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与人生境界

时间:2020-11-29 08:44:27 易经 我要投稿

周易与人生境界

  我们读《易经》的时候、用《易经》来指导我们做事的时候,应该保持什么样的心境呢?

  我们常说《周易》是群经之首,是“原道之书”。为什么这么说呢?第一,《周易》是经历了漫长的历史积累才形成的,从伏羲的符号易、周文王的筮术易、到孔子的儒门易,凝聚了夏商周三代聪明人的智慧和见识,是上古文化的集大成般的累积。第二,《易传》融合了儒家关注现实人生的精神,体现了道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的思路,以乾坤两卦、阴阳二爻象天法地,从天道和地道运行的大格局中阐述人生问题。《系辞下》说:“《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地道焉,有人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周易》是“经天纬地”之书,处处留意于天和地变化的大规律,讲的是人如何和天地结合起来,顺应天道、地道来行人道。这三者要运行不悖,《系辞上》说:“六艾之动,三极之道也。”郑玄注:“三极,三才也。”每卦六爻的变动,都是围绕天、地、人的秩序展开的。所以,《周易》中乾坤两卦代表天地,而其余六十二卦则处处说的是人。可以说,《周易》是一部人生之书,是用来指导人如何为人行事的。

  从这个角度讲,对《周易》最高层面的理解,应该是经天纬地之道。我们现在读《周易》,首先就要明白这一点。《周易》的第二个层面,是社会运行。文王被商王囚禁在羑里演六十四卦,这时的文王胸怀天下,他研卦的目的,是在于通过辨识天地人运行之道,了解天下大事,服务于商周的战争。因而,《周易》处处充满着忧患意识和勤勉精神。对《周易》第三个层面的运用,是占卜之术,这是在弃本逐末,很多民间方术挂上“周易”的招牌,其实与《周易》并无直接关系。即是用《周易》占卜吉凶,占卜者的人生格局太小、人生气象卑琐,又何以能指导他人的事业和前途?

  因此,我们阅读《周易》,首先要知道《周易》是如何讲人生的,《周易》是助人成就大事业的,它所期待的人生,该是如何的境界呢?

  含蓄万物、兼容并包的胸怀

  成就大事业者,必须有大胸怀;要想明白《周易》的义理,那就要培养自己含蓄万物、兼容并包的胸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易》道广大,无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韵学、算术以逮方外之炉火,皆可援《易》以为说。”就是说《周易》描述的大道是非常广阔的,几乎天下万物、万事的各种情形都包括其中。朱熹喜读《周易》,他在《朱子语类》卷95《易三》中说:《易》不像诗、书那样,诗和书分别讲的是具体情况,而《周易》说尽天下后世,无穷无尽的事理,就一个字便是一个道理。在上古,探讨大道的书有两本:一是《老子》,一是《周易》。儒家经典探讨不探讨“道”呢?也探讨,但其“道”在“用”;《老子》和《周易》的探讨的“道”,是抛弃了日常使用,往更高的层面探寻,在“理”。

  我们读《周易》,首先要把胸襟打开,伏羲、周文王、孔子所关注的,绝对不是个人的功名利禄和鸡毛蒜皮的得失,而是天下之事、人生至理。《说卦传》说:“圣人之作《易》也,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穷理尽性至于命。”伏羲、周文王作《周易》的目的,是在思考天是怎么运行的?地是怎么运行的?天下的大道是怎么运行的?人相比于天地,不仅渺小,而且无助:地震、海啸、雪灾、瘟疫、谁敢说自己就一定能掌握自己的命运呢?当我们无助的时候该怎么办?要顺应天道。《周易》讲的正是顺应天道之理。那么,这个“理”落实到什么地方呢?落实到“义”。“义”本是儒家的说法,是责任、是担当。其实,《周易》就把要把天地大道和人性结合起来讲。

  伏羲作八卦时,“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周易·系辞下》)。说到这里,我特别提醒一下:读《周易》时一定要放弃鬼神观念,《周易》是不谈鬼神的。虽然有时候说“通于神明”、“知鬼神之情状”之类,这个“鬼”、“神”是一个象,是一个比喻,意思是类似鬼神莫测。我们有时说“这人真鬼”,不是说他是鬼,而是说这个人很精明。《周易》是用“鬼神”这个词来形容人世间的千变万化的微妙。“类万物之情”,是说画卦的目的就是用人所能理解的符号、用人所能理解的语言,把那些天地万物中的各种道理表述出来。这就要求我们理解《周易》时,必须把个人放在天地运行的大道之中,放在家国秩序的运行之中去审视,才能找准个人的位置,明白该如何为人处事。

