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身体观

时间:2020-11-01 13:58:02 内经 我要投稿

《内经》身体观

  身体是一个人存在的标志。在这个世界上,人和人的差异体现在很多方面,如经济、民族、思想、意识、精神、地位等,但这些都是外部的差异。人和人更本源的差异体现,应该是人的身体,它是人类一切活动的本源。以下是《内经》身体观,随小编来看一下吧。

  身体观的概念

  诞生于几千年前的中医,对“身体”有自己独特的认识,并形成了系统的“身体”思想。但“身体”是在西方科学语境中诞生的词语,中医并没有关于“身体”的专门概念和专门论述。因此,要用现代西方语境中的词语看待和认识中医,首先要对“身体”的概念进行梳理。

  ◎什么是身体

  “身体”一词是现代色彩非常浓厚的词语,在很大程度上被等同于肉体。按照我们目前的生活习惯和所接受的现代教育,身体多是指具体的形貌,可以通过医学的解剖和现代仪器设备检查的有血有肉的躯体。这一血肉之躯不涉及心、神等问题。显然,这样理解的“身体”并不是我们要研究的。

  “身”字的意义很广泛,除了指形体外,更与自我、生命等义相通。体,多指血肉形躯,也有心思之意。身与体之间存在着细微的差别,如《管子·君臣下》中有“四肢六道,身之体也”的语句。

  其实,在文献经典中,“身”包括血肉形躯,也包括心灵,而且尤其重视心灵的德性。《论语》有省身、正身的说法,《孟子》更是强调修身、守身、诚身、安身,体现了中国哲学中身和心、物质和精神、天和人、人和社会是一体的,而不是二分的。

  “身”、“体”两个字连起来虽然在古代文献经典中不多见,但毕竟为现代所常用。在古汉语向现代白话文转化的过程中,单音节词向复合词转换的总体趋势中,出现了“身”、“体”与“身体”词意的差异。

  这种差异也体现了中国古代的“身”、“体”是建立在中国古代有机自然观基础上的,是形、神、气、志合一的人的整体,而现代语境中的“身体”是建立在西方近代科学的心物对立为分类原则上,偏重于身体的物理属性。

  ◎什么是观

  “观”,即观看、察看。如,世界观就是怎么看世界,人生观就是怎么看人生。

  而其背后,还有更丰富的哲学意蕴:它是所有重要文化活动和文明活动的意义、灵感、动机的无穷源泉,是一种视界对事物的透视,揭示了事物与这种视界的关系,更是一种理解、评价世界、生活和实在的方式。透过“观”,揭示的是一种思维方法、思维方式,是看问题的思想。

  在中国学术思想中,“观”与政治、经济、道德等各方面相联系,涉及政治秩序、社会生活、礼乐制度、伦理等各方面。“观”不单纯是一般的观看、观察,更是观者“观”的同时,反“照”自身。“身体观”的研究就是要“观”身体,而这里有“观”身体什么,如何“观”的问题。

  身体观的多样性

  尽管如此,对身体观还是很难下一个准确的定义。更确切地说,身体的定义是随研究者的兴趣而变化的,需要我们通过分析他们的思想而得出某个定义。而这种身体的定义,又非常重要。

  因为这种定义所体现出来的视角和身体观,不是因为我们可能找到一个单一的定义,而是因为我们找不到一个单一的定义。在整个世界文化中,有各种各样对身体的定义。

  ◎“黄帝的身体”不同于“盖仑的身体”

  西方医学是二元论的身体观,而中医学理论基础《黄帝内经》之身体观的根本特征是身心一体化。

  美国学者费侠莉在进行中国医学史的研究中,为了更好地向西方读者介绍中医学,在《繁盛之阴——中国医学史中的性(960-1665)》一书中使用了“黄帝的身体”这一模型来解释“中国的身体”。

  这里的“身体”,是宇宙论的而不是生物学上的“身体”。她通过对《黄帝内经》中的气、阴阳和五行的分析,探讨中国人的身体观,并对气、阴阳、五行进行了解释。最后,得出结论:“黄帝的身体”是中国古代宇宙系统的延伸,“黄帝的身体”作为天地人合一的宇宙论模式而广为人知。

