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五丈原》 温庭筠

时间:2022-06-22 03:39:04 温庭筠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经五丈原》 温庭筠

  温庭筠的《经五丈原》 表达了作者对诸葛亮赍志以殁的惋惜与竭智尽忠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对后主刘禅和谯周的投降误国作了辛辣的嘲讽。作品风格遒劲,气势雄浑,感情沉重,含蕴深厚。

  版本一

  过五丈原⑴

  铁马云雕久绝尘⑵,柳阴高压汉营春⑶。

  天晴杀气屯关右⑷,夜半妖星照渭滨⑸。

  下国卧龙空误主⑹,中原逐鹿不因人⑺。

  象床锦帐无言语⑻,从此谯周是老臣⑼。[1]

  版本二

  经五丈原⑴

  铁马云雕久绝尘⑵,柳营高压汉宫春⑶。

  天清杀气屯关右⑷,夜半妖星照渭滨⑸。

  下国卧龙空寤主⑹,中原得鹿不由人⑺。

  象床宝帐无言语⑻,从此谯周是老臣⑼。

  【注释】

  ⑴过:一本作“经”。五丈原:三国时期诸葛亮屯兵用武、劳竭命陨的古战场,遗址在今陕西省岐山县南斜谷口西侧。

  ⑵铁马:铁骑,指强大的军队。云雕:指画有虎熊与鹰隼的旗帜。绝尘:指行军速度极快。雕:一本作“骓”。久:一本作“共”。

  ⑶柳阴:一本作“柳营”,即细柳营,西汉周亚夫屯兵之地,这里比喻诸葛亮的军营。汉宫:指西汉长安宫殿。营:一本作“宫”。

  ⑷杀气:战争氛围。关右:函谷关以西的地方,在今陕西省中部地区。晴:一本作“清”。

  ⑸妖星:古人认为天上若有彗星或流星一类的东西出现,就预示着灾难的降临。

  ⑹下国:指偏处西南的蜀国。卧龙:指诸葛亮。误:一本作“寤”。

  ⑺中原逐鹿:争夺政权,典出《史记·淮阴侯列传》。逐:一本作“得”,得鹿比喻在夺取政权的斗争中获得胜利。因:一本作“由”。

  ⑻象床锦帐:五丈原诸葛亮祠庙中神龛里的摆设。锦:一本作“宝”。

  ⑼谯周:字允南,巴西西充(今四川阆中)人,曾任蜀汉光禄大夫,在诸葛亮死后深得后主刘禅宠信。蜀汉炎兴元年(263年)魏入蜀,劝刘禅降魏,遂被封为阳城亭侯。在晋官至散骑常侍。老:一本作“旧”。

  【白话译文】

  云旗飘战马嘶尘头滚滚,大军浩荡直奔长安古城。

  函谷关西战鼓号角正响,一颗将星坠落渭水之滨。

  蜀国卧龙空自忠心耿耿,统一大业终究难以完成。

  神龛里的遗像默默无语,只好让那谯周随意而行。

  【创作背景】

  这是一首咏史诗。诗题表明此诗是诗人路过五丈原时因怀念蜀汉名相诸葛亮而作。据《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记载:蜀汉后主建兴十二年(234年)春,诸葛亮率兵伐魏,在五丈原屯兵,与魏军相持于渭水南岸达一百多天。八月,遂病死军中。一代名相,壮志未酬,常引起后人的无穷感慨。杜甫曾为此写道:“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蜀相》)温庭筠也出于这种惋惜的心情,当路过五丈原诸葛亮祠庙时,写了这首诗。

  【赏析】

  此诗开头气势凌厉。蜀汉雄壮的铁骑,高举着绘有熊虎和鸷鸟的战旗,以排山倒海之势,飞速北进,威震中原。“高压”一词本很抽象,但由于前有铁马、云雕、柳营等形象做铺垫,便使人产生一种大军压境恰似泰山压顶般的真实感。“柳营”这个典故,把诸葛亮比作西汉初年治军有方的周亚夫,表现出敬慕之情。三、四两句笔挟风云,气势悲怆。“天晴杀气”,既点明秋高气爽的季节,又暗示战云密布,军情十分紧急。在这样关键的时刻,灾难却降临到诸葛亮头上。相传诸葛亮死时,其夜有大星“赤而芒角”,坠落在渭水之南。“妖星”一词具有鲜明的感情色彩,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赍志以殁的无比痛惜。

  前四句全是写景,诗行与诗行之间跳跃、飞动。首联写春,颔联便跳写秋。第三句写白昼,第四句又转写夜间。仅用几组典型画面,便概括了诸葛亮最后一百多天里运筹帷幄、未捷身死的情形,慷慨悲壮,深沉动人,跌宕起伏,摇曳多姿。温庭筠诗本以侧艳为工,而此篇能以风骨遒劲见长,确是难得。后四句纯是议论,以历史事实为据,悲切而中肯。

  诸葛亮竭智尽忠,却无法使后主刘禅从昏庸中醒悟过来,他对刘禅的开导、规劝没有起什么用。一个“空”字包蕴着无穷感慨。“不因人”正照应“空误主”。作为辅弼,诸葛亮鞠躬尽瘁,然而时势如此,他实在难以北取中原,统一中国。诗人对此深为叹惋。诸葛亮一死,蜀汉国势便江河日下。可是供奉在祠庙中的诸葛亮像已无言可说,无计可施了。这是诗人从面前五丈原的诸葛亮庙生发开去的。谯周是诸葛亮死后蜀后主的宠臣,在他的怂恿下,后主降魏。“老臣”两字,本是杜甫对诸葛亮的赞誉:“两朝开济老臣心”(《蜀相》),用在这里,讽刺性很强。诗人暗暗地把谯周误国降魏和诸葛亮匡世扶主作了对比,读者自然可以想象到后主的昏庸和谯周的卑劣了。沈德潜为此句旁批说:“诮之比于痛骂”(《唐诗别裁》)。诗人用“含而不露”的手法,反而收到了比痛骂更强烈的效果。