  高人就是看得比常人远,奇人就是想得比常人透,牛人做得比别人妙。《周易》之所以几千年流传下来,就在于经过了很多高人、奇人、牛人的思考、阐述、运用,其中的很多道理是我们常人所感悟不到的。历代研究《周易》的著作非常多,越写越复杂,我们现在读,有时候很难读懂,原因是很多解释《周易》的人,自身格局不大、视野不宽,把《周易》当作一本占卜之书,总想用来帮助自己多挣几块钱,多升一级官,试图从《周易》的字里行间,发现出别人不能体察的秘笈,让自己高人一等。这样的心思,如何能够做成大事业呢?

  “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不成。”(《经学理窟·义理》)我们要涵养心志,做到气象高旷、胸襟开阔,才能读懂《周易》,才能给别人以帮助和指点。给别人指点,如果格局没有人家大,视野没有人家宽,还能指点他做事作人吗?“德不优者,不能怀远;才不大者,不能博见。”(《论衡·别通篇》)否则的话,学《周易》只能是盲人摸象,不得得其全貌。

  对立统一、阴阳平衡的视角

  道家认为,世界的本源是无,有无相生,无中既有物,又有象,既含有有又含有无,这样的无才能生出有来。无的特征是什么?是虚静,所以,天地万物最根本的特征是静,人要顺应天道,也要清静无为。

  那么,天地万物究竟是怎么运行的呢?古人认为是由气来运行的,气之清轻者上升为天,沉浊者下沉为地,冲和为人,也就是说阴阳合和为人。《易纬》说“冲和为人”,就是说人的特质是阴阳二气平和,因此我们作人要平和,为事要平和,这是阴阳和合的体现。天地大宇宙,人体小宇宙,人本身也是天地运行之道的一种体现,是气机的一种运行。

  气运行,靠的是什么动力呢?靠的是阴气和阳气的鼓荡,阴气弱、阳气强,弱能胜强,强能抑弱,阴阳来回振荡,就会产生一种力量。在古人看来,“一阴一阳之谓道”,(《周易·系辞上》)天地万物都可分为阴阳:太阳为阳,月亮为阴;山南为阳,山北为阴;岸北为阳,岸南为阴;室内为阴,室外为阳;男为阳,女为阴;人背为阳,腹部为阴;进为阳,退为阴。阴阳是一个无限的范畴,是无处不在的。我们喝开水时,烧开的水称之为阳水,不烧的水称之为阴水。为什么中医不让把凉水掺到热水里面喝,就是因为它阴阳不能调和,这种阴阳水虽然可以和五藏,用作为药引可以,日常的老百姓是不能这样喝水的,腹内有各种未化食物,阴阳行其道,容易让人气痈气阻。

  《周易·系辞下》说:“乾,阳物也;坤,阴物也。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以体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周易》通过阴阳对转,来讨论天地万物的运行之道。其阴阳随时合爻,阳爻代表刚健的力量,阴爻代表柔顺的力量。阴阳爻并无孰重孰轻,而在于孰得孰失,阳爻失位,力量不及阴爻。所以,辨析阳爻阴爻时要把握三个原则:

  一是阴阳相生,《周易》判断爻位时,阴爻阳爻相生才吉。在一卦之六爻中,相连之爻谓之“比”。“比”有承、乘之区别,如二爻往下与初爻比,就叫做“乘”;二爻往上与三爻相比谓之“承”;“比”,以阳上而阴下为宜,“应”则往往以阴在上,阳在下为宜。

  二是阴阳平衡,解释阴爻和阳爻要在位,就是阴爻在阴位,阳爻在阳位,凡初、三、五为阳爻当位,二、四、上为阴爻当位,就是“正”。若以阳爻居阴,以阴爻居阳位,则谓之失位,就是“不正”。得中正之道则吉,行不正之道则凶。

  三是刚柔相推。《说卦传》说:“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分阴分阳,迭用柔刚,故易六位而成章。”阴阳表现在力量上就是刚和柔,“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周易·系辞下》)道家讲柔弱,是后发制人,退守就是进攻,防守才能反击,有时候做事过急、说话过满、思想过于执着,反倒会前功尽弃,祸患无穷。因此,柔弱不是一味妥协与退却,而是反对人过于作为,主张人一定要顺应自然、顺应社会、顺因大众,不要逞能逞强。

