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长沙课堂实录

时间:2020-11-28 10:25:27 沁园春 我要投稿

沁园春长沙课堂实录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来拜读伟大领袖毛主席的伟大诗篇《沁园春-长沙》,会背了吗?

沁园春长沙课堂实录

  生:会

  师:哇噻!这么伟大的诗篇,这么快都会背了,你们真伟大。齐背这伟大的诗篇,好不好。

  生:好

  师:异口同声说“好”,真感人,感动得我不知道说什么,只能叫你们齐背。“独立寒秋”开始背。

  生:背

  师:朗诵是鉴赏古诗词最基本、最有效的方法和途径。有一个故事。诗人郭祥正有一次路过杭州,把自己写的一卷诗送给苏轼。苏轼还没有打开诗卷,郭正祥自己开始摇头晃脑地朗诵诗歌。读完征询东坡的意见:“我这些诗能评几分?”东坡回答得相当的干脆,说:“十分。”郭祥正大喜,又问:“为什么能有十分”。素食笑着回答:“七分来自读,三分来自诗,不是十分又是几分?”(板书:三分诗,七分读)。这个小故事说明对古诗词来说,朗诵是相当重要的。

  师:这首诗写于1925年的哪个季节?是大约在冬季吗?

  生:寒秋

  师:问一个很白痴的问题:什么是寒秋?

  生:寒秋也就是深秋。

  师:近代著名文艺理论家王国维说:“文学中有二原质焉:曰景,曰情。”

  这里的文学主要指古诗词,王国维认为景物和情感是构成诗词的两个最基本要素。王国维是浙江海宁人。你们老乡的话有道理吗?《沁园春-长沙》是由情个景构成的吗?

  生:上阕写景,下阕抒情。

  师:浙江人的文学细胞很发达,文学基因很发达,文学鉴赏能力很突出。王国维的一句话就说出了古诗词的本质。景与情有何关系?“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合而为诗。”(谢)感情是诗歌的胚胎,是诗歌最原始,最本质的东西;这种最原始、最本质的东西通过景物描写呈现出来,读者通过欣赏诗词里面的景物来体会诗人的情感,因此景物是诗歌的媒介。这节课我们欣赏风景,下节课我们在体会胚胎。

  生;(笑)

  师:词分上阕和下阕。从内容来看,这首词上阕是

  生:写景

  师:既然上阕是写景,那么下阕就是胚胎。请在座的诸位有感情的朗诵上阕。

  生:朗诵

  师:再问一个非常蛋白质的问题:上阕描写了什么景物?

  生:诗人在橘子洲头所看到的长沙深秋的景物。

  师:诗人在开头的三句作了明确的交代:齐读这三句。

  生:齐读

  师:每次读这三句,我都有一种神经错乱的感觉。你们有这种感觉吗?谁有?

  生:正常语序应该是:橘子洲头,独立寒秋,湘江北去。

  师:为了适应格律的要求或者是为了获得一种特殊的表达效果,古诗词经常出现语序倒置的现象。课文下阕的前两句: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岁月稠。“携来百侣曾游”是诗人回忆的内容,应该放在“忆往昔峥岁月稠”的后面。这两句的位置为什么要调换呢?因为“沁园春”这种词牌名,下阕的的第一句是六个字,第二句是八个字。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学过吗?下阕的前两句是……

  生: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师:第一句是六个字,第二句是八个字。毛泽东有两句诗: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杨直上重九。“君”指李淑一,“柳”指李淑一的爱人柳直荀。柳直荀是毛泽东早年的战友,1932年就牺牲了。1957年李淑一写了一首词纪念柳直荀,并且把这首词寄给毛泽东,毛泽东也写了一首来安慰李淑一,开头两句就是: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杨直上重九。应该是九重,为什么要写成重九?

  生:为了压韵

  师:这两句诗充满了毛泽东对杨开慧的深深的怀念之情。也就是这份深情使江青喝了几缸醋,她当着毛泽东的面说:“你怀念杨开慧,我想念唐纳!”江青气之下,给一个叫郑君里写了一封信,打听唐纳在国外的地址。最后还是毛泽东做了让步,不要闹了,杨开慧死,她怎么会与你争我呢,我已经是你的独资丈夫了,以后有机会,我也给你写一首更短的,更有哲理性的。江青说:“我不要哲理性的,我要充满感情的。”

  生:(笑)

  师:扯远了,回到课文。为了适应格律的要求或者是为了获得一种特殊的表达效果,古诗词经常出现语序倒置的现象。

  师:哪位同学能按调整好的正常语序,把三句的大意顺畅地说一下?

  生:在深秋时节,毛泽东独立于橘子洲头,看着湘江水滚滚北去。

  师:这三句字数一样,也不压韵。因此,调换语序不是为了适应格律的需要,而是为了获得一种表达效果。你体会了什么效果?