  为了更好地说明“黄帝的身体”,费侠莉指出了这个“黄帝的身体”不是西方古希腊医学中“希波克拉底的身体”,也不是古罗马医学中“盖仑的身体”。希波克拉底是众所周知的“西方医学之父”,然而,就树立医学规模与学术研究方法的贡献而论,盖仑才是西方医学的奠基者。

  盖仑不仅创立了解剖学学科,更重要的是开创了生理学实验,令西方医学的发展逐步剥落了古典医学的哲学思辨部分,转而以实验精神、实证精神为本的科学方法建立现代医学。

  盖仑从事解剖研究,专注于探讨形体与功能之间无懈可击的相互符合,惊叹于每一个器官的形状完全体现在其用途上。“盖仑的身体”与“黄帝的身体”所关注的内容完全不同。

  研究《黄帝内经》的身体观,不能脱离《黄帝内经》诞生时期的语言环境,也不能脱离产生那一语言的'时代思想潮流。这里的“身体”包括了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狭义的“身体”指血肉形躯之身,广义的“身体”则是统摄了形、神、气、志,是生命整体。《黄帝内经》的身体观有以下四个范式。

  ◎以气为根本的身体

  气,原本是文化哲学概念。在哲学意义上,它具有物质含义。正因为如此,医家把它作为建构中医学理论的工具。医学家们认为,人的身体是由气构成的,人的身体功能也是气,形成了以气为根本的身体观。

  “气”在《说文解字》中释为“云气也,象形。”其原始的意义为云气、烟气、雾气、风气、寒气、呼吸之气等气体状态的物质。由这些直接感受到的物质升华发展为哲学上的气,又发展成为气论,如精气论、元气论、气一元论等。

  气是中国传统哲学和科学的初始概念,也是贯穿中国学术发展的主要范畴。在《黄帝内经》中,记载各种气名271类,2997个。从生命活动、病因、病机、证侯,到药性、治法、养生,无不贯穿着气的理论,并坚信“善言气者,必彰于物”的理念。

  ◇物质之气

  中国古代哲学认为,气是构成自然宇宙万物的基本物质。气是一种人的肉眼看不见的极其微小的物质颗粒。人是自然的产物,是天地之气运动变化而产生的。《素问·宝命全形论》中就有“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的论述。

  《黄帝内经》认为,气作为构成万物的基本元素,分为阴气和阳气两大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天和地就是整个自然界,由气构成的天地自然是物质性的客观存在,世间一切事物,都是自然界本身的产物,都是以气为基本构成元素的。

  正如《素问·宝命全形论》所指出:“夫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人生有形,不离阴阳,天地合气,别为九野,分为四时,月有大小,日有短长,万物并至,不可胜量。”

  因此,身体及其生命活动,以及万事万物都是秉承天地阴阳之气的和合作用而产生的。

  ◇功能之气

  《素问·五常政大论》指出:“气始而生化,气散而有形,气布而蕃育,气终而象变,其致一也。”《素问·六微旨大论》也指出:“气有胜复,胜复之作,有德有化,有用有变。”这些论述,指出了气的运动属性,强调气的运动是气的本性,万物的变化源于气的胜复。

  《黄帝内经》认为,人体各脏腑组织的机能活动,都靠气的推动,气是维持人身体正常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同时又是推动人体各器官生命活动的动力。

  此外,人的感觉、思维、情志等精神心理现象,也是气的运动所产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的“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强调的就是精神意识是物质运动产物的观点。

  ◇病证之气

  《黄帝内经》的时代,对于致病因素的认识是用“邪气”这一概念来概括说明客观存在的致病因素。邪气是一种“气”,极其细微,人的肉眼无法看到,如《灵枢·贼风》所说的那样:“其所从来者微,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故似鬼神。”

