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重点难点整理

时间:2022-10-31 15:03:16 劝学 我要投稿

《劝学》重点难点整理

  《劝学》是战国时期思想家、文学家荀子创作的一篇论说文,是《荀子》一书的首篇。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劝学》重点难点整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劝学》重点难点整理1

  1、本文的论证有何特点?

  比喻论证本文以喻代议,寓议于喻,大量连续地使用比喻。全文共使用20多个比喻,说理形象生动,使人应接不暇,却无堆砌重复的感觉。设喻的形式多种多样,有时用同类事物设喻,从相同的角度反复说明问题,强调作者的观点。如登高、顺风、假舆马、假舟楫、积土、积水。有时将两种相反的情况组织在一起,形成鲜明的对照,让读者从中明白道理。如将骐骥与驽马对照,朽木和金石对照。设喻的方式有时先反后正,有时先正后反,内容各有侧重,句式也多变,读来无板滞之感。有的比喻,单说比喻而把道理隐含其中,让读者思考,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有的`先设比喻,再引出道理。如“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有的先设比喻,再用另外的比喻进一步论证。如先用“积土成山”“积水成渊”设喻,引出“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的道理,再用“不积跬步”“不积小流”作进一步论证。

  2、本文设喻十分丰富,使这篇阐述学习的道理的议论文变得形象生动,深入浅出,既有说服力又有感染力,请同学们认真总结本文设喻有何特点?

  本文是阐述学习道理的议论文,通篇设喻,使所讲道理形象生动,深入浅出,既有说服力又有感染力。本文的设喻特点:

  ⑴ 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情或现象作喻体。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輮木为轮”、“骐骥”、“驽马”、“蚓”“蟹”等,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这样化深奥为浅近,由感性到理性,令人心悦诚服。

  ⑵ 设喻方式多样:

  ① 正面设喻。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輮木为轮”、“金就砺则利”等,从正面阐明学习的重要性。

  ② 正反设喻。如“蚓”和“蟹”,“骐骥”和“驽马”,“锲而舍之”和“锲而不舍”,通过正反对照把所要说明的道理说得更具体明白。

  ③ 反复设喻。如“跂而望”、“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连用几个不同的比喻,使读者加深对同一道理的理解。

  ⑶ 设喻与说理结合紧密,形式十分灵活:

  ① 有的是将道理隐含于比喻之中。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锲而舍之”、“锲而不舍”。

  ② 有的先设喻,后引出道理。如第2段,作者先连用五个比喻,后引出“善假于物也’的道理。

  ③ 有的先设喻,引出道理后,再用另外的比喻进一步论证。如第3段第一层,作者先用“积土成山”、“积水成渊”设喻,引出“积善成德”的道理,再用“不积跬步”、“不积小流”两个比喻从反面进一步论证。

  《劝学》重点难点整理2

  《劝学》重 点句子翻译:

  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靛青是从蓼蓝中提取的,但是颜色比蓼蓝更深;冰是水所凝结成的,但比水更冷。

  2、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所以木材经过墨线量过就能取直,刀剑等金属制品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自己检验反省,就能智慧明达,并且行为没有过失了。

  4、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君子的天赋(同一般人)没有差别,只是他们善于借助客观条件罢了。

  5、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所以不积累每一小步,就没有办法到达千里;不汇聚细流,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

  6、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刀刻东西如果中途放弃,那么腐朽的木头也不能刻断;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属和石头也能雕刻成功。

  7、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积累善行形成良好的品德,因而人的智慧自然获得,圣人的思想就由此具备了。

  8、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登上高处招手,手臂并没有加长,但是人们在远处也能看得见。

  9、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走得快,但是能使人到达千里之外;借助船只的人,并非善于游泳,却能横渡江河。

  10、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向上却能吃泥土,向下却能饮泉水,这是因为它用心专一。

  11、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螃蟹有六只脚和两只钳夹,除了蛇洞和黄鳝洞就没有可以藏身的地方,是因为它用心浮躁啊。

  《劝学》重点难点整理3

  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⑴这是转折复句的紧缩形式,“而”是转折连词。第一分句的“青”应当是主语,“取之于蓝”是偏正词组作谓语(“取之”是正,“于蓝”是偏)。“之”代替“青”使“青”复现,从而产生强调的作用:两个“于”用法不同:前一个要译成“从”;后一个要译成“比”,“于”在形容词后面总是介引比较的对象。第一个“青”跟第二个“青”不同:前者是名词,后者是形容词。翻译时两个介词结构要移到中心语前面作状语。

  ⑵前一个“青”,靛青,青蓝色的染料。现在也叫“靛蓝”。“蓝”,不是指颜色,《说文》:“蓝,染青草也。一种可以提炼靛青染料的植物。又,白居易《忆江南》有“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蓝”也是“染青草”。

  译文:“靛青从蓼蓝里取来,却是比蓼蓝更青。”

  2、“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⑴转折复句。

  ⑵“能”这里既不是名词,也不是动词,而是形容词。上文“非利足也”,“利”也是形容词。《出师表》:“先帝称之曰能。”“能”也是形容词。“水”,动词,“能”的处所补语,上文“利足”也是“利于足”的省略形式。又,《韩非子·孤坟》:“故智术能法之士用,则贵重之臣必在绳之外矣。”“能法”也是“能于法”,在法制方面能干。“绝”,横渡,《三峡》有“沿溯阻绝”。

  译文:“借助船和桨的,并不是在游泳方面能干,却能横渡江河。”

  3、“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本句的“利”和“强”词义显豁不晦。原句“爪牙之利,筋骨之强”都是主谓词组,加上“之”字使“利”、“强”重读也因而被强调。为什么要强调“利”和“强”这又是由特定的语言环境决定的,下文有“上食埃土,下饮黄泉”,都是“利”和“强”在一般条件下应当产生的作用。如果不是这样,就写成“利爪牙”、“强筋骨”,当然用不着有“之”字,也就不能写成“利之爪牙,强之筋骨”了。总之,句式不同,所产生的修辞功能不同。

  译文:“蚯蚓没有爪牙的锐利,筋骨的强劲。”或者:“蚯蚓没有锐利的爪牙,强劲的筋骨。”这样,强调的重点转移到“爪牙”和“筋骨”上了。

  《劝学》重点难点整理4

  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2.潭西南而望;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连词,表转折,相当于“却”、“可是”。

  3.君将哀而生之乎;吾尝终日而思矣连词,表修饰,可译作“地”。

  4.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而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连词,表并列,可不译。

  5.有蒋氏者;助词,表停顿,并提示下文要说的原因。

  6.者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者,代词。组成名词的“者字结构”,作“的人”讲。

  7.苛政猛于虎;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介词,引进动作对象,作“对”、“向”讲。

  8.青,取之于篮,而青于蓝。于,介词。前者引进动作的处所,作“从”讲;后者引进比较对象,作“比”讲。

  9.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10.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11.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12.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13.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14.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

  15.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16.舟已行矣,而剑不行;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连词,表顺承,相当于“就”、“于是”。另: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表递进)军惊而坏都舍(表比喻)

【《劝学》重点难点整理】相关文章:

有关劝学的重点难点讲解12-11

《劝学》词义整理11-19

《劝学》语文课重点难点讲解12-11

《劝学》考点知识整理04-14

《劝学》知识点整理12-15

《劝学》重点字词整理10-02

孙权劝学知识点整理02-26

《孙权劝学》知识点整理02-28

孙权劝学字词知识点整理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