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寄思散文

时间:2022-09-27 10:36:52 散文 我要投稿

清明寄思散文(通用15篇)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经常看到散文吧?散文是一种常见的文学体裁,取材广泛,艺术表现形式丰富多样。那么问题来了,怎样才能完成一篇优秀的散文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清明寄思散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清明寄思散文(通用15篇)

  清明寄思散文 篇1

  或许岁月,或许经历,或许那些曾经的温暖和感动,似乎已逝去的往事,都会在这回忆过往的时刻浮现在眼前,骤然回首,才发现有多少美好的岁月转瞬即逝,究竟我们的心中有多少真挚的深情,能够经得起岁月的等待,究竟我们的一生中有多少没有实现的梦想和愿望,还能够经得起沧海桑田!在父亲离世之后,我才知道人生中总有一些遗憾是无法弥补的,我才一天比一天明白,父母亲人之爱不是他们健在时候的习以为常,而是他们走后魂牵梦萦、每到夜半都会惊醒的深深惆怅和无限的眷念!感叹人生,如白驹过隙,在我们还来不及合上被风吹开的纸张,时光就悄然地从指缝间流逝了,而我们觉得习以为常的亲情,又有多少爱可以重来!即便在父亲病重期间,他也总是对我们说:“你们工作忙,不要耽搁,有你妈在”即便是父亲被病魔所折磨,他也要把身体上的痛苦隐藏起来,没有仓惶,没有憔悴,永远是那样镇定,目光从容,只有父亲心里明白,那是最后的生离和死别!其实,现在想起来,才知道我们习以为常的父母亲人之爱有时候是要隐忍着多少委屈!背后不知道压着多少痛楚,这就是父母之爱,这就是我们用一生也无以回报的父母之爱!

  生活本身包含着人生百味,其中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只有亲自经历品尝,才能懂得什么是我们应该追求的生活,才能真正理解人生的真谛,才能懂得什么是我们所要的真正的幸福。人生中有许许多多的风风雨雨、沟沟坎坎,我们的内心时常被狂风暴雨所侵袭,被无常的困惑和遗憾所困扰,当我们行走在路上的时候,却总是忘记了出发的初衷,这也许就是我面对逝去的亲人最大的悲怆!这就是我们在长辈生前没来得及懂得的那些深深的忏悔!幸亏我们还有一个节日叫作清明,我们可以去祭奠,可以去缅怀,在这个日子里,我们的魂魄能和所有的亲人在天上相逢。“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人生不过百年,此生,我们珍惜拥有,今生,我们知足感恩。

  浮生一卷漫西风,人间自有清明在心中。

  愿天堂里的父亲幸福!快乐!

  清明寄思散文 篇2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不知不觉中,又是一年感恩追思的时节。每到这天,都不禁令人想起杜牧的这首诗。如此年复一年,这种满目悲凉的情景又熟悉的呈现在眼前。让人总是心有千绪忍不住想要表达,这一天与思念有关,这一天的文字也触尽酸甜······

  每逢清明,不是阴雨绵绵就是狂风呼啸。也许是生者对逝者的思念,也感动了上天泪雨涟涟,这呼啸的风,诉说着心底无数的哀怨无尽的哀思。潮湿的清明路上也总是足印深深,这清明的雨啊!潮湿了心海,沉沉的,潮湿了眼眶。这呼啸的风!能否传去我思念的声音······

  时光飞逝,往事不堪回首。转眼婆婆已去世十年之久,在那边的世界,婆婆您还好吗?天冷时会不会有人为您倒一杯热水?会不会有人为您披一件外衣?饿了会不会吃到可口的饭菜?上天的安排,让我们婆媳之间仅有十年的相处缘分便就阴阳两隔,留下一份深深的感怀细数着流年中的过往。

  婆婆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性格温和善良。所有认识婆婆的人都夸赞婆婆的随和明白事理,从不东家长西家短的无生是非,碰到需要帮助或是讨要的人,不管自己怎样困难都尽力给予帮助,因而在他人的眼里,婆婆更是一个懂得感恩心地善良的人。只是婆婆自小命苦,不到十岁父母双亡,在叔叔家长大后,经人介绍与公公组织了家庭并有两儿一女。谁知天有不测风云,如噩梦般的降临在苦命的婆婆身上。听丈夫说,他三岁时小叔子刚过百天,一个雷电交加大雨瓢泼的夜晚,家庭困难房屋因年久失修,在半夜的睡梦中倒塌了一角。婆婆变被这突如其来的遭遇受到惊吓,从此精神失常,不知冷暖的整日游走在大街小巷。无奈中几次三番的住院治疗,反反复复也不曾根治。加之公公平时嗜酒如命,稍有不顺就对婆婆大发雷霆,有时甚至大打出手,生活上更是缺少关心和体贴,因而也不断增深婆婆的病情。没钱住院的日子,任由婆婆风里来雨里去,完全不顾饥寒冷暖不顾病痛缠身。苦命的婆婆就在那种疯疯癫癫的日子里,还常常不忘三个孩子的温饱。经常不知在哪“偷”来的鸡蛋煮熟了,送到学校还没吃饭的孩子手里。去别人家的菜地里,胡乱地摘些菜用破旧的衣服包回来给几个孩子吃。认识婆婆的人同情这个疯疯癫癫命苦的女人,时常给予理解和帮助。

  因为家里困难,婆婆患病的日子,三个孩子经常吃不到饭,无奈中不得不过早地辍学。疯疯癫癫的婆婆惦记孩子的温饱,不知在哪弄来的白面和玉米面混在一起,没有苏打(发面蒸馒头时用的一种食用粉状碳酸氢钠)就用种地用的化肥给他们蒸馒头吃。还不懂事的孩子问婆婆,婆婆说吃化肥长得高长得快!这哭笑不得的回答听得令人吃惊之余更是心酸!可见在婆婆的心底,她是多么渴望孩子能快点长大快点成人!就在那种精神失常不由自己控制的病态情况下,每一个行为举止恰恰体现了婆婆真实的内心世界,一份母爱的份量和对孩子的心疼!

