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庐山瀑布》的教学设计介绍

时间:2020-07-28 10:43:02 望庐山瀑布 我要投稿

《望庐山瀑布》的教学设计介绍

  一、教材分析:

《望庐山瀑布》的教学设计介绍

  《望庐山瀑布》描绘了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象,重在写景,意境优美。诗的语言精练传神。“挂”字化静为动,形象地表现出倾泻的瀑布在“遥看”中的状态;“疑”字写出了作者神奇的想象,这想象新奇、夸张却不失真,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掌握“紫”、“疑”的音、形、义。

  3、能体会诗句的意思,还原诗歌画面。

  4、初步体会李白的浪漫主义诗风。

  教学重点:

  体会诗句的意思,还原诗歌画面。

  教学难点:

  初步体会李白的浪漫主义诗风。

  教学准备:

  学生完成预习作业:

  1、练习朗读古诗,把古诗读正确、流利。

  2、查找有关资料,说说诗歌的意思。

  老师:备课,准备古筝曲、字卡。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的定位对课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使得本来对学生已经理解差不多的东西又重新产生学习兴趣,并在学习中不断地得到智力和思维的挑战。预习作业的合理设计对课堂的有效生成提供了有利地保证,节约了课堂的时间,让学生带着自己初步学习的知识走进课堂。

  教学设计:

  一、解题导入,直奔主题。

  1、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新的古诗《望庐山瀑布》。(学生齐读课题)

  2、这里的“望”是什么意思呢?(在“望”字下面加点)

  3、远看庐山的瀑布是怎样一番美景呢?下面我们就和诗仙李白一起走近庐山的瀑布。

  二、理解诗意,指导朗读。

  1、谁来读一读这首诗?(指读,正音,再读,把古诗读正确、流利)

  2、理解诗意

  (1)、不错,字音都读准了,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理解古诗的意思。同学们已经作了预习,现在请同桌之间互相说说古诗的意思,不明白的地方可以互相讨论。(学生互相把诗意讲给对方听,教师走进学生,理解学生学习情况。)

  (2)、交流诗句意思,教师点拨重点词句。

  A、第一行诗句是什么意思?谁来说说他的`理解?(指名学生回答)

  B、“香炉”是指烧香的炉子吗?(不是,是指香炉峰,是庐山的一座高峰)

  C、这里的烟指的是什么?是我们平时做饭时看到的烟吗?我们平时看到的云雾都是白色的,李白怎么会看到紫色的云雾呢?下面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老师描绘一幅美景:“我们来到美丽的香炉峰上游览,香炉峰上的云雾在阳光的照射下变成了神秘的紫色,冉冉上升。我们漫步山道,似乎随手就能摸到飘来的云雾。此时此刻,你会有什么感觉?(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板书:宛若仙境)把这美景用你的朗读表现出来。(学生自由练读第一行诗句)

  (设计说明:这一句的理解着重抓住“香炉”和“紫烟”来理解,通过层层点拨,并努力调动学生生活经验,使学生对这里瀑布所处的环境有了一定了解,为下面理解李白诗歌的特点作了一定的铺垫。)

  D、第二行诗句是什么意思?谁来说说他的理解?(指名学生回答)

  E、“遥看”是怎样的看?“遥”字和课题里的哪一个字相对应(望)远远看去瀑布就像什么?悬挂在什么地方?

  F、谁有这么神奇的力量把瀑布挂在高高的悬崖上?(大自然)

  让我们来赞叹一下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吧!(学生自由练读第二行诗句)

  G 、过渡:这时李白觉得远看瀑布还不够尽兴,他又走近瀑布仔细观察,他又看见了什么?谁来说说第三行诗句的意思?谁来说说他的理解?(指名学生回答)

  H、瀑布从山上流下来的速度快吗?从哪个字能看出来?

  这条瀑布有多少米?(三千尺)如果按照现在的数学单位换算,三千尺等于一千米,相当于一栋250层的楼房,这条瀑布真的有250层楼房那么高吗?

  J、小结:我们学过比喻和拟人这两种修辞方法,今天我们要学习另外一种修辞方法(板书:神奇的夸张)李白把庐山的瀑布夸张成三千尺那么长。

  K、朗读指导:谁能把瀑布飞流直下,雄伟壮观的气势读出来?(学生自由练读第三行诗句)

  L、最后一句诗的意思谁来说?

  Z、李白把瀑布说成是银河从高高的天上落下来了,他这样说恰当吗?为什么?瀑布和银河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X、说得好,李白的确是一个非常会想象的人。这首诗体现了李白怎样的想象?(板书:美丽的想象)

  (设计说明:引导学生自己对于诗句理解和内化。还对具体重点词语加以点拨。着重抓住“银河与瀑布”来理解,其实也是有意识地注意到此首诗的风格特点。)

  (3)、指导朗读全诗。

  A(出示朗读要求):

  1、你认为每一行诗中,哪个字(词)要特别强调?为什么?

  2、你认为这首诗哪几句诗应该读得轻一些?哪些诗应该读得响一些?为什么?

  3、四句行诗之间,哪里应该停顿得短一些?哪里应该停顿得长一些?为什么?

  4、后两行诗,哪行要读得快一些?哪行要读得慢一些?

  B、交流一:

  师:你认为每一行诗中,哪个字(词)要特别强调?为什么?

  生:紫炉(学生没找到,教师带着和学生一起找。)

  教师范读:重点强调“生”教师带着学生读。

  师:猜猜老师为什么会强调“生”。

  生:这样把云烟写得活起来,动起来了。

  师:下面几句呢?

  生:瀑挂

  师:把流动的瀑布写成了挂着的瀑布。化动为静,维纱维肖地出遥望中的瀑布。你看李白写得多神奇啊!

  生:落

  师: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好像我们强调的都是第五个字。难怪古人说:“七言诗,五字最响。”

  (穿插学生的练习朗读。)

  C、交流二:

  师:你认为这首诗哪几句诗应该读得轻一些?哪些诗应该读得响一些?为什么?

  生:第三句。

  师:四句行诗之间,哪里应该停顿得短一些?哪里应该停顿得长一些?为什么?

  生:第三句读得快点。(学生读得非常好。)

  师:后两行诗,哪行要读得快一些?哪行要读得慢一些?

  生:练习朗读。

  让学生整再自由练习朗读。学生读得津津有味,有的学生摇头晃脑,明显发现学生有很大的变化。

  指名读。读得不错。再点拨:一开始声音要稍轻一点,后面两句读重一点,声音高上去。

  再请一位同学读。

  学生读。教师为学生鼓掌。

  评点:平分秋色,两个人读得都很好,让我们一起读,争取超过他们两个人。把庐山瀑布的壮美读出来了。

  (设计说明:这么美的课文,只有多读、多背,才能真正领悟到文中之意,体会到文中之情,学生才能在情感上与作者产生共鸣,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在这一环节进行了精细化朗读的尝试,花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反复练习,反复揣摩,反复体会,总体感觉这一环节的操作还是十分有效的。)

  板书设计: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的教学设计介绍】相关文章:

【热门】《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12-20

【荐】《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12-18

【推荐】《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12-17

【精】《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12-17

《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推荐】12-17

《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汇编15篇12-16

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合集15篇07-02

望庐山瀑布改写12-23

改写望庐山瀑布12-23

《望庐山瀑布》反思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