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的分类与发展

时间:2022-09-28 16:18:55 诗歌 我要投稿

古代诗歌的分类与发展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诗歌很是熟悉吧,诗歌富于音乐美,语句一般分行排列,注重结构形式的美。你知道什么样的诗歌才能算得上是好的诗歌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古代诗歌的分类与发展,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古代诗歌的分类与发展

  古代诗歌的分类与发展

  唐诗宋词,不仅是当时文坛诗词高峰,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粹。它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瑰宝。

  我们读唐诗宋词,觉得它音律和谐,琅琅上口;听唐诗宋词,觉得它抑扬起伏,悦耳动听;不仅觉得语言美,而且觉得韵味无穷。既能得到启迪教益,又能得到美的享受。它吸引和哺育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传承和弘扬着光辉灿烂的华夏文明。它从登上文坛,一直到现在,几千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亲睐,一直盛传不衰。这不能不引人深思,不能不引人深入探索。

  研究表明,唐诗宋词的极大魅力, 是与它那严谨不苟而又富于变化的格律形式分不开的,是它那稳定的音步节律,两平两仄的交替使用,有规律的韵式韵律,工稳严饬的对仗与清灵流畅的散句的结合,构成了音调的高低长短,形成了回环往复的旋律,造成了诗词的庄重典雅、自然潇洒的风貌。

  古代诗歌包括诗、词、曲。

  1.从诗歌的形式可分为:

  ①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注意“歌”、“歌行”、“引”、“曲”、“令”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

  ②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

  ③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等。其特点: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字数不同可分为长调(91字以上)、中调(59-90字)、小令(58字以内)。词有单调和双调之分,双调就是分两大段,两段的平仄、字数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单调只有一段。词的一段叫一阙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阙、上阙、上片,第二段叫后阙、下阙、下片。

  ④曲,又称为词余、乐府。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兴起于金,兴盛于元,体式与词相近。特点: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使用口语。散曲包括有小令、套数(套曲)两种。套数是连贯成套的曲子,至少是两曲,多则几十曲。每一套数都以第一首曲的曲牌作为全套的曲牌名,全套必须同一宫调。它无宾白科介,只供清唱。

  2.从诗歌的题材可分为:

  ①写景抒情诗,歌咏山水名胜、描写自然景色的抒情诗歌。古代有些诗人由于不满现实,常寄情于山水,通过描绘江湖风光、自然风景平寄寓自己的思想感情。这类诗常将要抒发的情感寄寓在后描写的景物之中,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寓情于景。其风格清新自然。

  ②咏物言志诗,诗人对所咏之物的外形、特点、神韵、品格进行描摹,以寄托诗人自己的感情,表达诗人的精神、品质或理想。

  ③即事感怀诗,因一事由而引发诗人的感慨,如怀亲、思乡、念友等。

  ④怀古咏史诗,以历史典故为题材,或表明自己的看法,或借古讽今,或抒发沧桑变化的感慨。

  ⑤边塞征战诗,描写边塞风光和戍边将士的军旅生活,或抒发们乐观豪迈或相思离愁的情感,风格悲壮宏浑,笔势豪放。

  古代诗歌的发展历史

  1.中国古典诗歌最早起源于民歌,劳动创造了诗歌。《诗经》是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收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作品305篇,也被称为“诗三百”。《诗经》按内容分为风、雅、颂,其中“风”为民歌,是其中的精华部分。《诗经》的主要表现手法是赋、比、兴。有人将“风、雅、颂、赋、比、兴”归纳为《诗经》六义。《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光辉起点。

  2.在战国时期,出现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文人诗人和他在楚歌的基础上创制的诗体,这就是屈原和楚辞。因楚辞的代表作是《离骚》,故楚辞也被称为骚体诗。楚辞的特点:句子长短不一,形式灵活,多用“兮”字。“骚”还常与《诗经》中的“风”并称为“风骚”,常用来代称文学作品,或代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创作传统。

  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第一个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的先河。《离骚》是其代表作。《离骚》是现存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政治抒情诗,也是一首浪漫主义的杰作。其作品还有《九歌》(九为虚数,共十一篇)《天问》《九章》(九为实指)等。

  3.代表两汉诗歌的最高成就为乐府诗。乐府,最先是指汉朝的音乐机关,主要任务是搜集歌辞,训练乐工。魏晋六朝将乐府所唱的诗叫“乐府”,于是乐府由官府名称演变成一种带音乐性诗体的名称。汉乐府最基本的艺术特色是叙事性。代表作《孔雀东南飞》。

  《孔雀东南飞》是现存古代最早最长的一首叙事诗,是汉乐府民歌发展的最高峰。它与北朝的民歌《木兰辞》并称为“乐府双璧”。《孔雀东南飞》选自南朝徐陵所编的《玉台新咏》,《木兰辞》选自宋郭茂倩编辑的《乐府诗集》。

