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塞王昌龄感受

时间:2022-11-18 13:40:12 小花 王昌龄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出塞王昌龄感受

  出塞这是王昌龄著名的两首边塞诗之一,表达了诗人希望早日平息边塞战事,使人民过上安定生活的良好愿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出塞王昌龄感受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出塞 王昌龄感受1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注释】

  “秦时明月汉时关”:我国在秦、汉时代便修筑长城防御匈奴入侵。这里“秦”、“汉”虽在字面上分属“月”、“关”,在意义上却是合指的,修辞学称“互文见义”,即秦、汉时的明月,照着秦、汉时的关。关,边关,关塞。

  但使:只要。

  龙城:卢龙城(在今河北省),汉代右北平郡、唐北平郡守所在地。

  飞将:汉朝名将李广。南侵的匈奴惧怕他,称他为“飞将军”。这里泛指英勇善战的将领。

  胡马:指侵扰内地的外族骑兵。胡,泛指西北方的少数民族,此处指匈奴。

  阴山:横亘於今内蒙古自治区南境的山脉,汉时匈奴常据阴山侵扰汉朝。

  【作者简介】

  王昌龄(698─约757),字少伯,唐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唐玄宗开元十五年(727)进士。王昌龄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称,是一代七绝圣手。其诗多为当时边塞军旅生活题材,描绘边塞风光,激励士气,气势雄浑,格调高昂,手法细腻,其诗《从军行》七首、《出塞》二首都很有名。也有以感时、宫怨、送别为题材的佳作。有作品集《王昌龄集》。

  【古诗今译】

  秦汉时的边关,至今在月下依然如故,而战争却一直持续不断,已有无数将士血洒疆场,又有多少战士仍然戍守着边关,不能归来。只要镇守龙城的飞将军李广还活着,就不会让匈奴的`骑兵跨越过阴山,侵犯我中原。

  【赏析】

  这是王昌龄著名的两首边塞诗之一,表达了诗人希望朝廷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事,使人民过上安定生活的良好愿望。

  诗人一着笔,便勾勒了一幅冷月照边关的苍凉景象。这里的“秦时明月汉时关”意思是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诗人暗示,明月还是秦汉时的明月,边关还是秦汉时的边关,可是这里的战事自秦汉以来却从不曾间断过,突出了时间的久远,战事的频繁。而“万里长征人未还”中的“万里”极言边塞和内地距离之遥远,空间之辽阔。“人未还”又令人不得不联想到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灾难,诗人悲愤的情感在此表现得更为直接而又深沉。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龙城飞将”是指汉武帝时镇守卢龙城的名将李广,他英勇善战,多次把匈奴打败。“不教”,不让,不允许。“胡马”,这里指代外族入侵的骑兵。“度阴山”,跨过阴山。诗人寄希望于有才能的像汉代李广那样的将军,同时又语带讽刺,表现了诗人对朝廷用人不当和将帅腐败无能的不满。弦外之音,令人寻味无穷。

  出塞 王昌龄感受2

  出塞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生平

  王昌龄是唐玄宗李隆基时期的著名的边塞诗人,有“七绝圣手”之誉。王昌龄山西太原人(跟我也是老乡),他另外一个老乡大家也认识,叫王维,也是山西人。王姓在当时的山西是名门望族,同时山西也是王姓的发源地。(敲黑板注意,各位王姓小伙伴。)

  王昌龄的佛系做派

  当时读书人都是要科举考试,可这就是王昌龄,不是他没钱去科举,是他不想去。那他想的是什么?佛系王昌龄心里想的是遁入道家的那种独与天地共往来的生活状态,所以他与当时的读书人背道而驰,不去考公务员,反而去学道,求取长生不老。真的替王昌龄的父母着急啊。

  王昌龄仕途

  农耕渔樵、嵩山学道、漫游河北、塞外穷游、隐居田园...他的上半生就这样度过了,但生活的真谛不就在于折腾吗?不折腾几下,谁有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呢?就这样,隐居的王昌龄开始准备科举,这次不能裸考了,果然进士及第进士及第当然要赐予官职,王昌龄就得了一个秘书省校书郎的官职,就是大唐国家图书馆管理员,属于基层官员,但官小责任大,也不是那么好当的,必须有满腹经纶才可以。在长安,王昌龄结识了李白、高适、王维、孟浩然等人,也算是入了盛唐大咖圈。

