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选读讲稿第二单元:阴阳应象

时间:2020-10-15 11:18:54 内经 我要投稿

内经选读讲稿第二单元:阴阳应象

  阴阳,有名而无形,必须依附于具体的事物或现象才能体现出来。根据人与天地相应的道理,自然界之阴阳与人体之阴阳,其象相应,故曰阴阳应象。正如马莳所言:“以天地之阴阳,万物之阴阳,合于人身之阴阳,其象相应。”本单元主要论述了《内经》中阴阳的基本概念和内容,并列举了阴阳五行学说在中医学的运用。

  【 原文 】201

  【提示】论述了阴阳是事物运动变化的动力和规律的观点,并将阴阳理论同医疗实践密切结合起来。

  【 校注 】( 1 )本:指阴阳。吴觉注:“天地万物,变化生杀而神明者,皆本乎阴阳,则阴阳为秀之本可知。故治病必求其本;或本于阴,或本于阳,必求其故而施治也。”

  ( 2 )阳生阴长,阳杀阴藏:互文。阴阳既为生杀之本,亦为长藏之本。阳既能生万物,亦能杀万物;阴既能长万物,亦能藏万物。

  (3 )寒极生热,热极生寒:此以寒热互变之例,说明阴阳在一定条件下的相互转化。

  ( 4 )寒气生浊,热气生清:张介宾注:“寒气凝滞,故生浊阴;热气升散,故生清阳。”

  ( 5 )月真 胀:此指胸隔胀满。

  6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地气受阳热的蒸腾上升为云,天气受阴寒而凝聚下降为雨,而云变为天气,雨成为地气。可见天气的云来源于地气的水,地气的水产生于天气的云。通过云雨互变的自然现象,说明阴阳互根互用、相互转化、阴升阳降、阴阳交感、化生万物的道理。

  (7)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人体吸入的自然之气和饮食水谷之气化生的清阳出于头面官窍,产生声音和嗅、视、听觉等功能。产生的浊阴变为粪、尿由前后二阴排出体外。上窍,指耳、目、口、鼻等头面部七窍;下窍,即前后二阴。

  (8)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藏:清阳之气发散于肌肤、脏腑间隙以温养之。浊阴之气趋向五脏贮藏而濡养之。清阳主要指卫气。浊阴指精血津液。腠理,指皮肤、肌肉、脏腑之间通行元气的间隙。发,发散,布散;走,运行,归属。

  (9)清阳实四支,浊阴归六府:张志聪注:“四支为诸阳之本,六府者传化物而不藏。此言饮食所生之清阳,充实于四支,而浑浊者归于六府也。”

  【分析】 本段主要论述了以下几个问题:

  1 .阐明了阴阳的基本概念及引入医学的重要意义。指出世界上一切事物是在不断地运动变化,新生和消亡。事物之所以能运动发展变化,根源就在于事物本身存在着相互对立统一的阴阳两方。并指出阴阳两方,在其运动变化过程中,既是对立的,又是相互依存、相互为用,在一定条件下,又能相互转化的。反映出阴阳学说,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朴素唯物辩证法的哲学思想。并提出“阴阳”引人医学领域的重要意义及临床治疗的指导思想就是“治病必求于本”。

  2 .以天地、静躁、寒热、云雨等自然现象说明阴阳的属性特征及其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关系,明确了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3 .以阴阳升降运动说明人体的生理病理现象,并提出清浊升降出人的生理观。清阳之

  气向上、向外升发;浊阴之气向下、向内沉降的观点,为后世治疗学中多种治疗方法提供了

  理论依据。如治疗耳目失聪的益气升提法治疗表证,宣肺发散法治疗手足厥逆的温阳,治疗肠胃积滞的攻下法、治疗水肿的利水逐水法,都是在这一理论的启发下发展起来法的

  【 原文 】 202

  【提示】本节用阴阳理论阐明药物饮食气味厚薄的性能,药物饮食进入人体后的转化过程,以及药物饮食气味阴阳太过导致人体阴阳偏盛偏衰的危害。

  【 校注 】 (1)味归形,形归气:药物饮食五味有滋养人之形体作用,而形体又依赖于真气的充养。归,归附、归属之义,在此有滋养、充养、化生的意思。形,指形体,包括脏腑精血等有形物质。气,指人体的真元之气。

