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时期诗歌的特点和代表作品鉴赏

时间:2020-12-21 10:31:57 诗歌 我要投稿

先秦时期诗歌的特点和代表作品鉴赏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收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年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诗经》在先秦称为《诗》或择其整数称“诗三百”。到汉代,《诗》被朝廷正式奉为经典之一,才出现《诗经》名称,并沿用至今。《诗经》的来源与编辑,一般认为有两个方面:1.周朝设有专门采集民间歌谣的官员,他们四处采访,收集民歌,以供朝廷考察民情风俗、政治得失。2.周朝有“献诗”制度,公卿士大夫在某种场合要给天子献诗。《诗经》中不少“雅诗”,就是这样汇集一起的。《诗经》中的诗当初都是配乐的歌词,保留着古代诗歌、音乐、舞蹈三者结合的形式。后经过春秋战国的社会大变动,乐谱和舞姿失传,只剩下歌词,就成为现在所见到的一部诗集。《诗经》按性质和乐调不同,分为“风”、“雅”、“颂”三类。“风”指《诗经》中的十五《国风》,它是当时各诸侯国和各地区的乐曲,是相对于周京都而言的地方土乐,共一百六十篇作品,大部分是民歌。“雅”指周京都地方王畿之乐的作品,有《大雅》和《小雅》,多是贵族文人的作品,其中《大雅》三十一篇,《小雅》七十四篇,共一百零五篇。“颂”是祭神祭祖时用的歌舞的乐曲,其中《周颂》三十一篇,《鲁颂》四篇,《商颂》五篇,共四十篇。《诗经》中的作者多不可考,其中民歌是劳动人民的口头创作,文人作品除少数篇章偶尔留下作者的姓名,多数篇什的作者也不可考知。

先秦时期诗歌的特点和代表作品鉴赏

  《诗经》的艺术成就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朴素自然的艺术风格。《诗经》反映的主要是劳动人民朴实的生活和愿望,因此在语言和形式上淳朴自然,情由衷发,毫无忸怩矫揉之态。

  2.赋、比、兴表现手法的运用。所谓赋、比、兴,朱熹《诗集传》有较好解释,他说“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用现代话说,“赋”就是对事物进行直接的陈述描写;“比”就是打比喻,对事物加以形象的比喻,更鲜明地表现事物的特点;“兴”一般用于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端,诗人触景生情,先用一两句话写一下周围景物,以引起下面的歌词。

  3.复沓的章法和灵活的句式。所谓复沓,是指一首诗的若干章字句基本相同,只对应地变换少数定词,反复地咏唱,不仅起着便于记忆和传颂的作用,而且还起着充分抒情的`作用,造成回旋跌宕的艺术效果。《诗经》句式以四言为主,但常根据内容和表达感情的需要而灵活多变。

  4.丰富的词汇和和谐的韵律。《诗经》的语言用词丰富,表达准确,动词、形容词不仅数量多,而且用得细致、精当。重言叠字、双声叠韵词的运用使声调谐美。

  《诗经》民歌的思想内容主要有:1.反剥削、反压迫。《诗经·国风》中的许多作品,反映了那一时代人民的痛苦生活,表达了人民的不满、怨愤和反抗情绪。如《魏风·伐檀》写一群伐木者边劳动边唱歌,对不劳而获的奴隶主们作了愤怒斥责,深刻地揭露了当时的社会不合理现象:劳动者深受剥削,统治者不劳而获。《魏风·硕鼠》直接痛斥那些剥削者为大老鼠。2.反映徭役、兵役的痛苦。如《幽风·东山》写一士兵出征很久,役满还乡时想到家园可能已经荒废,心里感到悲哀,但是他仍执著地怀念家乡,深沉感人。《唐风·鸨羽》写没完没了的“王事”迫使人民无法从事农业生产,赡养父母。3.反映爱情和婚姻问题。在《国风》中这类作品占很大比例,有的表现热恋的欢乐,有的表现相思之苦,都显示了古代人民单纯开朗的性格和纯洁质朴的心灵。如《秦风·蒹葭》形象生动地表现了一个男子在清秋季节想念和追寻自己的情侣的情景及内心活动;《邶风·静女》描绘了男女青年对幽期密约的兴奋和不安。4.反映劳动生活和爱国思想。如《魏风·十亩之间》表现了劳动人民对劳动生活的热爱和喜悦之情^〈魏风·无衣》表现了人民团结一心,同仇敌忾,齐心协力抵御外侮、保家卫国的英雄主义精神。