  庄子说:“《易》道阴阳。”(《庄子·天下》)是说《周易》讲的阴阳之道,这种阴阳之道体现在人生上,就是行君子之道,勿行小人之道。邵雍有个《君子吟》,讲君子和小人的区别,说君子整天想的是天下大事,想如何修身,怎么帮助别人;小人整天想的是如何利己,怎么坏别人。当我们总是乐善好施时,很快就会发现好事接踵而来;当我们总是以邻为壑时,就会发现倒霉的事情都来到我们的跟前。

  因此,读《周易》、用《周易》,首先要教人作人,试想一个企业家坑蒙拐骗,作假冒伪劣产品;一个官员吃喝嫖赌,视百姓为仇寇,怎能一帆风顺地发展。暂时可以,挣点小钱,做个小官,但要做大的事情是不行的,这样的人怎么调风水,怎么拜佛烧香都不起作用。与其外求,不如内求;与其求人,不如察己;心灵不调节好,外在事情岂能真正起作用。

  变而化之、通而用之的思路

  司马迁总结《周易》说:“《易》长于变。”(《史记·太史公自序》)《周易》描述的是生生不息的大道理,是讲变化之理的。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都是在变化。乾坤定位、否泰对转、既济未济的演生,也是变化。万事万物从不停息:“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周易·系辞上》)任何一秒是过去的结束,又是未来的开始。因此,《周易》最微妙的地方,就是凡事要把握一个变。《周易》最微妙的求变卦,高明之处就在于求变卦之后要能随时、随地、随人解释变卦,卦辞相同,卦义各异;卦义相同,卦德各异。用易的高下,由此分明。如果意识不到这一点,一生研读《周易》,也不能明白其中的道理。因此,读易首先要改变自己,让自己也与时俱进、与日俱明、与事俱新,才能去影响别人。

  我们知道,《序卦传》解释六十四卦的顺序,是以旁通与反对的变化来说明卦理,《杂卦传》解释卦义,也多从反对的角度阐述,比如说:“否、泰,反其类也。”(《周易·杂卦》)否、泰两卦,都是由乾、坤两卦组成,位置不同,所形成的卦也不同。坤上乾下为泰卦;乾上坤下为否卦。这样一变,卦就不同。明夷卦的上下一反,就形成晋,这就是反对之变。旁通是本卦的六爻尽变,即阴爻变为阳爻,阳爻变为阴爻,就变为另外一卦。《比》旁通《大有》、《履》旁通《谦》、《同人》旁通与《师》,体现的都是《系辞》所言的“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周易·系辞下》)

  《说卦传》说:“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幽赞于神明而生蓍,参天两地而倚数,观变于阴阳而立卦,发挥于刚柔而生爻,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周易》探讨的是事物的变化规律,其中充满了无穷的变化之理。因此我们要注意:一是时间的变化,万物的起点与结束时间不同,结果也不一样,京房六爻、梅花易数和太乙神数很注重时间的变动。二是空间的变化,地分南北,事有转移,空间有时是基础性的决定要素,《奇门遁甲》和形形色色的堪舆更多是在空间上着眼。三是不变之变,事物的变化,事物总处在变化之中,《周易》虽试图变化规律,但却不一定能穷尽变化之道,怎么办呢?那就是,圣人以步为法,高明的人不会用《周易》来占卜,而是用《周易》中人生之道来审视自我,修养自我。“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穷理尽性至于命”,(《周易·说卦传》)要非常清楚应该做什么,不应做什么,坚持中道而行,不作贪天之事,不悖逆人情而行,合于大道,合于正道,就能明察变化,以不变应万变。四是以变应变,要根据不同不同的人、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来采取不同的策略。任何事情不可能有个预定的标准,万事万物都是吉中有凶,凶中有吉,要根据具体的情况确定具体的应变之术。失败是成功的开始,今天的结束又是明天的开始。每一点、每一人、每一事都在变化,又都在不变。变的是人事,不变的是情理,变是通,通也是变。

  自强不息、进德修业的精神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分别讲天地的特性:一阴一阳,一进一退,一张一弛。这其中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我们要知道该进的时候进,该退的时候退,要有张有驰、有进有退、有攻有守。二是做事时自强不息,作人时厚德载物,同时兼有天地之德。

