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西林壁》三年级教案

时间:2020-09-02 16:38:30 题西林壁 我要投稿

《题西林壁》三年级教案

  引导语: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人称苏东坡。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歌善于从常见的事物中揭示深刻的道理。《题西林壁》就是他的一部作品,诗文的寓意十分深刻,但所用的语言却异常浅显。深入浅出,这正是苏轼的一种语言特色。

《题西林壁》三年级教案

  《题西林壁》三年级教案

  1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缘”,理解“识”、“缘”等字在诗句中的意思,说出诗句的大意;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3、在理解诗句大意的基础上,体会诗人的思想情感,领会诗中包涵的人生哲理。

  2学情分析

  班上有47个学生,大部分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比较高,基础较扎实,课堂上能做到认真思考。有几个学生成绩拔尖,思维活跃,能积极举手发言,上进心强,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有四个学生的语文基础比较薄弱,课堂专注力比较差,在学习上有畏难情绪,作业时常不能按时上交。总体而言,全班的语文基础扎实,生字词方面基本能过关,但对于阅读中比较抽象的题目,特别是讲人生哲理类的题目,比较难理解到位。作文的篇章结构,整体框架已初步成形,但是在选材立意、遣词造句方面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大意; 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的思想情感,领会诗中包涵的人生哲理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复习导入

  (出示庐山图片)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哪里吗?这里是庐山。相信大家对庐山并不陌生,还记得我们三年级的时候学过的有关庐山的诗文吗?(生答:《望庐山瀑布》)大家还记得李白是怎么描绘庐山的秀丽的美景,让人惊叹的飞瀑的吗?让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日照香炉生紫烟······”

  有句话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的,由于每个人的观察方式不同,面对同一座庐山,不同的人会看到不同的景色。今天我们看看苏轼眼中的庐山是什么样的。翻开课本第22页,我们一起来学习苏轼的《题西林壁》。(放相关课件)——题西林壁。(板书:题西林壁)

  活动2【讲授】学习课文

  1.初读诗歌,读通读顺

  (1)范读古诗,纠正读音

  师:同学们都读得不错,如果能注意一下停顿就更好了。有停顿才更能读出诗的韵律,读出诗的诗味。请一位同学来朗读一下这首古诗,其他同学在每句话的停顿处用“/”做上标记。

  (2)听读古诗,划出停顿;

  根据停顿,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一遍

  2、 知诗人,解诗题 大家知道《题西林壁》作者是谁吗?

  下面我们简单来了解一下苏轼(播放作者简介课件)。

  知识要点: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人称苏东坡。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歌善于从常见的事物中揭示深刻的道理。

  我们不管读文章还是读诗,都要先从题目开始。请大家结合注释,来读一读题目。有哪个同学愿意来说一说,题目是什么意思?

  (“题”字就是书写,题写的意思。西林就是西林寺,在江西庐山。全题就是书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的意思。《题西林壁》是苏轼游览庐山时,题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

  师:带着你对课文的理解,再读一遍。

  (3)齐读全诗,整体感悟 师:谁来说说你从这首诗中读出苏轼笔下的庐山是什么样子的? (让学生自由地说自己的感受)

  师:看来同学们的感受到的苏轼笔下的庐山是不一样的,那么下面我们就细读全诗,从字里行间去感受苏轼笔下的庐山。

  (4)分小组朗读第一、二句 边读边思考:

  ①诗人是从哪几个角度观察庐山的?请大家在书上划出来。这是三组什么词?

  (“横、侧、远、近、高、低”,六个角度,分别出示表示“横、侧、远、近、高、低”六个观赏角度的`庐山图片,并说明从不同的角度看见的景色是不一样的。 反义词——由此引导学生理解,“横”与“侧”相对,是“正面”的意思)

  ②诗人都看到了哪些景色?

  (山岭,山峰)

  ③看图说说“岭”和“峰”各有什么特点?

  (出示图片,提醒学生关注两幅图的差异。“岭”的特点是连绵不断;“峰”的特点是直插云天,用动作表示一下。)

  师:那连起来我们可以这么理解诗第一、二句,一边用手势来表示:从正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从侧面看庐山直插入云,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第一、二句主要写作者从各个角度去观赏庐山,女生读第一、二句。

  (5)男生读第三、四句,并思考:

  ①“面目”是什么意思?(由人的面目引出,“面目”即是样子、面貌)

  ②身是指什么呢?(由身体引出,“身”就是自身、自己,这里指诗人)

  师:这两句话连起来理解,就是“我不认识庐山的真正的样子,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用关联词说“因为••••••所以••••••”说一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③诗人从多个角度看庐山,都没看清楚它的真面目。你认为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从不同的角度,多方面地了解事物)

  师:不管从正面、侧面、远处、低处、高处、近处看庐山,都只是看到庐山的一个面。就像我们生活在地球上,看到的只是地球的一部分。但是宇航员杨利伟升上太空就能看到地球的全貌,我们才真切地知道地球是一个蓝色的星球。 所以这句话也正是蕴含了这样一个哲理:从不同的角度,多方面地了解事物。因此这句话成了千古流传的名句,大家可以多读读。

  总结:有时候我们看事物,就像盲人摸象一样,摸到腿就说这是柱子,摸到鼻子就说这是擀面杖。所以我们要学会全面、客观地观察身边的世界,不轻易下定论。

  【知识延伸】

        庐山

  庐山 ,又名匡山、匡庐,是中华十大名山、世界文化遗产、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中国四大避暑胜地。地处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市境内,山体呈椭圆形,典型的地垒式块段山。

  庐山位于东经115°52′~116°8′,北纬29°26′~29°41′。东偎婺源、鄱阳湖,南靠滕王阁,西邻京九铁路大通脉,北枕滔滔长江。长约25公里,宽约10公里,绵延的90余座山峰,犹如九叠屏风,屏蔽着江西的北大门,主峰汉阳峰,海拔1474米。

  庐山自古命名的山峰便有171座。群峰间散布冈岭26座,壑谷20条,岩洞16个,怪石22处。水流在河谷发育裂点,形成许多急流与瀑布,瀑布22处,溪涧18条,湖潭14处。最为著名的三叠泉瀑布,落差达155米,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之美句。

  庐山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和旅游观赏价值,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誉,与鸡公山、北戴河、莫干山并称“中国四大避暑胜地”。

  庐山入选为:世界文化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中华十大名山、中国最美十大名山、中国四大避暑胜地、首批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等荣誉称号。含鄱口、三叠泉、芦林湖、五老峰、黄龙潭、好汉坡、三宝树等均为庐山著名的风景点.


【《题西林壁》三年级教案】相关文章:

题西林壁教案范文12-29

小学题西林壁教案09-04

题西林壁 优秀教案06-13

苏轼题西林壁教案06-09

2017题西林壁教案05-26

《题西林壁》名师教案05-20

《题西林壁》教案示例05-18

小学《题西林壁》教案05-09

苏轼《题西林壁》教案12-01

题西林壁教案五篇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