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静与躁

时间:2021-03-26 16:25:34 内经 我要投稿

《黄帝内经》静与躁

  《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其余三者为《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黄帝内经》静与躁,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静则神藏,燥则消亡”出自《黄帝内经》,即神宜静,而不宜燥。静,是指精神、情志保持淡泊宁静的状态,神气清静而无杂念,可 达到真气内存、心神平安的目的。研究表明,人在入静后,大脑又回复到儿童时代的脑电波状态,衰老暂时得到“逆转”。

  静神养生的方法包括少静则神藏,燥则消亡”出自《黄帝内经》,即神宜静,而不宜燥。静,是指精神、情志保持淡泊宁静的状态,神气清静而无杂念,可 达到真气内存、心神平安的目的。研究表明,人在入静后,大脑又回复到儿童时代的脑电波状态,衰老暂时得到“逆转”。

  心情、心平气和,则精神收藏,精神抖擞。相反,心烦浮躁、情绪不安、焦虑紧张,则精气就会消耗,甚至耗竭消亡。《黄帝内经》从医学的角度提出了静神防病的思想,如在其《黄帝内经素问》里说:恬憺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清静,一般是指精神态志维持淡泊的状态,因神气清静而无杂念,可使真气内存,达到心声平安的目的。

  生活小窍门 抑目静耳健康养生 眼耳为人体五官之一,是接受外界刺激的主要器官,其功能受着人的精神主宰和调剂。目清耳静则是说神气内守而心不劳,若目驰耳躁,则神气烦劳而心忧不宁。老子曾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此即是说乱视杂听,则会使线人过用不清,而耗伤神气。

  《老老恒言燕居》说:心者,神之舍;目者,神之牖。目之所致,心亦至焉。说明了目视累心动神及静神必先抑目的道理,当然,目不可以不视,耳不可能无听,要害在于不要为了满足私欲而乱视妄听,使神气不宁。 凝神敛思 《医钞类编》里说:养心则神凝,神凝则气聚,气聚则形全。若日逐攘扰烦,神不守舍,则易于衰竭。当然,这种凝神敛思、维持清静的养生方法,并不是无知无欲、无理想、无抱负,不是人为地过于压抑思想和毫无精神寄予的闲散空虚,因而它与餍饫终日、无所专心的懒汉思想绝不相同。

  从养生学角度而言,神贵凝而恶乱,思贵敛而恶散。凝神敛思是维持思想清静的良方,反之,正如孙思邈在《千金要方道林养性》里所云:多思则神殆,多念则志散,多欲则志昏,多事则形劳。生活小窍门 多练静功推荐导读 >>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早期症状表现是怎样的 静功是气功的一种,包括练意和练气两方面的内容,相当于古代的静坐、吐纳、调息、服气等方法。其中的调心,即是调理精神状态,以达到促进神气入静的作用。故枟黄帝内经枠中说:呼吸了精气,独力守神。这里的神气内收,即是静功的结果。

  枟养生四要枠也说:人之养生,曰打坐,曰调息,正是主静。但要打坐调息时,便思要不使其心妄动,妄动则打坐调息都只是搬弄,如何成得事。可见,静功是以静神和调气为主要目的的一种锻炼方法,而静神又是气功锻炼的条件和基础。因此,常练静功有清静神气的作用。生活小窍门 【贴心提醒】健康养生 静则神藏,躁则消亡。《黄帝内经》所强调的休养原则及其静养心声的调摄方法,不仅具有心理卫生的防病治病效应,而且还具有明显的'养生结实、延缓衰竭的作用。譬如关于工作繁忙,精神一直处于高度紧张状态的人来说,忙中偷闲,静坐或闭目养神片刻,颇能消除疲惫,重新振作精神。而关于心胸偏狭,善猜疑嫉妒,或思想烦闷,郁抑寡欢的人,则能经常反思内,加强舒适虚无的思想休养,守神静养,日久也有清心涤虑、舒爽胸怀的作用。健康饮食

  静神养生的方法包括少私寡欲、调摄情志、顺应四时、常练静功等。不少古人正是因为善于静神养生,从而延年益寿。

  武则天,这位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总揽朝政50余年,一直耳聪目明、思路敏捷。有人说,这与她在感业寺用了3年时间“ 盘膝静坐”不无关系。晚年的武则天也经常在朝政之余,瞑目静坐,她去世时享年81岁,算得上寿星皇帝了。

  郭沫若是我国现代文学巨匠,享年86岁,也是得益于“静神养生”。1914年,他东渡日本,由于急躁和用脑过度,得 了严重的神经衰弱,心悸、乏力、睡眠不宁。后来,他偶然读到一本《王文成公全集》,看到里面的王守仁以“静坐”法养病健身,便开始学起来。每 天清晨起身静坐30分钟,临睡时也静坐30分钟,不到半个月,他的睡眠大有好转,胃口也恢复如常,之后的数十年中,“静坐”一直陪伴着他,使 郭老从弱者变为强者,并赢得高寿。

