术馆,它已不存在了,它是被英法联军毁灭的,请看侵略者野蛮行径的一幕。

  四、再现情境,激起“仇恨”。

  1.放录像。

  2.同学们,带着你们的感受一起读读最后一段,读中品味“凡是、统统、任意”等词。

  3.思考:化为灰烬的是什么?

  五、表达情感,引发思考

  1.带着我们的情感再读第一自然段。

  2.站在圆明园的废墟上,老师想,你们的心里有的不仅仅是爱和恨,更多的是一种思考,此时,你们最想说的是什么?

  3.总结升华。

  六、作业

  1.观看《百家讲坛》阎崇年老师《清十二帝疑案之咸丰下》。

  2.完成课后选做题。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巩固所学。

  1.听写“估量、殿堂、销毁、玲珑剔透”等词语。

  2.积累词语。

  二、交流圆明园的资料,进一步感受圆明园。

  三、积累佳句。

  指导学生背诵课文3.4自然段。

  四、再读课文,揣摩写法。

  引导学生探究:文章的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而作者为什么却用大量的篇幅来描绘昔日的辉煌?让学生体会作者安排材料的独具匠心。

  五、读写结合,以读促写。

  结合本单元“语文园地”习作的要求,指导学生学写读后感。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 篇12

  教学目标

  1、会认“珑、剔”等8个生字,会写“毁、拱”等12个生字。掌握“毁灭、众星拱月”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雨果曾经说过:“人们一向把希腊的巴特农神庙、埃及的金字塔、罗马的竞技场、巴黎的圣母院和东方的圆明园相提并论。如果不能目睹圆明园,人们就在梦中看到它。”

  圆明园为何受到如此的赞美?我们引以为傲的圆明园又经历了些什么,竟然变成了如今的废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圆明园的毁灭》这篇文章,了解圆明园曾经的辉煌和遭受的苦难。

  板书:圆明园的毁灭

  二、读文识字。

  1、自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生字、词语。

  2、查阅工具书,理解生字,词语。教师随机指导。

  3、小组内交流,运用词语造句,借以理解。

  三、整体感知。(出示课件2)

  1、默读课文,边读边想:通过阅读,你对圆明园有了哪些了解?

  2、小组交流,在交流中感悟课文。

  (1)针对第2自然段。

  ①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举世闻名”是什么意思?这个词说明了什么?

  板书:举世闻名

  举世闻名,在世界上都非常有名。这个词说明了圆明园是一座在世界园林史上享有盛名的皇家园林。

  ②它由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

  弄清楚圆明园的地理位置和分布情况,进一步理解“众星拱月”的意思,分清哪里是“月”,哪里是“星”。

  (2)针对第3自然段。

  细读第3自然段,在网上搜集资料,了解圆明园的建筑风格。

  板书:建筑风格

  ①圆明园中哪些建筑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边读边想象画面。(出示课件4)

  A总写:

  板书:……有……也有……有……也有……

  B举例

  板书:如,海宁的……,苏州的……,杭州的……

  ②园中不仅有民族特色的建筑,还有西洋景观。(出示课件6)

  代表我们民族特色的建筑,课文列举了哪些?

  课文中没有介绍的景观还有很多,你知道哪些?

  师总结:圆明园的建筑风格可以说是多种多样。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不仅有金碧辉煌的殿堂,还有山乡村野。

  当我们走进这样宏伟、精美的圆明园,心中怎能不发出这样的赞叹: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期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板书:美----赞叹

  (3)引导学生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欣赏、赞美、自豪之情。

  四、布置作业。(出示课件7)

  1、在网上搜集关于圆明园的资料,了解历史。

  2、继续阅读课文,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 篇13

  教学目标

  1、继续把握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的情感变化。

  2、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被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请在圆明园前面填一个词。

  ________的圆明园

  (出示课件11)

  (举世闻名 金碧辉煌 诗情画意 建筑雄伟 万园之园……)

  二、深入领悟。(出示课件12)

  1、指名读第4自然段,读出自豪与惊叹之情。

  2、这个自然段的结构是怎样的?好处是什么?

  生总结:这个自然段运用了总分的结构,第一句既是过渡句,又总领了全段。这样使段落结构清楚,让人一目了然。

  3、“最珍贵的历史文物”有哪些?