  整首诗内容深厚,感情沉郁。前半以虚写实,从虚拟的景象中再现出真实的历史画面;后半夹叙夹议,却又和一般抽象的议论不同。它用历史事实说明了褒贬之意。末尾用谯周和诸葛亮作对比,进一步显示了诸葛亮系蜀国安危于一身的独特地位,也加深了读者对诸葛亮的敬仰。

  拓展阅读:温庭筠词的艺术特色

  温庭筠的词总体呈现出来的特点是:秾艳细腻,温婉隐密。

  1、温庭筠的词着力表现深闺女子的情态,生活的状况以及内心的生活。多以女子的相思之情为题材。抒发的情感也是较为温婉和含蓄的。这可能与温庭筠的生活环境与人生的阅历有关,长期的怀才不遇与家道中落。使温庭筠经常出入秦楼楚馆。“能逐弦吹之音,为侧艳之词。”所涉及的人物也都是千姿百态,有歌姬,官女,征人妇等,这也是他失意落魄时所能观望和体会到的一种女子生活的状态和惆怅的心绪。温庭筠的词很注重以环境来衬托出女性的愁容。营造秾丽香艳的环境氛围,整首词对女子屋里的装饰和布置的描写都有很大的篇幅。以华丽的环境点缀来反衬出内心的空虚,从而隐隐的流露出女子空虚、寂寞、惆怅的心境。

  最具代表性的是《菩萨蛮》之一: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娥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词中鬓云,香腮,娥眉,花面,绣罗襦,金鹧鸪等温软精美的意向一一罗列,色彩鲜艳纷繁,刻画出女子生活的状态和居住的环境,带着浓重的富贵气息。再与美人的睡眠,懒起,画眉、弄妆、照镜的一系列动作相呼应,而由此传达出美人之情思,却是隐隐流露的空虚与寂寞,婉媚之至。

  再如:“杏花寒露团霜雪,绿杨柏上多离别。灯在月脓明,觉来闻晓莺。玉钩褰翠幕。妆浅旧眉薄。春梦正关情。镜中蝉鬓轻。”

  若把“春梦正关情”抽离掉,这首词仅仅是对物和景的描写,而通过“寒”、“浅”、“薄”、“轻”这些字眼再与这句看似不经意间自然流露的平淡之语相呼应。立刻把词的意境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2、温庭筠喜欢把词的内容与词牌联系起来,因此把不同词牌的词进行比较,又会呈现出其不同的倾向性和各自的特点。《更漏子》与《菩萨蛮》相比较,就多描写夜间的情景,少了艳丽的词语,运用白描的手法把无限悲凉的感情表现的淋漓尽致。如:

  “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整首词情中有景,景中有情,甚至还能从中听到当时叹息声和雨声。纵观全词,看似是一个个物象的连接,实际上是作者内心思绪的起承转合。将内心的悲伤思念用文字的触觉、视觉乃至听觉表达出来。全词看似写景,实则写情。《酒泉子》四首中景物的萧条与人物内心的凄凉相辉映。面对“雨潇潇”、“花又落”、“杏花稀”、“雁南飞”、“柳花狂”等萧条的现象,人的情感得到了同情,情绪得到了释放。《玉蝴蝶》、《遐方怨》、《诉衷情》也与其风格相近。有时读着温词,感觉有一股浓香的气味透露出来,仿佛温庭筠把我们引进了一个女性的画廊。《归国遥》就是描写女子的芳容、神态。《杨柳枝》的八首都在咏柳,用“柳”这一物牵引着人的情感。《定西番》内容都与塞外有关。《女冠子》写的是女道士的形象,对“早求仙”的精神追求。

  3、《南歌子》是温庭筠词中一组最具特色词牌。与温庭筠的其他词牌相比,少了几分悲世悯人的无奈,人物的情思也不像其他词中的人物在无限的缠绵婉曲中使人觉得她们所思念的人因长久不能见的失望,心境变的飘渺而无奈,自己却无法把握。《南歌子》中女子的形象不再遮遮掩掩,故作娇嗔,而是对感情毫不隐瞒,对爱情有大胆的憧憬和表达。如“偷眼相行相。不如从嫁与,作鸳鸯。”、“为君憔悴尽,百花吋。”、“隔帘莺百啭,感君心。”、“忆君肠欲断,恨春宵”、“近来情更切,为思君”。每一句都直抒胸臆,每句“君”都含怨带嗔,又带着一丝甜蜜。表现的既缠绵又真率的情谊,也颇有乐府民歌的余风,给人以活泼新鲜的感觉。

【《经五丈原》 温庭筠】相关文章:

温庭筠《芙蓉》06-25

温庭筠简介07-29

温庭筠的词03-02

温庭筠诗集01-11

温庭筠名言09-29

温庭筠《苏武庙》10-18

温庭筠怎么读音03-11

温庭筠《杨柳枝》08-22

温庭筠《夜宴谣》08-24

温庭筠诗词赏析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