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拟挽歌辞》三首原文鉴赏

时间:2023-04-03 14:16:01 振濠 陶渊明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陶渊明《拟挽歌辞》三首原文鉴赏

  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大家应该都听过他的《拟挽歌辞》,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关于陶渊明《拟挽歌辞》三首原文鉴赏

陶渊明《拟挽歌辞》三首原文鉴赏

  陶渊明《拟挽歌辞》原文鉴赏 1

  其一

  有生必有死,早终非命促。

  昨暮同为人,今旦在鬼录。

  魂气散何之?枯形寄空木。

  娇儿索父啼,良友抚我哭。

  得失不复知,是非安能觉?

  千秋万岁后,谁知荣与辱。

  但恨在世时,饮酒不得足。

  其二

  在昔无酒饮,今但湛空觞。

  春醪生浮蚁,何时更能尝?

  肴案盈我前,亲旧哭我傍。

  欲语口无音,欲视眼无光。

  昔在高堂寝,今宿荒草乡。

  荒草无人眠,极视正茫茫。

  一朝出门去,归来夜未央。

  其三

  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

  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

  四面无人居,高坟正嶕峣。

  马为仰天鸣,风为自萧条。

  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

  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

  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注释】:

  (1)嶕峣:很高的样子。

  (2)幽室:指坟穴。

  (3)向来:刚才。

  (4)或余悲:也许有些人还有悲伤。亦已歌:也开始唱歌了。

  (5)何所道:有什么可说的呢?山阿:山陵。

  作品主题

  其一是说死后收殓的情况,描述儿女朋友痛哭,诗人豁达地说死后便没有荣誉与羞辱,只觉得酒还未喝够便死了,有些遗憾。

  其二是出殡前的祭祀。诗人描述亲人的哀伤,自己虽感到不能饮酒的遗憾,但已为快离家园而有些黯然。

  其叁是写下葬的情形。对下葬后的幽冥世界不猜测,也认为贤达也不能逃避死亡。这与当时追求神仙得道的风气迥异。

  陶渊明有一些以发挥哲理为主要内容的作品,《拟挽歌辞》也可以归入这一类。这类诗可以视为玄言诗,但与东晋流行的玄言诗有所不同,并非“柱下之旨归,漆园之义疏”(刘勰《文心雕龙·时序》),而是将生活中的体验提炼到哲学的高度。魏晋人注重门阀,陶诗中有的写到宗族关系或对儿子加以训诫,如《命子》、《责子》、《赠长沙公》等,可见陶渊明也还是重视家族的荣誉和门第的。

  作品鉴赏

  陶诗一大特点,便是他怎么想就怎么说,基本上是直陈其事的“赋”笔,运用比兴手法的地方是不多的。故造语虽浅而涵义实深,虽出之平淡而实有至理,看似不讲求写作技巧而更得自然之趣。这就是苏轼所说的“似枯而实腴”。魏晋人侈尚清谈,多言生死。但贤如王羲之,尚不免有“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之叹;而真正能勘破生死关者,在当时恐怕只有陶渊明一人而已。如他在《形影神·神释》诗的结尾处说:“纵浪大化中,不忧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意思说人生居天地之间如纵身大浪,沉浮无主,而自己却应以“不忧亦不惧”处之。这已是非常难得了。而对于生与死,他竟持一种极坦率的态度,认为“到了该死的时候就任其死去好了,何必再多所顾虑!”这同陶在早些时候所写的《归去来辞》结尾处所说的“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实际是一个意思。