  生:(思考)

  师:古诗词是一种高度浓缩的艺术。一首诗词就好象一块压缩饼干,需要我们用自己的想象力把它泡开,用我们自己的想象力把诗歌的画面、诗歌的内容呈现出来,这样就能很好的欣赏诗歌了。所以黑格尔说:“想像是最杰出的艺术本领。”下面请同学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这三句诗所描写的画面。

  生:联想

  师:通过闭起眼睛联想,你的脑海里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生1:

  生2:

  生3:

  师:还好,没有同学说看到一只巨大的猴子在橘子洲偷吃句子。说明同学的想象力,古诗词鉴赏力还可以。

  生:笑

  师:如果你能想象到诗句所描写的画面,也就能够体会到这里采用语序倒置的手法所获得的表达效果,谁来说一说。

  生:

  师:“独立寒秋”,我独自一人伫立在寒冷的秋风之中,把这一句提到最前面,诗人想突出什么呢?这就要联系诗歌的写作背景。1925年8月毛泽东回到韶山养病,并利用这段时间创办农民夜校,组织农民协会,还秘密建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韶山支部。这些举动惊动了省城长沙。湖南省省长赵恒惕密派快兵赶赴韶山捉拿毛泽东。幸亏毛泽东老师的儿妇从朋友那里得到了消息,毛泽东扮作乡下郎中,被人用轿子抬出了韶山,来到了他老师的儿子郭梓阁开的食品店,军阀随后就追到了这里,当时的情况十分危急,郭梓阁把毛泽东藏到店铺的夹壁里面。两天以后,追兵撤走了,毛泽东才从夹壁里面走出来,马上一个人秘密地回到了长沙。

  在长沙他不敢抛头露面,不敢与家人联系,不敢与朋友来往,感到十分孤独。所以诗人把“独立寒秋”放到最前面是为了突出自己当时的孤独的情怀。当然也能使我们在诗歌的一开头就能体会到诗人顶天立地的气和中流柱般飒爽英姿,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

  生:(记)语序倒置;突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也能使人体会到诗人顶天立地的气和中流柱般飒爽英姿,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

  师:孤独是诗人最常见的个性,李白“独坐敬亭山”;柳宗元“读钓寒江雪”等。有的诗人还有点孤傲,总认为自己是独孤求败。

  生:笑

  师:孤独的毛泽东在橘子洲头欣赏长沙的秋景,一看就是几句?

  生:看到“万类霜天竞自由”,共七句。

  师:一个“看”字要管七句。在古诗词中这叫“一字领起”,俗称“领字”(板书)。一般上下阙各有一个。下阕是哪个字?

  生:忆

  师:伟人就是伟人,高远瞩,目光远大,一看就是七句。像我这种凡人一看只能看一句:啊,石夫人你真高。

  生:笑

  师:俗话说“文似看山不喜平”,写文章要讲究变化,讲究起伏。这其句是景物描写,富有变化吗?请同学把这七句轻轻地读五遍,体会体会。

  生:朗诵、体会。

  师:这里的景物描写富有变化吗?

  生:“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是远;“漫江碧透,百舸争流”是近观

  师:视角变化:远,近观。(板书)

  生:抄

  师:“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这两句景物描写除了视角变化之外,还有什么变化?

  生:颜色的变化

  师:颜色变化:红,碧

  生:抄

  师:“击长空”是仰视;“鱼翔浅底”呢?

  生:“俯

  师:板书:视角变化:远,近观。仰视,俯

  生:抄

  师:“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描写的是静态的景物;“百舸争流,击长空,鱼翔浅底”是什么?

  生:动态的景物

  师:板书:动静变化:静态景物,动态景物

  视角变化:远,近观。仰视,俯

  景物描写富有变化: 颜色变化:红,碧

  动静变化:静态景物,动态景物

  生:抄

  师:景物描写富有变化,毛主席写作方面是百变男。古人写诗作词非常注重炼字。有两句诗:吟安一个字,断数茎须。(唐 卢延让《苦吟》)为了推敲一个字,不知不觉竟然断了好几根胡须。不是有一个百里改诗的故事?唐代有一位诗人,名字叫做任藩。有一次,任藩到天台的巾子峰游玩。优美的景色使仁藩诗兴大发,随口就吟颂了一首,最后两句是:前峰月照一江水,僧在翠微开(闲)竹房。

  任藩非常自得,这里风景实在不错,但与我的诗比就差远了,于是他就把这首诗写在寺庙的墙壁。第二天,任藩离开了台洲,向南方走。他突然感觉到昨天的那首诗有一个字没有用了, “月照一江水”的“一”字用得不好。因为江边有高峰耸立,月色只能照到半江水而不是一江水,应用“半”字。再说用半字,显出半是清辉,半是幽暗,明暗相映,且更富诗意。这时任藩离开天台已经有一百多里,但是他选择返回修改诗歌。等到回到寺庙的时候,发现已经有人把“一”字人改成“半”字了。他说了一句:台洲人太有才了。