  直到三个孩子长到十几岁,或多或少的能挣点钱养家了,婆婆的日子稍有好转。病情复发了能及时送往医院治疗,再不用满大街胡同不知冷热的游走。可毕竟这种病的顽固性超强,加之公公对婆婆长期缺少关爱体贴,酗酒成性成瘾,即便病好了也只是暂时的,每逢生气或是着急上火过了一年半载又会发作。孩子们对父亲的不满甚至达到怨恨的程度可想而知,而说多了便遭到父亲的打骂。无奈之余也只能各尽其责做好自己更多的来维护母亲,爱护母亲。因为精神之类的病人,及其需要心理的安慰和生活上的照顾及体贴,而在公公面前,婆婆得到的极其甚微。长期下来造成婆婆不仅是心理上的障碍,更是心灵的创伤,便也越发的变得沉默寡言,把所有的郁闷长期积压在心底。每逢遇到自己对心思的人经常会说,是自己拖累了孩子们,使孩子们过早地辍学,没能给孩子一个幸福的童年。婆婆把一切的责任都怪罪于自己的病,却不埋怨公公嗜酒成性成瘾的恶习,不埋怨公公没有责任担当的不是。其实婆婆不是不埋怨,是自己的病造成了她自卑的心理,把所有的不快深深的埋藏在内心深处,她的苦只有她自己知道,自己懂!为了孩子不得不委曲求全,因为她舍不得孩子,因为她从小就体会到孩子没有父母的苦处。每每病情好转后,婆婆都会把入冬的棉衣为几个孩子准备好,整整齐齐叠放在柜子里。她怕自己说不定哪天病情复发孩子挨冻受苦。

  就是这样的一位母亲,在贫困与病情的抗争中,在长期承受心理巨大压力的同时,默默地尽其所能的付出着她的母爱。每每听到丈夫说起过往,眼圈红红的眼眶潮湿甚而落泪,我即刻无语,感慨、感动、同情,一种极其复杂的心情充斥着内心,让我再次从另一个角度看到了母爱的伟大和无私!泪湿双眼。

  直到我与丈夫相识到结婚,婆婆两年再没有病情复发,这是间隔时间最久的一次。于是婆婆逢人便说,是儿媳给家里带来了福气,自己多年的病也好了,那一刻我看到了婆婆久违的笑容溢于言表,气色神情也比以前好了许多。记得第一次给婆婆剪头时,婆婆笑不拢嘴的样子令我至今难以忘怀,直夸我干净麻利,剪得头好看。还说我包的饺子做的饭菜有滋有味的,吃得香。给她买的衣服也很合适喜欢,满心欢喜的婆婆说到此的时候禁不住泪眼朦胧,特别是女儿的出生更添婆婆的一份喜悦。

  然而,好景不长,因公公欠下外债未还,债主追债上门,婆婆因生气着急上火而再次病情复发,不得不送进医院。我和丈夫替公公还了外债,婆婆两个月后安然出院。原以为为此公公会有所收敛,哪知道竟然不知悔改一如既往的我行我素。每逢遇见生人到婆婆家,都担心是不是公公又欠外债来上门要求还钱的,因为害怕婆婆得知后会再次导致病情复发。如此这般便偷偷地替公公把钱还了,同时也希望公公的良心发现而有所认知。但这并没有改变公公的作为,不到一年婆婆又再次复发病情!

  如此反反复复,结婚十年,婆婆住了十三次医院。任谁都无法接受这样的打击,无论是精神还是身体,都给婆婆造成深深的伤害。而儿女任何的宽容和理解也都没能改变公公的恶习。作为儿女,为父母操的心可想而知,作为儿媳,有过太多的委屈,太多的不平,太多的不理解。十年下来,心力憔悴更是无法言说!必定我没有经历过这样的家庭。然而,当你走进了婚姻,走进这个家庭面对这一切的时候,当你嫁了,娶了,家的那一份责任就已然成了你不可忽视的现实!回首那些有痛有泪的日子,有时真的是一言难尽!

  不管怎样,面对婆婆一个病人,你不能与其他正常人相比。不管怎样,我默默的尽着儿媳的本分,妻子的责任与义务,已做好自己为原则。不管怎样,我都不会忘记刚刚怀孕的时候,舍不得花一分钱的婆婆给我买的一盒蜂蜜,说嫁到她家让我受委屈了,生活困难,连怀孕都吃不到什么好吃的。不管怎样,忙碌的时候,总会听到婆婆轻声体贴的话语,别太累了注意身体,总是那么暖暖的。我曾经那么庆幸,我有两个母亲的疼爱,我庆幸遇到善良可亲的婆婆!

  每次包饺子我都会多包一些,因为婆婆喜欢吃我包的饺子。而每次婆婆来家吃饭,都是那么谨小慎微,坐在那极其谨慎的样子,说害怕弄脏了哪,想帮我一起包饺子,又担心我嫌弃。无论我怎样说,婆婆每个举动都还是小心翼翼。与婆婆闲聊中,婆婆几度眼圈发红神情凝重,我理解婆婆这些年泪早已哭干的双眼,那深埋在心底的伤痛和苦涩没有亲身经历的人很难真正的懂。每次剪头婆婆都很难为情向我张口,说怕耽误我的时间,又担心我嫌弃不高兴。婆婆就是这样,一向是一个有分寸有尺度的人。尽管我说没事她还是一如既往的谨小慎微。其实我也经常为我母亲剪头,只是给母亲剪头时我很随意,为婆婆剪头我很细心,因为我怕剪不好婆婆不满意而又不喜欢说放在心里不舒服。因为婆婆一向不指责不埋怨任何人,尽管不悦也积压在心里,或许这也是她屡次病情复发的原意之一。

  每次过去看婆婆,婆婆总会留我吃饭,也总说没啥好吃的做的味道也不好,担心我吃的不顺口。而如果不是因为公公有酗酒后和婆婆吵闹的习惯,我会经常的和您一起吃饭,其实我并不嫌弃,我心里高兴有您这样一位随和善良的婆婆。如果不是公公一向恶习不改,我会把您接到家里一直在我的身边,让您安度晚年。只是世事不如人愿。都说自古婆媳是天敌,但我相信,只要有一副宽容理解的胸怀,一颗真诚的心,一份真挚的情,彼此都怀着感恩的心理,谁说婆媳之间就不能情同母女?只是我和婆婆之间的相处时间太匆匆!