  这种勘破生死关的达观思想,虽说难得,但在一个人身体健康、并能用理智来思辨问题时这样说,还是比较容易的。等到大病临身,自知必不久于人世,仍能明智地认识到这一点,并以半开玩笑的方式(如说“但恨在世时,饮酒不得足”)写成自挽诗,这就远非一般人所能企及了。陶渊明一生究竟只活了五十几岁(梁启超、古直两家之说)还是活到六十三岁(《宋书·本传》及颜延之《陶徵士诔》),至今尚有争议;因之这一组自挽诗是否临终前绝笔也就有了分歧意见。近人逯钦立先生在《陶渊明事迹诗文系年》中就持非临终绝笔说,认为陶活了六十三岁,而在五十一岁时大病几乎死去,《拟挽歌辞》就是这时写的。对于这三首自挽诗,吴小如先生断定他是在大病之中,至少认为自己即将死去时写的。而诗中所体现的面对生死关头的达观思想与镇静态度,毕竟是太难得了。至于写作时间,由于《自祭文》明言“岁惟丁卯,律中无射”,即公元427年(宋文帝元嘉四年)九月,而自挽诗的第三首开头四句说:“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竟与《自祭文》时令全同,倘自挽诗写作在前,就太巧合了。因此把这三首诗隶属于作者临终前绝笔更为适宜。

  第一首开宗明义,说明人有生必有死,即使死得早也不算短命。这是贯穿此三诗的主旨,也是作者对生死观的中心思想。然后接下去具体写从生到死,只要一停止呼吸,便已名登鬼录。从诗的具体描写看,作者是懂得人死气绝就再无知觉的道理的,是知道没有什么所谓灵魂之类的,所以他说:“魂气散何之,枯形寄空木。”只剩下一具尸体纳入空棺而已。以下“娇儿”、“良友”二句,乃是根据生前的生活经验,设想自己死后孩子和好友仍有割不断的感情。“得失”四句乃是作者大彻大悟之言,只要人一断气,一切了无所知,身后荣辱,当然也大可不必计较了。最后二句虽近诙谐,却见出渊明本性。他平生俯仰无愧怍,毕生遗憾只在于家里太穷,嗜酒不能常得。此是纪实,未必用典。不过陶既以酒与身后得失荣辱相提并论,似仍有所本。盖西晋时张翰有云:“使我有身后名,不如即时一杯酒。”(见《晋书·文苑》本传)与此诗命意正复相近似。

  此三诗前后衔接,用的是不明显的顶针续麻手法。第一首以“饮酒不得足”为结语,第二首即从“在昔无酒饮”写起。而诗意却由入殓写到受奠,过渡得极自然,毫无针线痕迹。“湛”训没,训深,训厚,训多(有的注本训澄,训清,似未确),这里的“湛空觞”指觞中盛满了酒。“今但湛空觞”者,意思说生前酒觞常空,现在灵前虽然觞中盛满了酒,却只能任其摆在那里了。“春醪”,指春天新酿熟的酒。一般新酒,大抵于秋收后开始酝酿,第二年春天便可饮用。“浮蚁”,酒的表面泛起一层泡沫,如蚁浮于上,语出张衡《南都赋》。这里说春酒虽好,已是来年的事,自己再也尝不到了。“肴案”四句,正面写死者受奠。“昔在”四句,预言葬后情状,但这时还未到殡葬之期。因“一朝出门去”是指不久的将来,言一旦棺柩出门就再也回不来了,可见这第二首还没有写到出殡送葬。末句是说这次出门之后,再想回家,只怕要等到无穷无尽之日了。一本作“归来夜未央”,意指自己想再回家,而地下长夜无穷,永无见天日的机会了。亦通。

