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张烈鹏先生诗集谈我对诗歌的一点认识散文

时间:2022-04-23 11:14:39 诗歌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借张烈鹏先生诗集谈我对诗歌的一点认识散文

  对于诗歌,我总觉得它是一颗天然的珍珠,内无瑕斑,外无纹痕,而且十分透明,不是我这等俗人去沾染的东西。因此,接到安徽作家张烈鹏先生的电话,想让我给他的诗集写一个评论,我真的有点赶鸭子上架的感觉。然而,笔墨情谊难却,我只好抖动着键盘,挖空了心思,斗胆在诗人面前“弄斧”一把,至于是好是坏,不再有所顾忌了。

借张烈鹏先生诗集谈我对诗歌的一点认识散文

  【关于诗人】

  对于文学作品,我向来是注重看重作者的人品的。作者的人品好,写出来的文章即使水平低了点,但思想不会给人引错路,而人品不好,即使笔下再怎样生出妙华,也只是雕虫小技,沽名钓誉罢了。因此,既然说诗,还是从人开始吧,因为是人创造了生活,生活诞生了诗歌。古人说:“诗言志。”,诗是人写的,离开了人,便无所谓言志。由人谈诗歌,要比由诗歌谈人好些,这涉及到一个主、客观的转换问题。

  很抱歉,确切地说,我与作者并未谋过一面,与作者的认识,是我在网上无意搜索出一篇评论我文字的署名张烈鹏的文章以后,我很感动,于是便在他的文章后留言致谢,后来经过交流,才知道这位老兄在党政机关工作,只是太喜欢文学了,经常在闲暇时练笔,并发表了很多文章,也偶尔获个大小奖。从此才认识了这样一位奢爱文学的安徽作家。

  一个人热爱生活了,笔端才会流淌出生动的文字。认识张烈鹏先生的最初,很少见到他的诗歌,大多是乡土类的散文,语言虽然很朴实,但是里面却充满了浓浓的乡土情味,可见他对生活的挚爱。后来他开始写诗歌,当他通过邮箱把在大半年内创作的200多首诗歌发给我时,我不得不认真地去阅读,去琢磨那或长或短的文字里所蕴蓄的丰富的情感了,而当我拜读完他的诗歌后,我不得不叹服古人说的一句话:“天道酬勤。”

  的确是这样,上天是公平的,它总是给那些认真对待自己的人以丰厚的回报。从张烈鹏先生在网上的文集可以看到他创作诗歌的整个过程,他几乎在不间断地写,而且涉猎的题材范围很广,从农村到城市,从历史到现在,从自然到社会等等,可谓包罗万象,这大都与他工作或生活的内容有关。张烈鹏先生说他的工作很忙,也很累,可就放不下诗歌,不得不找空隙,来琢磨他的诗句。有时他正走在路上,看到了某一事物或情景,突发灵感,便吟几句。想象张先生那时的样子一定是很专注、痴迷的。然而对于一个文学创作者来说,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种痴迷,他才会有更好的追求。

  成功来源于兴趣,更源于痴迷。没有一种痴迷的精神,是很难将事情做到最佳状态的。源于对文学的痴爱,才会更深刻地思考,才会无比勤奋与执着。我想,一个勤奋的人未必能一下子成为优秀的诗人,但一个优秀的诗人一定是一个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勤奋的人。对于一个钟情文字的人,只要善于观察、思考并笔耕不辍,他就向成功迈进了一步。

  张烈鹏先生是一个勤奋的人,也是一个善于观察和思考的人,他的痴爱与执着为他的诗歌增添了一层人性的光华,也促使他向一个成熟的诗人靠近。

  【关于诗情】

  谈过诗人,就想谈谈诗情。

  诗歌就是情歌,得有真情。任何文字如果缺少了真情,就会显得虚空。谈到真情,我就想起了我刚当上教书匠时,讲到《大堰河,我的保姆》这一课,我没有按照教材上的参考分析去给学生讲解大段的中心思想,艺术特点,而是通过反复地诵读,我读,学生读,单独读,合着读,结果整堂课读完了,我感动,学生激动,大堰河的勤劳善良、辛酸悲苦和不幸遭遇,诗人的感激与愤懑等强烈的爱恨情仇,都在那充满激情的诵读里找到了注解。那首诗歌现在想起来,我还能够背诵出来。我想诗歌的魅力大概就在于此吧,它从一个人的血液里流出来,总是带上了诗人真切的情愫,才让人读得心潮澎湃。

  张烈鹏先生的诗歌,唯一不缺乏的就是真情,这大概与他的生活经历有关。生活总是有简单到复杂最后又从复杂回到简单的轨道上来的,而写作即是这个人生过程另一种形式的演绎,任何写作,都不会是一挥而就的,其间必有一个创作过程。张烈鹏先生从一个教书匠走到政府部门的领导岗位,期间酸甜苦辣咸的感受必定颇深。而人到中年以后,阅历既多,五味尝遍,渐渐地看透了人世百态,于是不再好奇,诗歌里便多了些思乡怀旧之作,愈来愈像反刍动物,常常咀嚼肚子里的旧闻往事,白天忙着,不太觉得,到了夜间,那些情思便频频而来:

  我用千里视线,搭一座桥,将心的两岸相连。炽烈的情感。狂奔在桥的上面,转眼走进又一个新年。然而,我梦中的故园,依然,隐约在桥的外边。泪花飞溅,打湿了桥的栏杆;栏杆无语,却分明有万语千言。年关很近,可乡关,乡关为什么很远很远……