  在婆婆得病三十一年,我结婚十年之后,因为长期用药引起婆婆各个脏器受损,导致急性肾衰竭——尿毒症。当时婆婆正在精神病情刚刚复发期间,我做好饭菜给婆婆送过去,发现婆婆脸部有些水肿。我详细问了情况感觉不好,因为婆婆一整天不曾小便。便赶紧带着婆婆去医院检查,用药之后依然没有改变,之后做身体的全面检查。就在检查的过程中,婆婆的水肿现象极具严重发展,以至于检查结果还没出来的时候就已经找不到打点滴的血管。等结果出来的时候,刚办完的住院手续,医院便劝我们办出院手续,因为已经没有住院的意义了。即便换肾也已经来不及,因为婆婆的各个脏器没有换肾的基本条件,何况还需要配型的过程,婆婆等不到那个时候了!顿时,我和丈夫惊呆了,一时不知所措,就像做梦一样令人无法相信,一切竟然来的那么突然没有一点思想准备。无奈转院再次确诊,希望这不是真的。然而结果是同样的回答同样的诊断。丈夫眼圈红了,哽噎着说:“如果可以我愿意用我的肾换回母亲的生命!用我的生命换回母亲的健康!”我瞬间泪夺眶而出。在医院的拐角处,我和丈夫拿着一堆的化验单相视无语,心痛的无法言说······

  婆婆就在一夜之间,她的精神失常突然正常了,满腹内疚的说,是她连累了我们,这些年就为她不断的操心,说是咱家娶了一个好媳妇啊!只是这些年委屈了雨虹,没过上好日子。我无法再听下去句句刺痛人心的话语,泪在心间流淌。为这些年的不易吗?还是眼前这个让人同情可怜善良的母亲?我无法说清,心中五味俱全。其实说什么愧疚不愧疚,婆婆也是母亲。说什么连累不连累,百善孝为先。一切也只是做儿女应该的,何况我们都是女人,我们都是母亲!

  得知一百多里地有一个老中医,医治肾病很有名。只要有一点希望,都不想放弃给婆婆治疗的机会。连夜丈夫带着婆婆的诊断书化验单前往,七十多岁的老中医也只是摇头说,试试看吧!三副药不见效就没有来的意义了。三副药吃完了婆婆未见好转,但丈夫还是前往又取回了三副药,路上不敢耽搁一点时间,回来时已是华灯初上。连日来的奔波劳碌,加之几天几夜没合眼,丈夫疲惫中睡去。我去给婆婆喂刚刚熬好的药,只见婆婆只是应声再无他语,待我叫丈夫一起过来时,婆婆只应了一声就再也没有睁开眼睛。匆匆地走完了她苦命的五十三个春秋,带着半辈子不曾言说的苦痛,带着无法言说的心伤,永远的离开了人世。那年我三十一岁,比我大一旬的婆婆永远的去了,从此为我们婆媳之间的缘分永远的画上了句号。

  十年匆匆而逝,我与婆婆便阴阳两隔。生命如此脆弱,最后只剩下了一捧黄土,一缕灰尘,如蜡烛风中摇曳时的悲凉,似黑暗吞噬的灯光,熄灭后便是最后的归宿。我知道任谁都无法改变生老病死这样的结局。从此天地为愁,草木含悲,唯有在这样的日子里,托风儿捎去我的思念,这清明的雨啊,便是我思您的泪滴!

  当我读懂您的眼神,您在哪里?当我领悟到您的沉默,您在哪里?我不会忘记您对儿媳的关心体贴,不会忘记您的善良温和。一直我都觉得您离我那么近从未走远,而又那么远远的无法触及。我常常想,如果您依然健在,我们一定会相处的情同母女,情深义厚,我一定会让您过一个安康幸福的晚年!我真想为您再剪一次头,真想让您再尝尝我做的饭菜,真想再听到您温和地说:“雨虹,别太累了注意身体!”我多想把我怅怅的牵挂和思念或多或少的邮到您的梦里,您的魂里。让您感知到雨虹的想念,婆婆您还好吗?若您九泉有知,一定能听到风儿带去的思念,一定能看到清明的泪雨纷纷,这随风摆动的小草,一定是您欣慰的笑容!

  逝者长已矣,存者永怀念!想起您音容笑貌历历在目,我无语凝噎。唯有一份哀思在心底弥漫。临风回首,阴阳两界,奉一株感恩的馨香,寄上我一份心灵的慰籍!

  清明寄思散文 篇3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今年的清明,没有丝丝断肠雨,只有日头俯身轻吻袖外的胳臂。海风吹来缓缓叹息,拂过垂柳,拂过木棉,拂过大叶榕,拂过游人心。高踞绿丘看白鹭回旋,看行人如织,看海波不兴,前尘影事在脑中雾气般氤氲。

  奶奶在我小学四年级溘然长逝。她老人家常年卧病在床,夜夜咳嗽,凄切骇人。一天黄昏,爷爷、爸爸、妈妈农忙迟不归,落照红橙般挂在竹林间,倦鸟木麻黄树上叫“咕咕”。我在大堂的长条凳上发呆,望着空落落的庭院出神。不意奶奶也从侧屋摸下床来,伛偻着背,扶着门沿,蹒跚跨过门槛,咳嗽着挪到我身边,“你爷爷他们快回来了吧。”她贴着我坐下,仍是咳嗽,我们不多聊,心有灵犀都往院门瞩目。飒飒苦楝树叶满庭喧响,暖暖夕阳披在我们身上,此时无声胜有声。能忆起奶奶的场景日稀,我再不能和她一同守望家人归来。操办法事那天,大伯执哭丧棒,绕着她的棺木呜咽缓行,族内众人披麻恸哭。我把头深埋进冥色,我觉到凉风飕飕。我知道她就躺在这里,我知道她已孤独远走。

