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示-诗歌鉴赏

时间:2020-12-11 09:08:49 诗歌 我要投稿

启示-诗歌鉴赏3首

  启示

启示-诗歌鉴赏3首

  [德国]亨克尔

  我看到大火烧遍了

  远处黑暗的大地,

  我看到威势逼人、

  一只巨手的影子。

  火焰从烟自里冒出,

  黑烟袅袅地卷起,

  红色的火焰在舞,

  像黑纱做成的旗帜。

  那只巨大的拳头

  抓住鲜红的猎获物,

  猛然掷出了火把,

  投向城市的废墟。

  在令人恐怖的大火里,

  怒的大地在沸腾,

  狂奔过血腥的烟雾,

  地狱之马在嘶鸣。

  (钱春绮译)

  【赏析】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德国文学有一段特殊的时期,就是工人文学的兴起。当时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的广泛传播,致使德国社会民主党的威信剧增,德国成了国际工人运动的中心。在文学这个领域,由于革命形势的高涨促使自然主义文学运动的兴起。这些自然主义文学运动的参加者,站在工人一边,拥护社会主义,坚决反对资本主义制度,反对剥削和压迫,在作品中增强批判社会的力度。正如德国文艺理论家梅林所说的,“自然主义是日益壮大的工人运动在艺术上的反映”。

  我们观察这首诗作《启示》就会发现,其在艺术旨趣上带有明显的自然主义诗歌的特征。全诗着重刻画贫困劳动者与资本家之间的对立关系,描绘了一股正在兴起的革命运动和工人抗争的历史事实。在诗中,亨克尔以高度浓缩的笔法和慷慨激昂的语调把这幅鲜明而又严肃的现实图景展现出来。在这里诗歌艺术与社会现实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诗歌的题目称为“启示”。那到底何者为“启示”?它到底要“启示”什么样的事物或者命运?诗人在诗中透露出一种深刻的批判力量,又带有对事物进行预言的性质,这些或许就是“启示”。当我们进入诗歌内部去分析这首诗歌的时候发现,在诗中明显存在着一种对立的结构。而这种结构并不是诗歌的形式特征上的,而是诗意呈现上。对立双方的矛盾冲突在诗人艺术化的处理之下,变得触目惊心,变得昂扬激越。

  在第一节中,经典台词,作为诗歌抒情主人公的“我”开篇就直接出场,以一个全景的角度展开叙述。“我”是见证人,亲眼目睹了这个世界所发生的一切。但在诗句里面诗人并没有具体告诉,他所看到的是什么?诗人更多的是用一种整体性的描述去展开画面。“大火烧遍了/远处黑暗的大地,/我看到威势逼人、/一只巨手的影子。”

  在这里,我们注意诗中的几个意象:大火、黑暗的大地、威势逼人的巨手。结合当时轰轰烈烈的工人运动,我们就会明白诗人在此用它们所表示的寓意。工人斗争的火焰已经燃烧起来,烧遍了整个黑暗的大地。“黑暗的大地”隐喻德国资产阶级所统治下的世界,充满罪恶和痛苦。而此时一只巨大的、威势逼人的手已经出现在那些凶残的资产阶级剥削者面前。这是一只来势迅猛、威力无比、充满力量的手。这就是工人运动所孕育出的伟大力量,这种力量要紧紧把握住自己的命运,与那些剥削者展开殊死的搏斗。接下去诗人以形象化的语言描述了这种殊死搏斗的场面。

  “烟囱”是一个工业化的意象,高高耸立的“烟囱”象征资本主义大生产。那些从“烟囱”冒出的滚滚黑烟,把整个大地卷起。而在它下面则是工人们辛苦劳动的场景。但现在一切都要改变了,他们要和世界上广大的无产阶级一样勇敢地站起来,改变自己的命运。“红色的火焰在飘舞/像黑纱做成的旗帜。”在这里,诗人以一个形象的比喻,把工人与资本家严重的对立与对抗生动地展现出来。“红色”与“黑色”的颜色对比,具有强烈的视觉效果,而“红色”所舞动成的猎猎风旗,更是在昭示一种蓬勃向上的革命力量和战斗激情。