  《彖传》对自强不息的刚健之气非常赞美:“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云形雨施。品物流行。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这种气势像太阳一样阳光充足、普照万物,能够统帅万物,成就大事业。这“保合太和”,“保”就是敛,讲阳气的时候,为什么要收敛呢?古人不像我们现在知道是地球绕着太阳转,古人认为太阳晚上要休息,才能光芒四射;月亮正因为它不停的变化,所以才能把阴柔之美发挥到极至。所以,“保合”就是讲有敛,然后才能够充盈天地,乃利贞。卦辞里面讲的“元”,就是要行正道;“亨”就是亨通,“利”就是做事有益,“贞”讲的是坚持。

  中国古代的德,至少有三个含义:第一,“德”就是精神。《道德经》中,道是天道;德是什么?是天所派生出来的精神。第二,“德”是孔子讲的品德、德行,比如仁义礼智信等;第三,“德”是阴阳学说讲的“德”,“五德终始”的“德”就是这含义。“五德”就是金木水火土。邹衍说的“五德从所不胜,虞土、夏木、殷金、周火”,(《文选·齐故安陆昭王碑文》李善注)就是说一代之所一胜一代,在于五德相克。《周易》里所讲的德,主要是前两种,即“和顺于道德”,道是天道、地道、人道,“德”是三道精神和气质的总和,体现在卦中,就是卦德。

  卦德是从八卦卦象中分析出来的内在理路、本质属性和行为特征,是卦象的象征性意义。《彖传》就是讲八经卦的卦德。如乾卦的卦德是“刚健”,表现于人生,就是“君子以自强不息”;坤卦的卦德是“柔顺”,表现于人生,就是“君子以厚德载物”。此外,各卦都体现了一定的德行,《震》卦是出、动、决;《巽》卦是入、伏、制、齐;《坎》卦是陷、险、习、劳;《离》卦是丽、见、文明;《艮》卦是止、成、光;《兑》卦是说、暗。

  作为君子,自强不息,不仅仅是不停工作,成就事业,更重要的是不断提高自己的德行,《彖传》说:“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知至至之,可与几也。知终终之,可与存义也。是故,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而无咎矣。”“进德修业”,最重要的是要警惕自己,孔子说:“为人谋而不忠乎?与人交而不信乎?”(《论语·学而》)做一个君子,首先要忠诚,忠诚于我们的事业,忠诚于自己的理想。对自己忠诚,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一个人要是连自己的欺骗,那他肯定会欺骗天下人。其次是信,一定要说话算话,人无信不立,一个普通的人,说话出尔反尔,朋友就会离他远去,何况我们要做大事?只有对自己、对他人讲究忠信,才能够进不断提高德行。“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故乾乾,因其时而惕”,有大责任感、有大担当的人,他的心胸是非常开阔的,不会因为得失而失去自我。他跟最底层的百姓在一起时,不会趾高气扬,跟达官贵人在一起,也不生谄媚之心,这样的人,才真正体现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从容和气度。

  如果我们能够不断修养自己,充实自己,善养浩然之气,把德行作为衡量人之为人的标准,那么就能活得敞亮,活得快乐,活得平和。如果他人的意志不能左右我们的进退,旁边的诱惑动摇不了我们的心志,成功之时,能不喜形于色,失败之时,能勇于从头再来,以无憾之心向后看,以希望之心向前看,以宽厚之心向下看,以坦然之心向上看,这就是自强不息、进德修业。

  厚德载物、宽容大气的格局

  古人常说:“从小看大,三岁知老。”是说从小就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未来,这话不一定全对,但有一定的道理。看什么?就看他有没有格局,他心里装的是什么事。王守仁十一岁,他的父亲傍晚在金山寺和人喝酒,刚想赋诗,王守仁说道:“金山一点大如拳,打破维扬水底天。醉倚纱高台上月,玉箫吹彻洞龙眠。”大家很惊讶,便让他赋月山,他随口应道:“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若人有眼大如天,当见山高月更阔。”气象高旷,意境空远,理致十足。后来成为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这绝不是偶然的。

