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瑞文网!

中国诗歌发展史之唐诗

诗歌 时间:2017-08-09 我要投稿
中国诗歌发展史之唐诗

  唐诗成就

中国诗歌发展史之唐诗

  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两颗明珠,唐代被称为诗的时代,而宋代则被称为词的时代。词源于民间,始于唐,兴于五代,盛于两宋。在宋代,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兴起,物质生活的丰富,人们对文化生活的追求也更加强烈。

  1.“风神初振”的初唐诗

  唐代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唐诗是我国优秀的文学遗产之一,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尽管距离现在已经一千多年了,但是许多诗篇至今仍为我们传诵不绝。

  历经六朝的蕴积,诗发展至初唐一方面格律上较为完备,形式上日趋成熟,一方面受齐梁余绪影响,内容上绮浮艳。王、杨、卢、骆,心中充满匡时济世、建功立业的人生理想和热情,怀着变革文风的自觉意识,面向广阔的时代生活和现实人生,创作出一系列气势壮大、慷慨悲凉的诗作,宫廷诗风终被突破。其后陈子昂高举诗歌革新的大旗,以复古求创新,标举汉魏风骨,强调兴寄,反对六朝婉媚诗风,高倡建安文人的慷慨意气和人生理想。正是由于“四杰”、杜审言、陈子昂等诗人的积极探索,使初唐的诗歌创作呈现出“风神初振”的景象,为“盛唐气象”新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开元初年,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的初唐诗人张若虚,虽然留给后人的作品不多,《全唐诗》中仅存二首,然而凭一首《春江花月夜》号称以“孤篇横绝全唐”,奠定了在唐代文学史的不朽地位。全诗语言优美、生动、形象,富有哲理意味,它将真实的生命体验融入优美的兴象中,营造出了一个空明纯美的诗歌意境。特别是“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几句更是成了千古绝唱,为后人一直所传诵。

  2.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

  从玄宗开元元年到天宝末年,为唐诗的荣期。这个时期的诗人们“既闲新声,复晓古体;文质半取,风骚两挟;言气骨则建安为传,论宫商则太康不逮。”(殷《河岳英灵集序》),讲究声律辞藻的近体诗,与抒写慷慨情怀的古体诗汇而为一,诗人们写近体诗,能够表现慷慨情怀;写古体诗,能将声律、对仗、辞藻运入其中。达到了声律与风骨兼备的完美境界。才子型的诗人群体代替了初唐以来宫廷侍从型文人集团而主持诗坛,诗歌创作“既多兴象,复备风骨”,并形成不同的风格群体,创造出各种诗歌之美。

  这一时期的代表性诗人及流派有张九龄、王之涣、李颀,以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王孟诗派,以高适、岑参、王昌龄等为代表的边塞诗派,以豪放飘逸著称的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以悲慨深沉、含蓄蕴藉、“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名世的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等。

  3.豪放飘逸的李白诗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最杰出的诗人,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素有“诗仙”之称。他经历坎坷,思想复杂,既是一个天才的诗人,又兼有游侠、刺客、隐士、道人、策士等人的气质。儒家、道家和游侠三种思想,在他身上都有体现。“功成身退”是支配他一生的主导思想。

  李白留给后世人九百多首诗篇。这些生辉的诗作,表现了他一生的心路历程,是盛唐社会现实和精神生活面貌的艺术写照。李白一生都怀有远大的抱负,他毫不掩饰地表达对功名事业的向往。后来在道士吴和诗人贺知章的引见下,他得到了唐玄宗的接见,供奉翰林。但唐玄宗只是把他看作点缀升平和宫廷生活的御用文人,这使得诗人万分苦恼和失望。另外,他蔑视权贵的傲岸作风,又招致了权臣的馋毁,最后被唐玄宗礼送出京。长安3年的政治生活,对李白的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的政治理想和黑暗的现实,发生了尖锐的矛盾,胸中淤积了难以言状的痛苦和愤。《梦游天姥吟留别》便是他离开长安东游东鲁、即将南赴时告别朋友之作。诗人以淋漓挥洒、心花怒放的诗笔,尽情地无拘无束地舒展开想象的翅膀,写出了精神上的种种历险和追求,让苦闷、郁的心灵在梦中得到了真正的解放。而那“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诗句,更把诗人的一身傲骨展露无遗,成为后人考察李白伟大人格的重要依据。《将进酒》则作于天宝十一年(752年),此时距离赐金放还、礼送出京已经八年。这首诗笔酣墨饱,情极悲愤而作狂放,语极豪纵而又深沉,具有震动古今的气势与力量。“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杜甫《饮中八仙歌》),诗人独爱酒。众多饮酒诗中,《月下独酌四首》之“花间一壶酒”是思想较为深沉的一首,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表现了一种由独而不独,由不独而独,再由独而不独的复杂情感。终李白的一生,可以说是在漫游之中度过的,因之聚散乃是常事,诗人因此也给我们留下了大量的赠别诗,《送友人》即是其中之一。这首诗新颖别致,虽是“送别”旧题,但是不落俗套。在这里自然美与人情美交织在一起,有声有色,气韵生动。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作为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调动了一切浪漫主义手法,使诗歌的内容和形式达到了完美的统一。他的诗作自我表现的主观抒情色彩十分浓烈,感情的表达具有一种排山倒海、一泻千里的气势。极度的夸张、贴切的比喻和惊人的幻想,让人感到的却是高度的真实。诗人常将想象、夸张、比喻、拟人等手法综合运用,从而造成神奇异彩、瑰丽动人的意境,这就是李白的浪漫主义诗作给人以豪迈奔放、飘逸若仙的韵致的原因所在。他的语言正如他的两句诗所说,“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明朗、活泼、隽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