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与盗墓

时间:2020-09-05 14:44:06 诗经 我要投稿

《诗经》与盗墓

  《鬼吹灯》《盗墓笔记》等盗墓小说的盛行,让盗墓成为大众喜闻乐谈的话题。殊不知并非今人盗墓,古人一样盗墓,曹操更被称为盗墓的祖师爷。可是你见过以《诗经》为指导用书的盗墓吗?你见过满口《诗经》的盗墓贼吗?《诗经》和盗墓真的是风马牛不相及吗?

《诗经》与盗墓

  盗墓从古到今都有,秦汉元明清都有盗墓的。项羽到了咸阳,就把秦始皇的皇陵破了嘛,一把火烧了阿房宫,三个月火都没有熄灭,这些都是很野蛮的行为。曹操那个时候,挟天子以令诸侯,没有军饷,于是乎就遍凿两汉皇帝的墓,把金银财宝拿来做军费。曹操是盗墓大师,深知个中三昧。他怕自己死后的墓被后人所盗,于是就造了七十二座假墓,故作疑兵,让盗墓者找不到方向。成都刘备墓旁有清人写的一幅著名对联:“一抔土尚巍然,问他铜雀荒台,何处寻漳河疑冢?三分鼎今安在,剩此石麟古道,令人想汉代官仪。”但庄子这里说的盗墓,则是另外一回事了。

  庄子对俗儒的批判,的确是刻薄得很。你看他竟然如此写:“儒以诗礼发冢。大儒胪传曰:‘东方作矣,事之何若?’”有两个盗墓贼是“儒者”,师徒两个去盗墓,还因循于礼,还要念念诗,中规中矩的。儒家行文也讲究,上对下传话曰“胪”,大儒传话说:“东方作矣,事之何若?”他是引用《诗经》里的诗句说,天快亮了,事情办得怎么样了?找到东西没有?小儒曰:“未解裙襦,口中有珠。”小儒也引用《诗经》的诗句说,衣服还没有脱掉,但我发现他口里有珍珠,有夜明珠,总之是个好东西。古代只要是有地位有身份的人,死的时候嘴里就含珠。传说慈禧太后死的时候口里含了夜明珠,孙传芳去盗墓,就把慈禧太后的尸体破坏掉,把珠子弄出来了。传说蒋介石要杀他,他赶紧把这颗珠子送给宋美龄,逃过了一劫。“未解裙襦,口中有珠”,虽然没有解开他的衣服,但我已经发现他口中有珠子了。

  “小儒”的师父,那位“大儒”听到有珠子,当然欢喜啦,他又用《诗经》说:“诗固有之曰:‘青青之麦,生于陵陂。生不布施,死何含珠为?’”当然这首诗现在的《诗经》里已经没有了,因为孔夫子删诗,只保留了三百零五篇,之外的就不见了。但是我们看《左传》、看《战国策》的时候,或看其他先秦文献的时候,包括孟子、庄子、荀子的文章里面,都有一些轶诗,不在现存的诗三百篇里面,都是周到春秋战国的东西。“青青之麦,生于陵陂。生不布施,死何含珠为?”这个也是讽刺。庄稼在田里面要收获,要把庄稼料理好,还是很辛苦的,要到农田里面辛苦地劳动。你这个人啊,平时就是个吝啬鬼,生前不知布施,死了还把珍珠含在嘴里。

  佛教讲“布施”,这两个字还是来自庄子,当然也不完全是庄子,因为《诗经》就有了。你生不布施,死了口中含着珠子,浪费钱财吗?你口中有珠,你保得住吗?盗墓贼来了,这个珠还是守不住。一般含珠是为了保存尸体,中国民间传说,只要有宝珠含在口里,尸体几百年乃至上千年都不坏。但也未必如是,马王堆那位辛追女士,口中好像就没有珠,但也保存了两千多年嘛。

  那位“大儒”还继续说,“接其鬓,压其顪,儒以金椎控其颐,徐别其颊,无伤口中珠!”啊,有珠子,好呀,你就按照我给你说的程序,去把这颗珠子取出来。你要揪住他的鬓发或胡须,把他的下巴压下去,轻轻地用金锥子撬开两颊,慢慢地扩张他的嘴唇,千万小心别伤了珠子。这就是盗墓的一种程序,大概尸体还完好无损,如果尸体已经腐朽了,那就直接从口里把珠子拿出来就行了。

  庄子为什么在这里说盗墓呢?实际上,庄子是用寓言讽刺那些剽窃古人东西的人。什么叫“口中珠”?就是历代先圣先贤的教法,他们的教法就是“口中珠”,三皇五帝,历代圣贤的典籍就是“口中珠”。不仅庄子讽刺儒者,甚至孔子都批判那些小人儒。

  禅说庄子系列丛书由讲稿整理而成,语言幽默通俗。作者阐述哲理时多引用自身经历以及生活中的故事加以佐证,无形中拉近了和读者之间的距离。读此书,如同一位智慧的老者坐在你对面娓娓而谈,向你传授生活的经验。本书不同于一般的解读经典作品,没有逐字逐词的解释,也没有白话译文,有的只是作者将《庄子》和禅学融为一炉后的感悟。

  拓展:诗经的体例分类

  关于《诗经》中诗的分类,有“四始六义”之说。“四始”指《风》、《大雅》、《小雅》、《颂》的四篇列首位的诗。“六义”则指“风、雅、颂,赋、比、兴”。“风、雅、颂”是按音乐的不同对《诗经》的分类,“赋、比、兴”是《诗经》的表现手法。《诗经》多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