  观察一个人,将来能不能成事,就看他从小想的是什么事,关心的是什么事。有的小孩从小就想天怎么形成、地怎么形成,有的小孩可能思考那个阿姨怎么看我,那个叔叔怎么那么说我,我们要根据他的特点培养他,要激发他想大事,想家国之事,引导他树立大的志向,锤炼大的胸襟。《周易》所讲的德,是大格局,为什么呢?完成六十四卦的周文王胸怀宽大,虽然自己被囚禁,孩子也被害死,但仍不移其志;孔子困于陈蔡,七天不火食,都不能吃热饭,仍能从容而歌,在想天下之事,教学生忘记己忧。完成《周易》的两个关键人物都有如此格局,我们如果达不到,或者我们理解不了他们的格局,怎么才能洞察得透《周易》之道。

  怎么体现厚德载物,宽容大气的格局呢?《彖传》说:“劳而不伐,有功而不德,厚之至也。语以其功下人者也。德言盛,礼言恭;谦也者,致恭以存其位者也。”“劳而不伐”,就是自己有功德但是不要夸耀,谦虚而彬彬有礼对待下面的人,这才是君子。“道德贵在生大”,讲德的时候不要小恩小惠,小恩小惠不仅不会增加我们的威望,反而会毁掉我们的诚信。“礼节贵在恭敬”,就是行礼的时候一定要恭敬,要是能谦诚、谦虚,不仅成就自己的品德,更能保存自己的地位。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谦则能顺,虚则能容,仁则可养,厚则能载。谦虚就是要处下,处下才能踏实,踏实才能成事,成事才能服众。如果别人的批评我们能接受,而且能不断改进,这个人的未来就不可限量。

  《周易》非常重视德行的培养,《系辞下》专门讲卦所体现的德,认为《周易》的兴起,在德行不修的殷商之末,创作《周易》的人忧患世道。《履》卦教人平和而能履礼,是树立道德的基础;《谦》卦教人谦虚而光明其德,是实行道德的步骤;《复》卦教人要从小的征兆去辨析事物的善恶,是遵循道德的根本;《恒》卦教人坚守德操而持之以恒,是坚固道德的前提;《损》卦教人逐渐补己不足,是修养道德的方法;《益》卦,教人永久提高德行,是充实道德的途径;《困》卦教人在困穷时要守正,是辨别道德的标准。由此可知,《周易》的占断,是以道德为前提的。一个人道德做不好,行为做不好,怎么占卜也无用,谁来占卜也不准:行君子之道,不占而益;不行君子之道,占而无用。

  协理三才、天人合一的视野

  《周易》推天地而明人事,“兼三才而两之,六画而成卦”,(《周易·说卦》)“六者非他也,三才之道也”。(《周易·系辞下》)六爻两两并列,体现出三个层次,初、二象征“地”位;三、四象征“人”位;五、上象征“天位”,一卦之中有天、地、人三才,体现了天道、地道、人道。

  这里面说的天道、地道、人道,不是简单的指天和地,而是指天和地的特性。地有高下、有险易、有远近,这是自然之地。在《周易》中,地还有基础、根底、负载之义。地是复生万物的,表现得是隐藏、静穆和萌芽。因此,初、二两爻的总体倾向是凶多参少,推崇守拙、静默的。三、四两爻表现人道,从大的方面看,其体现的是人类总的走向。五、上两爻体现的是天道,从义理上看,天道主要指向机遇、机会、条件。如果我们把天看成外部的条件,把地看成事业的基础,行事合乎人伦之道、社会之规,就能够趋吉避凶了。

  《说卦传》用象来描述八卦所代表的形态:“动万物者,莫疾乎雷;桡万物者,莫疾乎风;躁万物者,莫□乎火;说万物者,莫说乎泽;润万物者,莫润乎水;终万物始万物者,莫盛乎艮。故水火不相逮,雷风不相悖,山泽通气,然后能变化,既成万物也。”乾为天,坤为地,震为雷,巽为风,离为火,兑为泽,坎为水、艮为山。这八个象不仅是物象,也是意象,是《周易》阐述宇宙运行之道的要素。“雷以动之”,雷是一种震动力量,可以充盈天地;“风以散之”,风是一种开合的力量,可以驱逐万物;“雨以润之”,雨是一种融化的力量,可以滋养天下;“日以烜之”,一般《离》卦是附丽的意思,实际上离主文章、文采;“艮以止之”,山为高起、隆长的`趋势;《艮》卦和《坤》卦虽然都有土地之意,但所指相反。《坤》卦卦辞:“西南得朋,东北丧朋。”西南是坤地,坤地卑下、厚重,厚德载物,所以说西南得朋。什么叫朋呢?就是志同道合。为什么说东北丧朋呢?东北是山,山高不能承重,不能负载,坤德卑下,艮德仰止。八卦之间也存在着呼应和对应的关系,理解不同,就形成了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