  爷爷在我大学三年级驾鹤仙去。奶奶卧床时,爷爷汤药服侍;奶奶撒手后,只有烟酒和爷爷温存。“我俩结交订百年,哪个九十七岁死,奈何桥上等三年……”《藤缠树》柔美的盟誓,爷爷也许没跟奶奶提过;涸辙之鱼,相濡以沫,应也足够了。奶奶身故后,爷爷是冷寂的。矮板凳上他叼着烟斗,常常坐成一尊沉思的石雕。少时的我,已能隐约读出他的忧愁。他的忧愁如白烟缭绕,如白酒灌肚喊着“咕嘟咕嘟”。我希望爷爷跟从前一样,月夜溪里放竹篓子捉虾蟹,白日庭中削竹片编竹篮。我喜欢学他走路把两只膝盖撞得咚咚响,到菜地里拔完青葱拔韭菜。我仰望他满是茧子的脚板踏遍荆棘刺丛,如履平地。我希望爷爷翻过凉夜的思念,投入暖昼的生活。所幸爸妈对爷爷很好,爷爷也戒了烟,弱了酒,淡了忧愁。

  忧愁固是淡了,不速之客不请自来。大半生没打过针用过药的他,病来如山倒,遇了中风,每况愈下。风曳残烛,终于油尽灯枯。爷爷的坟山和奶奶的宝地紧挨,他们生时同寝、死后同穴,也算是令人歆羡的藤缠树了。

  清明寄思散文 篇4

  说到清明节,人们就会想到“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这个诗句,这句话生动地描写了清明时节的景象。清明节是我们中国人祭扫已故亲人的日子,除了已逝的长辈们,还有就是那些为国捐躯的烈士们。我们科尔沁区实验小学五年级的师生们,在4月2日上午,怀着崇敬的心情到人民公园烈士陵园祭扫烈士墓。

  这一次的外出跟平常有很大不同,所以心情也不再是那么兴奋了,而是庄严和哀痛。我们站着整齐的队伍,来到了烈士陵园。走过小路我们来到烈士纪念广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硕大的石碑,上面生动的刻着毛主席亲笔题写的八个金字“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在烈士陵园广场的两侧是十位烈士的塑像,这又让我想起了战争岁月里,无数革命前辈,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与敌人英勇作战,有许许多多的战士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我们怀着沉痛的心情,在老师的带领下缓缓地走到了人民英雄纪念碑下,全体师生举行了隆重的祭扫仪式。学生们的朗诵到宣誓,每一句真挚的话语都代表了我们对革命烈士们的无限崇敬和怀念,然后是全体默哀并敬献了花圈。让我们静静的追思,深深地缅怀,把最深情的思念和最崇高的敬意,寄托在这鲜花中,让它陪伴在先烈的左右,让他们不再寂寞不再孤单。

  接着,我们绕着人民英雄纪念碑走了一圈。因为在纪念碑的下面是四百多平方米的'骨灰堂,这里面放着许多英烈的骨灰,有的连姓名都没留下。我们的耳畔传来阵阵低沉的哀乐,每一个同学的脚步都是轻轻的,生怕吵醒了已经“熟睡”的烈士们。我们衷心地感谢革命先烈为我们创造出的美好生活,也明白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继承革命先烈的遗志,做一个积极向上、热爱生活、热爱祖国、情趣高尚的好少年。我们是幸运的一代,我们是幸福的一代。而我们的幸福是他们赐予的。我们该用一颗感恩的心来面对这个美好的世界。

  走出烈士陵园,我感慨万千。让我们共同继承先辈遗志,珍惜眼前的大好时光,努力学习,健康成长,长大为祖国作出自己的贡献。

  清明寄思散文 篇5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又到清明节了,天空飘着绵绵细雨,此时此景,我又想起了长眠于地下的大外公。

  大外公离开我们已经有三年了,但我还会时时想起他,一想起他就会哭。大外公是得了不治之症,最后一段时间就住在台胞医院。我和爸爸妈妈经常去看望他,那时的他被病魔折磨得瘦骨嶙峋,说话都有气无力了,但一见到我,就会露出笑容,伸出手与我打招呼。大外公,您快点好,我们就可以吃食饼筒了。我知道他最爱吃食饼筒,小小的我只能以这个来安慰他。好的,大外公等病好了,就和你们去吃食饼筒。大外公轻声地回应我。

  结果大外公还是走了,妈妈怕我伤心,一直没有告诉我。直到给大外公办丧事的那天,我才得知了这个消息。我跑到灵堂前,看着睡在灵柩里的大外公,我忍不住放声痛哭起来。前几天还好好地在医院和我约定吃食饼筒的呀,前几天还和大家说说笑笑的呀,怎么就离开我们了呢?我不相信大外公就这样走了,看着身旁的大人们都哭红着眼睛在上香,妈妈也在哭泣。我知道大外公再也不会醒过来了,我越想越伤心,哭得更厉害了。

  大外公的为人,无人不称赞!谁家有事,他都会出手帮忙。我特喜欢依偎在他身边,听他讲新闻,讲道理。贝贝是好孩子,长大有出息。这是他见到我,总是对我说的一句话。也许就是在大外公的鼓励下,我觉得样样都要做好,这样长大就会有出息。大外公很爱吃食饼筒,他包的食饼筒就像大象腿,常常被我们笑话。可他总是笑着说:一筒是一筒,吃饱了是自己的,哈哈哈哈他的笑声很洪亮,能响彻整个房子。哈哈哈,他笑,我们也跟着他笑

  今天又是一年清明节,我们又吃起了食饼筒,可少了大外公。我心头一酸,撇过脸瞧见窗外的雨下得很大,我知道天也在哭,在哀思

  清明寄思散文 篇6

  又到清明,追念故人,特别是自己的至亲,在这几日,像约好似的,纷纷托梦,仪容相貌,如此清晰,言谈举止,栩栩如生。

  昨夜,梦见了母亲,依然笑容满面,依然大嗓门,但只见其形,不闻其声,母亲和人交谈,说话间不住回望,像担心春日的风刮走轻飘的花朵,无时无刻不在惦记自己的儿女,走多远,有多忙,都放不下牵挂,满含着不舍,怕影响孩子,怕拖累孩子,就像身患重病时也不肯让孩子们耽搁工作一样。

