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的毁灭备课材料

时间:2020-09-10 18:43:50 圆明园的毁灭 我要投稿

圆明园的毁灭备课材料

  《圆明园的毁灭》主要写它的辉煌,用来能激起读者的痛心与仇恨。下面是yjbys小编分享的圆明园的毁灭备课材料,更多相关信息请访问(www.ruiwen.com/wenxue)。

圆明园的毁灭备课材料

  引用孔子的话“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我的文本解读就是这样一个过程。从接到任务以来,总觉得自己憋坏了,因为如同母鸡下蛋,肚子里没货,怎么会有好东西出来呢?今天已经站在了这里,就不管是好蛋还是臭蛋,都拿出来晒一晒吧!

  圆明园:始建于1709年,是一座专供皇帝、后妃居住游乐的皇家园林,位于北京西郊。清朝康熙皇帝将这里的一座面积约600亩的园林赐给他四子胤祯,并亲自题写园名为“圆明园”。法国文学家雨果是这样描绘圆明园的:“在东方有一个神奇的世界,这个世界就叫作圆明园。几乎是神奇的人民运用想像能力创造的一切,在这里都得到了体现。你只管去想像那是一座令人神往的,如同月宫仙境一样的建筑。你尽管去想像这座建筑是精雕细刻出来的,四周全是花园,到处都有喷水的水池、天鹅、孔雀。人们常常这样说,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大剧场,巴黎有圣母院,中国有圆明园。这是一个令人叹为观止的、无与伦比的艺术杰作,是亚洲文明的一个剪影。”当然,虽然雨果对圆明园赞美有加,但对于这样一个由封建王朝长期控制的园林肯定有它的缺陷,但也不可否认,这样的园林肯定是万园之园了。遗憾的是,这样一座园林在1860年被英法联军毁于一旦。这是我查找圆明园的时候,网上反馈给我的信息。

  一、把握教材位置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而高年级的阅读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这是语文课程标准中的要求。综观全套人教版教材,1-4年级中还没有整一个单元要求是纯粹地爱国主义教育,所以,就学生的学习而言,这块的要求是新的,虽然我们经常把热爱祖国这话挂在嘴上,但真能从中激发孩子们自己的理解,感受,我想还是得从《圆明园的毁灭》这课开始。

  小学语文第九册课文也是8个单元组,教学时完全可以设计成8次相对独立的主题活动。“我爱阅读”“月是故乡明”“学习说明性文章”“生活的启示”“遨游汉字王国”“父母之爱”“不忘国耻、振兴中华”,每一个单元组单从主题来看就可以设计成一次主题阅读活动。 每一个活动单元,前面有布置,中间有铺垫,后面有交流、拓展,每个单元的活动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整体。整册书的学习就变成一个个相对独立而又相互关联的活动的组合。相对独立,是主题单元学习中,阅读材料主题的不同;相互关联是方法上的关联、意义上的关联,学生的阅读水平、阅读策略,以及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的紧密联系。不同单元的学习活动,都以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语文素养为目的。整册书成为一个开放的活动体系,每一个单元都可以向阅读开放,向学生的生活开放,向学生的实践开放。整册书的学习就可以变成学生设计和参与听、说、读、写活动的过程。配合本组专题,在课后面安排了“选做题”,在“语文园地”里安排了“口语交际习作”学写读后感,开展以“勿忘国耻、振兴中华”为主题的演讲活动;引导学生搜集资料,了解中国的历史;交流搜集、整理、运用资料的收获,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

  《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是九册课文第七单元的开篇之作。这组课文,两篇精读课文,略读课文〈难忘的一课〉和〈最后一分钟〉,都是要求让学生勿忘国耻,并用心感受文章的字里行间饱含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也就是说,本组课文讲的全是中国的历史以及中国人的爱国之心。而第一篇课文《圆明园的毁灭》是热身赛,全篇课文一是突出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二是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的悲惨景象,前者是美得令人心醉,后者是惨得令人心碎。通过对比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和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以激发读者的拳拳爱国心和对外国侵略者的愤慨,从而产生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解读教材内容

  圆明园历史上最华彩的乐章谁见过?圆明园历史上最宏丽的画卷谁见过?那座精艳绝伦的“万园之园” 谁亲眼目睹过?我想:对我们来说,圆明园的历史不是从1860年开始的! 圆明园不仅是一部中华的屈辱史, 圆明园应是让国人更具民族自豪感的“万园之园”!