  板书:历史文化---珍贵

  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联系上下文,注意表示时间的词语,说说你的感受。

  运用时间顺序,点明圆明园收藏之丰富,同时也说明宝物之贵重,其价值不可估量。

  4、圆明园中的文物到底有多么珍贵,它们究竟有着怎样的价值?请大家看一下资料:(出示课件13)

  其价值难以估量。仅圆明园内海晏堂前喷水台上的4个生肖铜首,20xx年的国际市场拍卖价就高达9000多万元人民币。

  5、这些价值连城的“圆明园”中的文化瑰宝飘零在世界各地的还有很多,你知道哪些?可以说一说。

  6、这些名人字画,这些奇珍异宝就曾经在我们的圆明园中。所以,它又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三、研读“毁灭”。(出示课件14)

  1、这“万园之园”的圆明园,为何只能出现在人们的梦里呢?请同学们阅读第5自然段。

  2、 联系上下文,注意表示时间的词语,说说你的感受。

  第5自然段中出现的时间是1860年10月6日和10月18日、19日。10月6日讲述英法联军抢劫圆明园;10月18日、19日写侵略者火烧圆明园。这两个时间点揭示了侵略者所犯罪行,令人发指。

  3、有感情地读一读让你感到愤慨、痛恨、痛惜的句子。

  重点感悟:(出示课件15)

  (1)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

  加点的词语体现出了什么?

  板书:侵略者的贪婪、残暴、无耻

  (2)大火连烧了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出示课件16)

  ①思考:圆明园中化成灰烬的是什么?

  (建筑艺术的`精华 文化艺术的瑰宝 中华民族的尊严)

  ②圆明园就这样在三天的大火中化为灰烬,就这样不再真真切切地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就这样只能浮现在我们的梦中。圆明园的毁灭仅仅是我们华夏儿女的损失吗?

  四、品读体味(出示课件17)

  1、指名读第1自然段

  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1)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板书:圆明园的损失巨大,无法估量

  (2)这一句中连用了两个“不可估量”,你们的内心是怎样的感受?

  板书:痛惜、痛恨、悲哀

  五、感悟写法(出示课件18)

  这篇文章题为《圆明园的毁灭》,而大量的篇幅却是描写昔日的辉煌,你觉得这样写合适吗?

  (这样写可以说是匠心独运。课文以大量的篇幅描绘圆明园昔日的辉煌,让我们更加热爱圆明园,以圆明园为骄傲。而就是这个我们引以为傲的皇家园林被英法联军肆意掠夺、践踏,这更能激起我们对侵略者的痛恨,对祖国的热爱。)

  六、小结。

  面对帝国主义的欺凌,面对风雨中圆明园的断壁残垣,振兴中华,自强不息,我们责无旁贷。

  七、作业布置。

  1、完成课后练习。

  2、预习《木笛》这一课。

  教学反思:

  1、在这篇文章的教学中,我通过抓重点句子的方法来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我通过让学生用不同方式的阅读,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激发学生对侵略者的恨、对祖国的热爱,以及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在教学中,我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在我的引导下,学生们通过自学来解决生字词、来把握课文的内容。同学们又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了整合,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3、 美中不足的是在学生课堂展示收集的资料的过程中,我的引导有不到位的地方,对部分应该深化的内容,没有深化到位。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 篇14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读准本课词语,引导学生概括课文内容。

  2.抓住关键句段体会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3.学习作者“有……也有……”写清楚曾经辉煌的写法,并指导迁移写作。

  4.学习毁灭激发爱国情感。

  重点:

  抓住关键句段体会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难点:

  1.学习作者“有……也有……”写清楚曾经辉煌的写法,并指导迁移写作。

  2.学习毁灭激发爱国情感。

  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25课《圆明园的毁灭》,伸出手来和老师一起写课题。

  齐读课题

  二、反馈自学

  (一)课前同学们都进行了自主学习,这些词语你都能读准确吗?

  第一组:不可估量举世闻名众星拱月

  1、估量是什么意思?不可估量呢?在我们文中什么是不可估量的?

  我们把词语放到文中去读一读。(出示课件)

  两个不可估量,你觉得应该怎么读?(指名读)

  师:相信学完课文,你一定会对这个词语有更深的理解。

  2、举世闻名中的举是什么意思?在文中是指……(联系上下文理解)

  3、众星拱月是什么意思?

  我们把词语放到文中读一读。(课件)

  它有三个大圆组成。大家一起读,它由哪三个大圆组成?这三个大圆周围有许多小圆,这就叫什么?