  多少生活艰难,多少命运坎坷,在母亲那里,都是爽朗一笑。那笑声像一把利剑,刺破苍穹乌云,那笑声似一团赤火,消融冰寒冷漠。

  可是,听不清,母亲在说什么,明明看见了我,却好像并无留意,自顾和别人交流,我大声疾呼,却发不出微丝的响声,母亲要走,欢快而急促的声音飘然而去,自己却腿也迈不开,话也说不出,急得身子前倾,想去追赶,急出一身冷汗,原来是梦。

  母亲离我如此之近,似触手可及,又如此遥远,只余思念。

  凄愁的细雨,固化着内心的悲凉,父母在,你知道你来的路,也知道你去的路,父母不在,你只有去的路可走。你突然觉得自己像一个孤儿,像一个孤魂野鬼,心无所寄地晃来游去。

  在世时,好像没有感觉,诀别后,刻骨铭心。或许,清明时节,就是一个忏悔追忆,亲情交流的时刻,在天堂的父母和在世时一样对子女无私付出却不愿打扰子女,一心在子女身上却往往忽视自己,可能,不到一定的年纪,没有如此深刻的体会。

  对亲人的思念与牵挂,越到节日,感受越浓郁,越清晰。记得父母去世头几年的春节,合家团圆的日子,常常感觉心里慌乱无比,坐立不安,只有远行,离开这块熟悉的土地,在山清水秀,人来人往的他乡度过节日。

  这几年,内心慢慢平复,开始对家族长者给予更多的关怀与问侯。

  想想前几日梦见父亲,还是那么严厉,那么寡言,冷酷的外表下掖着一颗滚烫的心。一个退休后回到农村给母亲养老送终,妻子病重日夜操劳不分黑明,对子女无私奉献,严格要求的真正好儿子,好丈夫,好父亲。

  父亲在世时,有许多不理解,但现在与镜现对,自己的神情轮廓,有了父亲的影子。

  还有祖母,这是和我最亲,也是最疼爱的人,就和祖母经常给我说的一样:“你一拃长点你妈就把你抱来,吃也不会吃,喝也不会喝,硬叫婆把你养活那!”

  祖母九十三岁无疾而终,七十岁以后几乎都是独立生活,大伯一家就在对门,祖母仍坚持自己独院居住,大妈不时抽空看看,送点吃的,但大多时间,都是自己开火,自己做饭,直到最后几年,父亲回家,娘俩相依而伴。

  记忆犹新的是祖母收拾棺材的场景,祖母早早把棺材做好放在阁楼上。记得70年代有一次祖母病了,住院一段时间后,医院说人不行了,让回家,回家后赤脚医生每天给挂挂吊瓶,家里人把棺材从楼上抬下在院子里收拾,祖母端个小凳坐在房檐台看着画材。

  匠人首先用小刷把棺材缝隙灰尘处理干净,再用腻子粉填平晾干,用麻纸将棺材里粘平糊好,在外面画些松鹤一类图案。画匠画着,祖母看着,说着,指导着,我们从棺材旁跑来跑去,也不觉清冷阴森,和自己家打家具没什么两样。

  棺材画好了,祖母病也好了,又开始张罗做饭洗衣扫院子。

  到了八十年代末,祖母腹痛难忍,腹泻不止,到医院住了半月又回来了,把棺材从楼上抬下来,十年前画的色彩已经黯淡,没了多少痕迹,又重新收拾一遍,祖母仍旧颤颤巍巍地交流着,指导着。

  这次没等收拾利落,祖母又好了,可以在村上几个聊得来的老姊妹那里走走看看,并开心地交流她收拾棺材的前前后后逸闻趣事了。

  最后一次把棺材抬下来,祖母确实老了,坐在房檐下,灿烂阳光的暖意都无法驱逐彻骨的寒凉,祖母埋怨这次材画的不好,别人不敢说,我给祖母解释说“给你画材的人都死了,这是人家他儿子,差不多就行了,再过几年就没人干这活了,好不好都没人画了。”

  亲人托梦,忆旧追远,每到清明时节,上坟祭奠,叩拜烧纸,送去感恩和思念,或许,唯有过好每一天,认真抚育他们的后代子孙,才可让生者宽慰,使逝者安息。

  清明寄思散文 篇7

  春雨绵绵,不急不缓,就这样下了几天几夜,不肯停歇。家门前的红杏正开得姹紫嫣红,就遇上了这么一场雨,正像诗人冯延巳所说“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宛如仙境。

  远山隐在云雾里,近树笼在孤烟前。雾中的高楼,褪尽了往日的灿烂繁华,披上了朦胧的色彩。此时家里的气氛有点凝重,家里人都在忙碌地准备着扫墓需要的东西。这个清明节,我们要去祭拜的是那个英年早逝的爷爷。奶奶从不让我们看爷爷的遗照,说是怕我们看了忍不住伤心。

  我们怀着悲伤的心情,迈着沉重的步伐踏上了缅怀爷爷之路。来来往往的扫墓人都忍不住寒暄几句,死者长已矣,存者永怀悲,只能互相安慰。渐行渐远,不知不觉来到了坟墓前,我终于看见了爷爷的遗照。照片上的他英明帅气,眼睛就这样一直望着远方。那边好像是我们的家,或许死了也还放心不下自己的子孙吧。

  我们把坟墓前的杂草轻轻拔去,生怕把沉睡已久的爷爷惊扰了。爸爸说,在当时那个贫穷的社会,爷爷一个人撑起了整个家。我们现在住的这间装修豪华的房子,是爷爷每天挑着一担砖瓦,一个人用他那粗糙而起茧的大手建起来的。

  面前的酒杯已满上酒,我拿起酒杯,把酒洒在了坟前,祝愿爷爷在那边一切安好。我还给爷爷寄去了许多钱财之物,愿他在那个遥远的世界能够衣食无忧。最后我们献上了最有诚意的三鞠躬。这鞠躬意味深长,包含了对爷爷的思念,希望他在那个遥远而又神圣的世界,保佑子孙后代平安度。要回去了,奶奶却迟迟不肯起身,她还要跟爷爷唠唠家常。阳光下,我似乎看到爷爷奶奶在喃喃细语……

  小路边的花儿散发出一阵阵芬芳的清香,小草萌发出新芽,我们踏着轻快的脚步回到家中。大家拾起刚才那不愉悦的心情,聊天,坐等吃艾粄。妈妈端出艾粄的那一瞬间,大家都闻到了扑面而来的香味。咬一口下去,简直就是人间极品,爽口嫩滑,忍不住多吃几个。

