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方山子传》看苏轼的烂漫行文

时间:2020-11-29 16:46:58 苏轼 我要投稿

从《方山子传》看苏轼的烂漫行文

  《方山子传》并不算苏轼的名篇,当然只是相对于《赤壁赋》、《念奴娇 赤壁怀古》之类名篇来说的`。但细味之,亦足以发。

从《方山子传》看苏轼的烂漫行文

  文章开篇,直书方山子籍贯。接着,以紧凑的笔法写起人生三个阶段之状。曰少时游侠,好武;及壮读书,修文;晚乃隐遁,独善。其隐居之状,笔墨不吝。弃车马,毁冠服,不作修饰,不接世务。不曰闻世,以冠帽名。其名号亦自此来。

  苏轼知有其人,未见其貌。及谪居黄州,乃得而见之。始知所谓方山子便是老友陈季常。苏轼先问由来,陈季常尚未解答,反而惊问苏轼“所以至此”。知其事故,有三句话令人唏嘘,也令人扼腕,更令人振奋。文曰: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笔端纵横,唯十二字。却是让人觉出人情非常。俯而不答。他乡遇故知,本是人生乐事。尤其是陈季常人生大变,正待追怀往事,感慨如今。却惊闻老友窘状,困顿不堪。也便只能低头不语。理应安慰,陈季常心中自有款曲话语,却不消说矣。因为,自己本是红尘倦客,如何能劝老友痴恋红尘中事?老友本是豁达之人,如何需要自己咀嚼口食徒添笑话?但毕竟老友一场,困顿之状,风尘之色,形于苏轼。故而只能俯而不答。但转瞬仰而笑,此间意味,正是突破窠臼,打破藩篱,只述分别之后,各自风情。引之家中,痛饮狂欢。苏子亦自潇洒,随之而去。见环堵萧然,亲近自得。

  见此风貌,苏子“耸然异之”。何为其然也?苏轼虽知方山子之名,但更多的是道听途说。他更知道的是“陈季常”。后文一词曰“独念”,可做解释。独念陈季常饮酒舞剑,挥金如土。游侠浪荡。本是豪富人家,如何今日甘忍寂寞,独守空山?思绪飘飞,虑及怒马射鹊事,自是豪杰。逐猎之后,论用兵及古今成败,可谓豪士。当时如此,一代人杰,方今观之,“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无怪乎作者疑问“岂山中之人哉?”

  此间笔墨,仍是从本人性格论述。但江湖多有因“家道中落,不善经营”而被迫流浪山中者,方山子其人欤?顺着这个思路,作者继续言说,曰“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即可得荫祖德而入仕途;又曰:“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亦足以富乐”。换言之,便是坐吃,也自可潇洒度日,可是他却“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作者再度发出疑问“此岂无得而然哉?”

  行文至此,作者跌宕笔墨,纵横昔今,却只是为读者提出一个问题,展示了一个“问题人物”,便是作者似乎也不知道为何老友陈季常要隐居此间。于是,最后一段破空而来,曰:“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阳狂垢污,不可得而见。方山子倘见之欤?”方山子亦异人也,若方山子之人多也。作者疑惑方山子为何阳狂垢污,不可得而见。也疑问其他人为何如此。

  但是,真的疑问吗?恐不见得。关键便在“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十二字上,此间情感之深,作者早已知之,故能信笔写出。再看首段,隐士形象飘逸如仙,足见作者已知隐士三昧。

  那么为何不言?何故隐居?索其人生之事可知也。世事混沌,达者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用则儒家,修齐治平;退则道家,放荡身形。不患人之不己知,但有志同道合之人,纵使山中野泉,亦足以乐。苏轼曰:异之。非真异之。代俗人言语耳。俗人不知,便罢了;知之,亦无不可。游戏笔墨,慷慨人生。虽言方山子,其不言己乎?方、苏相见,此所谓真正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苏轼曰:“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而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方山子传》正见此意。才气纵横,令人感慨。吾今言之,未传万一精妙。教学,其难也。

【从《方山子传》看苏轼的烂漫行文】相关文章:

苏轼《方山子传》阅读答案11-20

苏轼《方山子传》的阅读答案11-20

苏轼方山子传原文及赏析05-13

从目录的角度看《周易序卦传》05-06

从目录的角度看《周易 序卦传》03-29

从目录的角度看《周易 序卦传》01-19

《从〈全唐诗〉看唐代驿传制度》的阅读答案09-19

苏轼传读后感10-19

《苏轼传》读书笔记01-09

《苏轼传》读后感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