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的毁灭课文分析

时间:2020-09-01 09:27:26 圆明园的毁灭 我要投稿

圆明园的毁灭课文分析

  《圆明园的毁灭》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以及被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更表达了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

圆明园的毁灭课文分析

  这篇精读课文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激发人们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课文语言简洁,结构严谨,构思颇具匠心。写作时,首尾呼应,题目是“毁灭”,但主要写它的辉煌,更能激起读者的痛心与仇恨。第一自然段概括阐明了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与文章的结尾提到的“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被化成了灰烬”,首尾呼应,作者的痛惜、愤怒之情跃然纸上。第二至四自然段详尽地介绍了圆明园的布局、建筑风格及收藏文物的珍贵,再现了圆明园当年的宏伟壮观。最后一个自然段用精练、准确的语言介绍了圆明园毁灭的经过。文章前后内容紧密联系,一扬一抑,一美一惨,爱恨交织。圆明园的辉煌已成为历史的记载,引导学生读文,感悟,想象,在脑海中再现它昔日的景观是本文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文章的题目为《圆明园的毁灭》,而大部分篇幅却是描绘昔日的辉煌,要让学生体会到作者安排材料的匠心,是教学的又一难点。

  学习本课时,要引导学生把阅读、感悟、想象结合起来,再现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壮观,让学生记住屈辱的历史,增强民族使命感,激发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

  教学建议

  1.本文对圆明园当年辉煌景观的介绍语言简洁,内涵丰富。因为介绍的内容都已经消失,无法再现,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扎扎实实地理解语言文字,并展开想象,使学生对当年圆明园辉煌景观有个大致的了解。可以凭借插图,也可以通过收集有关圆明园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使学生对圆明园有更多、更形象的了解。教师还可紧扣语言文字适当补充一些内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2.“分清文章的主次”是前组教材的重点训练项目,在本组教材教学中应得到进一步训练。 “分清文章的主次”首先应该理清文章的脉络,了解文章的内容。教师应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整体感知,知道课文每部分写的是什么,使学生能了解介绍 “圆明园辉煌的过去”是文章的重点内容。

  3.在阅读教学中,继续引导学生按照上一单元就词、就句、就段质疑的方法进行质疑,进行自主探究,从而完成对文章重点内容,也是难点的理解。抓住关键词“举世闻名、博物馆、艺术馆、瑰宝、精华”及“平湖秋月”“雷峰夕照”“安澜园”“狮子林”“蓬莱瑶台”“武陵春色”“西洋景观”等词加以理解。方法可以多样,如:联系上下文来、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借助自己搜集的资料和播放的媒体资料来理解。)如“金碧辉煌”是说建筑物光彩夺目,异常华丽。这是殿堂的特点。“玲珑剔透”是说小巧玲珑,结构奇妙。这是亭台楼阁的特点。“买卖街”热闹非凡,“山乡村野”显得十分幽静。教学时要让学生明白园内的景观分为哪几类,可用填空、引读的方法帮助学生概括,从而体会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的含义。抓住关键句理解,出示“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和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让学生在读中感悟理解带点词的意思。“凡是”“统统”是说全部,表示一个不剩。从中看出侵略者的贪婪。“任意”,想怎样就怎样,说明侵略者的野蛮,不讲道理。紧接着播放影片《火烧圆明园》的片段或圆明园遗址图片,直观感受侵略者的残暴与野蛮。最后以“文中连用两个“不可估量”说明什么呢?”问题的讨论,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4.教学本课要注意渗透近现代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首先要通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圆明园是怎样毁灭的,激发学生对侵略者的愤恨。然后再使学生初步了解,侵略者之所以胆敢如此为非作歹,是因为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从而激发学生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5.这篇课文文字优美,字里行间饱含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要重视朗读训练。第二至四自然段朗读时应体现欣赏、赞美、自豪之情,语气自然、从容,语速宜缓,娓娓道来,通过品读、引读、想象读,把学生带入一百多年前的圆明园之中。最后一个自然段情感起了变化,带着历史的悲愤,朗读时应体现痛惜、仇恨之情,声调可提高,“闯进、统统、凡是、任意”等关键词要读重音。全文背诵有一定难度,应分散难点,讲求方法。第二自然段的背诵可用图示法,抓住“众星拱月”帮助记忆;第三自然段可用填空法、引读法概括出几种建筑风格;第四自然段抓住“总—分—总”段式进行背诵。

  拓展阅读:《圆明园的毁灭》课堂实录

  一、引入课题,引导质疑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北京西北郊,曾经有一座被人们称为“万园之园”“人间天堂”的园林,它就是圆明园。可现在,我们看到的只是残垣断壁。因为它被英法联军毁灭了。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21课《圆明园的毁灭》。(齐读课题)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想知道什么?

  生:为什么说圆明园是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生:英法联军为什么要毁灭它?

  生:我想知道圆明园没被毁时是怎么样的.?

  二、创设情境,教会方法

  师:你们真会提问题。现在有一个旅行团来到了北京,他们要去的一个地方就是圆明园。你愿意当他们的导游吗?

  师:好,请先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读课文2-4自然段,然后小组讨论准备导游词。

  师:提示(一般导游介绍一个景点的时候总是先介绍它的具体位置,然后介绍它的整体布局,即它由哪几部分组成;最后具体介绍的是这个景点的建筑特色和主要景观。)你们能按照这样的/顷序向各位游客介绍一下圆明园吗?

  生:游客们,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举世闻名的圆明园。圆明园座落在北京西北郊,它由圆明园、长春园、万春园组成,旁边还有许多小园像星星一样围绕在圆明园周围。圆明园的景观多而美,有的金碧辉煌,有的玲珑剔透,有的热闹非凡,有的显得非常幽静。圆明园内还收藏着许多奇珍异宝,不愧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和艺术馆。请大家细细观赏!

  [点评:“请选择你喜欢的读书方式读课文”,把选择的权利还给了学生,尊重了学生的心理需求,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师:听了导游们的介绍,你对圆明园的哪一部分最感兴趣?

  生:我们对圆明园的景点最感兴趣。

  师:请大家自由读第3自然段,思考这段告诉了我们什么?

  生:我知道了圆明园的景观很多。

  生:写游览时的感受。

  师:让我们齐读第一句话,看看你能体会到什么?(景观多)

  师:你们再读读这句话,看看还能体会到什么。(生自由阅读)

  生:我体会到圆明园内的景观各有各的特点。

  师:各有怎样的特点呢?具体说说。

  生:殿堂的特点是“金碧辉煌”;亭台楼阁的特点是“玲珑剔透”;“买卖街”的特点是热闹非凡;“山乡村野”显得十分幽静。

  师:你们看,他眼睛多亮!一看就知道他特善于思考。圆明园的景观各有各的特点,真可以说是风格迥异。

  师:接下来作者具体地介绍了哪几个景点呢?快速浏览,然后告诉大家。(学生浏览课文)

  师:读了这段话,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能不能抓住其中的一个景点,结合搜集的资料,描述一下你看到的画面。

  [点评:通过让学生结合资料想象说话,做到课内课外相结合,培养学生初步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生:我仿佛看到八月十五的夜晚,西湖的水面像镜子一样平静,一轮皎洁的明月倒映在湖面上,多迷人的景色呀!

  生:我仿佛看见乾隆皇帝正在安澜园里赏花呢!

  师:大家真会读书,真是字字人心了。那么,园中到底有多少个景点呢?有知道的吗?

  生:有100多个景点,我是从课外书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