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血染红的创业路现代散文

时间:2022-05-08 11:03:28 散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鲜血染红的创业路现代散文

  创办企业,谈何容易?一切从零开始。

鲜血染红的创业路现代散文

  回民村党支部确定依靠民族特点和民族习惯特点,发展清真肉类加工的路子具有很强生命力;以肉类加工为龙头可以进一步发展牛血、牛骨、牛皮的系列加工,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带动交通、劳务、餐饮业,生命力很活跃。杨俊峰他们把党支部的决心变成村民的共识,变成村民共同事业。这是一种难以估量力量。从零开始,就是从村民的信心中开始。

  零线,就是起跑线。有了零线,才有回民村的起步,才有杨俊峥和他一班人的艰苦创业。

  遇到的第一个大难题是资金。万事开头难,难在资金上。村里没有积累。但在农机二厂院内有座小房。他们卖了五万元。筹建加工厂需要多少钱?50万元。5万元恰好是50万元的十分之一,似乎超过凤毛鳞角的范围,但和50万元比较,相差甚远。他们又动员村民集资。那时,回民村很困难。有的人家过冬把菜根子当烧柴,以牛代替豆油,没钱啊,买不起煤买不起豆油。集资谈何容易!但终究又汇集资金5万元。他们以两个5万元起步了。

  杨俊峰和施工队谈判了。他大大方方地预付5万元。似乎兜里装着百万富翁,装着钱匣子。施工75天。他吃住在工地,和施工队一起跑料,一块施工。75个日日夜夜,啊,建起了屠宰厂的“第一期工程”。占地万米,加工规模万头,年利润30万元以上。那是令人喜悦的时刻,令人吹呼的时刻。他们推出了“嫩江县清真肉类加工厂”的牌子。他们有加工业了,他们迈出了第一步。

  杨俊峰的创业从此有了步。有了肉类加工厂就要生产,就要屠宰牛羊,就要有货源和市场。这时的屠宰形态是乱杀滥宰的形势。随便谁家都可以屠牛杀羊。这种格局既不符合国家政策,又不合民族习惯,也直接影响屠宰厂的生产,甚至生存,他奔走呼吁,建议整顿市场,规范市场。

  县政府有关部门支持他,邀他参加整顿活动。他认真起来。整顿过程,是对市场调查研究过程,认识市场过程,构思清真肉类加工厂复盖市场的过程。整顿又谈何容易?整顿谁?整顿就是揭开矛盾,按政策的规范过程。被整顿的一方,多是矛盾的另一方,违反政策获得利益的另一方。利益的驱使,他们堂而皇之地我行我素,公然不顾市场秩序,不把国家政策放在眼里,甚至欺行霸市。市场整顿受到极大地挑战。

  杨俊峰随县肉类市场办公室同志走遍了城乡所有屠宰加工点。他说,整顿过程、清理私屠滥宰过程最让他头疼,比建厂没有资金还头疼。清理对象中,大多数是回民,“自家兄弟”,有时开不得口,动不得手,但为了执行政策,为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为了清真加工厂的活力,他排除一切杂念,认真了。这其中自然有伤情不伤理的种种事端,发生了多次对抗检查的问题,最为严重的一次是1999年5月1日。那天,是一个晴朗的天气。他和办公室同志在大市场逐摊床检查。那里有几户家“堡垒户”,“钉子户”,拒不接受检查。检查和被检查一直是一对矛盾的双方。这种矛盾是客观存在的,永恒的。一方是国家利益,人民利益,一方是个人利益,违反政策的私利。矛盾双方经常统一在政策之中,但也有特例。有一家严重自屠自宰自销的乱屠滥宰专业户,无视任何劝告,追打杨俊峥,连砍6刀,砸一板凳。杨俊峰鲜血流洒在现场。当时,流血过多,生命垂危。医院曾暗示准备后事。经过一个多月的紧张抢救、治疗,才脱离危险。

  6刀中最严重一刀是右大腿根部。据大夫讲,那一刀刺进去,离股动脉和膀胱只有一韭菜叶的“距离”,缝了13针,里外三层。我见到他时,请他“亮相”。如今已经六、七年了,伤疤还深深地“镶嵌”在那里,线条十分清晰。我知道点医疗常识。那一刀如果略略偏一点,破坏了股动脉,鲜血该是何等地喷泉一样洒向市场!想起来是何等地残忍!又何等的可怕!

  杨俊峰真是一条汉子,在这件事上,他没有私利,没有私情,没有私心。他的鲜血洒在创业的路上。我曾经听过这个“故事”,为之动容。如今,我应邀采访杨俊峰,更为之动情。

  鲜血没有白流。这件事唤起了全社会对私屠滥宰问题的关注。县政府加大清理力度。从此私屠滥宰、出售病死肉和注水肉等市场顽疾得到了较好地遏制。群众真正吃上“放心肉”。清真肉类加工厂有了政策性的市场,发展有了保证。“清真肉”成为一种品牌叫响嫩江市场,叫响县域周边市场。

  杨俊峰可贵之处还在于他面对现实,面对事业,面对群众。他没有被六刀捅倒。人生里程记下了他的辉煌,记下了他从血流中战起来的坚强,站起来的脚步。2000年,他当选为支部书记,他带领一班人,谋划屠宰厂的发展,谋划回民村的未来,他在全村开展“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换掉旧思想”的大讨论。思想先行,理论先行,更新观念先行。提出“跳出小圈子,开辟大战场,实现大发展”的创业口号,提出“创建黑河市少数民族第一村”的口号,为回民村定位,为回民村提出理想的目标。

  在以后的日子里,杨俊峰和他的同志们对加工厂进行了扩建,先后投入30万元,兴建了300平方米、200平方米的鸡、羊屠宰车间,又从山东引进一套具有现代化水平的加工设备。同时,还建设了一系列储备等相应设施。设计能力,年加工鸡50万只,获得30余万元:羊5万只,获得40余万元。这样,经过三期建设,加工厂已经为牛、羊、禽定点加工企业,成为黑河市规模最大的少数民族村办企业,形成养殖、加工、储存、销售一条龙的生产链。实际生产规模达到年加工肉牛0.6万头,羊2万只,鸡20万只。他们占领了嫩江市场,又幅射到加格达奇,远销河北、北京等地,辟建了外埠市场。近两年,仅向北京销售白条羊达6万余只。

  2005年,杨俊峰又筹措资金150万元,建起400平方米的冷库,设计能力为400吨。以出租费用计,年净收入在6万元以上。这样,经过几年的沤心沥血,回民村的经济走上以肉类加工业为主线发展的地方工业,步入规模化生产轨道,产生了清真肉类品牌效应和经济效益。加工厂成为黑河市少数民族村办企业的佼佼者,企业连续五年被省贸易局、市经贸委评为先进企业,成为全省县级同行排头兵。讷河、依安、莫旗及黑河市的六个县市曾多次到这里参观学习。2000年,中央电视台七频道还曾访问这里,向全国播放他们的业绩。

  回民村走了一条“无工不富”之路,走了一条经济规律的路,走了一条落实中央精神之路,他们正在这条路上奋发疾进,正在这条路上建设新农村,建设小康社会。

【鲜血染红的创业路现代散文】相关文章:

来时路羽化成蝶现代散文07-06

终是红尘人 亦染红尘事散文06-29

路·人生散文07-05

人走茶凉现代散文07-06

尘缘现代散文07-06

现代散文阅读06-28

现代散文小集06-28

山色的现代散文07-04

英语现代散文07-04

现代散文:春意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