  ( 2 )气归精,精归化:药物饮食之气有化生人体阴精的作用,而人体的阴精又依赖气化功能产生。气,指药食之气。化,气化、化生。

  ( 3 )精食气,形食味:补充说明“气归精,味归形”。食,音义同饲,以食予人也。

  ( 4 )化生精,气生形:补充说明“精归化”、“形归气”。精归化,故化生精。形归气,故气生形。

  ( 5)味伤形,气伤精:是味归形、形食味及气归精、精食气的太过自伤。

  ( 6 )精化为气,气伤于味:阴精化生人体的元气,人体的元气由于药物饮食之味太过耗伤。气,这里指人体真元之气。

  ( 7 )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此句本义:药食气味纯阳者易化壮火令正气虚衰,药物饮食气味温和者易化为少火令正气盛壮。壮火,指药物饮食气味纯阳的作用。少火,指药物饮食气味温和的作用。气,指正气。之,作使、令解。后世对壮火、少火的含义,有进一步的发挥,认为壮火即病理之火,少火为生理之火。

  【 分析】主要有三个方面问题: 1 .味、形、气、精、化的关系。药物饮食进人人体之后,其气与味分别转化为人体的形、精、气、化,药物饮食的气、味与形、精、气、化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可以归纳为图

  药食气味生化示意图药物饮食的气、味与人体的形、精、气、化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体现了阴阳互根互用和阴阳转化的辩证关系,对后世精气互根理论的产生有重要影响,对临床治疗用药更有指导意义。张介宾说:“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生而泉源不竭”。“善治精者,能使精中生气;善补气者,能使气中生精”。其理即根源于此。对虚损性疾病,运用阴中求阳,阳中求阴的原则指导方剂配伍,可以提高临床治疗的效果。

  2 .药物饮食气味的阴阳属性及其性能。药物饮食不仅有气味之别,气味还有厚薄之分。气为阳,则气厚为阳中之阳,气薄为阳中之阴;味为阴,则味厚为阴中之阴,味薄为阴中之阳。因此,凡是药物饮食,气厚者有助阳发热的作用,气薄者有发汗解表的作用;味厚者有泄泻的作用,味薄者有通利小便的作用。此外,药物饮食的五味也分阴阳。辛走气而性散,甘走脾而灌溉四旁,所以辛甘为阳而有发散作用。酸主收敛,又依赖春生木性而上涌,苦主泻下,又炎上作苦,所以酸苦为阴而有涌泻作用。以阴阳的道理,对药物饮食气味厚薄及其作用进行了阐释,这种说明和解释构成中药药理学的基本理论之一,为后世药物性能的归类和药物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 .壮火、少火的概念及其对人体的影响。对于文中“壮火”、“少火”的含义,后世注家有进一步的发挥。如王冰、张志聪、张介宾认为壮火、少火的“火”是指人体的阳气。张介宾注:“火,天地之阳气也。天非此火,不能生物;人非此火,不能有生。故万物之生,皆由阳气。但阳和之火则生物,亢烈之火反害物,故火太过则气反衰,火和平则气乃壮。壮火散气,故云食气,犹言火食此气也。少火生气,故云食火,犹言气食此火也。此虽承气味而言,然造化之道,少则壮,壮则衰,自是如此,不特专言气味者”。将少火释为生理之火,壮火释为病理之火。显然,这些发挥使原文的适用范围不仅仅局限于药物饮食气味的阴阳寒热,更发展到对人体生理、病理的认识了。

  【原文】 203

  【提示】论述六淫邪气的侵袭和情志太过的内伤,损害人的形体和气机,引起各种不同的病症。

  【校注】 ( l )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指过用酸苦涌泄药,则机体阳气损伤;过用辛甘发散药,则机体阴精耗损。阴胜,即酸苦涌泄太过;阳胜,即辛甘发散太过。后世对此又有新的发挥,认为阴邪偏胜,则伤阳气;反之阳邪偏胜,则伤阴气,以此成为中医学病机总纲。 ( 2 )阳胜则热,阴胜则寒:本指用辛甘药太过,就产生热病;用酸苦药太过,就产生寒病。后世又发挥为:阳邪胜致热病,阴邪胜致寒病。