  整篇文章题目是“毁灭”,但主要写它的辉煌,用来能激起读者的痛心与仇恨。第一自然段概括阐明了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与文章的结尾提到的“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被化成了灰烬”,首尾呼应,作者的痛惜、愤怒之情跃然纸上。第二至四自然段详尽地介绍了圆明园的布局、建筑风格及收藏文物的珍贵,再现了圆明园当年的宏伟壮观。特别是第3自然段介绍圆明园的景物时,连用了七个”有”,(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还有_-)精心列举了园内的景物,语言表达连贯,严密,有层次感.最后一个自然段用精练、准确的语言介绍了圆明园毁灭的经过。

  学习本课时,要引导学生把阅读、感悟、想象结合起来,再现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壮观,让学生记住屈辱的历史,增强民族使命感,激发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本文的教学重点之一是关于“毁灭”的内容。然而,纵观教材不难发现,全文写“毁灭”只用了一个自然段,且文字通俗易懂;描述圆明园昔日辉煌却占用大部分篇幅,且难点较多。这课书的教学重点、难点和情感基调的把握是比较难以协调的。

  如果教师让学生一遍又一遍以欣赏的眼光去读圆明园,去感受圆明园的美,而浑然忘记了国耻,忘记了“曾经的心痛”。虽然文字的魅力体悟了,圆明园的辉煌再现了,但是蕴藏于文字背后的深沉的爱与恨被割裂了,透过圆明园辉煌背后的沧桑被湮灭了,所以,这篇课文教学时学生的情感应该处于“爱于痛的边缘”。我认为,对于这样的课文,与其让我们的学生陶醉在曾经的辉煌里,不如让我们的学生有更多痛彻心肺的体验。

  三.珍视独特感悟

  在前面已经说过这一个单元的习作就是写一篇读后感,同时在习作的地方也出现了一篇例文〈愤怒和惋惜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我认为作文是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感情的创造性劳动,是学生的精神家园,是心灵对话的自然表现。所以,我们可以在后面加一个写话的内容.如同现在的热播剧<宫>一样,穿越时空回归到1860年,做一次小小的体验.如果你是当时的皇帝,如果你是保卫国家的卫士,如果你是辅佐皇帝的大臣,如果你是普普通通的北京胡同里的老百姓__你会怎么做?请选择一个角色静静思考后写下来.我想当我们进入当时的情景后,体验只是让我们正视了历史,而思考的脚步却不能停住.当同学们有话要说的同时,可以再抛出问题:有着五千年文明的中国为什么被几千个强盗杀到京城?大火烧掉的除了可以看到的东西,它还烧掉了什么?毁灭了究竟是什么?而永远毁不掉的又是什么呢?我想,只有让学生有体会了,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后,才能真正做到拓展,再去搜集与整理其他资料,了解中国近一百年来所遭受的屈辱,才能更激起奋发之心。

  拓展阅读:《圆明园的毁灭》读后感

  前几天,我们学了一篇课文,名为《圆明园的毁灭》,学完后,带给我的感受很深。

  读完了这一文,我知道圆明园是一座皇家园林,在北京西郊,曾经被誉为“万园之园”。可现在,我们在这里看到的只是残桓断壁,那破碎的雕刻着精美花纹的砖石在风雨中呜咽着,似乎向人们悲伤地倾诉着什么。

  当我读到圆明园的建筑金碧辉煌,富有诗情画意时。不禁发出了由衷的赞叹。我们古代劳动人民用勤劳的双手建造出了这座举世闻名的园林艺术瑰宝!这是一项多么艰巨而又伟大的工程呀!这充分的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力量.我为我们的伟大的民族而感到骄傲。但我读到英、法联军闯进圆明园夺我财宝,烧我园林时,我的心情沉重,心里充满了仇恨.

  这些强盗们肆意毁坏园林,竟把”万园之园”化成灰烬.看到这里,我握紧拳头,恨不得把他们碎尸万段,我不禁大声地骂道:“一群强盗!在我们的国土上胡作非为!”

  读完文章,我为失去了圆明园而感到无比伤心。又不由得使我想到了中华民族那一段段苦难的历史。1931年9月18日晚,日军发动侵略战争,先占领沈阳城,随后不到半年时间东三省相继沦陷。1932年1月28日进攻上海;1937年7月,日本侵略者进攻宛平城和芦沟桥。中华民族抗日战争正式爆发了。到1938 年10月,日军侵占了华北,华中,华南。日军侵略者所致之处,无恶不作。屠刀所向,血流成河。山河失色,光在南京就杀害了无辜军民30万人!

  之后,中国人民经过了8年的浴血奋战,洗刷了一百年来被挨打的耻辱,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挽回了我们中华民族的尊严,中华民族由一个背负着帝国主义与封建势力重压,被称为“东亚病夫”的民族,成为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令世人瞩目的民族,祖国迎来了崭新的黎明。

  今天,我们生活在和平安定的社会中,我们青少年只有将这个国耻记在心中,以此为动力奋发图强,抱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信念,才能担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

  我们中国人的尊严在那场大火后没了,圆明园没有重建,还是那几根剩下的残柱,我们要铭记国耻,记住圆明园是怎么被轻而易举得毁灭的,我们更要好好学习,为明天的祖国争一脸光!

【圆明园的毁灭备课材料】相关文章:

《圆明园的毁灭》读后06-08

观《圆明园的毁灭》有感01-10

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10-05

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09-29

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09-23

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_06-21

《圆明园的毁灭》教案学案设计01-10

【热】《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01-10

21《圆明园的毁灭》教学反思12-17

《圆明园的毁灭》有感(15篇)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