  第二组:金碧辉煌玲珑剔透诗情画意天南海北蓬莱瑶台武陵春色

  教师评价:同学们字音都读准了。同学们发现没有,这些词语在文中都是描写什么的?……圆明园建筑的

  (二)词语同学们都掌握了,可见同学们课前的自主学习都能认真完成,那课文主要写了什么?通过课前自主学习你知道了吗?

  课文主要写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

  请同学们浏览一下课文,作者从哪几个方面介绍圆明园昔日辉煌时的位置布局、建筑、历史文物。(板书)

  三、品读辉煌

  下面就让我们先走进昔日辉煌的圆明园去看看,去欣赏一下那里宏伟的建筑。请同学们默读课文2—4自然段,把文中最吸引你的描写画下来,并在旁边简单写写你的体会。“读书切忌在慌忙,潜于功夫兴味长”。

  希望同学们能从字里行间,细细去感受文字的魅力。

  你画了哪些语句?我们来交流一下。

  预设一:金碧辉煌的殿堂。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又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热闹街市的买卖街。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既有城市也有乡村)

  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

  这些都是我国各地非常著名的景点。

  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

  预设二、蓬莱瑶台有知道的吗?

  师:神话传说中说,海上有三座神仙住山,其中一座叫蓬莱。而瑶台就是山上的建筑,神仙住的地方。这是根据古代诗人的文章,神话传说中的景物来建造的,这是想象。

  预设三、武陵春色,有知道的吗?

  师:这是根据陶渊明的一篇文章《桃花源记》来命名的,这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也是想象。

  预设四、民族建筑、西洋景观、欧美各国的建筑。

  我们在写文章的时候,如果能加上自己的感受,会使文章更有韵味,更有说服力。

  预设五、同学们,仔细看这段话,作者在描写圆明园里建筑时,你发现了什么?

  对比写法(对比读,分男女)

  同学们想不想去看看这美丽的景色?

  此时,你有什么感受?这些都出自我们勤劳而智慧的中国人,你有什么感受?

  请带着这份自豪和骄傲来读读这段文字。

  法国大作家雨果曾这样说过,齐读。

  出示课件:有一座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某种恍若月宫的建筑,这就是圆明园。——(法国)雨果

  让我们带着这份自豪之情,把圆明园的美印在我们每一个的心中。

  四、迁移写作

  1.这段话在写法上还有什么特点?

  有……也有……学生齐读七个“有”。

  2、除了建筑宏伟,作者还写了什么?

  让我们走进圆明园去欣赏一下那里珍贵的历史文物。

  所以说,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圆明园是……也是……

  3、圆明园浓缩了天南海北的精华,应有尽有,数不胜数,请同学们拿出学习单,用上“有……也有……”试着写一写。

  出示:

  ①圆明园中饲养着许多珍禽异兽,有的丹顶鹤,也有的猴子;有_________________也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漫步园内,___________;流连其间__________。

  ②圆明园中种植着许多奇花异草,有,也有;有,也有。漫步园内,___________;流连其间__________。

  五、读毁灭

  然而,就在1860年10月6日,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叫法兰西,一个叫英吉利。

  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这段文字,哪个字眼深深刺痛了你。

  交流:凡是统统任意

  然而这些还没有完,指读:10月18日和19日……

  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看这段视频。此时,你有什么想说的?

  此时的感情已经统统写在了每一位同学的脸上,你想说点什么?此时你心里是什么滋味?

  从此,圆明园中,没有了……也没有了……

  六、升华

  圆明园里,荒野的风,呜咽地讲述着一个古老的故事;残留的柱,痛苦地书写着一个国家的耻辱。

  请同学们起立,让我们一起铿锵有力的发出我们的《少年说》。

  这把火可以烧毁举世闻名的圆明园,却烧不毁侵略者的滔天罪行,烧不毁中华民族的仇恨,更烧不毁中国人民的勤劳与智慧。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 篇15

  教学要求:

  1、了解圆明园的辉煌和它的毁灭,使学生记住这一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2、练习概括中心思想,体会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表达的。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四自然段。

  教学重点:

  通过对语言的理解,想象当年圆明园的样子并了解它毁灭的经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教学难点:

  通过话题“要不要重建圆明园”引导学生了解过去,认识未来。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话题,引导参与

  1、寻找切入点: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作者的感受如何?(翻开书)找出来。

  2、提出话题:既然是损失,就可以把它找回来。所以最近有专家提出要重建圆明园,但也有人提出反对意见。你们看呢?