  工人运动所掀起的革命热潮已经势不可挡,“巨大的拳头”是如此勇猛无比,抓住那些“鲜活的猎获物”,那些贪娶的资本家们。这些还不算,他们要将革命的火焰燃烧到城市去,“猛然掷出了火把,/投向城市的废墟”。这种涌动的革命力量,让愤怒的大地滞腾,而狂奔过血腥的烟雾之后,地狱之马在嘶鸣。诗人在此结尾寓意深刻:在狂飙突进的运动背后,会有流血牺牲,但革命的前进道路已经不可阻挡,那些被压抑的、被剥削的、被戕害的人们必将如地狱之马奋起,举起革命斗争的利器与资产阶级长时间地斗争下去。

  这就是全诗最后所给我们的“启示”。这种“启示”既是正在奔涌着的革命力量,也是工人阶级对于不平等制度喊出的一声声。内喊。

  整首诗的展开过程为诗人涌动的情感所支撑,诗人把他对无产阶级、被剥削者的同情化为诗歌的主要基调,通过生动形象的艺术手法,在强烈感情的奔放与收拢之间,抒发浓重而激昂的诗意。在诗歌的结尾突出“启示”主题,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全诗歌共由四节组成,每节四行,结构整饬严谨,语言紧凑流畅,意象鲜明生动。整首诗作融具体和抽象于一体的抒情风格,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出亨克尔不愧为一名无产阶级的慷慨激昂的歌手和统治阶级的攻击性批判者。(李超)

  骆驼

  [哥伦比亚]巴伦西亚

  两峰疲惫的骆驼,后颈一屈一张,

  浅蓝色的眼睛明亮,汗津津的皮毛金黄,

  缩着脖子,张着鼻孔,

  阔步将努比亚的沙漠测量。

  它们昂起头颅辨别方向,

  冒着天顶火红的骄阳,

  毛茸茸的长腿经过梦游般的跋涉

  默默地停在水源的岸旁……

  在美妙的蓝色下刚刚驮运五年,

  苦役的煎熬已经烤红双眼:

  它们或许曾聪明地阅读模糊的象形文字

  在不幸碣碑的废墟中间。

  它们沿着昏睡的.地毯沉默地跋涉

  当奄奄一息的白昼闭上眼睛,

  黑色的少女为它们披上阴影,

  它们在模仿悲哀的游走......

  它们是沙漠之子:枣椰树

  赋予它们灵活的长颈佯装摇晃,

  斯芬克斯之口喷出永恒的疲劳

  笼罩在喀麦拉[1]为它们雕刻的憔悴的脸上!

  古老太阳烘烤的金字塔说道:

  “我们怀着隐隐的不安热爱疲劳……”

  从那时起它们就看到自己三角形的身影

  在活生生的肉的脊背上奔跑。

  旋风飞撒的金粒

  在旋转中成为它们贴身的服装,

  并被无形的丝线串成项链装饰骆驼憔悴的形象。

  一切烦闷,一切高烧,一切饥饿,

  无水的千渴,荒凉的沙漠中没有雌驼……劫掠商队……成堆的白骨,

  这一切都在它们痛苦的眼圈里沸腾。

  无论狮子的锦皮,还是没药的馨香,

  也无论枣椰的卷叶——浇灌可爱的阴凉

  还是响尾蛇清脆的音响

  都不能取悦疲惫之王的目光。

  拜占庭的笛手喜欢伴随镣铐的声响

  推敲韵律,请在这目光上畅饮悲伤;

  只有这双眼睛能告诉你们一个世界的疲倦,

  它在痛苦挣扎,血管里没有血液流淌!

  啊,艺术家!啊,跋涉在茫茫原野上,

  你们驮着神圣的独石巨碑!

  狮身人面像的伤心者!贞洁的冬椰树的情郎!

  只有你们能使大千世界的千渴得到安慰!

  眉头紧锁,你们能作什么?当受到千渴折磨,

  披头散发的带爪的部族,你们得到了什么?

  只有诗人是瀚海上的绿洲,

  只有他打开的动脉能洗刷人类的罪过。

  骆驼队消失在远方将我抛弃,跋涉在废墟上……

  在凄凉的灰色的波浪里,

  朝阳下,哪里去寻它们的足迹!