  私寡欲、调摄情志、顺应四时、常练静功等。不少古人正是因为善于静神养生,从而延年益寿。

  武则天,这位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总揽朝政50余年,一直耳聪目明、思路敏捷。有人说,这与她在感业寺用了3年时间“ 盘膝静坐”不无关系。晚年的武则天也经常在朝政之余,瞑目静坐,她去世时享年81岁,算得上寿星皇帝了。

  郭沫若是我国现代文学巨匠,享年86岁,也是得益于“静神养生”。1914年,他东渡日本,由于急躁和用脑过度,得 了严重的神经衰弱,心悸、乏力、睡眠不宁。后来,他偶然读到一本《王文成公全集》,看到里面的王守仁以“静坐”法养病健身,便开始学起来。每 天清晨起身静坐30分钟,临睡时也静坐30分钟,不到半个月,他的睡眠大有好转,胃口也恢复如常,之后的数十年中,“静坐”一直陪伴着他,使 郭老从弱者变为强者,并赢得高寿。

  拓展阅读:《黄帝内经》之灵枢·热病

  《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起源于轩辕黄帝,后又经医家、医学理论家联合增补发展创作,一般认为集结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在以黄帝、岐伯、雷公对话、问答的形式阐述病机病理的同时,主张不治已病,而治未病,同时主张养生、摄生、益寿、延年。是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是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的医学巨著。在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等。

  原文:

  偏枯,身偏不用;而痛,言不变,志不乱,病在分腠之间,巨针取之,益其不足,损其有余,乃可复也。

  痱之为病也,身无痛者,四肢不收;智乱不甚,其言微知,可治;甚则不能言,不可治也。病先起于阳,后入于阴者先取其阳,后取其阴,浮而取之。

  热病三日,而气口静、人迎躁者,取之诸阳,五十九刺,以泻其热,而出其汗,实其阴,以补其不足者。身热甚,阴阳皆静者,勿刺也;其可刺者,急取之,不汗出则泄。所谓勿刺者,有死征也。

  热病七日八日,脉口动,喘而短者,急刺之,汗且自出,浅刺手大指间。

  热病七日八日,脉微小,病者溲血,口中干,一日半而死。脉代者,一日死。

  热病已得汗出,而脉尚躁,喘且复热,勿刺肤,喘甚者死。

  热病七日八日,脉不躁,躁不散数,后看中有汗;三日不汗,四日死。未曾汗者,勿腠刺之。

  热病先肤痛,窒鼻充面,取之皮,以第一针,五十九,苛轸鼻,索皮于肺,不得索之火,火者心也。

  热病先身涩倚而热,烦俛,干唇口溢,取之皮,以第一针,五十九;肤胀口干,寒汗出,索脉于心,不得,索之水,水者,肾也。

  热病溢干多饮,善惊,卧不起,取之肤肉,以第六针,五十九,目眦青,索肉于脾,不得索之木,木者,肝也。

  热病面青,脑痛,手足躁,取之筋间,以第四针于四逆;筋躄目浸,索筋于肝,不得,索之金,金者,肺也。

  热病数惊,瘈瘲而狂,取之脉,以第四针,急泻有余者,癫疾毛发去,索血于心,不得,索之水,水者,肾也。

  热病身重骨痛,耳聋而好瞑,取之骨,以第四针,五十九,刺骨;病不食,啮齿耳青,索骨于肾,不得,索之土,土者,脾也。

  热病不知所痛,耳聋,不能自收,口干,阳热甚,阴颇有寒者,热在髓,死不可治。

  热病头痛,颞□,脉痛,善衄,厥热病也,取之以第三针,视有余不足,寒热痔。

  热病,体重,肠中热,取之以第四针,于其俞,及下诸趾间,索气于胃胳(络)得气也。

  热病挟脐怎痛,胸胁满,取之涌泉与阴陵泉,取以第四针,针嗌里。

  热病,而汗且出,及脉顺可汗者,取之鱼际、太渊、大都、太白。泻之则热去,补之则汗出太甚,取内踝上横脉以止之。

  热病,已得汗而脉尚盛躁盛,此阴脉之极也,死;其得汗而脉静者生。

  去病,脉尚盛躁而不得汗者,此阳脉之极也,脉盛躁,得汗静者,生。

  热病不可刺者有九:一曰:汗不出,大颧发赤哕者死;二曰:泄而腹满甚者死;三曰:目不明,热不已者死;四曰:老人婴儿热而腹满者死;五曰:汗不出呕下血者死;六曰:舌本烂,热不已者死;七曰:咳而衄,汗不出,出不至足者死;八曰:髓热者死;九曰:热而痉者死。腰折,瘛瘲,齿噤也。凡此九者,不可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