  4.魏晋时期,文人五言诗开始兴盛。其代表是以三曹为代表的建安诗人及晋朝的陶渊明。陶渊明,自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被诗论家称为“田园诗人”或“隐逸诗人”。《古诗十九首》是文人五言诗的代表,标志着五言诗由产生发展到最终的成熟,它以怨而不怒的态度、形象的语言、比兴手法形成独特的含蓄的风格,对后世的抒情诗有直接的影响。

  5.唐诗是我国古代诗歌的最高峰。李白、杜甫分别代表了我国古典诗歌中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最高成就,被誉为唐诗的“双子星座”。李白有“诗仙”美称,其诗清新飘逸。杜甫有“诗圣”之称,其诗沉郁顿挫,有“诗史”之称,如“三吏”(《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白居易是唐朝 的又一著名诗人,号香山居士,其文学主张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他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

  唐代的著名诗派有山水田园诗派和边塞诗派。山水田园诗派以标举隐逸,寄情山水,歌咏田园生活为其特征。代表作家有王(维)孟(浩然)。边塞诗派其作品多描写塞外奇异风光,抒写将士乐观豪迈精神及在征戎生活中的复杂矛盾情感。诗风奔放昂扬。代表作家高(适)岑(参)。

  6.词产生于晚唐,兴盛于宋。宋代的`词从风格上看,豪放派最杰出的代表是辛(弃疾)苏(轼);婉约派的代表是姜(夔)柳(永)、李清照。

  7.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是金、元两代兴起、由“词”蜕化出来的一种歌曲,体式与词相近,较为自由,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地使用口语。散曲有小令和套数两种形式。小令只用一曲,套数则合一个曲调中许多曲子为一套。套数也叫套曲,是戏曲或散曲中连贯成套的曲子。它少则两曲,多则二十曲,没有定数限制。每一套数都以第一曲的曲牌作全套的曲牌名。

  诗的定义、起源与发展、分类

  一、诗的定义

  什么是诗?这是一个众说纷纭、尚无定论的问题。迄今为止,诗歌界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关于诗的定义。

  《辞海》说∶“诗是文学的一种体裁,文学的重要类别之一。”“它高度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饱和着作者丰富的思想和情感,富于想象,语言凝练而形象性强,具有节奏韵律,一般分行排列。”

  《尚书·舜曲》说:“诗言志,歌咏言。”

  《诗大序》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严羽《沧浪诗话》说:“诗者,吟咏情性也。”

  白居易《与元九书》说:“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

  袁枚《随园诗话》说:“其言动心,其色夺目,其味适口,其音悦耳,便是好诗。”

  高尔基《论文学》说:“真正的诗,永远是心灵的诗,永远是灵魂的歌。”

从《辞海》以及诗人、诗评家们站在不同角度、从不同侧面对诗作出的阐述来看,我们倾向认为:诗是一种能集中地表现丰富的现实生活和抒发复杂的人类情感,分行排列、生动形象、有节奏韵律的文学样式。它是诗人用浸透情感、有内在节律、形象生动而又富质感的语言文字,并通过一系列修辞手段,把某种独特的感受抒发出来的表现方式。它是诗人闪光的思想,饱满的情感,振动的心灵,在创造性思维想象的过程中,碰撞交融而显现出来的一种精练而富于感染力的艺术。

  千百年来,诗作为文学艺术的骄子,以它特有的声情韵律感染着万千读者,影响着人们的精神世界。因此,我们说:诗应该是生活的蜜,情感的火,思想的光,心灵的歌。正因如此,《诗经·魏风》中的古代奴隶们,才把自己的哀怨和愤怒诉诸于诗,发出“硕鼠硕鼠,无食我黍……硕鼠硕鼠,无食我苗…… 硕鼠硕鼠,无食我麦……”的正义抗争。也正因如此,屈原、李白、陆游等诗人,才将他们的愤怒、忧伤写进诗里。屈原有《离骚》、《九歌》;李白有《行路难》、《将进酒》;陆游有《书愤》、《示儿》。尤其是陆游,临终时还念念不忘“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洲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告乃翁。”所以,我们说:诗是生活的蜜,诗是情感的火,诗是思想的光,诗是心灵的歌。