  不!我要去寻找那双见过的慧眼,

  它们是滋润我干唇的纯净的清泉,

  我将耐心等待,直到它们化作神秘柔情的细流,

  沁入痛苦诗人的心田。

  当我凝视那双眸子朦胧的深处

  倘若沉默的人群走过我的身边,

  他们会说看到一只忧心忡忡的骆驼

  宁静地注视着两眼蓝宝石的清泉……

  (赵振江译)

  【注释】

  [1]喀麦拉是希腊神话中的喷火怪物。它前半身像狮子,后半身似蛇,中部像山羊。

  【赏析】

  巴伦西亚的这首《骆驼》,曾经风靡拉美大陆,被称作是现代主义的精品。诗歌可以分为两大部分,前十节作为一个部分,描写两峰路骇长途跋涉的情景,第二部分从十一节开始到结束,通过非洲的沙漠之舟来抒情言志,将骆驼与诗人对照起来揭示自己的精神境界和人生哲学,经典语句。

  第一节首先给我们展示了一幅沙漠中的画面:非洲努比亚沙漠中,有两匹不知疲倦、长途跋涉的骆驼。它们的“后颈一曲一张”,“浅蓝色的眼睛”很“明亮”,那“金黄”的“毛皮”也汗淋淋的,它们“缩着脖子,张着鼻孔”,“阔步将努比亚的沙漠测量’’。第二至第四节诗人展示了骆驼不畏“天顶火红的骄阳”,不惧风沙,不怕任何艰难险阻,朝着自己憧憬的绿洲一步一步前进的情景:“它们昂起头颅辨别方向”,那“毛茸茸的长腿经过梦游般的跋涉”后,“默默地停在水源的旁边……”它们“在美妙的蓝色下刚刚驮运五年,”“苦役的煎熬已经烤红双眼”,它们日夜兼程,“沿着昏睡的地毯沉默地跋涉”。第五到第十节,诗人打破了传统的和谐构图,段与段之间的联络很不明晰。诗人对每句诗的意象刻意雕琢,并把不和谐的意象组合在一起,诗中出现了“枣椰树”、“斯芬克斯”、“喀麦拉”、“金字塔”、“拜占庭的笛手”等意象,而且还有被比作金字塔的驼峰、被比作“昏睡的地毯”的沙漠以及被比作是“旋风中的金粒”的黄沙……这些意象叠加在一起,造成触目惊心的艺术效果,让诗歌处处透着苍凉和悲壮,迫使反思骆驼的内涵。

  第十节一开始,诗人就写道:“啊,艺术家!啊,跋涉在茫茫的原野上。”原来巴伦西亚以骆驼来作为诗人和艺术家的化身。邓达斯·克雷格在评论这首诗时写道:“在《骆驼》中,两匹骆驼代表诗人自己和一个与他志同道合的朋友,很可能就是何塞·阿松森.席尔瓦。他们都有高度的文化素养,对美都有强烈的追求,都藐视那些不学无术的庸人。因此,他们离开了同伴而在沙漠中逗留。”诗人用骆驼不畏艰难、在荒无人烟的沙漠上辛勤跋涉的精神来象征他和他的诗友追求超凡脱俗的境界。诗人接着说:“你们驮着神圣的独石巨碑!/狮身人面像的伤心者!贞洁的枣椰树的情郎!”诗人用这句话向我们展示了他的创作主张:诗人既是“疲惫之王”又是“瀚海中的绿洲”。在艺术的天地里,诗人只有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地辛勤耕耘,才能“洗刷人类的罪过”,才能使“大千世界的干渴得到安慰”。从巴伦西亚的诗作与创作主张中我们看出,骆驼就是诗人的化身,也代表了诗人追求的理想,是诗人心中的楷模与向往追求的目标。

  回过头来我们看看第八和第十节。为什么骆驼的眼睛看到了那么多的苦难?为什么“拜占庭的笛手喜欢伴随镣铐的声响”?为什么他们一个有“痛苦的眼圈”,一个是‘‘畅饮悲伤”的目光?这种苍凉和悲壮的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所有的问题只有一个答案:那就是“爱”。在诗人生活的社会大背景下,爱情、人生、理想带给他太多的感叹与悲伤,他同情不幸的人们与这个不幸的世界。所以我们能从他这首饱含深情的诗中读到一种淡淡的忧郁。这种苍凉和悲壮是一种崇高和执著,心灵的崇高与对于事业的执著。

