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看扬州市》唐诗鉴赏

时间:2022-10-10 15:24:32 唐诗 我要投稿

《夜看扬州市》唐诗鉴赏

  《夜看扬州市》是唐代诗人王建的诗作。这首诗写扬州夜市的繁盛景况,富有生活气息,又充满时代感。诗一开始就用“夜市”二字领起全篇,定下了全诗的氛围。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夜看扬州市》唐诗鉴赏,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夜看扬州市》唐诗鉴赏

  《夜看扬州市》原文

  唐代:王建

  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

  如今不似时平日,犹自笙歌彻晓闻。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扬州城里夜市繁华,千灯万火映照碧云,高楼内外到处可见浓妆艳抹的女子,那些寻欢作乐的游客纷纷而来,络绎不绝。

  如今的天下纷乱不已,再也不像以往的太平盛世那样,但想不到这里依然是笙歌一片,通宵不散。

  【注释】

  扬州市:扬州(治江都,今江苏扬州市)的指定商业区。买卖交易必须在市内进行。按规定,诸州、县可以设市,称××州市或××县市。如某州、某县有一个以上的.市,则在市前冠以方位或其他词语加以限定,如东市、西市等。

  夜市:夜间的集市。《唐六典》卷二十:“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夜市显然突破了这个规定,反映唐时城市商业的繁荣。

  碧云:碧空。

  红袖:原指女子的艳色衣衫,这里借代女子。

  纷纷:众多。

  时平日:承平之日。

  自:语气助词,表肯定,无实义。

  笙歌:歌舞的音乐。笙,簧管乐器。此处泛指乐器演奏时发出的声音。

  晓闻:通宵达旦。

  【鉴赏】

  这首诗从其夜景着笔,可说从一个重要侧面表现了扬州的繁华,连同诗人的感慨。

  前两句实写扬州夜景。首句写其静景。“千灯”,说明灯之多。诗人在地面“千灯”和距离地面遥远的“碧云"之问只用一个“照”字,就将夜晚扬州灯光的光亮程度真实表现了出来。次句则写动景,整个扬州市,酒楼多,歌妓多,乘兴吃酒玩乐的商客多;而这“三多”合为一体,就使扬州市的夜晚成为一个喧嚣的、旋转的世界。

  三、四句写诗人的感慨。看到眼前繁盛景象,诗人不禁联想到扬州以外广大地区的萧条败落。自从“安史之乱”以来,唐帝国整体机制日见衰朽,外患频仍,内忧不绝,所以诗人感慨“如今”时局已经不像过去那样安定太平了。可是这种国势日衰景况在扬州好像还没有被感知到,人们仍然由着自己的心性,踏着乐器吹奏出的节拍,载歌载舞,通宵达旦。这中间虽有辛辣的嘲讽,但更多的还是对人们感觉迟钝而表现出的深深忧虑。

  这首诗不惟内容深刻,而且构思精奇。诗人巧妙地由写扬州繁华夜景开局,最终却落在将人们视线引向对整个唐帝国命运的思考上,显示出一种讽喻的创作意向。

  创作背景

  此诗是王建在魏博幕奉命出使淮南,夜游扬州市有感而作。中国古代“重本抑末”的经济政策,所限制的虽然包括工业和商业,主要还是针对商业。抑商的办法,除了对商品交易的地点、经营商品范围以及市场价格、税收等都由政府统一规定和严加管制外,限制商业营业时间,规定只能在白天进行交易(所谓“日中为市”)也是管制市场和限制工商业自由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这种“日中为市”的定时交易,一直继续到唐代中期,随着城市商品经济进一步的发展,在少数商业繁盛地区,诸如京都长安、江南扬州等大城市开始出现了夜市。王建的这首诗对扬州的夜市作了简单概括的描述,并从中可以看到那时的夜市已十分热闹,以至营业时间出现通宵达旦的繁荣景象。

  名家评论

  《唐人绝句精华》:扬州为南北交通枢纽,商货云集,因之歌楼舞榭亦极多,唐代诗人每艳称之。天宝之乱,尤赖东南财富,支援西北。故中晚以后诗人如张祜有“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徐凝有“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明月在扬州”之句。又如杜牧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尤传诵人口之作。王建此诗说扬州市不似时平日,犹笙歌彻晓,可见其繁盛景象。

  作者简介

  王建(767—830),字仲初,颖川(今河南省许昌市)人。初为渭南尉。后历任太常寺丞、秘书郎,侍御使等职。文宗大和年问,任陕州司马。在塞外从军十余年,最后归长安闲居。诗作中最有成就的是《新乐府》数十首,反映了政治社会问题。

【《夜看扬州市》唐诗鉴赏】相关文章:

《夜》杜甫唐诗鉴赏09-08

唐诗阁夜鉴赏11-28

《夜筝》白居易唐诗鉴赏09-09

《村夜》白居易唐诗鉴赏09-09

《乌夜啼》唐诗鉴赏10-29

《夜雪》白居易唐诗鉴赏10-30

正月十五夜唐诗鉴赏11-12

中国唐诗鉴赏-《阁夜》01-04

《春夜别友人》唐诗鉴赏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