  ——《年关很近,乡关很远》

  一条路与一条路连接,一条路被一条路改写,目标就要抵达,为什么,却在陌生的出口离别。一滴水被一滴水命中,一滴水与一滴水交融,倘若分流而去,每一处,无不是彼此的心痛。

  ——《一种疼痛》

  浓重的思念,无处可放。放在月亮的肩膀,月儿被压得,瘦成弯弓一张。放在旷野千里,却压疼大地的胸膛,疼出泪如春雨,或是秋叶枯黄。一次次放在梦乡,梦,被撑破,华美的衣裳,在偌大的心房;心,依然堵塞得闹市一样。还是把它寄给你,但不知,小小的信封能否承载如此的重量。

  ——《思念无处可放》

  读着这些语言简洁灵动、自然亲切而诗意淡雅的短诗,能够感受到那里面盛满了湿漉漉的情感,绵长不绝。当夜雨响在耳边,当月亮挂在树梢,当荷花开满池塘……那故乡的春风秋雨、风土人情无不沾上了这些湿漉漉的情愫,而这湿漉漉大概就是滋润张烈鹏先生诗歌的心泉吧。

  【关于诗味】

  我觉得诗歌要看起来像诗,读起来又像歌,品起来是诗歌的味道。

  可能与喜好有关系,尽管现代诗歌很多,但是我还是倾向于古人的诗歌,读古诗首先有一种视觉美,结构整齐,排列有序,就像漂亮的女子一样,看着顺眼、和谐;其次读着的时候又有一种音韵美,平平仄仄,抑扬顿挫,很舒服,怪不得古人读诗时常摇头晃脑的,大概是陶醉在那节拍里了;再次就是意境美,古人的诗歌让我崇拜的原因,就在于它的短小精悍,一首诗歌,就那么几个字或几十个字,最多了也就几百字,却情景顿现,余味不尽,给人以想象的美感,你说诗歌到了这个地步还有什么可说的,唯有欣赏品味琢磨了。

  正是因了对古体诗这种热爱,我很少去阅读现代诗,对于现代诗歌,最初我喜欢那些抒情风味浓的,比如臧克家、艾青、郭小川等人的诗歌,那时我还大字不识几个,但是也能斑斑散散地读懂,也可能是因了那个时代,因了人们的文化审美层次还基本停留在质感比较明朗的阶段,读着那些诗歌,那种大气、那种雄浑,特别容易动情,爱上朗诵也就是从那时开始的,后来上大学时,便喜欢上余光中的《乡愁》、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之类的抒情小曲了。至于从七八十年代开始至今,中国涌现出了一批批诗歌流派,如“朦胧诗群”、“神性写作”、“非非诗群”、“民间写作”、“网络诗歌”、以及什么“下半身写作”、“世界精神”等等,还有什么“梨花体”、“羊羔体”等等,尽管形式纷呈,都在标新立异,都在树立自己的大旗,但是总体感觉许多诗歌内容上偏重了个性的张扬、理性的思考,抽象多于形象,形式上又不讲章法,似乎散文化多了些,让人感觉是将一段文字拆开了分成行,缺少了传统诗歌里的内在凝聚力,有些诗歌抽象得让人读着找不到北,感觉很累,因此就不太去读现代诗歌。

  我之所以啰嗦这么多来谈我对诗歌的喜好,是因为我对诗歌的固有态度是,不管什么体的诗歌,如果失去了传统诗歌几千年来积攒下的优秀的东西,便失去了厚重的文化底蕴,最终会被历史所淘汰的。而所幸的是,张烈鹏先生的诗歌里面恰好具备了这些优良的诗歌艺术传统,具备了结构美、音韵美、意境美的特征。

  我把夜色攥在手里,手,却在黑夜,不见了踪迹。我用繁星与寂寞对弈,寂寞,却随着星光,洒满了天地。我让晚风去将你寻觅,你,却给风儿,那么多泪滴。

  ——《夜》

  回乡的路究竟有多长,煦暖的春风在一次次丈量,地图上那一点点距离,却分明占用了漫漫时光。回乡的路究竟有多长,湍急的江水在日夜奔忙。虽然闯过九曲十八弯,为什么大海依然在远方。回乡的路究竟有多长,南飞的雁阵在展开翅膀,纵然挣扎到筋疲力尽,也要回归梦中的村庄……

  ——《回乡的路究竟有多长》

  这些诗歌节奏感强,韵律绵长。复沓的运用,使情感饱满。而意象的运用又新颖、别致,使得意境充满灵气,诗味浓厚,简洁凝练的文字里给人以自由遐想的空间。

  诗歌是用来给大家读的,它以极为简短的篇章给人片刻的愉悦和享受,像最初那“哼唷/哼唷”的打夯诗,并没有怎么复杂,却让人干起活来有精神,因此,我觉得诗歌写的越生动越好,越简约越好,让人看了明白而不是直白,含蓄而不是晦涩,轻松而不是沉重。

  不会写诗,也不会评诗,只是借着张烈鹏先生的诗歌来谈了一下我对诗歌的一些阅读感受,有不当之处,还请读者海涵,祝愿张烈鹏先生在诗歌的道路上更加走向成熟!

【借张烈鹏先生诗集谈我对诗歌的一点认识散文】相关文章:

当时西风烈散文06-30

我对散文创作的一点看法06-28

冰心的散文诗集合09-03

冰心的现代散文诗集03-17

谈茶散文07-01

李白诗集大全谈爱12-08

谈诗歌的意义06-29

落雪无言散文诗集06-29

关于真爱的短篇散文诗集07-04

李白诗歌中的“大鹏”意象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