  王昌龄被贬

  在汜水县尉任上的王昌龄,看不惯奸臣李林甫排挤贤相张九龄,便对张九龄表示同情,这就得罪了奸臣那帮人,于是倒霉的王同学被贬到了张九龄的家乡岭南。(长安十二时辰,那个李林甫演的不错,很有奸臣样)。路上还跟孟浩然成了朋友,离开时孟浩然还专门写了一首诗送他。王昌龄算是当时诗人圈里很受欢迎的人,人品不错,孟浩然、常建、李白、岑参都给他写过诗,也算是比较有面子。他当了八年的江宁丞,因此得名“王江宁”。因为平时不注意小节(上班迟到、早退、翘班...)被贬到了龙标也就是湖南怀化(湘西),还有绰号“王龙标”。

  离奇被杀

  安史之乱爆发,大唐江山岌岌可危,这时候已经是老年的.王昌龄离开了龙标,在北上的路上,路过安徽亳州的时候被当地刺史闾丘晓所杀。(前文有所叙述)

  上篇文章中说到《出塞》中“龙城飞将”的争议,有学者认为龙城飞将是李陵而不是李广,其实他两是一家子,李广是李陵的爷爷。

  飞将军李广

  飞将军李广(西汉名将)大家很熟,他深得汉文帝和汉景帝的赏识,受汉武帝重用。吴楚七国之乱时,李广任骁骑都尉,跟随太尉周亚夫反击吴楚叛军,夺取叛军军旗,立了大功,以此名声显扬。

  李广是自刎而死,临终前李广对他的部下说:“我从少年起与匈奴作战七十多次,如今有幸随大将军出征同单于军队交战,可是大将军又调我的部队走迂回绕远的路,偏偏迷路,难道不是天意吗?况且我已六十多岁,毕竟不能再受那些刀笔吏的污辱。”于是就拔刀自刎了。李广军中将士都为之痛哭。

  李广之孙李陵

  汉武帝派兵大战单于,召见李陵运送粮草,李陵年轻气盛,哪里甘于做一个运输队,多次请战,向汉武帝许诺要以少击多,武帝同意其请求。于是,李陵率领他的五千步兵从居延出发,到浚稽山扎营。李陵在浚稽山遭遇到单于主力,被匈奴三万多骑兵包围。李陵率不下奋勇杀敌,但寡不敌众。匈奴数千骑兵紧追,韩延年战死,李陵被俘。

  虽然文武百官都骂李陵,汉武帝当然也很生气,但是他还是召见了司马迁,司马迁则说:“李陵服侍母亲孝顺,对士卒讲信义,常奋不顾身以赴国家危难。他长期以来养成了国士之风。今天他一次战败,那些为保全身家性命的臣下便攻其一点而不计其余,实在令人痛心。”李陵家人暂时也没事。

  李陵在匈奴一年后,武帝派因杅将军公孙敖带兵深入匈奴境内接李陵。公孙敖无功而返,对武帝说,李陵在帮单于练兵以对付汉军。武帝听到后,便将李陵家处以族刑,他母亲、兄弟和妻子都被诛杀。(其实这次是武帝听信了谗言)。但单于就不一样了,知道李陵是个人才,很看重李陵,还把女儿嫁给他。后来,武帝又派人暗示李陵希望他归汉,但是李陵亲人已被杀,李陵最终在匈奴二十年后病死。

【出塞王昌龄感受】相关文章:

王昌龄出塞05-29

出塞王昌龄11-30

王昌龄的出塞09-17

《出塞》王昌龄唐诗07-19

王昌龄出塞的意思11-30

王昌龄出塞意思11-23

王昌龄的出塞的意思11-09

王昌龄《出塞》古诗赏析11-30

《出塞》王昌龄注释翻译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