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有名的诗句

时间:2022-03-30 11:54:32 孟浩然 我要投稿

孟浩然有名的诗句

  孟浩然(689—740 ),本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市)人。早年隐居家乡襄阳附近的鹿门山,闭门读书,以诗自娱。以下是小编带来孟浩然有名的诗句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孟浩然有名的诗句

  孟浩然有名的诗句 篇1

  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

  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

  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

  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

  还来就菊花。

  孟浩然诗鉴赏

  首联“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叙述老朋友杀鸡做饭,邀请诗人到他家去做客。“田家”没有山珍海味,一盘肥鸡就成了老朋友待客的佳肴。这朴实自然的诗句,既表现了诗人与故人的“君子之交淡如水”的真诚友谊,又表现了田园生活的清淡,开篇就给人以亲切友好的感觉。

  颔联“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描写的是诗人进庄之所见。这两句,上句描绘近景,葱茏茂密的绿树环绕村庄,清幽宁静;下句勾勒远景,雄伟的青山给田园筑起了一道天然的屏障,给人的眼界以开阔感。诗人就是用这平凡而自然的景物,表现出山水的美丽和自己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另外,这两句诗也暗示了孟浩然与其故人的友谊是建立在对理想和生活情趣的共同追求之上的,为下文的开怀畅谈作了感情的铺垫。

  颈联“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写的是宴饮。

  诗人在老朋友家中,临窗把盏,看到窗外的打谷场和青葱的菜园,不觉引起了诗人和老朋友对田园农作物收成的关切之情,年景收成也就成了饮宴的主要话题。

  这里,家常的菜肴,家酿的美酒,田园的风光,再辅之以家常的高谈,就使诗境完全沉浸在亲切、自然的氛围中。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深深为农庄生活所吸引,于是临走时,向主人率真地表示将在秋高气爽的重阳节再来观赏菊花。淡淡两句诗,故人相待的热情,作客的愉快,主客之间的亲切融洽,都跃然纸上了。这不禁又使人联想起杜甫的《遭田父泥饮美严中丞》:“月出遮我留,仍嗔问升斗。”杜诗田父留人,情切语急;孟诗与故人再约,意舒词缓。杜之郁结与孟之恬淡之别,从这里或许可以窥见一些消息吧。

  诗歌感情真挚,语言质朴,连描述的层次也完全顺乎自然,就是在这无雕无饰的“天然”之中,诗人大巧若拙地把艺术美巧妙地融入整个诗篇的血肉中,用平淡而蕴含着深厚韵味的口头语,勾勒了一个浑然天成的诗的境界,读后令人心旷神怡,回味绵长。

  沈德潜称孟浩然的诗“语淡而味终不薄”(《唐诗别裁》)。也就是说,读孟诗,应该透过它淡淡的外表,去体会内在的韵味。《过故人庄》在孟诗中虽不算是最淡的,但它用省净的语言,平平地叙述,几乎没有一个夸张的句子,没有一个使人兴奋的词语,也已经可算是“淡到看不见诗”(闻一多《孟浩然》)的程度了。

  《春晓》孟浩然

  春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诗鉴赏

  这首诗写的是春日早晨的景色。“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二句是说:春天夜短,睡着后不知不觉中天已亮了,到处是鸟雀的啼鸣声。这两句诗抓住春晨到处鸟鸣雀躁的音响特征,渲染出一种春意醉人的意境,烘托了春晨中一片盎然的生机。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二句,诗人在美梦乍醒、欲起未起之时,回想起昨夜的风雨声声,于是想见风雨过去必有很多落花,这里的听觉形象“风雨声”决不是令人感伤的“断肠声”,而是包蕴丰富的“更新曲”。

  《春晓》这首小诗,初读似觉平淡无奇,反复读之,便觉诗中别有天地。它的艺术魅力不在于华丽的辞藻,不在于奇绝的艺术手法,而在于它的韵味。整首诗的风格就象行云流水一样平易自然,然而悠远深厚,独臻妙境。千百年来,人们传诵它,探讨它,仿佛在这短短的四行诗里,蕴涵着开掘不完的艺术宝藏。

  自然而无韵致,则流于浅薄;若无起伏,便失之平直。《春晓》既有悠美的韵致,行文又起伏跌宕,所以诗味醇永。诗人要表现他喜爱春天的感情,却又不说尽,不说透,“迎风户半开”,让读者去捉摸、去猜想,处处表现得隐秀曲折。