  清明节,雨绵绵,情潺潺,缅怀故人心遇寒。夜幕降临了,城市的灯光变得璀璨,我们酣然入梦……

  清明寄思散文 篇8

  今年寒假,在老家的大街上,我偶然遇到了我的小学同学“矮脚虎”王小飞,他正帮他妈妈卖豆腐。其实他的脚并不短,但不知为啥得了这样一个外号。他从小身体强壮,几乎班上所有男生,都挨过他的揍。看到他,我想起好多与他有关的事:他为了赢一盒巧克力而吃了10个红大椒,将家里养的猪赶下河,被他妈妈按在河里淹得半死。

  我们小学上语文新课,总是由老师朗读一遍课文。我们语文老师是我们学校刚分配的城里老师,与我们农村孩子交流都会用普通话。当他用普通话朗读课文时,读到与我们家乡话发音明显不同的字眼时,我会感到后背阵阵发凉,身上的寒毛根根竖起来。在强大的习惯势力压迫下,我们的老师还能坚持用普通话讲课,现在回想起来,他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他读一遍,然后我们跟读一遍,最后是通篇朗读。我们通篇朗读时,老师会提着教鞭在教室里转悠,仔细听我们发出的声音,是否有对课文的故意歪曲,如有,就会用教鞭抽打——其实也不是真打,打到略有疼痛而已。王小飞是挨得最多的一个,但最后,他夺过教鞭,把它在膝盖上折成两断,扔在老师面前,我至今仍记得老师的尴尬表情。经过这件事情,他在我们中的威望渐渐大了起来,敢跟老师作对,我们把他当英雄崇拜,但他好像很不高兴,谁提这事就跟谁急。

  有一天中午,他在田里抓了十几个青蛙,用瓦罐提到学校,放在脚下,那天下午上新课《青蛙》,老师带我们朗读课文:“每到黄昏,池塘边上会有一只老青蛙先发出单音的独唱,然后用颤音发出一声短鸣,接着满塘的蛙声便跟着唱起来。呱!呱!呱!”他趁老师不注意,用脚踢倒了瓦罐,青蛙争先恐后地跳出来,伴随着女生的尖叫和男生们的大笑,那些青蛙在教室里蹦跳着。我们看到老师变了色的脸,我们只听到只有他一个人还在朗读。

  我们原以为老师会大发雷霆,但没想到在小飞响亮的朗读声中,脸渐渐变得红润起来,我们老师是一个有酒窝的男人,他的脸上一出现酒窝,我们便知道他笑了。

  清明寄思散文 篇9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转眼间,又一个清明节来临了。家家户户都忙着准备东西去扫墓。已升入初中的我,也抛开了作业,与妈妈一起去南山公墓“探望”舅公。

  一路上,天空飘起了细密的雨丝,好似一缕缕忧愁,给行人披上了一层凄凉的面纱。我静静地想着:舅公在天堂过得还好吗?清明佳节,他又在想些什么呢?是不是有点孤独?是不是在呼唤我们快点过去看望他。

  站在舅公的墓前,望着他生前微笑的照片,泪水模糊了双眼……以前,舅公是多么地爱笑啊!从他灿烂的笑容中,看不到一丝岁月的痕迹,仿佛舅公还是一个天真的孩童。记得以前每到周末,他总是打电话来请我们去吃饭,他喜欢热闹,满满的一桌子菜,对我来说就是一件件作品,他笑咪咪地看着我们津津味地吃光他的拿手好菜,自己却说年纪大了吃不动了,只是偶尔泯一口小酒,饶有兴趣地倾听我幼稚的话题,脸上流露出付出辛劳的满足感……啊!舅公,你是这个家中不可缺少的一份子,没有了你,这个家就不再完整;没有了你,我们就缺少了许多欢声笑语;没有了你,妹妹也就失去了一位好爷爷……

  望着这片埋葬亲人的土地,我忽然想到《黄土之上》里所说的:“那是异乡,里面住着不同的姓氏。猜想定是极乐世界,去的人,都没有回来。”所以,我从不相信舅公您已经死去,我想您只是去了异乡生活。在那里,您依旧画那唯美的山水画,练习苍劲有力的书法,依旧将最好的东西留给我和妹妹,然后远远地守护着这个家。

  我和妈妈给舅公烧了许多纸钱,又将五颜六色的鲜花洒在了墓碑上。一会儿,舅公的“天堂小屋”就开满了花朵,处处洋溢着春的气息。这里,成为了最亮丽的“花墓”。

  这个飘雨的清明节,我无尽的悲伤与思念都化在这绵绵细雨中了。而记忆中,我看到舅公那微笑的眼神,永远祝福着我快乐地成长。

  清明寄思散文 篇10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漫漫的哀思,悠悠的伤怀,在这压抑的节日里,迷恫的思绪如缕缕凉风吹拂到杏花村外。酒家的店后,定是一片荒凉的坟墓,屹立着民族的魂魄,为这凄清的节日披上一层伤感而又销魂的挽衣。

  思绪纷飞,抵达汨罗江畔不朽的堤岸,倾听屈大夫低沉的哀叹:“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世态炎凉,统治黑暗,污浊的现实中名不下屈原挺直的身躯,只有汨罗江的滔滔巨浪才能读懂屈大夫千疮百孔的心灵!

  “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人们用端午节祭奠屈原,然而在这清明落寞的节日里,有谁去听听屈原跳动的心灵?

  滔滔江水,咆哮的不是豪迈,不是激情,是悲壮,是哀恸,是为屈原代民族魂魄逝去奏响的挽歌。端午佳节,喜庆不是人们的过错。汨罗江畔,龙舟拂水而过,人们的呐喊和助威却与屈原投江的悲壮形成强烈的反差。喜庆不属于屈原,只有这清明的萧瑟才足以抚慰逝去的心灵。

  “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弓兮射天狼。”青衫白衣,这是清明的装束是中华民族最忠贞的色彩。没有春节的声声爆竹,没有中秋的朗朗明月,也没有元宵佳节的张灯结彩。清明这个特殊的节日里,有的是燃灰,是香熏,是泪水,是面对深邃苍穹最真挚、最诚恳的祷告和祈福。

  清明,属于精忠报国的岳飞,属于虎门销烟的林则徐,属于赤胆忠心的文天祥——八千里路,开拓与进取是不尽的动力;三十功名,家与民族是不灭的挂怀。

  收回思绪,站在列祖列宗的坟旁。清明节,我为中华民族的一切脊梁敬一炷清香,祭奠那不朽的忠魂!