  生:笑

  师:古人写诗是很认真的,十分讲究炼字。课文描写景物的七个句子里面有几个字用得很好,富有表现力,可以说是炼字的典范。例如:“层林尽染”的“染”,“百舸争流”的“争”的“争”,“击长空”的“击”,“鱼翔浅底”的“翔”。

  生:记“染”“争”“击”“翔”。

  师:分字的表达效果,高考经常考。怎样分一个字的表达效果?首先看字所在的`句子的意思,再看字所描写的内容,最后看用这个字所取得的效果。

  生:(记)首先看字所在的句子的意思,再看字所描写的内容,最后看用这个字所取得的效果。

  师:例如,分“层林尽染”的“染”的表达效果,先看“层林尽染”整句话的意思:岳山一带的枫林重重迭迭,经霜以后,一片火红;再看“染”描写的内容(对象):枫林一片火红;最后看“染”字的表达效果:枫林红得像人工染的一样美。我们把这三方面的内容整合一下,就成了“染“字的表达效果:”“染”字描写出了枫林仿佛人工染成一样的壮美景色。

  生:(记)“染”字描写出了枫林仿佛人工染成一样的壮美景色。

  师:下面请同学按照老师介绍的方法分剩下的三个字。第一组分“争”。第二组分“击”,三、四组分“翔”。先独立思考,然后与同桌交换看法。

  生:思考讨论

  师:哪一组同学先来?

  生:“争”字描写出了江面上千帆竞发,争先恐后的热烈场面。

  师:第二组同学?

  生:我认为“击”显得更有力量感,给人一种气势,写出了凶展翅高飞,勇猛矫健的雄姿。

  师:说得好,这位同学的语言感悟力较强。“没有你,像离开水的鱼,快要活不下去,不能在一起游来游去。”鱼应该用游,怎么用飞翔的“翔”呢?即使飞也一般是呆在海洋里,只有遇到危险时,才向空中跳。高度一般在5~6米的高度,直线距离一般在100米左右,这不是飞翔,是跳跃。三、四组同学?

  生:“翔”表现了鱼儿在水中自如轻快的神态,形象生动。

  师:谢谢你的分。这里的景物描写富有变化,而且用词富有表现力。我们在齐读一遍。

  生:齐读

  师:陆机《文赋》里面有一句话: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中国文人有悲秋的传统,这可以从“愁”字的结构看出。什么是愁,秋天的那种心情。可见中国文人有一种悲秋的传统。毛泽东继承了这一传统吗?他笔下的秋天给了怎样的感受?把这七句再齐读一遍。

  生:齐读

  师:他笔下的秋天给了怎样的感受?请同学跟着自己的感觉走。

  生1

  生2

  师:绚丽多彩,生机勃勃。这里的景物描写打破了传统,叛逆有个性,我喜欢。用刘锡的诗句来括就是: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生:(记)绚丽多彩,生机勃勃。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师:以秋天为题材诗词文章不少,以秋天为题材的流行歌曲也不少。我们听几句。

  生:听(毛宁)

  师:毛宁,小毛仰望广阔的天空想起了什么?你说爱我到永久。面对广阔的宇宙毛泽东,老毛想到了?齐读有关诗句。

  生:齐读——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师:仰望星空,毛泽东向天老爷问了个什么问题?

  生:谁主沉浮

  师:你说爱我到永久|谁主沉浮。同样姓毛,做人的差距就这么大呢。

  生:(笑)

  师:谁来主宰中国的命运。这个问题很有力感,充满阳刚之气。每次读这几句,我都很激动。是男人的,是伟大男人的,就应该问这种充满阳刚之气的问题。当然,在座的诸位都是青年才俊,也应该多问充满阳刚之气的问题。请同学齐读上阕。

  生:齐读

  师:上阕通过描写长沙绚丽多彩、生机勃勃的深秋之景,提出了“谁主沉浮”这个充满阳刚之气的问题。在毛泽东看来哪些人才能主宰中国的命运呢?请看下阕分解。齐读下阕。

  生:齐读下阕

  师:有几个词讲一下。“指点江山”,“江山”指代什么?

