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直讲》之释经义流通分篇

时间:2020-11-14 14:20:16 心经 我要投稿

《心经直讲》之释经义流通分篇

  如果用般若智慧一观照,你就会发现一切法的本质都没有住,都不会停留。

  是大明咒,

  般若波罗密多“是大明咒”,就是说它能让人明白一切法,却不会产生痛苦。如果不明白,释迦佛就不会说:“这个人是因为过去世我杀了他,他现在来报复我了;这个人是我以前对他好,他现在来跟我出家了。”佛在过去也会与人结下恩仇,对于过去的恩仇,他记得很清楚,但是佛在这些恩仇面前,展现的全部都是智慧。所以大乘佛法能够帮助我们在生活当中看到自己的生命是这么富有,你有什么想法都是自由的,有什么想法都会不产生痛苦。

  它“是大明咒”,就是它能让你真正地明白一切法的真相。这里面分三个步骤。

  第一步就是明白世间的生灭法是缘起幻相,世间一切都有因缘。今天我们能够坐在这里,都是过去有这个因,也有这个缘。因对在座的人来说,你们想要来这里听法,这个念头就是你们来这里的因,不想来的人绝对不会来;我如果不想讲,我也不会在这里讲,所以正因全部在自己的心中。你来了这里以后,如果讲法的人讲得不好,你听不下去在那里打瞌睡,或者有人打手机,你听了烦,这就是缘不好。你来听的这个因是好的,但遇到的`缘不好。如果因的力量很强,你的缘就会随着因而转化。你来只为了听法,不为别的,那么其它任何景象都影响不了你;你学佛是为了解脱、成就,而不是为了烦恼,所以你到哪个道场,看到哪些人有是非烦恼,都跟你无关,你不会受他们影响。内心中有这个正因,这就是正因信佛。

  世间的一切法,它的正因很重要。如果我在这里讲法,只是为了讲法没有别的,那么这就是正因;如果我讲法是希望你们一定要老老实实,不要讲话,都要听我讲,都要毕恭毕敬,那么这个因就有点歪了,就不是真正的慈悲心。如果你的因不正,再加上看到有些人在捣乱,心里一烦,你的因就随这个缘跑了;你因很正,即使出现什么情况了,还是保持你的正因,外界的缘就会被你转化过来。我们这么多人会形成一种磁场互动。比如说一个道场,如果每个人都希望这个道场清净,那么你一进这个道场就会感觉是清净的、有道风的;如果大家都觉得清不清净没关系、无所谓,那你一进这个道场就会感觉不舒服。所以世间的一切都是因缘聚合,善恶自有因果。

  第二步就是见到“五蕴皆空”,看到一切法本来不生不灭。前面讲《心经》的核心,就是“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直至后面的“无智亦无得”。具体地说,就是否定我们现实的这一切幻相,要理解这一点有些难度。大家如果想达到这种境界,就要不停地去想,去参,就是要参究这个道理是不是这样。之前我一直在讲杯子是空的,我讲的时候,我觉得很有道理,但你们是不是听懂了?我说杯子是空的,你如果老想着杯子肯定是有,那就听不进去,也听不懂我讲的道理。所以你必须要参,一直参,就能看到:缘起法它的本质真的是空的。你就承认这个空,确定空是一切万物的本质;认定了这一点以后,你就具有了慧眼,就明了我们的真心了。

  第三步是证得法眼。当你看到一切法无所住以后,你不妨生起一切法,生起一切心,这叫无住生心。现在外面的声音那么响,我们听到就听到了,但是不住在上面,我们照样讲课、听课;或者你想到别的一些问题,你照样想,但是你不要被你的想法捆住。没有人、没有事可以捆得住你,你说让思想,让什么东西把你捆住,有没有可能呢?有时候我们以为烦恼会把自己捆住,烦恼真的能把你捆住吗?你烦恼的是什么事呢?比如说你想某件事情,想念某一个人,你想他的时候,想得很烦恼,那是因为你在心里设定了一个标准,就是见到他、和他说话才是快乐的。于是因为见不到他,或者不能跟他说话,然后老想着他,就觉得烦恼。其实你每一次想的内容都不一样,你想的过程中,第一个念头跟第二个念头完全不一样,你念念之中本身就是没有住的,就像源头活水一样。

  如果用般若智慧一观照,你就会发现一切法的本质都没有住,都不会停留。我们以为我的心可以捆住身边的一切,可以捆住某一件事情。大家有没有这个感觉?你总以为你的心还牵挂着事业、家庭、名利,还牵挂着某一种东西,但其实你的真心随时都能生起作用,不需要牵挂,不需要停留在任何东西上。就像镜子一样,物来物现,胡来胡现,汉来汉现:前面的东西来了就来了,走了就走了;你想让它再来,就让它再来,再来了它也会走。世间万法皆是如此。所以第三步就是见到一切法本身是空以后,再生起分别一切相的智慧,这叫后得无分别智,也叫道种智。这就是《心经》所讲的“大明咒”,即明白一切法,在第一义谛——空上是不动摇的。

【《心经直讲》之释经义流通分篇】相关文章:

07-31

06-13

圣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释06-16

圣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广释06-30

华严经义海百门(并序)11-29

心经:佛的契机契理之教06-06

太极拳心经之八方通融11-27

观潮释句导读09-12

《内经》经典论释11-26

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