  最后一节是点题之笔,诗人甘愿做一匹具有关怀意识和哀愍情怀的骆驼,“倘若沉默的人群走过我的身边,/他们会说看到一只忧心忡忡的骆驼/宁静地注视着两眼蓝宝石的清泉……”就像阿根廷文学史家安德尔松·英贝特对诗人的评价说的:“他与自己的伙伴不同,‘他是以浪漫主义的心灵、帕尔纳斯派的眼睛和象征主义的听觉’向读者‘奉献了一个诗的世界’。”

  这首诗想象奇诡,把内心复杂的、无法言明的东西用一个奇特的意象“骆驼”来传达,体现出作者对历史和人生极为独特、敏感的观察体验。整首诗给人迷人圆融的美感、遍逦隽永的情怀,以及对生活体验的喜悦和感激。(党林)

  我为爱情受了多少委屈

  [波斯]哈菲兹

  我为爱情受了多少委屈,请不要问,

  我吞了多少离恨别绪,请不要问。

  我浪游天下,找到了一位魔女,

  她有何等迷人的魅力,请不要问。

  我在她门口思慕,思慕门口的尘土,

  我眼泪滴落了几许,请不要问。

  我这只耳朵昨晚从她的口中

  听到了什么甜言蜜语,请不要问。

  你为何对我咬嘴唇,叫我别作声?

  我是如何咬碎了红玉,请不要问。

  没有你,我在乞丐般的寒舍里

  经受了多少凄风苦雨,请不要问。

  爱之路上的流放者——哈菲兹呀,

  已走到了哪一步田地,请不要问。

  (飞白译)

  【赏析】

  这首爱情诗不同于哈菲兹以往的风格特征,它比较趋向于婉约,呈现出一种别样的情致。哈菲兹抒情诗的特征是热情奔放,情感丰富,格调明快,富有一种强劲的生命力和情感冲击力。但在这首小诗中,诗人以“请不要问”贯穿于全诗,营造了一种婉转细腻的氛围,给全诗增添了一种婉约的韵味,让人在这种婉转的情感中反复哑嚼着诗人那一份“剪不断,理还乱”的情感思绪。

  诗人开篇就诉说着自己“为爱情受了多少的委屈”,在这种诉说中我们感受到了爱情所带来的折磨和痛苦,但这种情感是复杂的,是夹杂着诗人自己炽热的感情的。接着诗人将这份爱情聚焦到一位女郎身上,“她有何等迷人的魅力,请不要问”,诗人在这里激发着的想象空间,同时也给下文留下了铺垫。这样一位女郎到底令诗人爱幕到何种地步呢?诗人接下来说道,“我在她门口思幕,思幕门口的尘土”,诗人的爱情已经达到了这种地步,我们不禁为诗人的这种痴情所感动。但爱情的道路上夹杂着许多痛苦,诗人反复提醒我们,不要追问这背后所隐藏的欢乐和痛苦。“我眼泪滴落了几许,请不要问”、“听到了什么甜言蜜语,请不要问”、“经受了多少凄风苦雨,请不要问”,诗人在爱情中饱受折磨,在“不要问”的背后,隐藏着无尽的悲痛。

  全诗在这种反复的吟唱中,让读者领会到这种爱的深沉和伟大。诗人为了心中的女郎,甘愿经受爱情无尽的折磨。正是在这种“不要问词语;的衬托下,我们感受到了诗人那一颗敏感而细腻的心,同时被激发出无尽的想象。

  在这首加泽尔体诗中,诗人在每一行运用衬词叠句,加强了诗歌的情感性和表现力。

  所谓的加泽尔诗体,是从阿拉伯的克希体发展而来。主要题材是吟唱醇酒和美人。其形式是每首包含7至12组对偶句,偶尔也有少至5组或多至15组对偶句的。其次是要一韵到底,第一、二行押韵,以下逢双行押韵。诗歌的最后一对偶句要点明主题,同时要将自己的名字写进去。有一部分加泽尔体诗在韵脚之后加上衬词叠句,这首诗就是。诗人反复使用叠句“请不要问”,增强了全诗的韵律。但“请不要问”并非韵脚,真正的韵脚已经移至诗行的中间(“请不要问”的前面)。

  这首诗歌以一种婉转性的抒情方式,更突出了诗歌的主题,凸现了诗人那一份复杂而婉转的感情。全诗结构精巧,用“请不要问”贯穿于全诗,增添了诗歌的抒情力度,并激发了读者无尽的想象空间,使得诗歌具有了很强的情感张力和艺术表现力。(叶玉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