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的唐诗《上元夜》

时间:2020-11-01 09:15:41 唐诗 我要投稿

关于元宵节的唐诗《上元夜》

  《上元夜》是唐代诗人崔液创作的的七绝组诗。诗共六首,其中第一首“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最著名。

关于元宵节的唐诗《上元夜》

  上元夜

  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鉴赏】

  上元夜,指旧历正月十五夜,又称元宵节。我国素有元宵赏灯的风俗。崔液组诗《上元夜》七绝,共六首。描写当时京城长安元宵赏灯的华景象。据刘肃《大唐新语》记载:“神龙(唐中宗年号,公元705—707年)之际,京城正月望日(即十五),盛饰灯影之会,金吾弛禁,特许夜行。贵族戚属及下隶工贾,无不夜游。车马喧,人不得顾。王、主之家,马上作乐,以相竞夸。文士皆赋诗一章,以记其事。作者数百人,唯中书侍郎苏味道、吏部员外郎郭利贞(苏、郭之作皆五律)、殿中侍御史崔液为绝唱。”这是崔液所作赏灯诗六首中的第一首。

  “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玉漏银壶”,计时的器具,古代以漏刻之法计时,具体方法是用铜壶盛水,壶底打通一小孔,壶中立刻度箭,壶中的水逐渐减少,箭上的度数就依次显露,就可按度计时,击鼓报更。元宵夜尽管解除了宵禁,但长安城的钟鼓楼上,仍旧按时报更;人们听了,都嫌时间过得太快,怕不能玩得尽兴,于是说:滴漏箭壶,你不要这样一声比一声紧地催促呀,也不要过得那么快,今夜的城门要一直开到天亮呢!上句写出了人们“欢娱苦日短”的感慨,下句是说在此太平盛世,应该通宵尽兴。吃过晚饭,打扮一新的人们,按不住心中的喜悦,迫不及待地早早走出家门,三五成群相邀着、呼唤着、嬉笑着,涌出巷口,融入大街,汇进似潮喧闹欢腾的'人流。人们兴高采烈地燃放烟花爆竹,挥舞狮子龙灯,观赏绚丽多彩的灯火,评论着、嬉戏着、赞叹着。越看越高兴,越玩越兴奋,“莫相催”衬托出气氛之热烈,景色之迷人、“彻明开”既写出了元宵节通宵达旦闹花灯时间和程度,又写出了人们高涨而持续的勃勃兴致。

  后面接着连用两个问句:“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谁家”、“何处”,实际是指家家、人人说明万巷皆空的盛况。这包括了上至王侯将相,下至平民百姓形形色色的各类人。因而,“谁家”“何处”这四字包涵的内容实在太多,它把人声鼎沸、车如流水马如龙,灯火闪烁,华似锦的京城元宵夜景一语道尽。连用两个诘句,不仅将盛景迷人,令人不得不往的意思表达得灵活传神,而且给人以无限回味的余地,言有尽而意无穷。

  【拓展阅读】

  上元夜六首 (唐)崔液

  玉漏银壶且莫催,

  铁关金锁彻明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

  何处闻灯不看来。

  神灯佛火百轮张,

  刻像图形七宝装。

  影里如闻金口说,

  空中似散玉毫光。

  今年春色胜常年,

  此夜风光最可怜。

  鹊楼前新月满,

  凤凰台上宝灯燃。

  金勒银鞍控紫

  玉轮珠驾青牛。

  始散东城曲,

  倏忽还来南陌头。

  公子王孙意气骄,

  不论相识也相邀。

  最怜长袖风前弱,

  更赏新弦暗里调。

  星移汉转月将微,

  露洒烟飘灯渐稀。

  犹惜路傍歌舞处,

  踌相顾不能归。

【关于元宵节的唐诗《上元夜》】相关文章:

《上之回》的唐诗鉴赏11-20

《上之回》李贺唐诗05-15

中国唐诗鉴赏-《灞上秋居》01-04

《近试上张水部》唐诗赏析11-04

《上阳白发人》白居易的唐诗鉴赏10-29

关于唐诗的作文06-26

关于冬天的唐诗06-22

2017最新余光中的中元夜11-06

《淮上喜会梁州故人》韦应物的唐诗鉴赏10-29

《淮上喜会梁州故人》韦应物唐诗鉴赏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