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下曲其二王昌龄翻译

时间:2023-08-11 10:42:13 兴亮 王昌龄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塞下曲其二王昌龄翻译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一定没少看到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其实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塞下曲其二王昌龄翻译,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塞下曲

  作者 盛唐 王昌龄 体裁 五言古诗

  原文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翻译

  深秋的黄昏,军士牵着马来到洮水畔,牵马入水,河水寒冷,令人瑟瑟发抖,塞外的秋风不但猛烈,而且寒冷,吹在脸上更是像刀割一样。

  暮色苍茫,广袤的沙漠望不到边,天边挂着一轮金黄的落日,临洮城远远地隐现在暮色中。

  这里曾经是长城之战大败吐蕃的地方,斗志高昂,意气风发是众人的说法。

  然而,临洮这一带沙漠地区,一年四季,黄尘弥漫,战死者的白骨,杂乱地弃在蓬蒿间,从古到今,都是如此。

  《塞下曲四首·其二》注释

  ①饮(yìn)马:给马喝水。

  ②平沙:广漠的沙原。

  ③黯黯:昏暗模糊的样子。临洮:古县名,秦置,治所在今甘肃岷县,以临近洮水得名。秦筑长城,西起于此,故有“昔日长城战”之语。

  ④昔:全诗校:“一作当。”长:全诗校:“一作龙。”

  ⑤足:全诗校:“一作漏。一作是。”

  ⑥蓬蒿:蓬草蒿草之类杂草。诗末全诗校:“此首一本题作《望临洮》。”

  鉴赏1

  通过对塞外景物和昔日战争遗迹的描绘,着重表现军旅生活的艰辛及战争的残酷,其中蕴含了诗人对黩武战争的反对情绪。开头从军士饮马渡河的所见所感,描绘了塞外枯旷苦寒景象。诗人把描写的时间选在深秋的黄昏,这样更有利于表现所写的内容。写苦寒,只选择了水和风这两种最能表达环境特征的景物,笔墨简洁,又能收到很好的艺术效果。首句的“饮马”者是军士,诗中的水指洮水,临洮城就在洮水畔。“饮马”须牵马入水,以感觉水寒,看似不经意,实则工于匠心。中原或中原以外南地区,秋风只使人感到凉爽,但塞外的秋风,却已然“似刀”,足见其风不但猛烈,而且寒冷,仅用十字,就把地域的特点形象地描绘出来。三四两句写远望临洮的景象,“平沙”是沙漠之地。临洮,古县名,因县城临洮水而得名,即今日甘肃东部的泯县,是长城的起点。这里常常发生战争。暮色苍茫,广袤的沙漠望不到边,天边挂着一轮金黄的落日。临洮城远远地隐现在暮色中。境界阔大,气势恢宏。

  白骨是战死者的尸骨。今古贯通两句,上下句都包括在内:不仅指从古到今,还包括一年四季,每月每天。意思是说,临洮这一带沙漠地区,一年四季,黄尘弥漫,战死者的白骨,杂乱地弃在蓬蒿间,从古到今,都是如此。这里所谓的“白骨”,包括开元二年这次“长城战”战死的战士及这以前战死的战士。

  接着,诗人不是直接从正面进行辩驳或加以评论,而是以这里的景物和战争遗迹来作回答。没有一个议论字眼,却将战争的残酷极其深刻地揭示出来。

  这里是议论,是说理,但这种议论、说理,却完全是以生动的形象来表现,因而更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手法极其高妙。

  这首诗着重表现军旅生活的艰辛及战争的残酷,其中蕴含了诗人对战争的反对情绪。

  鉴赏2

  这首乐府曲和《塞上曲》 一样,都是表达作者反战思想的。如果《塞上曲》还是含蓄讽喻的风格的话,那么 《塞下曲》 就是作者反对战争,向往和平生活的直接抒怀了。

  诗歌是以长城为背景,以第一人称,用 “我” 的视角来描述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用水的冰冷刺骨来侧面说明塞外环境的恶劣。风和刀的比喻,在唐人诗歌里多有运用,如 “风头如刀面如割”,应该是那个时期诗人们普遍的惯用语。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这两句诗情景交融,很好的写出了作者所见。从“渡秋水” 到 “见临洮”,写实感很强,朴实无华,信手写来,却感伤至极。“黯黯” 两字叠用,通过声音的重复来表达心中的哀怨,深得诗心。

  后四句发幽古之思,写长城一带,历来战争不断,白骨成丘,景象凄惨。所谓“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一将功成万骨枯”,多少征战将士的白骨都被遗弃在莽莽野草之间,多少辉煌的人世功名都掩埋在了那漫漫的黄沙之下!全诗写得触目惊心,深刻地表达了作者的非战思想。

  作者介绍

  王昌龄(698—约757)唐代诗人。字少伯,唐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公元727年(开元十五年)进士及第,授秘书省校书郎。公元734年(开元二十二年)中博学宏词,授汜水(今河南荥阳县境)尉,再迁江宁丞,故世称王江宁。约在公元737年(开元二十五年)秋,获罪被谪岭南。三年后北归。公元748年(天宝七年)谪迁潭阳郡龙标(今湖南黔阳县)尉。安史乱后还乡,道出亳州,被刺史闾丘晓所杀。

  王昌龄在当时曾名重一时,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称,擅长七绝,被后世称为“七绝圣手”。存诗一百七十余首,多为当时边塞军旅生活题材,描绘边塞风光,激励士气,气势雄浑,格调高昂,手法细腻。

【塞下曲其二王昌龄翻译】相关文章:

《塞下曲》王昌龄唐诗注释翻译赏析04-12

从军行其二王昌龄翻译03-10

王昌龄从军行其二翻译05-07

王昌龄《从军行》其二翻译07-28

《塞下曲·饮马渡秋水》王昌龄唐诗注释翻译赏析12-01

塞下曲四首王昌龄的诗原文赏析及翻译08-03

塞下曲其一王昌龄09-24

《塞下曲·其二》卢纶唐诗注释翻译赏析04-13

《从军行》其二王昌龄原文翻译及赏析11-08

王昌龄 出塞其二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