  生:国家大事

  师:“激扬文字”,“激扬”是“激浊扬清”的省略。(抨击坏人坏事,奖励好人好事)。

  生:(记)激浊扬清——抨击坏人坏事,奖励好人好事。

  师:“激扬文字”用文字激浊扬清,用手中的笔抨击坏人坏事,奖励好人好事。1914年毛泽东进入长沙第一师范学校读书,当时的校长是张干。张干真的很能干,32岁就就做了一师的校长,他向省政府提议,从下学期开始每位学生每个月交10块钱学费,省政府接受了他的建议。这条消息传到一师以后引起了很多学生的不满,因为很多学生交不起学费。于是同学在校园里发传单,想通过舆论把张干搞跨。毛泽东认为这是小打小闹,根本解决不了问题,要玩就玩大一点。于是他写了一份《驱张宣言》,尖锐地批评张干对上逢迎,对下专横,办学无方,贻误青年。宣言写成之后,毛泽东组织同学连夜印了上千份,第二天早上带回学校,发给同学,轰动了全校,一师的校内发生大规模的学潮,并且很快传遍了整个长沙城。省政府立即派一位学督来一师,解决学潮的事情。学生说如果张干一天不离开学校,我们一天就不上课。学督没有办法,只好答应下学期把张干掉走。就这样学潮平息了,毛泽东第一次尝到了小人物斗倒大人物的胜利滋味。张干感到十分窝火,一位堂堂的校长,却为十块钱的学费,被学生赶走了,越想越不是滋味,于是他主动向省政府提出辞呈,离开了一师。毛泽东真正是用文字激浊扬清。

  生:(点头)

  师:“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体现出了青年学生身上哪种可贵的品质?

  生:关心时事,以天下为己任。

  师:以天下为己任。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毛泽东有两句诗:为有牺牲多壮士,敢叫日月换新天。但时的进步青年富有献身精神。当时在第一师范有两个学生最有名:和森与毛泽东。由于家境贫寒,和森16岁时才入初等小学读书。经过刻苦攻读,1913年,和森来到长沙,考入铁路专门学校,后转入第一师范学校,与毛泽东一起参加革命活动。1931年年初,和森他从苏联回国,到香港开展革命工作。由于叛徒的告密,被特务抓了,关进广州的监狱。在狱中,和森受尽酷刑:四肢被钉在墙上,敌人用刀把他的胸脯烂。就这样活活地被折磨而死。像和森这样的革命青年很多,他们做到了以天下为己任,为国捐躯。

  生:(点头)

  师:毛泽东在一师读书十偏科很严重。他特别喜欢历史和文学,但对理科没有兴趣。数学老师王立庵有一次把毛泽东叫到家里。润之啊,我今天叫你来,主要想和你谈谈学习的事情,你好象不喜欢数学?老师,我年纪大了,学不进去?年纪大了,你多大了?二十一岁。老师感到又好笑又气,“年方二十,就以‘年龄大’自居了。曾子七十岁才开始学习,后来名杨天下。”毛泽东恳切地说:“先生,我知道20多岁年富力强,正是读书的大好时光。可以我们这一代人生逢乱世,国运衰微。我觉得,在目前的中国。一定要从历史和文学入手,先改变天下的民心,然后才能对社会进行根本的改造,用别的方法,是不能奏效的。我已经过去了一个21年,还有几个21年呢?我想抓紧时间读一读对目前中国有用的书。”数学老师听了以后很感动,想不到这个青年人胸怀大志,为天下的百姓找出路。激动地说:“以后上数学课,你要多带几本历史和文学方面的书籍。如果不带,你就不让你进教室。”

  生:(笑)

  师:“粪土当年万户侯”中的“粪土”,什么用法?

  生:名词用做意动,“把……当作粪土”。

  师:万户侯指当时的反动军阀。反动军阀你不要认为自己是带头大哥,在我们青年学生的眼里你只是一堆臭狗屎。这又体现青年学生身上哪一种可贵的品质?

  生:蔑视权贵。

  师:军阀文化素质很低,确实是一堆狗屎,谁都可以视他们。侯宝林先生说过一段相声《关公战秦琼》,讽刺的就是山东军阀韩复

  生:(笑)

  师:下阕主要是回答“谁主沉浮”这个问题。谁主沉浮呢?同学少年。这一群同学少年很酷,很炫。酷在哪儿,炫在哪儿?他们风华正茂,意气风发,才华横溢,心系祖国,蔑视权贵,英勇。

  生:(记)风华正茂,意气风发,才华横溢,心系祖国,蔑视权贵,英勇无畏。

  师:鉴赏诗歌要善于联想。读到下阕你就要联想一群翩翩少年,他们风华正茂,意气风发,才华横溢,心系祖国,蔑视权贵,英勇无畏。真实迷死人了。

  生:(笑)

  师:毛泽东是浪漫主义诗人,也是豪放派词人,下阕里面哪几句最豪放?

  生:曾记否,到中流出水,江遏飞舟?

  师:游泳时激起的波浪几乎阻止了前进的船只。文笔多豪迈。这种豪迈体现了毛泽东的超自信,他说过:“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有时候,每个人很有必要把自己想象成超人,告诉自己两个字:我能。齐读一遍。

  生:我能。

  师: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