  从三诗的`艺术成就看,第三首写得最好,故萧统《文选》只选了这一首。此首通写送殡下葬过程,而突出写了送葬者。“荒草”二句既承前,又写出基地背景,为下文烘托出凄惨气氛。“严霜”句点明季节,“送我”句直写送葬情状。“四面”二句写墓地实况,说明自己也只能与鬼为邻了。然后一句写“马”,一句写“风”,把送葬沿途景物都描绘出来,虽仅点到而止,却历历如画。然后以“幽室”二句作一小结,说明圹坑一闭,人鬼殊途,正与第二首末句相呼应。但以上只是写殡葬时种种现象,作者还没有把真正的生死观表现得透彻充分,于是把“千年”句重复了一次,接着正面点出“贤达无奈何”这一层意思。盖不论贤士达人,对有生必有死的自然规律总是无能为力的。这并非消极,而实是因勘得破看得透而总结出来的。而一最精彩处,全在最后六句。“向来”犹言“刚才”。刚才来送殡的人,一俟棺入穴中,幽室永闭,便自然而然地纷纷散去,各自回家。这与上文写死者从此永不能回家又遥相对照。“亲戚”二句,是识透人生真谛之后提炼出来的话。家人亲眷,因为跟自己有血缘关系,可能想到死者还有点儿难过;而那些同自己关系不深的人则早已把死者忘掉,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去了。《论语·述而》:“子于是日哭,则不歌。”这是说孔子如果某一天参加了别人的丧礼,为悼念死者而哭泣过,那么他在这一天里面就一定不唱歌。这不但由于思想感情一时转不过来,而且刚哭完死者便又高兴地唱起歌来,也未免太不近人情。其实孔子这样做,还是一个有教养的人诉诸理性的表现;如果是一般人,为人送葬不过是礼节性的周旋应酬,从感情上说,他本没有什么悲伤,只要葬礼一毕,自然可以歌唱了。陶渊明是看透了世俗人情的,所以他反用《论语》之意,爽性直截了当地把一般人的表现从思想到行动都如实地写了出来,这才是作者思想上的真正达观而毫无矫饰的地方。陶之可贵处亦正在此。而且在作者的人生观中还是有着唯物的思想因素的,所以他在此诗的最后两句写道:“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大意是,人死之后还有什么可说的呢,他把尸体托付给大自然,使它即将化为尘埃,同山脚下的泥土一样。这在佛教轮回观念大为流行的晋宋之交,真是十分难能可贵的唯物观点呢。

  至于前面说的此三首陶诗极有新意,是指其艺术构思而言的。在陶渊明之前,贤如孔孟,达如老庄,还没有一个人从死者本身的角度来设想离开人世之后有哪些主客观方面的情状发生;而陶渊明不但这样设想了,并且把它们一一用形象化的语言写成了诗,其创新的程度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当然,艺术上的创新还要以思想上的明彻达观为基础。没有陶渊明这样高水平修养的人,是无法构想出如此新奇而真实、既是现实主义的、又是浪漫主义的作品来的。

  陶渊明《拟挽歌辞》原文鉴赏 2

  原文

  有生必有死,早终非命促。

  昨暮同为人,今旦在鬼录。

  魂气散何之,枯形寄空木。

  娇儿索父啼,良友抚我哭。

  得失不复知,是非安能觉!

  千秋万岁后,谁知荣与辱?

  但恨在世时,饮酒不得足。

  在昔无酒饮,今但湛空觞。

  春醪生浮蚁,何时更能尝!

  肴案盈我前,亲旧哭我旁。

  欲语口无音,欲视眼无光。

  昔在高堂寝,今宿荒草乡;

  一朝出门去,归来夜未央。

  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

  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

  四面无人居,高坟正嶣峣。

  马为仰天鸣,风为自萧条。

  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

  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

  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翻译

  人命有生必有死,早终不算生命短。

  昨晚生存在世上,今晨命丧赴黄泉。

  游魂飘散在何处?枯稿尸身存木棺。

  娇儿找父伤心啼,好友痛哭灵柩前。

  死去不知得与失,哪还会有是非感?

  千秋万岁身后事,荣辱怎能记心间?

  只恨今生在世时,饮酒不足太遗憾。

  生前贫困无酒饮,今日奠酒盛满觞。

  春酒清香浮泡沫,何时能再得品尝!