  前面提到除乾坤言天道地道外,整个六爻十二卦讲的都是人道,但其中有没有一卦总括人道呢?《家人》卦最具有代表性。其讲的是家庭伦理之道,从卦象而言,内卦为中女,外卦为长女,上下皆为阴卦,二女皆得正位,故卦辞曰“利女贞”。就爻象而言,六二为女正于内,上九、九五、九三、皆为男正于外,六二当位居正与当位居正于的九三的爻位对立,表示着女正于内、男正于外。《彖传》解释说:“家人,女正位乎內,男正位乎外,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也。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謂也。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而家道正;正家而天下定矣!”“正位”这个词很有意思,说一个家庭里面男女秩序,夫妻两个人的位置摆不正,这个家就完了。男的在家里面很风光,回家应该顺应妻子。光有夫妻合道行不行呢?不行,夫妻之上还有父母,要孝敬父母、尊敬老人,父母关心孩子,孩子敬重父母。当父亲的是父亲的样子,有承担,给孩子以刚强;当母亲就是母亲的样子,给孩子以宽容,给孩子以包容。这样一个家庭家里面没有理由不兴旺,不发展。这一卦正体现了阳以威严主外、阴以柔顺主内的天地之道也合于人之道。

  惧以始终、不懈不怠的毅力

  《诗经·大雅·荡》说“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剥》卦也讲:“消息盈虚,终则有始”,它不是讲“始而有终”,而是说“终而有始”,任何事情有结束就有开始,有开始就有结束。二者相悖相行,循环往复。《系辞》里还讲:惧以始终,其要无咎。此之谓《易》之道也。”作人做事要意识到任何事物是开始也是结束,这样来看待吉凶,就很有辩证意味:六十四卦,绝对没有全吉全凶的卦,都是吉中有凶,凶中有吉,吉凶并存。也就是说,我们在思考人生问题时,也要在吉中意识到凶,在凶中看到吉。老子说:战胜若丧礼处之,就是要时刻保持警戒之心,不要得意忘形,也不要失魂落魄。要意识到成功的同时,隐患是什么。福亦祸所伏,祸亦福所倚,大喜过后可能是大悲,大悲过后可能是大喜。《同人》卦里里面说“先嚎而后笑”,先哭,最后再笑出来,这是真正的笑到最后。所以,我们做事时,始终要有谨慎之心,认认真真地去做。天下事情都是既开始又是结束,既是结束又是开始,不到最后的时候不要放弃。人生的许多事情,成功就在于再多坚持一下,因为在最困难的时候,很多人放弃了、退却了,我们坚持一步,成功就属于自己。因此,君子要善始善终,不惧不懈。

  我们比较《既济》和《未济》两卦,就能看出这种惧以始终、不懈不怠的思想。在六十四卦中,《既济》是唯一的一个三刚三柔六爻皆当位而有应的卦,但其卦辞却不是六十四卦中最好的,除了九五的《象传》提出“吉大来也”,其余爻辞中没有一个提到“吉”,甚至卦辞还说“初吉终乱”,虽然有成功,但最终会酿成大患。原因很简单,各爻俱当位有应,九五爻也享得到“实受其福”的好处,六爻虽无提到吉,却也没有提到“凶”,应该是太平之象。但祸患恰恰在于升平之后便是动荡,上六便因处于穷极之处而有“濡首”之厉,预示着成功中藏有大祸患。

  而《未济》虽然是六十四卦最后一卦,意味着天下万物要重新开始,似乎很令人沮丧,但卦中六爻却显示出蒸蒸日上的发展。初六柔弱无力,如过河之小狐,濡湿了尾巴,小有困难。九二处险难之内,虽不得位,处中而行,可以贞吉。六三处于坎险之中,虽然不能远征,却也“利涉大川”。九四“有赏于大国”,六五有“君子之光”,故而吉祥。上九有诚信之德,六爻之中,反而凶少而吉多。