  《诗经》是我国文学的光辉起点,它的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成就,是我国文学发达很早的标志。《诗经》为我国两千年来诗歌的创作和发展奠定了基础。《诗经》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概括而言,主要有两方面:1.《诗经》中所表现的现实主义精神,有力地推动了后代诗人、作家去关心国家命运和人民的疾苦历代进步文人在反对形式主义倾向时,常以恢复“风”、“雅”相号召,实质上是倡导《诗经》的现实主义精神。 2.《诗经》中的优秀民歌启发和推动了后世作家去重视民歌,从中吸取营养,并且常常形成一个时代文学的革新,形成一个时代文学创作的高潮。魏晋五言诗的发展、唐代诗歌的繁荣、由诗到词再到曲的文体转变等,都说明了这一点。《诗经》中的艺术手法和语言技巧也影响深远,特别是比兴手法,已成为我国诗歌的一种基本表现方法。

  楚辞是战国时期产生于中国南部楚国地方的一种新诗体,其特点是:篇中大量引用楚地的风土物产和方言词汇,富有浓厚的楚国地方特色,内容恢宏,形式自由,句法参差错落,灵活多变,感情奔放,想象力丰富,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屈原是《楚辞》的创造者,但他的创造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有所继承和借鉴。概括起来,与四个方面有关:1.楚辞的整齐句式和几乎每隔一句用语助词“兮”字的特点,说明它与南方民间歌词有密切关系;2.楚地民间巫歌的祭神内容和歌、舞、乐结合在一起的表演形式对楚辞体的形成也产生很大影响;3·《诗经》也对楚辞产生一定影响;4.先秦散文宏阔的篇章,汪洋恣肆的气势,自由灵活的句式,繁辞华句和虚词的运用都对楚辞体有一定的启发和影响。

  屈原的作品主要有:1.《离骚》。这是一篇宏伟壮丽的政治抒情诗,共三百七十三句,二千四百多字,它是屈原再放江南时写的。全诗分两部分,前一部分诗人回顾了自己殚精竭虑,一心为国的苦斗历程;后一部分写诗人被逐后对出路的探索,进一步表明自己坚持理想和至死不渝的爱国热情。诗人创造了一个瑰奇变幻的理想境界,是浪漫主义创作的艺术典范。2.《九歌》。这是屈原吸取楚地民间神话故事,并利用民间祭歌形式写成的一组风格清新优美的抒情诗。《九歌》中的“九”表示多数,并非确数,它包括《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共十一篇,其中《国殇》是一篇歌颂楚国卫国将士的英雄气概的作品,诗人饱含激越的感情,通过壮烈的战斗场面描写,表达出强烈的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精神。此外,除《礼魂》是送神曲外,其余各篇都是以祭歌的形式写各种神灵,但诗人又赋予这些神灵以人的特征、人的性格,实际上表达的还是人的思想感情和理想愿望。3.《九章》。《九章》是指《惜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思美人》、《惜往日》、《桔颂》、《悲回风》等九篇,它多是纪实之辞,真实地记述了诗人在两次流放期间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感情。诚笃的爱国思想,优美的情志和纪实之辞相结合,是这组诗歌的主要特色。4.《天问》。这是一首奇特的长诗,问及天、地、人之事,表达了作者对宇宙、人生、历史,乃至神话传说的看法,全诗共三百七十四句,提出了一百七十二个问题,显示了诗人怀疑天命的不肯迷信盲从的态度。5·《招魂》。一般认为这是诗人自己招自己的灵魂,是一篇极富浪漫主义色彩的奇文。《招魂》前有序,中间是招魂词,后有“乱辞”。诗人以极殷切、深情的口吻,劝戒魂灵不要到天、地或四方去,认为最好的还是楚国,表达了X十楚国的热爱、Xt祖国乡土眷恋的爱国主义感情。

  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开创了诗人独立创作的新时代。其影响主要有四:

  1.在思想上,屈原的爱国思想、坚持理想的精神鼓舞了后人维护正义、热爱祖国,为实现理想奋斗不懈。贾谊、司马迁、李白、杜甫、陆游、辛弃疾等都从他的爱国诗篇中吸取营养。

  2.在创作方法上,屈原诗篇中大胆的幻想和夸张,对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形成和发展有极大影响。后人以“风”(《诗经》)“骚”(《楚辞》)并提,因为它们分别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创作的源流。

  3.在诗歌体上,打破了四言格调,创造了句法参差灵活的新诗体--楚辞,这是诗歌形体上的一次解放。

  4.在表现手法上,发展比兴为象征,寄托诗人的思想感情。这种“寄情于物”、“托物以讽”的表现方法,对后来许多作家和许多咏史、咏怀、感遇的诗篇有直接影响。

【先秦时期诗歌的特点和代表作品鉴赏】相关文章:

林清玄作品的特点12-21

林清玄作品特点12-13

席慕蓉作品特点05-01

汪曾祺作品特点06-25

黄庭坚作品特点06-20

林清玄散文作品的特点12-01

林清玄作品风格特点12-19

元稹的诗歌作品06-12

诗经堪称先秦时期一部撩妹宝典04-22

韦应物作品鉴赏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