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难》学案 学生版(2)

时间:2020-08-25 13:40:09 蜀道难 我要投稿

《蜀道难》学案 学生版

  5.诗的第2段对抒发诗人情感有什么作用?

  【思路点拨】分析第2段的内容,思考第2段抒发情感的方式。

  【与你交流】诗人在第1段极言蜀道的高,而在第2段又极言蜀道的险。这些具体的描绘,形象、生动地刻画出了山川的形态。但诗人仍觉得不够到位,又用“劝阻”“质问”友人这种虚幻的笔法,从侧面烘托了自然景物的惊奇雄险。

  6.诗歌最后一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对反映天宝初年的唐朝社会有什么现实意义?

  【思路点拨】抓住“猛虎”“长蛇”这些关键词,再联系“安史之乱”的背景。

  【与你交流】在风云变幻、险象环生的惊险氛围中,最后一段写到了蜀中要塞剑阁。在大剑山和小剑山之间有一条三十里长的栈道,群峰如剑,连山耸立,削壁中断如门,形成天然要塞。因其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历史上在此割据称王者不乏其人。诗人从剑阁的险要引出对政治形势的描写。他化用西晋张载《剑阁铭》中“形胜之地,匪亲勿居”的语句,目的在于劝人引为鉴戒,警惕战乱的发生。“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用夸张的手法极写蜀地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险恶,奉劝友人不要久居,这既像描写蜀道猛兽又像影射政治凶煞的双关语句,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与关切,为诗篇增添了深厚的意蕴和现实的内涵。唐天宝初年,太平景象的背后正潜伏着危机,心怀异志者可能恃险作乱,后来发生的“安史之乱”,就证明了诗人的忧虑是有现实意义的。

  7.诗人运用了哪些手法来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

  【思路点拨】可以从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来进行分析。

  【与你交流】(1)神话传说(运用典故):五丁开山、六龙回日——写出历史上的不可逾越之险阻。

  (2)虚写映衬(虚实结合):黄鹤不得飞越、猿猱愁于攀援——映衬人行走难上加难。

  (3)摹写神情、动作(细节描写):手扪星辰、呼吸紧张、抚胸长叹、步履艰难、神情惶悚——困危之状如在眼前。

  (4)借景抒情:古木荒凉、鸟声悲凄(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使人闻声失色,渲染了羁旅之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氛围,有力地烘托了蜀道之难。

  (5)想象夸张:“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夸饰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惊险的气氛。

  李白正是以这样变幻莫测的笔法,淋漓尽致地刻画了蜀道之难,描绘出了一幅幅雄山奇水的壮丽画卷。

  使人“聪明”的联想和想象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读诗使人聪明”。“聪明”的意思是“智力发达,记忆和理解能力强”,为什么读诗能让人增长智力,增强记忆和理解能力呢?这与读诗常常要展开联想和想象有关。

  “联想”和“想象”都有一个“想”字,“想”就是“构想”,想家了,眼前会出现家里的亲人、温馨的餐桌、啄食的小鸡……这些都是“构想”。“联”是“联系”“关联”,“联想”就是由一件事物想到另一件与之有关联的事物。比如,看到落花,林黛玉会想到人的`生命消逝。由花想到人,这就是联想。“象”可以简单看成“形象”,花木鸟兽虫鱼等等都是“象”,“想象”就是构想出来的形象,如李白站在蜀道之上,构想了杜鹃悲啼的场景,这场景如果不是李白真实所见,那就属于李白的“想象”。如果说“联想”是由甲想到乙,那么“想象”就是本来什么也没有,只是情感被触发,凭空想起了乙。

  我们都具备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很多人在语文课本插图上涂鸦,比如让杜甫手扛机枪、挥刀切瓜、身骑白马、脚踏摩托……被戏称为“杜甫很忙”。某些涂鸦固然有点对古人不尊敬,但不得不承认,这些涂鸦的人具备很强的联想和想象能力,杜甫的这些动作行为,都是联想和想象的结果。

  联想和想象是诗歌的艺术翅膀,诗人借助它浮想联翩,“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陆机《文赋》),创造出生动的形象、感人的意境。创作诗歌如此,我们阅读诗歌也必须展开联想和想象,才能理解作者的情感,品味出作品的诗情。能力是在运用中提高的,在阅读鉴赏诗歌的过程中,我们如果常常展开联想和想象,就能如培根所说,通过读诗,使自己“聪明”起来。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1.请概括出古蜀道的特点。(不超过10个字)

  答:

  [答案]逶迤千里,峥嵘高峻。

  2.节选的这一部分,主要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请举例简要说明。

  答:

  [答案](1)虚写映衬:黄鹤飞不过,猿猱愁攀援,写出了蜀道的险要。(2)借景抒情(寓情于景):古木荒凉,鸟声悲凄。(3)夸张: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3.请结合所选的文字,简要分析《蜀道难》的语言特点。

  答:

  [答案]奔放、散文化的语句。使用设问、感叹句和排比句式,语势参差错落有致,极其酣畅。

  附录:《蜀道难》简析

  诗的意图很可能是严防野心家发难。这首诗的寓意,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斥严武说。称剑南节度使严武欲害房琯、杜甫,这首诗为担心房、杜安危而作。

  (二)刺章仇兼琼说。称此诗为讽刺章仇兼琼而作,警诫朝廷防范他有反叛之心。章仇兼琼曾任剑南节度使,是个善于媚上取宠的小人。

  (三)讽喻说。认为文中的“君”是指唐玄宗,唐玄宗在安史之乱时逃难到蜀地,李白写此诗是劝谏唐玄宗不要久留蜀地,而应心怀国家安危,回到长安。

  (四)咏蜀说。此说出自明胡震亨《李诗通》,认为此诗自为“咏蜀耳,言其险,更著其戒”。清顾炎武在《日知录》中亦持此说:“李白《蜀道难》之作,当在开元、天宝间。时人共言锦城之乐,而不知畏途之险,异地之虞,即事名篇,别无寓意。”

  (五)仕途说。认为此诗表面写蜀道的艰险,实则写仕途坎坷,反映了诗人在长期的漫游中屡遭踬碍的生活经历和怀才不遇的愤懑。

【《蜀道难》学案 学生版】相关文章:

诗词蜀道难课堂教学案例07-13

古诗蜀道难其一拼音版12-20

《望岳》教学案例 初中版11-20

西塞山怀古导学案(教师版)08-30

《一剪梅》导学案 初中版11-27

高二人教版《长恨歌》教学案11-03

蜀道难散文07-13

《蜀道难》品读11-11

观潮 学案09-04

《观潮》学案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