  清明寄思散文 篇11

  走近清明,几丝细雨,几缕哀思,穿越了一个又一个清明时节;几捧黄土,几杯清酒,度过了那数不尽的凄苦长夜;几滴汗水,几行热泪,诉说了那洒下奋斗的万顷高原。清明的哀思不绝,似老鸦低呜的凄凉,似高猿长啸的深邃。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是杜牧留下的清明之灵;“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是张继绘出的清明之形;“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仙野僧。”是王宇俏洒下的清明之神;“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是白居易刻画的清明之境。自古而今,万千墨客低语细唱出了清明的夕阴。

  清明节,这个多么神圣的日子!这天,笔墨挥洒的阳光温暖了一个世纪,浓郁深厚的思念笼罩了整个黄土大地。记得1937年,长达六周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掩埋了三十多万鲜红的生命:记得2008年5·12汶川地震震垮了千万座高楼,面对这些,我们中华民族却用坚强和万众一心诠释了生命的真谛。

  漫步墓园,简朴的灰白色书写了逝者的过去。一片不知名的蓝色小花迎着春风绽放着,

  微露笑颜,几个姐妹儿挤在一起,似比美,似赛俏。他们在一片瓦砾中扎根,似乎在向着命运挑战,诉说着他们的不甘。

  一片寂静的海中生命开始了。在黑暗中孕育,就像幽深的泥土为了光明而生长,然后努力地汲取的阳光,开枝散叶,开花结果。

  也许生命本该这样,谈不上公平,只有付出才得以绽放。看着那些逝去的亡灵,我们真心为他们祈祷:“一路走好!”。

  春风吹着,我惋惜这空中没有夹杂的雨。走出墓园,不禁静静沉思。其实清明本该有雨,来洗涤城市,洗涤生命,洗涤人生的苦厄。

  有风无雨,却罢折柳寄思话清明。

  清明寄思散文 篇12

  清与明,爽朗的两个方块字,当它们融合在一起时,却多了一丝淡淡的忧伤……

  我的童年几乎都是在那个偏僻的小村庄里数过的。平缓的几座小山丘高高低低的环绕在天际,为生活增添了几份气息,也显得那里的风俗别有一番韵味。

  每至清明,家里就会来许多客人,大多是爷爷和父亲的至亲好友。母亲总会推着我去问好。从他们指间升起的一缕缕烟雾,使我在朦胧中看不清他们的脸庞,渐渐变得虚幻,就像……奶奶。

  在我的记忆里,几乎没有一点关于奶奶的片段。对于这个亲切却又感到陌生的人,那时的我只知道,奶奶生活在一个美丽的叫天堂的地方,每年清明的黄昏,爷爷和父亲就会去“看望”奶奶。夕阳懒懒地躺在山丘上,于是,我就会望着爷爷和父亲的背影渐渐远去,而后,又望着从烟囱中袅袅升起的炊烟,望的出神。

  在这片异乡的土地上,每至清明,父亲依旧会去“看望”奶奶。夕阳下,我不再出神的望着背影和炊烟,而是选择立在微风中默默的发呆,任凭周围的光线一点点逃走。昏暗中,微风的温暖仿佛奶奶的怀抱。于是,对奶奶的思念,对那段小村庄岁月的怀恋,会像潮水一般涌来,拨动着在我心底那一弦淡淡的忧伤。渐渐地,我感悟到前人设立清明的用意。

  时间就像一片汪洋,每个人都会在岸边的沙滩上留下脚印,有大有小,有深有浅。但时间是无情的,无论那个人多么高尚,多么卑微,来来去去的潮水,都会将那人流下的脚印冲淡。后人踏上去,继而留下一个脚印。不一样的纹路,不一样的大小。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继承下美好的品质。对亲人的缅怀,早已是清明的主题。故去的人已长眠,那么我们活着的人除了缅怀还能够做些什么呢?那就是延续——延续先人美好的记忆,成为永恒的怀念;延续先人高尚的品质,增添生命的价值。

  又是一个清明,风依旧那样暖。眺望树杈间的夕阳,我仿佛又看见了小村庄那袅袅升起的炊烟,又感受到了奶奶将温暖掺进柔风中的怀抱。“奶奶,您放心吧,我一定会坚强的!”

  清明寄思散文 篇13

  记得,小时候,我和我的太奶奶感情可好啦!只要太奶奶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都一定先给我。其中有两件事让我印象最为深刻至今难忘!

  那时正值夏季,小狗吐着长舌头,知了们在树上无休止地叫着:“热啊,热啊,好热啊……”刚从外面疯玩一阵,回到家的我也不停歇地拿小手擦汗,扇风,这时爸爸回来了,手里还捧着一个大西瓜,啊!可真是血中送碳啊!来得可真及时,我一下高兴得蹦了三尺高。

  老爸在切西瓜时,我一直守在旁边,等着挑一个最大的,当我拿起西瓜,准备一口气吞掉时,老爸说:“你都已经上幼儿园了,是个大宝宝了,应该要懂得孝敬长辈,来,把这一盘西瓜给太奶奶端过去,太奶奶肯定会表扬你。”一听到表扬两个字,我顿时浑身都充满了活力,两眼发着光,急匆匆的说了一声,“好嘞!”便赶紧两只小手小心翼翼的端着盘子“飞”也似的往太奶奶那儿冲去。

  虽然没走多远,但是我就已经气喘吁吁的了,于是,我便放慢脚步,像是散步一样,东张西望,最后,我的目光落在了那新鲜又多汁的西瓜上,我想,西瓜那么好吃,太奶奶肯定没有吃过,我先帮她吃一吃,看看酸不酸,苦不苦,以防太奶奶第一次吃西瓜就吃到不好吃的那个,以后,她就再也不敢吃西瓜了怎么办?我不禁为自己聪明绝顶的想法而沾沾自喜,于是,说做就做盘子里的西瓜都被我咬了一小口,嗯!都甜的,确认都很好吃之后,我才放下心来。

