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子吟》的全诗及赏析

时间:2022-02-22 19:38:57 游子吟 我要投稿

《游子吟》的全诗及赏析(通用6篇)

  赏析,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游子吟》的全诗及赏析(通用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游子吟》的全诗及赏析 篇1

  【诗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出处】唐·孟郊《游子吟》。

  【意思】这首诗以清新淳朴的语言,真 挚深厚的感情,谱写了一首伟大母 爱的颂歌,千百年来脍炙人口,广 为传颂。诗意是,慈爱的老母为即 将出门在外的儿子缝制衣衫,儿子 就要远走了,老母手中的针线细细 密密地缝啊缝,心里就怕儿子远行 在外迟迟难归。谁说像柔弱小草一 样的儿女,能够报答像春天阳光一 样的慈母的恩泽呢!

  【全诗】

  《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注释】 ①游子: 离家远游的人。②寸草:小草。③三春晖:春天的阳光,这里比喻母爱。

  【赏析】

  这是一首满含深情赞颂母爱的诗,千百年来,一直脍炙人口,尤为背井离乡的游子所喜爱。

  孟郊一生孤苦贫困,早年隐居山林,近50岁才中进士,随后只担任溧阳县尉这么一个小官。他感到郁郁寡欢,无心理公事,于是放情于山水。县令对他不满,只给他半俸。不久,孟郊毅然辞官。这首诗题下有诗人自注:“迎母溧上作。”可见写这首诗时,孟郊还在溧阳任上。由于孟郊长期与母亲分离,到处漂流,慈母的深情常年萦怀于心,对母亲的爱和对母子分离的痛苦感受很深,这些促使他写出了这首生动赞美母爱、表达母子之情的诗篇。

  这首诗以对句起首,紧扣诗题。“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既对仗工整,又明白如话,自然流畅。这两句诗,交待了诗的主人公——慈母和游子,并从人引出物——线与衣,为诗句的进一步展开,起了总领与过渡的作用。

  诗的三、四句,勾画了一个普通而又动人的场景,塑造出一位慈母的典型形象。诗人从人物的动作入手,写母亲为即将远行的孩子缝制衣服,她是那样认真地一针一线密密地缝,仿佛要将自己全部的爱都溶进那细密的针脚里。她生怕衣服缝得不结实,影响孩子及时归来。这里没有艺术夸张,只有生活中最普通、最常见的缝衣服的场面和人物心境的揭示,通过细节刻画,将母亲对孩子的爱,真实、自然地表现了出来。多么深沉、多么真挚的母爱啊! 这两句诗虽然笔墨不多,又写的是最为人熟知的事情,却引人思索,很有艺术感染力。

  诗的最后两句,写子女对母亲的感恩之情,诗人采用了另一种手法:“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里一反三、四句平铺直叙的写法,而是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用 “寸草”比喻子女,用 “三春晖”比喻母爱,以寸草不能报答春天阳光的照耀比喻子女尽管对母亲有孝顺之心,却也难以报答得了母亲深厚的爱和母亲所给予自己的无微不至的关怀与无私的奉献。除了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外,诗人还使用了反问的句式,以“谁言”开头,加重了最后两句诗的份量,也加深了诗句的含义。可以说,最后两句诗,是前四句诗的升华,从子女无法报答母亲深厚的母爱的角度,进一步赞美了母亲,同时也表达了子女对母亲诚挚的爱和无限的感激之情。

  这首歌颂母爱,寄寓游子炽热的赤子之情的诗篇,结构安排得巧妙合理,以一、二句总领全诗,三、四句刻画慈母,五、六句转写游子,条理清晰,流畅自然,毫无滞涩之感。语言也很有特色,注意吸收了民歌的优点,通俗易懂,朴素自然,表现出来的,却是淳馥、炽热的情感。由于这首诗出自真情,“诗从肺腑出,出辄愁肺腑”(苏轼《读孟郊诗》),又道出了人们普遍感受过的伟大的母爱,吟诵此诗,便能唤起读者的同感,引起共鸣,故此诗千百年来一直传诵,是诗歌史上难得的艺术珍品。

  《游子吟》的全诗及赏析 篇2

  作者背景

  孟郊(751-814),唐代诗人。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少年时居蒿山,与韩愈是好朋友。一生穷困,近50岁时才中进士。孟郊写诗以寒苦之音著称,追求奇特的构思和瘦硬的语言风格,多表现下层民众和自己的贫寒生活及遭遇,与贾岛齐名,有“郊寒岛瘦”之称。

  注词释义

  游子:离家远游的人。

  意恐:担心。

  寸草:小草。寸草心:此处指游子的心。

  三春晖:春天的阳光。这里比喻母爱。三春,初春、仲春、暮春,泛指整个春天。晖,阳光。

  古诗今译

  慈爱的母亲手中的针线,离家远行人身上的衣服。要远行时密密地缝呵缝,心中担忧儿子迟迟才回。谁说幼小的青草的心意,能报答得了春天的光辉?