  佳肴满案摆面前,亲友痛哭在我旁。

  想要发言口无声,想要睁眼目无光。

  往日安寝在高堂,如今长眠荒草乡。

  一朝归葬出门去,想再归来没指望。

  茫茫荒野草枯黄,萧瑟秋风抖白杨。

  已是寒霜九月中。亲人送我远郊葬。

  四周寂寞无人烟,坟墓高高甚凄凉。

  马为仰天长悲鸣,风为萧瑟作哀响。

  墓穴已闭成幽暗,永远不能见曙光。

  永远不能见曙光,贤达同样此下场。

  刚才送葬那些人,各自还家入其房。

  亲戚或许还悲哀,他人早忘已欢唱。

  死去还有何话讲,寄托此身在山冈。

  注释

  非命促:并非生命短促。意谓牛死属于自然规律,故生命并无长短之分。

  昨暮:昨晚。

  同为人:指还活在世上。

  今旦:今晨。

  在鬼录:列入鬼的名册,指死去。

  魂气:指人的精神意识。

  散何之:散归何处。

  枯形:枯槁的尸体。

  奇空木:安放于棺木之中。

  索:寻找。

  千秋万岁:千年万年,形容岁月长久。

  湛空觞:是说往日的空酒杯中,如今盛满了澄清的奠酒。

  春醪:春酒。

  浮蚁:酒面上的泡沫。

  肴案:指摆在供桌上的盛满肉食的木盘。

  肴:荤菜。

  案:古代进食用的一种短脚木盘。

  盈:指摆满。

  荒草乡:指荒草丛生的坟地。

  出门去:指出殡。

  夜未央:未有尽头,遥遥无期。

  良:确,诚。

  何:何其,多么。

  茫茫:无边无际的样子。

  萧萧:风吹树木声。

  严霜:寒霜,浓霜。

  送我出远郊:指出殡送葬。

  无人居:指荒无人烟。

  嶣峣:高耸的样子。

  马:指拉灵枢丧车的马。

  幽室:指墓穴。

  朝:早晨,天亮。

  贤达:古时指有道德学问的人。

  无奈何:无可奈何,没有办法。指皆不免此运。

  向:先时,刚才。

  各自还其家:“各已归其家”,兹从逯本。

  已歌:已经在欢快地歌了。是说人们早已忘了死者,不再有悲哀。

  何所道: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托体:寄身。

  山阿:山陵。

  注释

  嶕峣:很高的样子。

  幽室:指坟穴。

  向来:刚才。

  或余悲:也许有些人还有悲伤。亦已歌:也开始唱歌了。

  何所道:有什么可说的呢?山阿:山陵。

  鉴赏

  本诗作于公元427年,除了这三首诗之外,时年六十三岁的作者还留下了一《自祭文》,这些文字是他通过超越死的方式,留在世间的最大的精神遗产,也是他留给这个娑婆世界最后的也是最大的坦荡。写这组诗时的陶渊明,因饥饿而身染重病,于九月写下了这组绝笔,两个月后自然而然地完成了生命历程。

  如果说《自祭文》(见本书最后一)中存有些许温情,这组诗则冷峻而无情。这组诗从不同侧面描述了死亡。第一首是纯粹的死亡视角,第二首是想象自己已然死去,而第三首则是对于死亡的'超越。层层递进,最后终于完成了生命的圆满。这首诗中,作者已经放下生死,以坦然的心态面对即将到来的死亡。

  历代诗人都认为第三首诗是真正的精华,昭明太子的文选中甚至只选择了这一首。为力求圆满,现一并鉴赏三首。前两首可以视作第三首的铺陈。

  一开始陶渊明便开宗明义:“有生必有死,早终非命促。”

  “昨暮同为人,今旦在鬼录”,这种思想在更早的年代就已经以文字的方式出现:“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古诗十九首》)。但是这些文字多以生之视角来看问题,而陶渊明则直面死亡。

  “魂气散何之?枯形寄空木。娇儿索父啼,良友抚我哭”,从生之视角来看,这一场景是令人悲痛的。但面对自己的死亡,陶渊明反而以很平静的语气说出这些话,理由如下:“得失不复知,是非安能觉?”身后事和他无关,和亲朋好友关系也不大。