  过了一小会儿,我又埋下头去,看了看西瓜,不禁吓了一跳,咦?这些西瓜怎么都像虫子咬过一样?不行,这让太奶奶看见了,她不就不敢吃了,怎么办?我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突然灵机一动,最简单的方法不都是把西瓜都吃掉?接着想都没想就把西瓜都吃了,边走边吃,边走边吃,到太奶奶家门前,我正好都吃完了,这时,我又清醒了过来,我把西瓜都吃了,太奶奶吃什么呢?于是,我就不敢进门了,没过多久太奶奶就发现我了,便把我抱进屋,太奶奶问我怎么站在门外,看我说话支支吾吾,看我嘴角的果汁和手里的空盘子,全都明白了,便假装生气,询问我怎么把盘子里的水果都吃了,我吞吞吐吐的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太奶奶大笑起来,我羞愧的把头埋得更低了,心里却想:这到底有什么好笑的呀?太奶奶边笑边跟我说:“下次可不能这么贪吃了,小心拉肚子!”看到太奶奶不生气了,我手舞足蹈,又开心起来。

  虽然现在太奶奶已经不在了,但是每每回想起来依然回味无穷!

  就想冰心奶奶所说:“童年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让我们从现在开始珍惜童年的美好时光吧!毕竟有些是一去不复返的……

  清明寄思散文 篇14

  每到清明节时,我总会想起一些人,他们生如夏花之绚烂,死于秋叶之静美。

  思李白

  他不受朝廷重用,写出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之成为后人绝唱。他每每举杯消愁,千金换酒,只求化去心中的不甘“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他的豪情壮志令世人赞叹。月是他思乡的牵挂,“床前明月光”依旧是他思乡的写照,月是他吐露心声的知心人,“举杯问明月,对影成三人”,他对友人的情思重如泰山,“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每每离别时总会吟诗送别“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他的诗名垂千古,他被后人喻为诗仙,他的豪情清高,使他万古留名,他看清朝廷上的贪婪腐败,有着淡泊的追求,他看尽祖国的千山万水,写下了绝代的“芳华”。

  思王勃

  他在滕王阁中写下了不朽的诗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他明知那本是孟学士施展才华的地方,但他不仍吟出那篇精彩绝伦的文章{滕王阁序}使之流传千古。但他最后溺水而亡,后人为之悲伤,他在那二十七个春秋谱写下了不朽的华章,他对友情的赞赏“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他心中的离别思绪含着淡淡的悲凉“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他对祖国的山水有着不同的赞美“桂林幽静积,山亭凉夜水”。他身为初唐四杰之首,年纪轻轻,有着惊人的才华,他的诗词名垂青史,后人无不所惊叹,他的才气豪情尽情挥洒,留下了一首首绝代的诗词。

  思昭君

  她被汉成帝赐给匈奴人已示和平,她的一生坎坷而又曲折,她从不抱怨,只为将匈奴与汉朝和平共处。她的苦、她的痛又有谁能理解,她宛若一只古蝶在蔚蓝的天空中遨游,但又一路凋零,她用美丽的姿态穿过大漠,放弃自由,踏上了和亲之路。她心中的苦涩在时光中慢慢褪去,她那颗心早已冰冷,她的和亲使汉匈和平共处,但她已成一只断翅的蝴蝶,行走在大漠之中……

  看着窗外的雨点,我的思绪又飞向了远方。

  清明寄思散文 篇15

  又一年清明,心中再次泛起丝丝淡淡的哀伤,挥之不去,缠绕在我的心头。清明节那天,纷纷的细雨再次如期而至。仿佛有了这雨,清明才更能显得出它淡淡悲凉和丝丝忆念的味道来。是清明成全了这场雨,更是这雨衬托了清明。望着飘洒的细雨,才更能引得人们心中那种淡淡的哀愁和思念。

  站在爷爷的坟前,向远处眺望,远处的山上一朵朵粉色的桃花开得正艳,翠滴,像亭亭玉立的少女,肤色白里透红,静静地、悄然无息地开放出一树的美丽,一树饱满的生机,春风吹来,桃花轻轻摇摆,像要为迷人的春天献上一首鲜活的赞歌,一眼扫去,一大片无尽的桃红色把大山打扮地粉色的世界,花瓣被风吹下,在碧空中尽情舞蹈,心情飞扬!仿佛是春天的使者,把盛着香气的春天之美传递给每一个人,看到这副美不胜收的“春景图”,我心中那忧愁的思绪早已被一扫而光,随之而来的,是一种春天的味道,一种充满生机的味道。

  我迎着春的气息信步走到河边。河边春意盎然,一排排的垂柳摇摆着嫩绿的柳条,像碧绿的长发,伸向水面,清澈而纯净的一湖春水像一面明镜,把春天的样子,展现的淋漓尽致,永远地定格,永远地铭记。柳絮迎风飘扬,小小的嫩绿的芽儿从柳条的枝节上抽出,播撒下希望的种子。来年,它一定又会成长成一片片碧绿的柳叶。春天的气息,吸引了一群色彩斑斓的蝴蝶,似一位位轻盈的舞者,翩翩起舞,停歇在枝头,舞蹈在花丛中,动植物在这般美好的春天融合成了一体,绽放着春天生命的花朵,清明时节本是缅怀生命的时节,却有这样的生命在尽情绽放,尽情洋溢,或许古人把生命之美这般炫耀的时节定义为缅怀先人的清明节正是用心良苦,为了提醒后人珍惜生命,珍惜时间,是通过对先人的哀思让人们明白这么深刻的道理。一时间,清明的节奏不再沉重,变得欢快起来,不知不觉中,雨停,阳光闪耀在天空中,温暖着我的心灵。

【清明寄思散文】相关文章:

秋寄思天涯散文11-19

清明小寄散文09-29

清明思语散文07-17

清明时节寄哀思散文09-29

清明思孝赋散文09-29

清明断思原创散文09-30

清明寄思念,阳春怀旧情散文10-01

寄思于夜作文11-15

中秋寄思诗词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