  ( 3 )重寒则热,重热则寒:指重复(或反复)应用寒性药则生热性病;反复(过用)热性药则生寒性病。后世对此也有新解:反复感受寒邪会成热证;反复感受热邪会生寒证。重,一作极解。张介宾注:“此即上文寒极生热,热极生寒之义。盖阴阳之气,水极则似火,火极则似水,阳盛则隔阴,阴盛则隔阳,故有真寒假热,真热假寒之辨,而此错认,则死生反掌。”“极”则变,为事物本质之变,隔阴隔阳之证,其外寒、外热均属假象,两者不能混为一谈

  ( 4 )厥气上行,满脉去形:逆乱之气上行,满于经脉,神气耗散。厥气,逆乱之气。满脉,牙吓气亢盛,充斥脉体。去形,神气浮越,去离形骸。

  ( 5 )重阴必阳,重阳必阴:阴极而阳生,阳极而阴生,阴阳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此句是对下文“冬伤于寒,春必温病”等发病规律的概括。

  ( 6 )冬伤于寒,春必温病:冬季感受寒邪,不即时发病,至来年春季阳气发越,产生温热疾病。张介宾注:“冬伤于寒者,以类相求,其气入肾,其寒侵骨。其即病者,为直中阴经之伤寒;不即病者,至春夏则阳气发越,营气渐虚,所藏寒毒,外合阳邪而变为温病。”

  ( 7 )春伤于风,夏生飨泄:春季感受风邪,不即时发病,留连于夏季,克伐脾土,产生完谷不化的泄泻。

  ( 8 )夏伤于暑,秋必痎疟:夏季感受暑邪,署汗不出,暑热内伏,至秋季,新凉外束,寒热交争,产生寒热往来的疟疾。痎疟,即疟疾的总称。

  ( 9)秋伤于湿,冬生咳嗽:夏秋之交,感受湿邪,不即时发病,至冬季,湿郁化热,冬寒外闭,乘袭肺金,产生咳嗽。

  【分析】 经文论述了以下四方面的问题:

  1 .阴阳偏盛的病理表现。人体的阴阳必须维持相对的平衡。如果其中一方偏盛,便会使其相对的一方受到克伐而削弱,于是相对的平衡状态遭到破坏,便出现病理现象,故云“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 ; “阳胜则热,阴胜则寒”。这是((内经 》 解释寒热病机的主要论点。张介宾说:“寒热者,阴阳之化也。”是说寒证与热证是由阴阳的偏盛(或偏衰)所化生的。本节经文所说“阳胜则热,阴胜则寒”中的热证与寒证皆指实证而言。因此段经文论述的是“阳胜”“阴胜”,未涉及“阳衰”“阴衰” , “阴胜”“阳胜”是指阴邪偏盛或阳邪偏盛,其病证是由于“邪气实”而非“正气虚”所致,故属实证。治疗时当以祛邪为主。“重寒则热,重热则寒”,是说当阴阳寒热发展到极点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义与前之“寒极生热,热极生寒”相同。

  2 .六淫之邪的致病特点。天之六气,乃风寒暑湿燥火,其太过和不及,皆能危害人体而成为致病因素,称为“淫”。经文举寒热而言,乃把邪气分为阴阳两大类,古代医家认识到寒邪伤人形体,热邪伤人气机,故产生的病证有“肿”、“痛”之分。但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形”“气”不可分,它们有病时可互相影响,故有孰先孰后之辨。至于“风胜则动,热胜则肿,燥胜则干,寒胜则浮,湿胜则濡写”。是古代医家通过长期医疗实践和对自然界现象的观察,并把它们互相联系得出的结论,这就是六淫致病的基本特点。对中医临床辨证有一定的指导作用,而且丰富了“六气为病”的理论。

  3 .七情内伤的致病特点。提出了“暴怒伤阴(血),暴喜伤阳(气)”的情志致病规律。伤阴伤阳,则人体内阴阳相乱,平衡失调,于是呈现“厥气上行,满脉去形”的病理状态。《 内经 》 作者告诫人们,要预防疾病,延年益寿,就必须外防邪气,内调情志,而且这两种致病因素亦是互相影响的。故本段经文最后指出“喜怒不节,寒暑过度,生乃不固”。