  这也说明了“气”无形的特点。但“气”又是真实存在的,气的充沛与否、气的运行是否正常协调将导致身体的病理变化。倘若气有虚实,或运行失常,整体或部分脏器的机能活动减弱或者出现障碍,易为邪气所侵而产生疾病。

  ◎阴阳同体的身体

  阴阳学说是先秦两汉时期宇宙论的重要理论框架,它也成为当时医学实践的指导性原则。《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中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黄帝内经》用阴阳的概念命名了身体。

  ◇以阴阳命名身体

  《黄帝内经》从阴阳角度来分析身体,把身体内外表里都用阴阳来命名区分。如男为阳,女为阴;背为阳,腹为阴;上身为阳,下身为阴;人体表皮为阳,皮下为阴;身躯为阳,内脏为阴。

  内脏又分五脏六腑,五脏功能在于藏,为阴;六腑功能在于传输,为阳。心理情绪上,激动、兴奋为阳,悲观、低落为阴。病症上,发热为阳,恶寒为阴;亢进为阳,衰减为阴;机体为阴,功能为阳;血为阴,气为阳等等。

  《素问·阴阳离合论篇》云:“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也就是说,自然界虽然变化万千,“万之大不可胜数”,但其根源在于一阴一阳。

  根据这样的推理,《黄帝内经》呈现了以阴阳命名的“黄帝的身体”,这是被称为阴阳同体的身体,这里阴阳只作为逻辑和关系的概念,而没有作为象征性的功能来表达。

  ◇以阴阳解释生理病理

  宇宙万物,在阴阳关系上处于自然平衡状态,要保持人体健康,主要就是调理阴阳,使之平衡。中医的诊断是通过望、闻、问、切所得到的各种信息,进行综合分析,辨别阴阳关系,作出诊断。

  身体疾病的产生也是分阴阳的,病的外因为阳,内因为阴。病机千变万化,但无非阴阳失衡,治病就是调理阴阳,使之平衡,即《素问·生气通天论》云:“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具有五行属性的身体

  五行学说和阴阳学说一样,也是古代的一种哲学思想。它认为物质世界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性质的物质构成的,他们之间的相生相克关系导致了物质世界的运动变化和普遍联系。《黄帝内经》把五行学说应用到医疗实践上,用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来解释生命活动、病因病机以及治疗法则。

  中医的“藏象学”,即人体的内脏与全身各部位表象的相应关系,从外表的症状可以诊断内脏某一部位功能发生了什么变化。而内脏与五行是一一对应的,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

  五行理论解释了五脏各系统之间的动态关系,强调的是功能而非解剖结构。这让我们看到,考察身体的存在和结构特性,必须遵循五行生克的道理,才能找到掌握和控制这些复杂系统的途径。

  ◎以经脉贯通的身体

  先秦两汉时期,通过阴阳五行学说,人们构建了当时人关于世界图景的理论框架,世界被看作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包括人在内的宇宙万物之间形成了一个循环互动的大系统。对于身体的研究,当时的人认为身体也是以阴阳五行为系统的一个小宇宙,并以自然界的十二经水来类比人身的十二经脉。

  《黄帝内经》认为身体是一个有机的完整的系统,而这个系统是由经络联系起来的。人体主要经脉有十二条,称为“正经”。十二经脉首尾相连,形成了一个循环系统。

  十二经脉所构成的循环系统,把五脏六腑与人体外表联系在一起,把五脏、五官以及全身各部位联系起来,这对于人体疾病诊断、针灸治病都有指导意义。

  除了十二经脉外,还有奇经八脉、十五络脉等,他们各自构成局部网络系统,形成小循环。经脉学说反映了《黄帝内经》注重系统性、整体性的特色,在几千年的养生和治病实践中得到验证。

【《内经》身体观】相关文章:

《内经》身体大局观11-17

《内经》与身体观范式11-11

《内经》养生观05-18

《内经》长寿养生观11-27

内经之养生观11-24

内经贤人生命观11-20

《内经》治未病观11-13

《内经》中的“六观”11-03

内经的人与自然观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