  二、诗的起源与发展

  诗是怎么来的?提出这个问题,似乎没有必要。然而,了解诗的起源与发展,从民歌民谣中吸取营养,对于我们写诗,是颇有帮助的。

  从文学史记载看,民歌民谣是最早出现的诗歌现象。众所周知,最早的语言文字和文学艺术是在原始人类集体劳动过程中产生的,诗歌也不例外。《淮南子》说:“今夫举大木者,前呼‘邪许’〔爷虎〕, 后亦应之,此举重劝力之歌也。”‘邪许’〔爷虎〕,是劳作中发出的呼声。原始先人就是用这种简短有力的呼声,协调抬木者的步伐,表达其感情,鼓励其精神。劳动创造了人类,劳动也创造了诗歌。原始人类经过长期的辛勤劳作和在劳作过程中发出的劳动呼声,才使他们的大脑和发音器官也随之发达起来,久而久之,于是就产生了有节奏韵律的表现劳作内容的歌谣。从这个角度讲,是民歌、民谣以其广泛的社会生活内容和丰富的艺术营养,哺育了诗及其它文学艺术门类的成长。由此看来,诗的最原始形态应该是民间歌谣,即民歌民谣。它是原始先民在渔猎、耕作、祭祀、庆典等社会生产、生活活动中口头创作的歌谣。你如果留心身边的人和事,这种歌谣体的民间口头文学式样,至今仍未消亡。请看我七十年代在农田水利建设工地上采集的《打夯歌》:

  ………

  轻轻往上抬呀 ,嗨哟!

  重重往下砸呀, 嗨哟!

  一行挨一行呀, 嗨哟!

  一夯接一夯呀, 嗨约!

  ………

  从这首《打夯歌》里,我们或多或少能读出点诗味来。也许这就是诗歌的最原始形态。不知过了多少年,在二千五百年前,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问世。继《诗经》不久,春秋战国时期的伟大诗人屈原登上诗坛,《楚辞》再领风骚。《楚辞》主要收集的是屈原和宋玉的作品。自此以后,又有更多的诗人出现和诗作产生。汉、魏晋南北朝乐府民歌,是我国诗歌园地中的奇葩。这一时期,除诸多无名氏外,还涌现出大量的名人名作。其代表作是《乐府诗选》、《乐府诗集》,《古诗源》也有收录。乐府诗对后世诗歌创作影响很大。汉朝的诗歌继承《楚辞》遗风,诗中多带语气助辞“兮”。汉朝中后期,诗才逐步摆脱《楚辞》的影响,不再用语气助词“兮”。魏诗的领军人物是曹操、曹丕、曹植(时称三曹)。晋诗的代表人物是陶渊明。魏晋南北朝时期活跃在诗坛的还有“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踽、应场、刘桢),“竹林七贤”(阮籍、嵇康、山涛、向秀、阮咸、王戎、刘伶)。“三张”(张载、张协、张亢),“二陆”(陆机、陆云),“两潘”(潘岳、潘尼),“一左”(左思)。此外,还有颜延之、谢灵运、肖衍、沈约、谢眺、王融、肖琛、范云、任肪、陆 垂、鲍照、庾信等等。

  隋朝二世亡国,李唐王朝取而代之。从此诗歌创作进入鼎盛时期。其代表人物有“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王孟”(王维、孟浩然),“高岑”(高适、岑参),“李杜”(李白、杜甫),“韦刘”(韦应物、刘长卿),“韩孟”(韩愈、孟郊),“白元”(白居易、元稹),“小李杜”(李商隐、杜牧〕),此外,还有卢纶、李贺、贾岛、陈子昂、刘禹锡、柳宗元等等。其代表作是《唐诗三百首》、《全唐诗》。而后,宋以词见长,元以曲称雄,明、清以戏剧、小说盛行。但也有不少人写诗,并涌现出黄庭坚、陈师道、陆游、杨万里、范成大、戴复古、刘克庄、刘过、李梦阳、何景明、哀宗道、陈子龙、王士侦、沈德潜、袁枚、元好问、龚自珍等诗人。其中,陆游是宋、元、明、清诗歌创作数量最多、成就最高的伟大诗人。现存诗九千三百多首。此外,不少词人,小说家也写诗。苏轼、辛弃疾、李清照等词人,虽以填词为主,但也写了不少好诗。如李清照《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使人过目难忘。清代小说家曹雪芹,在《红楼梦》里写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好诗。如《石上偈》、《好了歌》、《自题一绝》、《怀古绝句十首》等。

  “五·四运动”后,推广白话文,新体诗曾风靡全国,旧体诗似乎消声匿迹了。然而,自《中华诗词》创刊以来,由于毛泽东诗词陆续发表和朱德、陈毅诗集相继问世,旧体诗又开始复活起来。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精神层面的需求日益增长,诗词书画会社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地崛起,一些离退休老同志,休闲之余重又操刀弄笔写起诗来。“夕阳诗”,如异军突起,独树一帜;似繁星点点,布满神洲。这似乎预示着诗的春天的萌动。可以断言,它将是继《诗经》、《乐府》、《唐诗》之后,诗的又一个春天。