  3、引导参与:要什么自己的观点,就要有理有据。小组合作学习,读一读课文,然后交流讨论。

  二、研究学习,感悟体验:

  1、读完这一部分,你觉得需要重建吗?

  2、导:一位名人曾经说过,只有了解过去,才能更好地认识未来,它美在哪?

  (一)教学“建筑宏伟”部分策略

  1、学生汇报→出示第三自然段→你觉得哪儿最美,找出来美美地读一读。

  2、指名读(圆明园中,有金碧……山乡村野)

  师:有什么不明白吗?→教师简介“买卖街”→“山乡村野”明白了吗?→热闹非凡的买卖街和宁静秀丽的山乡村野构成了一幅动人的画卷。能读出来吗?

  3、(评价:读得真美。)其实,在圆明园美无处不在。(还有吗?)→指名汇报(圆明园很多景物……)

  这么美,怎么读呢?→练读→指名读→这些地方有没有去过?→啊!圆明园—真美啊!→此时你最想干嘛?!→怎么美呢?指名说→我真想情不自禁地再次赞叹:啊!圆明园—真美啊!→引读:所以,徒步园内……境界!→圆明园真可谓巧夺天工啊!指名联读这一小节。

  4、引读第2小节。

  圆明园中还有很多小园,分布……周围。

  (边引读边展示:“众星拱月”的示意图)

  5、小结并板书:

  如此建筑宏伟,说(引读):圆明园的毁灭是……损失!(板书:建筑宏伟,不可估量)

  过渡:仅仅如此吗?

  (二)教学“奇珍异宝”部分策略。

  (板书:奇珍异宝)←学生汇报自己轻轻读一读→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放图片音乐(是这样的吗?)→真是令人惊奇!能读出来吗?→指名读。

  小结:如此之多奇珍异宝,怎能不说(引读):圆明园的毁灭是……也是……损失

  过渡: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不可估量的地方厦宫,而现在呈现在我们眼前的仅仅是残垣断壁。(出示)

  我想,此时同学们一定有话要说,但是,我想我们暂时不要去描述,描述那段令人心痛的过去。就让我们把所有的情感化为沉沉的声音,好吗?

  6、指名朗读→放录像→望着这熊熊燃烧的火焰,你想说些什么呢?→(是的,他们像野兽,比野兽还野兽;他们像豺狼,比豺狼还凶狠)齐读。

  7、我们了解了圆明园的过去,学到这里,相信同学们对要不要重建圆明园有了更新、更深刻的认识。指名说。

  三、创设情境,笔练延伸

  1、此时此刻,你一定还有千言万语在心头,把它写下来吧!

  2、课堂反馈并适时总结:是啊!列宁曾说,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同学们,努力吧!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 篇16

  【设计思想】

  课文语言简洁,结构严谨,构思颇具匠心。前后内容紧密联系,一扬一抑,一美一惨,爱恨交织。圆明园的辉煌已成为历史的记载,因为介绍的内容都已经消失,无法再现,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扎扎实实地理解语言文字,并展开想象,使学生对当年圆明园辉煌景观有个大致的了解,可以凭借插图,也可以通过收集有关圆明园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使学生对圆明园有更多、更形象的了解,从而激发学生振兴中华的责任感。老师还可以紧扣语言文字适当补充一些内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本课教学设计力求促进学生和谐、主动地发展,体现“五主”原则,即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以教材为主源,以学生素质提高为主旨的原则。牢固树立主体意识,训练意识,创新意识。

  【素质教育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了解圆明园的辉煌和它的毁灭,提高学生的阅读、感悟、想像能力和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⑵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

  经历材料收集、自主阅读、合作探究、朗读感悟等过程,引导学生扎扎实实理解语文文字,并展开想像,多读、多想、多体会,分清文章的主次,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祖国文化的灿烂悠久,增强自豪感;了解屈辱的历史,激发不忘不了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

  1、通过理解语言文字,想象圆明园原来的样子。

  2、了解圆明园是怎样被毁灭的,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读文、感悟、想象,在脑海中再现它昔日的景观。

  2、体会到作者安排材料的匠心。

  【教学准备】

  圆明园园景的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直奔主题

  1、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写《圆明园的毁灭》。

  2、学生读课题。

  3、读了题目,你们想了解些什么。

  4、学生围绕课题质疑。

  5、师生共同梳疑(抓住学生提出的牵涉到文章主要内容的问题)如:

  圆明园是怎样的一座园林?它是怎样被毁灭的?是谁把圆明园毁灭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带着问题快速阅读课文。

  2、小组讨论,相互交流:

  四个人为一小组,由小组长进行组织,争取小组成员共同参与讨论。

  3、师生共议,全班交流。

  三、细读课文,达成共识

  学习第二自然段:

  1、课件出示圆明园的平面图,用不同的颜色标示出三园及周围的小园,弄清三园的大概方位及小园的分布情况。

  2、抓住“众星拱月”形象感受圆明园的宏伟。

  3、老师范读,学生充分想象,看看在你头脑中的圆明园是什么样的。老师读时要把学生带入情境。

  4、根据想像动手画一画圆明园“众星拱月”似的布局。

  5、学生交流自己想象到的圆明园的美景。

  6、感情朗读第二自然段。读出圆明园梦幻般的美。

  学习第三、四自然段:

  1、课件出示园林中的瑰宝和精华,把学生带入创设的情境中。

  2、引导他们把最感兴趣的景观具体并表达出来。

  3、此时,当你了解了圆明园的灿烂文化和辉煌景观之后,你对它产生了什么样的情感?

  4、感情朗读课文,语气从容、自然,语气宜缓娓娓道来。通过引读、品读、想象读,把学生带入一百多年前的圆明园之中。

  学习第五自然段:

  1、学生默读第五自然段,结合本段,谈谈英法联军是怎样毁灭圆明园的?

  2、采用换词法、删词法,引导学生抓住“闯进、凡是、统统、实在、任意”等词语谈理解。

  3、学生看录像。

  4、看完录像后,组织说话练习:“假如此时你正在圆明园的废墟旁,你想说些什么?”

  5、带着历史的悲愤,朗读中体现痛惜、仇恨之情,突出“闯进、统统、凡是、任意”等关键词要读重音。

  四、集思广益,突破难点

  1、组织讨论:

  课文的二、三、四自然段介绍了圆明园以前的辉煌景观。请同学们想一想:课文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可为什么用较大篇幅写它辉煌的过去?

  (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阅读感受,珍视独特的阅读体验。通过谈感想,领悟到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2、联系当时的背景,谈谈侵略者为什么胆敢如此为非作歹?

  五、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1、总结:这篇课文讲述了圆明园当年的辉煌景观和它的毁灭,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仇恨。

  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教学反思】

  一、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张扬个性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语文课程标准》中也特意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惜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对于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应加以鼓励”教者在课堂教学中这一理念显得尤为突出。学生通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阅读课文,使课堂充满生机,畅所欲言,无疑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

  二、创设和谐宽松的学习空间,平等对话

  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致力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鼓励学生选择自己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教者在教学中始终在引领学生,用语言、神情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因而在一个和谐宽松的学习空间里,学生学得舒心、学得轻松也学有所乐。比如:“假如此时你正在圆明园的废墟旁,你想说些什么?”“读了题目,你们想了解些什么?”诸如此类的充满人性化的语言,使学生一下拉近了与老师的距离,在一个和谐宽松的学习空间里,老师与学生平等地对话,共同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去。

  总之,语文课堂教学的真正主人是学生,教师只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我们应该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文本教材,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来武装头脑,采用灵活多变扎实有效的教学策略,才能引导学生在求知的过程中,真正学会学习!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 篇17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⑴学会课文14个生字和带生字的新词。

  ⑵把阅读、感悟和想象结合起来,在网络环境中,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

  2、能力目标:

  ⑴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⑵培养学生的归纳抽象能力和网上获取信息、整理、加工信息的能力。

  ⑶通过人机交互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⑷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

  ⑴通过引导学生了解当年圆明园的辉煌景观和毁灭的经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⑵在网络环境中,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重点、难点】

  《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描述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激发人们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课文用大量的篇幅写它辉煌的过去,用精炼、准确的语言介绍它被毁灭的经过,前后内容一扬一抑,一美一惨,爱恨交织,抒发了强烈的情感。

  由于圆明园的辉煌已成为历史的记载,引导学生读文,感悟,想象,在脑海中再现它昔日的辉煌景观是本文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文章题目为《圆明园的毁灭》,而大部分篇幅却是描绘昔日的辉煌,要让学生体会到作者安排材料的匠心,是教学的又一难点。