  《风》、《雅》、《颂》三部分的划分,是依据音乐的不同。

  《风》包括了十五个地方的民歌,包括今天山西、陕西、河南、河北、山东一些地方(齐、韩、赵、魏、秦),大部分是黄河流域的民间乐歌,多半是经过润色后的民间歌谣叫“十五国风”,有160篇,是《诗经》中的核心内容。“风”的意思是土风、风谣。

  (十五国风:周南、召南、邶〔bèi〕、鄘〔yōng〕、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huì〕、曹、豳〔bīn))

  《雅》分为《小雅》(74篇)和《大雅》(31篇),是宫廷乐歌,共105篇。

  “雅”是正声雅乐,即贵族享宴或诸侯朝会时的乐歌,按音乐的布局又分“大雅”、“小雅”,有诗105篇,其中大雅31篇,小雅74篇。固然多半是士大夫的作品,但小雅中也不少类似风谣的劳人思辞,如黄鸟、我行其野、谷风、何草不黄等。

  《颂》包括《周颂》(31篇),《鲁颂》(4篇),和《商颂》(5篇),是宗庙用于祭祀的乐歌和舞歌,共40篇。

  “颂”是祭祀乐歌,分“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共40篇。本是祭祀时颂神或颂祖先的乐歌,但鲁颂四篇,全是颂美活着的鲁僖公,商颂中也有阿谀时君的诗。

  “风”的意义就是声调。它是相对于“王畿”——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而言的`。是不同地区的地方音乐,多为民间的歌谣。《风》诗是从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等15个地区采集上来的土风歌谣。共160篇。大部分是民歌。根据十五国风的名称及诗的内容大致可推断出诗产生于现在的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和湖北北部等。

  “雅”是“王畿”之乐,这个地区周人称之为“夏”,“雅”和“夏”古代通用。雅又有“正”的意思,当时把王畿之乐看作是正声——典范的音乐。周代人把正声叫做雅乐,犹如清代人把昆腔叫做雅部,带有一种尊崇的意味。朱熹《诗集传》曰:“雅者,正也,正乐之歌也。其篇本有大小之殊,而先儒说又有正变之别。以今考之,正小雅,燕飨之乐也;正大雅,朝会之乐,受釐陈戒之辞也。辞气不同,音节亦异。故而大小雅之异乃在於其内容。”

  “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和史诗,内容多是歌颂祖先的功业的。《毛诗序》说:“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这是颂的含义和用途。王国维说:“颂之声较风、雅为缓。”(《说周颂》)这是其音乐的特点。

  表现手法

  “赋”按朱熹《诗集传》中的说法,“赋者,敷也,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就是说,赋是直铺陈叙述。是最基本的表现手法。如“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即是直接表达自己的感情。

  “比”,用朱熹的解释,是“以彼物比此物”,也就是比喻之意,明喻和暗喻均属此类。《诗经》中用比喻的地方很多,手法也富于变化。如《氓》用桑树从繁茂到凋落的变化来比喻爱情的盛衰;《鹤鸣》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来比喻治国要用贤人;《硕人》连续用“葇荑”喻美人之手,“凝脂”喻美人之肤,“瓠犀”喻美人之齿,等等,都是《诗经》中用“比”的佳例。

  “赋”和“比”都是一切诗歌中最基本的表现手法,而“兴”则是《诗经》乃至中国诗歌中比较独特的手法。“兴”字的本义是“起”,因此又多称为“起兴”,对于诗歌中渲染气氛、创造意境起着重要的作用。《诗经》中的“兴”,用朱熹的解释,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它往往用于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有时一句诗中的句子看似比似兴时,可用是否用于句首或段首来判断是否是兴。例卫风·氓中“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就是兴。。大约最原始的“兴”,只是一种发端,同下文并无意义上的关系,表现出思绪无端地飘移联想。就像秦风的《晨风》,开头“鴥彼晨风,郁彼北林”,与下文“未见君子,忧心钦钦”云云,很难发现彼此间的意义联系。虽然就这实例而言,也有可能是因时代悬隔才不可理解,但这种情况一定是存在的。就是在现代的歌谣中,仍可看到这样的“兴”。

  进一步,“兴”又兼有了比喻、象征、烘托等较有实在意义的用法。但正因为“兴”原本是思绪无端地飘移和联想而产生的,所以即使有了比较实在的意义,也不是那么固定僵板,而是虚灵微妙的。如《关雎》开头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原是诗人借眼前景物以兴起下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但关雎和鸣,也可以比喻男女求偶,或男女间的和谐恩爱,只是它的喻意不那么明白确定。又如《桃夭》一诗,开头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写出了春天桃花开放时的美丽氛围,可以说是写实之笔,但也可以理解为对新娘美貌的暗喻,又可说这是在烘托结婚时的热烈气氛。由于“兴”是这样一种微妙的、可以自由运用的手法,后代喜欢诗歌的含蓄委婉韵致的诗人,对此也就特别有兴趣,各自逞技弄巧,翻陈出新,不一而足,构成中国古典诗歌的一种特殊味道。

【《诗经》与盗墓】相关文章:

诗经北门与译文11-27

我与诗经初三作文09-05

《诗经三首》质疑与反思07-24

潮州民歌与《诗经》的关系介绍12-06

《诗经·蒹葭》的赏析与理解11-16

蓼蓝与匏瓜-诗经里的植物12-26

诗经讲解12-29

巧言.诗经12-22

诗经诗词12-22

板诗经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