  三、诗的分类

  诗,从不同角度分类,可以分成若干类。如从格律角度分,古典诗歌,则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也叫古风,近体诗也叫格律诗。古典诗歌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开始于唐代。从唐初开始,一种新的诗体形式产生了。这种新诗体,在句数、字数、押韵、对仗、平仄声等方面都有格律规定,是一种格律诗。唐人称之为近体诗,也叫格律诗。而在唐以前的诗体,是一种不受格律制约的自由诗体,所以称古体诗,也叫古风。唐及唐以后至今,绝大多数人都写近体诗,但也有不少人仍写古体诗。

古体诗和近体诗,若按言划分,又可分为若干类。古体诗按言分,可分为三言、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及杂言古体诗。古体诗以四言为主,五、七言居多。《诗经》多为四言。《楚辞》突破四言戒律,间杂三、四、五、六、七言。《乐府》五言居多。《唐诗》逐使五言、七言诗定型。三言诗较少见,最典型的是《三字经》、《弟子规》。近体诗按言分,可分为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和长(排)律。律句达十句及以上,且句数是偶数者,称长律或称排律,长律或排律,也有五言、七言之分。

  格律诗是中华传统诗词中最具典型意义的诗体。它有多种具体形式,主要指五、七言律诗(五律、七律)和五、七言绝句(五绝、七绝)。五、七言律诗和五七言绝句的共同特点是:在形式上有确定的语言格式和声调韵律等。即每首诗在句数、字数、平仄声、用韵、对仗及语法句式等都有一定规则。其本质特征是:“篇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韵有定位”、“律有定对”、“语有定式”。上述六个基本要素,就像六根梁柱共同构成了五、七言格律诗质的稳定性。成为其区别于其它诗体的显著特征。

  一是“篇有定句”。即每首诗都有固定句数。凡绝句,无论五绝、七绝,每首四句。凡律诗(长律或排律除外),无论五律、七律,每首八句四联。

  二是“句有定字”。即篇中每一句都有固足字数。凡五言绝句(五绝)和五言律诗(五律),每句五字,多一字不可,少一字不行。凡七言绝句(七绝)和七言律诗(七律),每句七字,多一字不行,少一字不可。

  三是“字有定声”。即每一句中的每一个字位的声调不仅有明确的“平仄声”规定,而且每一句、每一联及每一首诗上下联之间的“平仄声”的排列组合都是有规则、有规律的。“句中相交”、“联内相对”、“联间相粘”、“奇句仄收”等,高度概括地反映了平仄字声在格律诗字句中的相互关系。

  四是“韵有定位”。即每首诗逢偶句尾字必须押韵。凡绝句(五绝、七绝),韵脚字押在二、四两句尾字上。凡律诗(五律、七律),韵脚字押在二、四、六、八四句尾字上。

  五是“律有定对”。即五言律诗(五律)和七言律诗(七律),除首、尾两联可以不用对仗外,中间的颔、颈两联的对句与出句之间均要用对仗。

六是“语有定式”。即出句与对句之间,在使用字词的语素及组成句子的节奏形式(主要指句式)必须一致。

  凡符合或基本符合上述格律诗要求的诗,可标五绝、七绝,五律、七律,长律或排律者。否则,就标古风,或只写诗题,什么也不标。

  此外,在阅读古典诗书中,还会遇到与诗有关的名称,顺便作点介绍。如《诗经》中的风、雅、颂。风,也叫国风,即民俗歌谣之诗,主要指地方民歌。如《王风》,指王城的“京腔”。《卫风》,则指卫国的“土乐”。雅,即“正乐”之诗歌,有记事的作用。大雅、小雅多是叙事诗。颂,指庙堂乐章,是祭祀用的乐歌,有形容赞美的意思。如《周颂》,《商颂》。又如《楚辞》中的骚体,是楚辞的异名。这一诗体形式较自由,多用“兮”字助语气。例屈原《离骚》中“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此诗体一直延续到汉。汉高祖刘邦的“大风歌”,楚霸王项羽的“垓下歌””,也都用语气助词“兮”。例如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又如“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再如《乐府》。乐府本是汉武帝时开始建立掌管乐歌的官署名称,因其负责从民间采集乐歌,后来《乐府》就成了诗体的名称。此外,诗歌还有歌、行、曲、令等题名,如《子夜歌》、《从军行》、《西凉曲》、《梁甫呤》等等。

【古代诗歌的分类与发展】相关文章:

古代的诗歌的分类11-07

中国古代诗歌分类12-26

中国古代诗歌的分类详解08-07

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脉络03-31

经典古代诗歌08-29

古代诗歌精选11-30

古代诗歌08-01

中国古代爱情主题诗歌的发展09-04

小学语文中国古代诗歌的分类讲解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