  【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意义建构的主动者。学生对新鲜事物注意力持久,并已初步掌握了word基本操作及上网浏览、上网搜索信息、网上交流的能力。同时,从心理学角度上看,他们在一种新的学习环境下,利用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学习的积极性较高,他们善于探索,敢于质疑,敢于创新,因此在网络环境下实施教学对学生真正意义上的建构将起着积极的作用。

  当今学生对圆明园知之甚少,为他们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创设好良好的具有人文的网络环境,可以使其在图、文、声、像等信息的刺激下充分感知,从而激发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

  1、教学策略一:

  创设情境,激发情感。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提供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的展示功能,把圆明园的辉煌景观和惨遭毁灭的经过真实地再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有了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有效地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教学策略二:

  让学生在图、文、声、像等信息的刺激下整体感知课文,操作鼠标按课文叙述的先后顺序调整三幅图的位置,理清文章脉络,抓住文章的重点内容。利用网络的评价功能统计学生的正确率,直观展示。

  3、教学策略三:

  提出任务,自主学习,交互学习。在学生初步理解课文之后,提出探究的问题,教师归纳整理,向学生呈现任务,作出必要的说明。学生明确任务和角色,点击相关内容,进行自主探索学习。利用网络技术进行语音交流,文字交流,实现交互学习。在同伴互教,小组讨论等协作学习过程中培养了团结协作的精神、创新的精神。

  4、教学策略四:

  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传输、广播、评价的功能,对探究问题进行反馈交流,让全体学生从中学习到自己没有研究到的学习主题;让学生相互浏览各自利用网络提供的图片资料制作的电子板报,实现资源的共享,达到深刻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强烈情感的目的。

  【教学过程设计与评析】

  一、导语揭题

  曾经有一座园林,花了150年的时间才建成,像仙境一般美丽,像阿里巴巴的宝库一样收藏了世界上最珍贵的历史文物,是当时世界上最辉煌最壮丽的园林,它就是圆明园。我满怀希望地来到它的跟前,却看到了──一片废墟。为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学习──圆明园的毁灭。

  评:教师以抒情的导语凸显圆明园过去的辉煌,利用情感的强烈反差使学生进入预定的情绪,产生学文的浓厚兴趣。

  二、整体感知

  1、听录音朗读课文,看录像,边看边听边想:课文按顺序写了哪几个内容?

  评: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提供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的展示功能,能够把圆明园的辉煌景观和遭毁灭的经过真实地再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形象感知,融入课文特定的情境之中。

  2、学生点击“顺序”,按课文叙述的先后顺序点击鼠标调整三幅图的位置。学生操作完成,教师转播一个同学的作业,让他说说课文依次写了哪三个内容,然后公布全班的正确率,进行评价。

  评:学生初步感知课文之后,按课文叙述的先后顺序点击鼠标调整三幅图的位置,理清文章脉络,抓住文章的重点内容。网络的评价功能可以为每个学生提供准确的评价,提高学习积极性。

  三、重点探究

  1、学生提出需要探究的问题,教师梳理,归纳显示:

  ⑴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从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⑵圆明园是怎样被毁灭的?

  评:这是“任务驱动”环节,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纳整理,向学生呈现任务,作出必要的说明。

  2、学生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个问题,点击有关内容认真阅读,结合问题找出相关的语句,把它们复制,粘贴到网上论坛。继续就不明白的问题在论坛上或通过耳麦跟同学、老师自由交流。

  评:学生明确任务和角色,点击相关内容,进行自主探索学习。利用网络技术进行语音交流,文字交流,实现交互学习。在同伴互教,小组讨论等协作学习过程中培养了团结协作和创新的精神。

  3、交流反馈,相机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评: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传输、广播、评价的功能,对探究问题进行反馈交流,让全体学生从中学习到自己没有研究到的学习主题,实现资源的共享。通过交流,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

  四、总结延伸

  1、制作电子版报:学生从图片库里找出一幅最适合表达自己感受的图片,把它复制,粘贴在word上,并在图片下方输入自己学了课文之后的感受。

  学生完成作品,浏览其他同学的作品,教师调阅几位同学的作品,请他们分别解说,抒发情感。

  评:让学生利用网络提供的图片资料制作电子板报,使积蓄的情感得到抒发。又在网络环境中实现资源共享,交流评价。

  2、教师总结,教育延伸。

  五、布置作业

  关于圆明园的资料还有很多,大家可以自主上网查询,并参与有关是否重建圆明园的讨论。

  【完整课评析】

  由于经验与知识背景的缺少,小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开展需要教师为其提供足够的支持,才能使这种学习真正绽开花朵,凝结果实。《圆明园的毁灭》一课的教学印证了这一道理。