  君子读易,要善于察几。《系辞》说:“几者,动之微,吉凶之先见者也。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君子看问题,一定要看到微妙的地方;君子做事情,要吉凶并重。读《周易》有三个境界:一是用易理,即用《周易》指导人的一生,让人明白一生怎么活着。积极进取,不断提高观察、思考、处事的能力。二是用卦辞,就是用卦爻辞作参照,明白吉凶并存的道理。三是占卜,放弃后天努力,一味追求吉凶之道。我们提倡第一种,这也是从孔子开始的儒门易就提倡的态度,即用《周易》中微妙的哲思、道理来服务整个人生,而不是占卜之术。

  敬慎无咎,善于补过的勇气

  《周易》讲的“革故鼎新”,《杂卦》说:“革,去故也,鼎,取新也。”就是把过去的事情抛弃掉,重建一个崭新的人生。《乾》卦讲“终日乾乾,与时偕行。”每天都有一个新的自己,每天都有一个新的《周易》的观念。这种鼎新精神,儒家叫与时俱进,道家叫与时俱化,都是要求随着时间来变化、来发展。

  我们知道,任何事情过了度就是失误,“亢龙有悔”,大喜以后就容易后悔。而人生在世,错误难免,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要时时刻刻谨慎地做事,避免失误:“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也。”(《论语·里仁》)另一方面要善于补过,“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子张》)为了说明这一思想,我们举《同人》卦为例加以说明:

  在《同人》卦中,真正“吉”的爻位一个都没有,而且三、四、五三爻皆有兵象,上九仅“无悔”而已。王弼说:“凡处‘同人’而不泰焉,则必用师矣!”(《周易正义·同人》)就是说《同人》卦太不吉利。但在儒家看来,“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张》)尽管卦象凶险,但如果各爻趋向能够保持,仍能在艰险之中成就一番事业。卦辞说:“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利君子贞。”说的虽然凶险,但大家同心协力,坚持正道,仍能化被动为主动。初九上应九四,在巽下,同门合力,无咎。六二同宗合力,克服险阻。九三,敌强我弱,只能收敛指向,深藏不露,待机而动。九四虽有强敌攻城,但经三年积聚,防守有道,因此虽有艰辛,却能同仇敌忾,开始出现转机。九五“同人先号啕而后笑”,经历了长期抗战,终于同心协力,找到机会,一鼓作气,取得胜利。《系辞上》特别强调九五爻和六二爻的呼应,称之为:“同心之言,其臭如兰。”由此可见,同门、同宗、同人三者的齐心协力,艰辛准备,不断克服各种困难,才能最终取得成功。虽然各爻都不处于吉位,但却可以通过谨慎虔诚的态度,改变处境,成就事业。

  顺道而行、循义而为的节操

  前面提到,张载说:“《易》为君子谋,而不为小人谋。”(《横渠易说》)帛书《要》也说:“子曰:‘《易》之道,[存乎其辞也。其用者,]此百姓之道[之谓]《易》也。夫《易》,刚者使知惧,柔者使知图,愚者为而不妄,渐人为而去诈。”通过周易所表达的道理,引人向善,导人改过,让人能够顺道而行、循义而为。在儒家看来,《周易》的道在爻辞之中,爻辞讲的是君子之道,不是占卜之道。孔子思考的是天下大道,是天下的德行,不是个人的吉凶。

  《同人》卦讲的是如何同心同德,那就是要“柔得位得中,而应乎乾。”外表柔弱,态度谦和,但内心刚强。真正有志向的人、能成就大事业的人,绝对不是匹夫之勇。孔子讲,有仁必有勇,有勇不一定有仁。我们敢于为国、为民拼搏,但勇敢如果不是为了国事,那只是匹夫之勇。“文明以健,中正而应,君子正也。唯君子为能通天下之志。”通过《周易》表达的人生,让天下的有识之士明白他的心思,进而与他联合起来。君子怎么能得到大家的响应呢?“文明以健”,文明就是文质彬彬,“健”就是刚健,“中正以应”就是行正道,行中道,这样天下人就能响应我们。

  《系辞》又假孔子口说:“君子安其身而后动,易其心而后语,定其交而后求。君子修此三者,故全也。危以动,则民不与也;惧以语,则民不应也;无交而求,则民不与也;莫之与,则伤之者至矣。”讲的就是君子如何成事。

