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州词》王之涣诗赏析

时间:2023-07-07 12:26:32 炜亮 王之涣 我要投稿

《凉州词》王之涣诗赏析

  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凉州词》王之涣诗赏析,希望对大家的工作和学习有所帮助,欢迎阅读!

  《凉州词》王之涣诗赏析

  王之涣(688-742),字季陵,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后迁居绛郡(今山西新绛县)。曾任冀州衡水主簿,不久被诬罢职,遂漫游北方,到过边塞。闲居十五年后,复出任文安县尉,唐玄宗天宝元年卒于官舍。

  王之涣是盛唐时期著名的边塞诗人,曾与王昌龄、高适、崔国辅等相唱和,名动一时。其传世之作仅六首,但都是热情洋溢的佳作,其中《凉州词》和《登鹳雀楼》等尤为大气磅礴,韵调优美,皆可列入盛唐代表作中。

  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诗鉴赏

  这是一首雄浑苍凉的边塞诗。“凉州词”,凉州歌的唱词。《乐府诗集》卷七十九《近代曲辞》载有《凉州歌》,并说明是玄宗开元年间西凉府都督所作。

  凉州,治所在今甘肃武威县。这首诗豪迈奔放的歌声,将祖国大西北的壮丽山川展现在我们面前。诗中描写的西北边疆之美,绝不同于江南水乡柔媚明丽之美,而是 一种高远的美,粗犷的美,足以令人精神世界升华的美,使人感到自己力量存在的美。这种美使人联想到历史和未来,使人体悟到永恒和无穷。最能表达这种美感的 是诗的前二句。“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它源远流长,一泻千里。远远望去,只见它蜿蜒曲折,奔流于万山丛中。仿佛由 天上流来,又仿佛流向天外。“黄河远上白云间”,是诗人真实的感受。在那片广袤无垠的土地上,诗人眼前所见到的只有两件事物:地上奔涌的黄河与天空浮动的 白云。诗人全神贯注,空旷而绝无寂寞之感。黄河、白云,色彩对照明丽。水流,云,使人感到宇宙的宏大与旷阔。

  次句“一片孤城万仞山”出现了塞上孤城,这是此诗主要意象之一,属于“画卷”的主体部分。“黄河远上白云间”是它远大的背景,“万仞山”是它靠近的背景。 在远川高山的反衬下,益见此城地势险要、处境孤危。“一片”是唐诗习用语词,往往与“孤”连文(如“孤帆一片”、“一片孤云”等等),这里相当于“一 座”,而在词采上多一层“单薄”的意思。

  这样一座漠北孤城,当然不是居民点,而是戍边的堡垒,同时暗示读者诗中有征夫在。“孤城”作为古典诗歌语汇,具有特定涵义。它往往与离人愁绪联结在一起, 如“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杜甫《秋兴》)、“遥知汉使萧关外,愁见孤城落日边”(王维《送韦评事》)等等。第二句“孤城”意象先行引入,为 下两句进一步刻划征夫的心理作好了准备。

  “羌笛何须怨杨柳”两句诗人寄寓自己对这广袤的边塞之中的人事的深沉感慨。羌笛,是西北边疆富有地方色彩的乐器。杨柳:汉横吹曲辞名《杨柳枝》的省称。又 名《折杨柳》。唐俗,赠别常以柳枝,取其“丝长”( 与“思长”偕音)之意。故《杨柳枝》也多用作送别曲。当羌笛的声音随风传来《杨柳枝》那熟悉的旋律时,诗人的情绪激越了。笛声充满了哀怨之情,在空旷的山 野间萦绕。那是戍边的军士在吹奏送别曲吧。他们曾经在这催人心碎的乐声中,告别了亲人,踏上漫漫的征途。如今,只要吹起这支曲子,他们的眼前会立即浮现妻 儿的泪眼,慈母的愁容。诗人劝慰他们:“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你们何必借《杨柳枝》来抒发满腔的幽怨呢?要知道,春风是吹不过玉门关的。这两句,写边地的荒寒和征人的怨情,情调转为忧伤。但这种忧伤并非一般悲抑低沉 的哀叹,而是暗含讽刺之意的。杨慎《升庵诗话》卷二说:“此诗言恩泽不及于边塞,所谓君门远于万里也”.可见诗人的本意并不在于夸张塞外的荒寒,说那里没 有春风,而是借自然现象来暗喻安居于繁华帝都的最高统治者不体恤征人,置远出玉门关戍守边境的士兵而不顾。

