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温庭筠

时间:2020-09-23 15:24:03 温庭筠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南湖温庭筠

  这是一首来自唐代诗人温庭筠,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此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故乡的思念之情。全诗如下:

  南湖

  湖上微风入槛凉,翻翻菱荇满回塘。

  野船著岸偎春草,水鸟带波飞夕阳。

  芦叶有声疑雾雨,浪花无际似潇湘。

  飘然篷艇东归客,尽日相看忆楚乡。

  [注释]

  ⑴南湖:即今浙江绍兴的鉴湖。

  ⑵槛(jiàn):栏杆,此处似指湖边台榭上的栏杆,亦泛指台榭。按:刘学锴先生据末句“篷艇”二字断言此“槛”指上下四方加板的船。“槛”字确实有指船之意,但所指多为大型船只,又与“篷艇”不符。不过,对此字的理解并不影响全篇,读者可自辨之。

  ⑶菱荇(xìng):二者结为可食用的水生植物。

  ⑷飞夕阳:即“夕阳飞”的倒装,意谓在夕阳下飞。

  ⑸雾雨:蒙蒙细雨。

  ⑹潇湘:今湖南湘江与潇水的并称。

  ⑺篷艇:即篷船。

  ⑻楚乡:指飞卿在吴地(吴被楚灭,故又称楚地)太湖附近的旧乡。

  [简析]

  “野船”的“野”字用得好,像是刻意凝练过才下笔的`,其中透着一股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意蕴,而飞卿之所以客居他乡,不正是被俗事所扰么?飞卿笔下多次出现类似这般适于隐逸的景物,可见他对野趣是颇有眷恋的。“疑雾雨”的“疑”字用得亦传神,蒙蒙如雾霭之雨仍嫌太大,故用“疑”字更进一步的将雨“细”化,细到只能闻声,不能辨形的程度。古代文学中,常有将动词用作形容词的,然而若使读者可以明显感觉到词性的转变,则雕凿之迹显矣,实非上品。而观飞卿此“疑”字的用法,词性未变,但却有形容词之效,极妙。

  [作者简介]

  温庭筠:(约812 — 约870),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唐宰相温彦博后代。早年才思敏捷,以词赋知名,然屡试不第,客游淮间。宣宗朝试宏辞,代人作赋,以扰乱科场,贬为隋县尉。后襄阳刺史署为巡官,授检校员外郎,不久离开襄阳,客于江陵。懿宗时曾任方城尉,官终国子助教。诗词工于体物,设色丽,有声调色彩之美。吊古行旅之作感慨深切,气韵清新,犹存风骨。

  [练习及答案]

  (1)简要赏析颔联中“偎”或“带”字的妙处。

  答:1、“偎”字运用了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小船轻倚着长满青草的湖岸时的温馨、静谧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景象的喜爱之情。

  2、“带”字生动形象地写出水鸟伴着余晖从水面飞掠而过的轻灵(轻盈)的动态美,使整幅画面活泼灵动。

  (2)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简要赏析此诗。

  答:触景生情。前三联从触觉、视觉、听觉角度写舟中所见南湖清新幽美的景色,(诗人之旧乡即在烟波浩渺之太湖滨,故见此“浪花无际”之南湖)自然引起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南湖温庭筠】相关文章:

温庭筠名句12-17

温庭筠名言12-17

温庭筠名诗11-14

温庭筠略说11-13

温庭筠介绍11-05

温庭筠资料11-03

李商隐 温庭筠10-26

温庭筠《芙蓉》10-11

温庭筠的名言07-06

温庭筠唐诗阅读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