  首先要把自己修养好,然后再想着去做事。先把自己洗心革面,把自己内心空虚起来,把自己的内心扩展开来,然后说话。我们常说谈吐谈吐,什么是谈吐,就是一开口说话,一个人的全部的才学、思想和修养就显出来了。从旁观者的角度来看,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心胸,什么样的志向就很清楚了。观察一个人,不太了解的时候,要知道他的朋友都是谁,就知道他是什么样的人。当然有一些人很奇特,既可以交到高尚君子,又可以交到三教九流,说明这个人心胸极大,志向极高。有些人在在现实生活中,会说这个人不好,那个人跟我性情不同,我懒得搭理他。天下就这么多人,如果要做天下事,我们就要海纳百川,把他们都看成是我们的朋友。“出淤泥而不染”才是真正的干净,整天都在温室里面觉得自己高洁,那不是真正的高洁。

  洁静精微、清明条达的心境

  我们读《易经》的时候、用《易经》来指导我们做事的时候,应该保持什么样的心境呢?可以用四句话来概括。

  第一句话是《礼记·经解》里说的:“洁静精微,《易》之教也。”洁是什么?干净,纯净,研读《周易》,包括作人,内心一定要纯净。当内心非常纯净时,才有感染力;如果内心总是有非分之想、污浊之念,很容易让别人看透。有的人说我藏得很深,这就是把大家当傻瓜。一个人可以在一个时间内欺骗所有的人,或者在长久的时间内欺骗一个人,不可能在所有的时间内欺骗所有的人,所以不要把自己想得多高明,要觉得自己非常傻,要觉得自己不行,这样的人才能在社会中活得更好,老是觉得自己聪明,别人都是傻瓜,这样的人其实最愚笨。“静”是安静、平静、宁静,只有静下来才能洞悉天下的大道。一个人在一天时间内要有五分钟发发呆,静静地想一想,自己跟自己对话,我今天做什么了?我哪些话说错了?我哪些事情做错了?哪件事情很高兴?哪句话最得意?要不断反思,不断进步。“精“是精密,”微“是微妙,《周易》用语非常精密微妙,要认真揣摩,精确把握,不要轻易地下断语,下断语的时候要仔细地思考。孔颖达疏“洁静精微”之意云:“《易》之于人,正则获吉,邪则获凶,不为淫滥,是洁净;穷理尽性,言入秋毫,是精微。”(《五经正义·礼记疏》)洁净读易能真,安静读易能深。精密读易能通,微妙读易能得。

  第二句话是:“清明条达者,《易》之义也。”(《淮南子·泰族训》)《周易》的义理就是清洁而明净条达,清洁就是自己内心非常干净,明净就是内心非常开阔,条达就是调和而畅达。《周易》把天下万物的事情理得清清楚楚,意在引导我们如何以德业应对外事,我们要把握住这一点,不要一看不吉利就慌,万事总有解决之道。

  第三句也是《礼记·经解》上所说的:“《易》之失,贼。”有人一辈子研究《周易》,却不得要领,原因不在于《周易》,而在于自己。一种是本来《周易》这个房子应该从这边进,他偏从那边进,敲了半天没人理;另一种可能是进去了,但没有心得,原因是“贼”,“贼”就是有心思,有歪心眼,心胸狭窄,心理阴暗的人是不能教《周易》的,教完以后他拿这个东西去害别人,或者拿着这个东西去图私利,这是最可怕的。孔子讲“为人谋而不忠乎?”,(《论语·学而》)既然别人有求于我们,我们一定要站在别人的立场上设身处地地帮他,不要保留,这才是君子之道。

  第四句是《淮南子·泰族训》所言:“《易》之失也,卦。”“《易》之失,鬼。”读《周易》要反思,是不是自己有私念,是不是有杂念。还要反思是不是过分地注重卦,卦认为是吉就吉,认为是凶就凶,前面已经讲过,要意识到变化、要意识到做事要合于天道、合于地道、合于人道。《易》之失在鬼,鬼是什么?鬼即是我们说的诡计、阴谋,也是我们说的神鬼莫测,把《周易》说得、想的过于神秘,有把《周易》用在阴谋诡计上,用在暗算别人上,这样肯定越读越糊涂,最终将害人害己。

【周易与人生境界】相关文章:

周易与人生05-01

周易易经与人生06-29

周易与人生智慧06-27

《周易》中正之道与人生05-03

周易与人生考试答案06-23

《周易》传奇05-15

《周易》与《乐记》05-12

《周易》养生思想04-29

《周易》管理思想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