  名句赏析――“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50岁才中进士,当上溧阳县尉,这样一个小官,结束了长年的漂泊流离生活,便将母亲接来住。这首诗就写于此时。诗以一个极为平常而又十分典型的生活细节揭示了母爱的伟大:老母牵针引线为临行的儿子缝补衣裳,由于担心儿子长时间不回来,就把针脚缝得非常细密,希望它能结实一点,更结实一点。慈母对儿子的笃爱之情,就这样一针一线地缝进衣服中,随着儿子千里万里。这一平常而充满了骨肉亲情的生活场景,是我们每一个人都经历过的,所以能引起每一个读者的共鸣,引起我们对母亲的种种回忆和依恋。母爱是不期望报答,也是儿女所报答不完的,因为它像三春的阳光对小草的哺育,是无穷无尽的。诗歌画面简洁,语言朴素,而内涵深厚,动人心弦,所以能脍炙人口,千古流传。

  《游子吟》的全诗及赏析 篇3

  游子吟

  作者: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游子吟》是唐代诗人孟郊创作的一首五言古体诗。

  赏析

  深挚的母爱,无时无刻不在沐浴着儿女们。然而对于孟郊这位常年颠沛流离、居无定所的游子来说,最值得回忆的,莫过于母子分离的痛苦时刻了。此诗描写的就是这种时候,慈母缝衣的普通场景,而表现的,却是诗人深沉的内心情感。

  开头两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用“线”与“衣”两件极常见的东西将“慈母”与“游子”紧紧联系在一起,写出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感情。三、四句“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通过慈母为游子赶

  制出门衣服的动作和心理的刻画,深化这种骨肉之情。母亲千针万线“密密缝”是因为怕儿子“迟迟”难归。伟大的母爱正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节自然地流露出来。前面四句采用白描手法,不作任何修饰,但慈母的形象真切感人。最后两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作者直抒胸臆,对母爱作尽情的讴歌。这两句采用传统的比兴手法:儿女像区区小草,母爱如春天阳光。儿女怎能报答母爱于万一呢?悬绝的对比,形象的比喻,寄托着赤子对慈母发自肺腑的爱。

  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在宦途失意的境况下,诗人饱尝世态炎凉,穷愁终身,故愈觉亲情之可贵。“诗从肺腑出,出辄愁肺腑”(苏轼《读孟郊诗》)。这首诗,虽无藻绘与雕饰,然而清新流畅,淳朴素淡中正见其诗味的浓郁醇美。

  这首诗艺术地再现了人所共感的平凡而又伟大的人性美,所以千百年来赢得了无数读者强烈的共鸣。直到清朝,溧阳有两位诗人又吟出了这样的诗句:“父书空满筐,母线萦我襦”(史骐生《写怀》),“向来多少泪,都染手缝衣”(彭桂《建初弟来都省亲喜极有感》),足见此诗给后人的深刻印象

  注释

  1、寸草:比喻非常微小。

  2、三春晖:三春,指春天的孟春、仲春、季春;晖,阳光;形容母爱如春天和煦的阳光。

  译文

  慈祥的母亲手里把着针线。 为将远游的孩子赶制新衣。

  临行她忙着缝得严严实实, 是耽心孩子此去难得回归。

  谁能说象小草的那点孝心, 可报答春晖般的慈母恩惠?

  《游子吟》的全诗及赏析 篇4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赏析】

  孟郊,字东野,751一814,湖州武康人。孟郊一生窘困潦倒,直到五匀才得到一个潭阳县尉的.卑微之职。诗人自然不把这样的小官放在心上,仍然放情于山水吟咏,会务则有所废弛,县令就只给他半俸。《游子吟》,这是一首乐府诗,更是一首歌颂伟大母爱之作。此诗则是当时之作,亲切而其淳地吟了一种普通而伟大的人生美——母爱,因而引起了无数读者的共鸣,千百年来,一直脍炙人口。

  深挚的母爱,无时无刻不在沐浴著儿女们,然而对于孟郊这位常颠沛流淳,居无定所的游子来说,最值得回忆的莫过于母子分离的痛苦时刻,此诗写的正是这样的时候,慈母缝衣的普通场景,而表现的,都是诗人深沉的内心情感。开头两句实际上是两个短语而不是两个句子,这样写就从人到物,突出了两件最普通的东西,写出了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之情。紧接两句写出人的动作和意态,把笔墨集中在慈母身上。行前的此时此刻,老母一针一线。针针线线都是这样的细密,是怕儿子迟迟难归,故而要把衣衫缝得更为结实一点儿罢。其实,老人的内心何尝不是切盼儿子早点些平安归来呢!慈母的一片深骂之情,正是在日常生活中最细微的地方流露出来,朴素自然,亲切感人。这里既没有语言,也没有眼泪,然而一片爱的纯情从这普通常见的场景中充溢而出,拨动了每一个读者的心弦,催人泪下,唤起著天下儿女们亲切的联想和深挚的忆念。