  4 .感受四时邪气延时发生的病证。六淫邪气侵袭人体,不即时发病,邪气留恋,可以延时发病。如冬天感受寒邪,来年春季阳气发越,产生温热疾病;春季感受风邪,留连于夏季,克伐脾土,产生完谷不化的泄泻;夏季感受暑邪,延至秋季,新凉外束,产生寒热往来的疟疾;夏秋之交,感受湿邪,至冬寒邪外袭乘肺,产生咳嗽。

  可从伏邪发病的观点理解,所谓伏邪发病,是指邪气外袭,潜藏体内,伏而后发,开始即出现里证,或表证里证同时并见,与先见表证的一般外感疾病不同。亦可从《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四时养生”角度来理解,即冬伤于寒而不能藏精,至春季阳气上升,易患湿热病;春伤于风而阳气不生,至夏季阳气不能旺而生洞泄寒中之病……。

  【原文】 204

  【提示】以阴阳化生五行为基本观点,运用五行揭示人体以及人体与自然界的整体联系

  【校注】 ( 1 )气穴:经气所输注的孔穴,也称经穴。

  ( 2 )溪谷属骨:大小分肉与其连属的骨节。溪谷,泛指人身的肌肉间隙。张志聪注:“溪谷者,大小之分肉。”属,连属。

  ( 3 )分部逆从:皮部中的浮络,分为三阴三阳,有顺行与逆行的不同。分部,皮之部位分属。

  ( 4)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张志聪注:“阴阳之道,其在人则为男为女,在体则为气为血”。之,与也,和也。 ( 20 )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古代浑天说认为天体运转是自东向西旋转,称右旋。日月星辰不断地自左向右旋转,才有昼夜、四时变迁。

  ( 5 )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阴气居于内,为阳气的主持;阳气居于外,为阴气的役使。守,镇守于内。使,役使于外。言阴阳内外相合互用,不可相离也。

  【 分析】

  1.提出“四时五藏阴阳”的系统结构。应用意象思维、取象比类的方法,按照功能、行为相应或相似的原则,将天地人三个领域中的各种事物和现象进行五行系统归类,提出了以五脏为中心的内外相应整体观的系统结构,这一系统结构的内容可以归纳如表 2 一 1 。表内显示事物五行属性的两种关系:第一,相生关系。相生关系,既指五行之间的相生,如筋生心、血生脾、肉生肺、皮毛生肾、髓生肝,也指同行事物之间的相生,而同行事物之间的相生关系按两种原则建立:一是功能行为的相应,如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以及在体为筋、在色为苍、在音为角、在声为呼、在变动为握、在窍为目、在志为怒等;二是功能行为的相似,如木在脏为肝等。第二,相克关系。相克关系,主要指五行之间的相互制约,如悲胜怒、燥胜风、辛胜酸等。通过五行归类和生克制化,描述人体脏腑之间,脏腑与体表,以及人体与自然、社会的密切联系,建立了以五脏为主体、外应五时五气的五个功能活动系统,大体勾画出《 内经 》 理论体系中“四时五藏阴阳”的系统结构,反映了理论体系的整体观念。这种整体观念,不仅有形成藏象理论的深远意义,而且还有指导临床的积极作用。

  在经文中,以五行学说及其配属关系来分析事物,有前后不一致者。如在分析五气太过自伤以及五气相互制胜的关系时,肝属木,主筋,通于风气,而燥气属金,则是气太过而自伤,五行所不胜之气制之;脾属土,主肉胜之气制之。心属火,主脉,通于热气,气,而燥属金气,此寒不伤骨而谓伤血,,通于湿气,而风气属木,虽太过而不伤脉,反伤气;又不云湿(土)胜寒(水)也是气太过自伤,所不肾属水,主骨,通于寒而谓燥胜寒;肺属金,主皮毛,通于燥气,此不云燥伤皮毛而云热伤皮毛。则五方(脏)之中伤,所不胜之气制之,另三脏各不统一。“苦伤气”、“咸伤血”,若按五行之理当作再如在分析五味太过自伤,,有两脏为气太过自以及五味之相胜时,这种不规律性,体现着事物关系的复杂性,“苦伤脉”、“咸伤骨”,出现不符合五行推理之序。不单纯是五行生克乘侮的相互影响,也有其他关系,这种作用和影响错综复杂,疾病也错综复杂,难辨难识也难治,《 素问 · 生气通天论 》 最后一段也是这样,致性是可以理解的.这说明事物间关系的规律性是相对的,不规律是绝对的,如此经文的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