  一、积极地引导,保证学生的探究学习科学展开

  在课堂里,提出有意义的有针对性的问题是学生探究活动的前提,但是它们不能是深不可测的,教师在引导识别这些问题上起着关键的作用。教师应当帮助学生,使他们研究的问题更为集中深入。《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教学中,学生提出的“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为什么圆明园会被毁灭?”等探究问题明显过大,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很难完成。于是,教师把它们整理归纳为:“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从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圆明园是怎样被毁灭的?”从而把学生导向科学的探究领域,使学生能够体验到又丰富又有价值的调查研究结果。这个过程其实就是对学生进行任务导引的第一阶段。学生明确任务之后,教师还得作出必要的说明。学生必须掌握基本知识和步骤,这些知识和步骤必须是便于检索和利用的,必须适合学生的发展水平。这样,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才能真正展开。

  二、运用现代技术,为学生的探究学习提供充足的必需材料

  除了课文,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提供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的展示功能、传播功能,让学生进入情境,在丰富的信息刺激下,顺利完成探究活动。《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教学中,由于圆明园的辉煌已成为历史的记载,当今学生对圆明园知之甚少,为他们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创设良好的具有人文的网络环境,可以使其在图、文、声、像等信息的刺激下充分感知,从而激发振兴中华的责任感。于是,教师特地为学生建立了圆明园的网页,有“名园概貌”、“名园风光”、“名园收藏”、“名园浩劫”、“名园论坛”等,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文字背景资料、图片资料、录像资料,化抽象为直观,把历史重新展现在学生的眼前,为学生的探究活动提供了充足的必需材料,促使探究结果顺利完成。

  三、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使探究学习更为深入

  通过自主探索,学生对获取的大量信息进行鉴别、处理,对探求的问题有了自己的认识。教师要继续引导学生进行协作探究,以达到对问题的共识,使探究活动往纵深发展。协作探究是生生、师生、生组、组组之间的互动,学生是协作的主体,教师只是协作的组织者、观察者,可以参与交互,但只是辅导或辅助人员。《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教学中,教师为学生开辟了网上论坛,学生可以以文字输入或耳麦交流的方式展开热烈而大胆的探讨,提出自己的疑问,并寻求答案。由于学生身处网络环境下超文本技术创造的有声有色有形的动态多维立体情境,学生思维十分活跃,大胆设疑,积极求证。如电脑屏幕上一下子出现了许多问题:“热闹的买卖街是什么样子的?真的在做买卖吗?为什么说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为什么侵略者能够在圆明园内胡作非为?”学生纷纷点击视频资料来满足各种各样好奇的疑问,又将问题解决的答案发送到班级网络上。紧接着,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传输、广播、评价的功能,对探究问题进行反馈交流,让全体学生从中学习到自己没有研究到的学习主题,实现资源的共享。通过交流,探究的问题得到最终的解决。

  第二课时,教师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圆明园的毁灭是整个人类社会的损失,这一损失能挽回吗?学生通过酝酿,提出重建圆明园的设想。如何重建?新建的圆明园如何整体布局?景物景观如何布局?失窃的珍贵文物在哪里?如何要回?等等。根据学生的兴趣,教师将学生分为三组协作探究。由于学生兴趣高,小组讨论热烈,形成多种设计方案。如第一组同学们的总体布局就设计了三种方案,第二组同学们的景物景观布置新颖别致,还将兵马俑、埃菲尔铁塔等国内外著名景观都搬进了圆明园,第三组同学们在老师制作的网页上找到了许多珍宝的去处,对如何收回珍宝这一问题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方案。

  好风凭借力,助你上青云。有了教师积极的介入、指导与支持,学生必将在探究性的学习中更快、更好地发展。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圆明园的毁灭经典教学设计10-19

《圆明园的毁灭》经典教学设计10-11

《圆明园的毁灭》的教学设计09-15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12-11

《圆明园的毁灭》 教学设计12-11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10-29

圆明园的毁灭的教学设计12-28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的设计11-15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11-14

圆明园的毁灭教案教学设计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