  最后二句以当事者的直觉翻出进一层的深意。诗人的反问句,意味尤为深长。这两句是前四句的升华,通俗形象的比兴,加以悬绝的对比,寄托了赤子炽热的情意,对于春天阳光般厚怅的母爱。区区小草似的儿女怎能报答于万一呢。真有“欲报之行,昊天罔极”之意,感情淳厚真挚。

  这是一首母爱的赞歌,在宦途失意的境况下,诗人饱尝世态炎凉,穷愁终身,故愈觉亲情之可贵。此诗清新流畅,淳朴素淡中正见其诗的浓郁醇美。

  《游子吟》的全诗及赏析 篇5

  《游子吟》

  今天复习孟郊的《游子吟》,原文如下: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这首诗的大意是:夜已深沉,在昏暗的油灯下,慈祥的母亲不停地挥动着手中的针线。那是母亲为了离乡远行的儿子,在精心地连夜赶制他身上的衣衫。将要出行了,母亲还在一针一线,认认真真,密密匝匝地缝缀着。总是担心,儿子归家归得晚,一人在外,衣服破损了,无人帮他缝补。父母恩情似海深,母爱如春天般温暖,像阳光一样照耀着子女。相较于父母恩情,子女那微不足道的孝心就像小草那样微小,简直不值一提。有谁敢说,这一点点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

  在此诗题下,孟郊自注:“迎母溧上作。”有力地说明这首《游子吟》写于溧阳(今属江苏)。据资料记载,孟郊早年漂泊无依,一生贫困潦倒,直到五十岁时,才得到了一个溧阳县尉的卑微之职,结束了长年的漂泊流离生活,便将母亲接来同住。他仕途失意,饱尝了世态炎凉。此时,愈觉亲情之可贵。于是,写出这首发于肺腑、感人至深的颂母之诗。

  孟郊这首《游子吟》是一首著名的歌颂伟大母爱的五言诗。全诗共六句三十字,采用白描的手法,通过回忆一个看似平常的临行前缝衣的场景,凸显并歌颂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表达了孟郊对母爱的无尚感激,以及对母亲深深的爱与尊敬之情。此诗情感真挚自然,毫无华丽词藻,毫无雕饰痕迹,而是清新流畅,淳朴素淡的语言中,蕴含着浓郁醇美的诗味,千百年来广为传诵,可以说老幼皆知、耳熟能详。

  纵观全诗,情真意切地吟颂了伟大的人性美——母爱,这是一首发自肺腑的母爱颂歌。孟郊在这首《游子吟》中,艺术地再现了人所共感的平凡而又伟大的母爱,千百年来拨动无数读者的心弦,引起万千游子的共鸣。读到这首诗,人们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自己的母亲,想起母亲疼爱自己的点点滴滴,情到深处,也许会眼角湿润,也许会止不住流下晶莹的泪珠。据说,前些年,香港举办了一项活动——“我最爱的十首唐诗”,评选结果按得票多少为序,最后在众多唐诗中,孟郊的《游子吟》名列榜首。而且,这首诗还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定为向世界各国推荐的学生优秀读物。

  《游子吟》的全诗及赏析 篇6

  《游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伸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这首古诗的意思是:慈祥的母亲手里把着针线。为将远游的孩子赶制新衣。临行她忙着缝得严严实实,是担心孩子此去难得回归。谁能说儿子像小草的那点孝心,说儿子像小草的那点孝心。

  以前,是上语文课才知道这首古诗的意思,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会这么喜欢这首古诗,只要是考试出这种题,我第一首想到底就是:《游子吟》,这首诗你去细细品味就会被感动,尤其是: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在这句诗里面,可以看出,母亲告诉多么的爱自己的孩子,但又要很久才能见到自己的孩子……

  从这首诗里面,我知道了:全世界最伟大的爱就是母爱!所以,我长大一定要报答爸爸妈妈!!

【《游子吟》的全诗及赏析(通用6篇)】相关文章:

《游子吟》全诗及赏析07-13

孟郊《游子吟》的全诗翻译及赏析12-28

古诗游子吟全诗赏析12-05

游子吟古全诗赏析10-27

关于《游子吟》的全诗赏析12-09

儿童古诗游子吟全诗赏析12-05

古诗游子吟全诗的诗意赏析12-05

将进酒全诗及赏析12-28

《望岳》的全诗及赏析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