  “情在词外曰隐,状溢目前曰秀。”(张戒《岁寒堂诗话》引)写情,诗人选取了清晨睡起时刹那间的感情片段进行描写。这片段,正是诗人思想活动的启始阶段、萌芽阶段,是能够让人想象他感情发展的最富于生发性的顷刻。诗人抓住了这一刹那,却又并不铺展开去,他只是向读者透露出他的心迹,把读者引向他感情的轨道,就撒手不管了,剩下的,该由读者沿着诗人思维的方向去丰富和补充了。

  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

  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

  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

  天涯一望断人肠。

  孟浩然诗鉴赏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题一作“送杜晃进士之东吴”。

  唐时所谓“进士”,为后世所谓举子(举进士)。得第者则称“前进士”。由此可见,杜晃此去东吴,是落魄的。

  “荆吴相接水为乡”(“荆”指荆襄一带,“吴”

  指东吴),诗开篇既未点题意,也不叙别情,全是送者对行人宽解安慰的语气。“荆吴相接”,意同“天涯若比邻”,说两地,实际已暗关送别之事。但先作宽慰,超乎送别诗常法,却别具生活情味:落魄远游的人往往最需要精神上的支持与鼓励,这里就有劝杜晃放开胸怀的意思。长江中下游地区,素称水乡。不说“水乡”而说“水为乡”,意味隽永:以水为乡的荆吴人对飘泊生活习以为常,不以暂离为憾事。这样说来虽含“扁舟暂来去”意,却又不着一字,造语洗炼、含蓄。

  “君去春江正渺茫”。此承“水为乡”转到正题上来,语仍平淡。“君去”是眼前事,“ 春江渺茫”是眼前景,全似信手拈来,但这寻常之事与寻常之景联系在一起,又产生一种味外之味。春江渺茫,正好行船。这是喜“君去”得航行之便呢?还是恨“君去”太疾呢?景中有情在,让读者自去体味。

  朋友刚才出发,便想到“日暮征帆何处泊”,联系上句,这一问来得十分自然。春江渺茫与征帆一片,形成一个鲜明对比。阔大者愈显阔大,渺小者愈显渺小。因此而担心那征帆晚来找不到停泊的处所。句中表现出对朋友一片殷切的关心。同时,揣度行踪,可见送者的心追逐友人东去,又表现出一片依依惜别之情。

  前三句饱含感情,但又无迹可寻,极为含蓄。末句则卒章显意:朋友远去了,“孤帆远影碧空尽”,送行者纵目天涯,极视无见,不禁心潮汹涌,第四句将惜别之情上升到顶点,“断人肠”点明别情,却并不伤于尽露。原因在于前三句已将此情铺垫充足,结句点破,水到渠成。若无前三句的蓄势,就达不到这样持久动人的效果。

  此诗前三句全出以送者口吻,“其淡如水,其味弥长”,已经具有诗人风神散朗的自我形象。而末句“天涯一望”四字,更勾画出诗人怅然远望的送别之态,十分生动。读者在这里看到的,与其“说是孟浩然的诗,倒不如说是诗的孟浩然,更为准确”(闻一多《唐诗杂论》)。全篇用散行句式,如行云流水,近歌行体,颇富神韵。

  《岁暮归南山》孟浩然

  岁暮归南山

  孟浩然

  北阙休上书,

  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

  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

  青阳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

  松月夜窗虚。

  孟浩然诗鉴赏

  开元十六年(728),四十岁的孟浩然赴长安应进士举落第,心情很烦闷,他曾“为文三十载,闭门江汉阴”,修得满腹文章,又得到王维、张九龄为之延誉,已经颇负诗名。应试失利,使他大为懊丧,他想直接向皇帝上书,又很犹豫,心绪极端复杂。他有一肚子的牢骚而又不便发作,只能以自怨自艾的形式抒发仕途失意的幽思。

  “北阙休上书”,实际上传达的正是“魏阙心常在,金门诏不忘”之意。但现在才发现:现实是这样令人失望。因而一腔幽愤,从这“北阙休上书”的自艾之言中流露出。“南山归敝庐”可见只是出于无奈。