  和他有关的事物是死亡,而他已然超越了它。

  “千秋万岁后,谁知荣与辱?”不同于杜甫书写李白时“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的伤感,此刻的陶渊明,是坦然的,甚至是轻松的,哪怕是面对死亡。这两句同时也为下文结尾做了铺陈,“但恨在世时,饮酒不得足”,很幽默地调侃了我们讳言的死亡。不经意地展现出真正的名士风度。

  第一首诗末两句很自然地过渡到第二首诗,前面写“饮酒不得足”,第二首诗以“在昔无酒饮”开头,用了不严格的顶针手法。

  “春醪生浮蚁,何时更能尝?肴案盈我前,亲旧哭我傍”。在陶氏看来很讽刺,生前没有酒喝,或者喝的酒不够,而死后灵案前却摆满了酒。

  陶氏眷恋春酒,春是万物生长的时节。联系“有生必有死,早终非命促”与第三首诗结尾的“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不难看出“春醪”确实是生的意象,但代表的却是重生,或涅槃。

  作者继而写到自己“欲语口无音,欲视眼无光。昔在高堂寝,今宿荒草乡”,陶氏的这一丝落寞,并非对死亡恐惧,仅是对寂寞的不适应。而在下文,则加重了这份茕茕孑立的孤独感:“一朝出门去,归来夜未央。”

  此时的陶渊明,他的身,包括他的心,都已“诚愿游崑华,邈然兹道绝”(《形影神三首》)。

  第三首诗以“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开头,想象着自己下葬的场景。“严霜”“九月”无疑强调了这个过程是在一个肃杀的时节完成的。下文的“嶕峣”,原指山之巍峨高耸,陶渊明用以形容坟茔,一方面暗示了他认为死亡并不可怕,可怕的恰恰是对于死亡的恐惧。另一方面也意味着,他视死亡为一种涅槃重生。

  在这种解读之下,“马为仰天鸣,风为自萧条”,结合上下文,这两句放在这里不能单纯地解读为旷达(如上所述)抑或伤悲,它兼具世俗之悲与离世之旷。“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其中二三两句再度强调了这种幽忧的伤悲,下面的两句“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可以视作对于生之人的小结。

  如果说第一首是与死亡的和解,第二首表现了面对死亡的旷达,那么第三首——或者确切地讲,最后四句——则完成了作者对于死亡的无视与超脱。这四句,前两句写别人,后两句写自己。

  最后四句由悲旷交加转化,或升华为全然的旷达:“亲戚或馀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陶渊明看透生死,淡然处之。作者敢于直面死亡的勇气令人肃然起敬。

  元人李公焕曾评价《拟挽歌辞三首》:“昔人自作祭文挽诗者多矣,或寓意骋辞,成于暇日。(祁)宽考次靖节诗文,乃绝笔于祭挽三,盖出于属纩之际者,辞情俱达,尤为精丽,其于昼夜之道,了然如此。古之圣贤,唯孔子、曾子能之,见于(孔子)曳杖之歌(“泰山其颓乎!梁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曾子)易篑之言(‘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吾何求哉?吾得正而毙焉,斯已矣’)。”俨然将这组诗的地位提升到圣贤之列。笔者认为,单就诗而言,这一评价绝非过誉。

  谨以塞内加的一句名言结尾,这应该也是人生苦难的底色:

  何必为部分生活而哭泣?

  君不见全部人生都催人泪下!

【陶渊明《拟挽歌辞》三首原文鉴赏】相关文章:

陶渊明拟挽歌辞11-24

陶渊明《拟挽歌辞 其一》与《拟挽歌辞 其二》原文注释10-04

拟挽歌辞·其三_陶渊明的诗原文赏析及翻译08-03

陶渊明《拟挽歌辞·其三》赏析08-04

陶渊明《拟挽歌辞》 其三全诗翻译赏析03-25

陶渊明《挽歌》原文及赏析01-25

陶渊明集卷之三诗五言《拟挽歌辞三首》10-31

陶渊明古诗《挽歌》原文、翻译、赏析03-29

《挽歌》陶渊明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