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阳县有个诗经村的名人故事

时间:2024-03-21 10:31:13 诗琳 诗经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饶阳县有个诗经村的名人故事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看过童话吧,童话故事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手法来编写适合于儿童欣赏的故事,被广泛传播的童话故事都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饶阳县有个诗经村的名人童话故事,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饶阳县有个诗经村的名人故事

  饶阳县有个诗经村的名人故事

  《诗经》是神州文化最早的诗歌总集,原本叫《诗》,共40卷,分为风、雅、三部分,共有诗歌305首(另外还有6篇有题目无内容,即有目无辞,称为笙诗),所以也称“诗三百”。

  《诗经》早在春秋已广泛流传。孔子在《论语》里也有“不学《诗》,无以言”的说法。并常以《诗》教育弟子。孔子后的儒家学派人物,把《诗》当做教本,传授不绝。虽然经过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得以能流传下来,与一位饶阳人很直接关系。他就叫毛苌。

  2000多年前,他和毛亨参与口头传授和注释的《诗》,与《书》、《礼》、《易》、《春秋》并称五经,从汉武帝起儒家就将其奉为经典。《诗经》在神州文化和世界文化史中占有重要地位。

  清乾隆年间《饶阳县志》记载:“莲花泊在城(指饶阳城)东八里师钦村南,今淹。”莲花泊北一里许有一高台,相传就是毛苌讲经传诗的地方。清乾隆年间《饶阳县志》还进一步著述:“毛苌宅在饶阳师钦村,村南有台,名诗经台”,延续到今天,人们始终叫它诗经台。

  师钦村位于莲花泊北边,古称“荷花村”。由于毛苌在此村建筑高台,传播《诗经》声名远扬。因此古“荷花村”,慢慢以“诗经台”得名,人们习惯称它“诗经村”。这就是饶阳“诗经村”的由来。

  汉景帝时期,刘德为河间献王,刘德修学好古,在今河间城北设立“君子馆”,下令征毛苌前去讲学传诗,封其“河间献王博士”。

  汉武帝时采纳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儒学大师渐渐受到尊敬。为了纪念毛苌在此传授“诗经”,诗经村把村的名字“诗”字改为“师”字,以表达世代要以毛苌为师,把“经”字改为“钦”字,以表达对毛苌的钦佩敬仰。这样,诗经村变成了现在的师钦村。

  直到今天,饶阳的当地人还俗称师钦村为诗经村。 

  饶阳县有座诗经台名人故事

  清乾隆《饶阳县志》记载:“毛苌宅在饶阳师钦村,村南有台,名诗经台。”其“墓在饶阳南师钦村。”相传2000多年前汉朝,毛苌在饶阳生活了近四十多年,曾广招弟子,在这座台上传授、注释诗经。从此,毛苌对后世的影响,与这座诗经台紧密相连。

  《汉书儒林传》记载:“毛公,赵人。治诗,为河间献王博士。”河间也曾有毛长宅、诗经台、诗经村和毛公募。这又怎样解释呢?

  饶阳在战国时期属赵国,毛苌自然属赵人。毛苌承接叔叔毛亨的衣钵传授《诗经》,也曾游学赵国都城邯郸,看到那里战争乱象,北上去了中山国,又不适合久居。从而沿滹沱河顺流东行,心怀叔叔毛亨的传经之地鲁国,当走到饶阳一个叫荷花村的地方,看到这里民风淳朴,风景如画就留了下来。

  这里的人民具有燕赵之风,也具有齐鲁之韵。这个村庄背靠滹沱河,前面是莲花泊,西南面是饶阳的古城,是个风水宝地。于是,高筑讲台,开坛传诗。站在这里仿佛一个巨人的臂膀把饶阳怀抱。

  北宋《太平寰宇记》记载:“苌,饶阳人也,今有存宅。”不难看出,毛苌的的确确在饶阳居住生活。毛苌在家乡讲经出名,后被河间王刘德礼聘去了河间,封为“河间献王博士”。

  月是故乡明。毛苌虽被高官厚禄,但他不忘故乡荷花村。思乡心切,返回故里直到寿终。在河间有诗经台也就不足为奇了。当时筑台,一是避免水患,二是传道。《诗经》是儒家重要思想,筑台传诗顺应天意,自然也是道家文化的部分。

  饶阳诗经台历代都受到民间和朝廷的重视。至光绪年间,当时诗经台面积约五十亩,正中坐落着一个高1.2丈、宽15丈、长30丈,周围用二尺的大青砖砌起的高台子。台上有三座大殿,分前后两院。前面有东西两殿,店内放有手抄本《诗经》,还有《三肖女》塑像。后院有大殿一座,尖顶楼两层,底层厅内有玉皇塑像。

  诗经台周围有地40余亩,专人管理,所有收入用于民间慈善事业。诗经台正南6丈处,有一深水井曾留下神话传说。每年阴历四月二十八,是诗经台庙会,附近村庄的人们纪念毛苌大师。当年的诗经台,现仍存遗址。

  后来人愧对先师,无凭悼之处,吾心伤悲!伤悲!

【饶阳县有个诗经村的名人故事】相关文章:

诗经:野有蔓草09-02

诗经里的故事解析08-09

经典诗经《摽有梅》赏析12-22

匏有苦叶·诗经11-21

诗经中的经典名句有哪些06-22

山有扶苏诗经名篇11-11

诗经《江有汜》鉴赏10-13

诗经有狐全文阅读06-13

诗经摽有梅全文及翻译09-10

诗经中关于爱情的诗有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