  这首诗是一幅西北边疆壮美风光的画卷,又是一首对出征将士满怀同情的怨歌,二者统一于短短的四句诗中,引人遐想,耐人寻味,全诗句句精采,情景交融,妙绝千古。

  《凉州词》王之涣诗赏析

  凉州词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注释:

  (1)凉州词:是一种曲子(《凉州词》)的唱词,不是诗题。又名《出塞》。

  (2)远上:远远向西眺望。黄河远上:从远处看黄河的源头。

  (3)孤城:指单独矗立的驻守边疆的城堡。

  (4)仞:古代的长度单位。

  (5)羌笛:羌族的一种乐器。羌族是中国西部的一个古老民族。

  (6)何须:何必。怨:埋怨。

  (7)杨柳:杨树的柳条,指一种叫《折杨柳》的歌曲。唐朝有折柳赠别的风俗。

  (8)度:越过。不度:吹不到。

  (9)玉门关:是古代通往西域的要道,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

  译文:

  远远望去,黄河奔流而来,好象与天边的白云连在了一起,山脚下,玉门关孤零零地矗立在崇山峻岭之中。何必用羌笛吹起那令人思念家乡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天迟迟不来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

  赏析

  这是一首边塞诗。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它气势雄伟 , 浩浩荡荡,一泻万丈,远远望去,黄河好像由天上流来。黄河、白云形成鲜明对比,塞外的空旷让诗人眼界非常开阔。然而眼前的城堡,却是那么凄凉。城堡夹在高山之中,更显得孤单冷清。

  山谷中,羌笛吹奏的送别曲《杨柳枝》在回荡,笛声充满了幽怨之情,那熟悉的旋律时,诗人不由得想起了家乡。“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你们何必借《杨柳枝》来抒发满腔的幽怨呢?原来春风是吹不到玉门关的。由景及情,抒发了守卫边疆的将士们凄怨而又悲壮的情感。

  读完诗,一幅西北边疆壮美风光的画卷展现眼前,诗中隐隐流露出将士们幽幽的哀怨悲叹。达到情中有景,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

  故事:

  旗亭画壁的故事

  王之涣小时候聪明超常。他年轻时,喜欢游览大好河山,结交当时一些著名诗人。

  在一个飘着小雪天冬日里,诗人王昌龄、高适和王之涣三人在长安城里不期而遇。朋友相逢,三个人都很高兴,商议一块到旗亭饮酒。

  三人来到酒家,当时酒楼里有戏班在演唱,店主一看来了几位贵客,赶紧叫出来四个年轻漂亮的姑娘助兴。王昌龄首先提议:“我们三个人,在当今诗坛上也算有点儿名气了,但一直没有排出高低。今日不妨听歌女唱诗,唱谁的,就在墙壁上画一笔记下来。谁的诗被唱得多,谁就是老大。”二人点头同意。

  第一位歌女上来了,唱了两首,全是王昌龄的绝句。接着第二位歌女唱了高适的一首绝句。王、高二人都很高兴,看着王之涣,王之涣很不好意思,连忙站起来,指最漂亮的那位姑娘说:“她唱的一定是我的诗歌,就是那位貌若天仙的美人。”

  轮到这位歌女,她果然唱的是王之涣的得意之作《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姑娘甜润而凄美的嗓音,把三位诗人听得如醉如痴。唱完后,歌女又唱了了两首绝句,也都是王之涣的作品。

  三人听着歌,喝着酒,讨论着诗,很是开心。

【《凉州词》王之涣诗赏析】相关文章:

凉州词王之涣诗赏析10-27

王之涣《凉州词》全诗翻译赏析07-21

王之涣《凉州词》全诗翻译及赏析04-01

王之涣凉州词原文及赏析11-24

王之涣凉州词全文赏析11-30

王之涣凉州词赏析大意11-29

凉州词唐王之涣赏析06-25

凉州词王之涣翻译赏析10-28

王之涣《凉州词》原文及赏析03-24

王之涣凉州词赏析翻译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