  诸般矛盾心绪,一语道出,读来自有余味。

  三四句具体回述失意的缘由。“不才明主弃”,表面上写自己因为无才被明君嫌弃,实际上孟浩然不但是饱学之士,更有匡世济国的报负,一直自恃甚高,说“不才”既是谦词,又兼含了有才不被认识、良骥未遇伯乐的感慨。而这个不识“才”的不是别人,正是“明主”。因此,“明”也是“不明”的微词,带有埋怨意味的。此外,“明主”这一词,不排除含有谀美的用意,说明他求仕之心尚未灭绝,还希望皇上见用。这一句,写得有怨悱,有自怜,有哀伤,也有恳请,感情相当复杂。而“多病故人疏”比上句更为委婉深致,一波三折;本是怨“故人”不予引荐或引荐不力,而口中却说是因为自己“多病”而疏远了故人,这是一层;古代,“穷”、“病”相通,借“多病”说“途穷”,表达对世态炎凉之怨,这又是一层;说因“故人疏”而不能使明主发现自己,这又是一层。这三层含义,最后一层才是主旨。

  鬓发已白,功名未就,诗人自然忧虑焦急!五六句就是这种心境的.写照。白发、青阳(春日),本是无情物,缀以“催”“逼”二字,形象地传达出了诗人不愿以白衣终老此生而又无可奈何的复杂感情。

  正是因为诗人陷入了不可排解的苦闷之中,才使他“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更是匠心独运,它把前面的意思放开,却正衬出了怨愤的难解。看似写景,实为抒情:既补充了上句中的“不寐”,又使情景浑一,余味无穷,那迷蒙空寂的夜景,与内心落寞惆怅的心绪是何等相似!“虚”字更是语意双关,既表现客观环境的空虚,又表现诗人自己心中的空虚感。

  这首诗看似语言显豁,实则含蕴丰富。语意双关,逐层递进,形成悠远深厚的艺术风格。

  《舟中晓望》孟浩然

  舟中晓望

  孟浩然

  挂席东南望,

  青山水国遥。

  舳舻争利涉,

  来往接风潮。

  问我今何适?

  天台访石桥。

  坐看霞色晓,

  疑是赤城标。

  孟浩然诗鉴赏

  这首诗叙述诗人约在开元十五年自越州水程往游天台山的旅况。望庐山,望楚山,望海潮,舟中晓望,诗人似乎格外青睐“望”字,甚至向往可望而不可及的境界远远胜于实际游览,这或是因为远望与喜欢的淡泊的诗味更吻合。

  “挂席东南望”,挂席指扬帆,开篇由扬帆出发时写起,并点出“望”字,足见心情急切。诗人大约又一次领略了“时时引领望天末,何处青山是越中”的心情。“望”字是一篇的精神所在。此刻诗人似乎望见了什么,又似乎什么也没望见,因为水程尚远,加之天刚破晓。这一切意味都包含在“青山水国遥”这五个平常的字构成的诗句中。

  第二联写水程,承前联“水国遥”来。“利涉”一词出《易·需卦》“利涉大川”—— 意思是卦象显吉,宜于远航。舳舻,一种方长船。“争利涉”指急着趁着好日子前进,以一个“争”字透露出心情迫切、兴致勃勃,而“来往接风潮”则以一个“接”字传达出一个时常泛舟江海的旅人的安定与愉悦感,与上句相连,就有乘风破浪之势。

  第三联转出一问一答来。这实际是诗人自问自答:

  “问我今何适?天台访石桥。”这里呼应篇首“东南望”,点出天台山,于是首联何所望,次联何所往,都得到解答。天台山是东南名山,石桥尤为胜迹。据《太平寰宇记》引《启蒙注》记载:“天台山去天不远,路经油溪水,深险清泠。前有石桥,路径不盈尺,长数十丈,下临绝涧,惟忘身然后能济。济者梯岩壁,援葛萝之茎,度得平路,见天台山蔚然绮秀,列双岭于青霄。上有琼楼、玉阙、天堂、碧林、醴泉,仙物毕具也。”这一联初读似口头常语,缺乏诗意。但只要联想到这些关于名山胜迹的奇妙传说,就会体味到“天台访石桥”一句话中微带兴奋与自豪的口吻,感到诗人的陶醉和神往。而诗的意味就体现在诗人出语时那神情风采之中。

  “坐看霞色晓,疑是赤城标。”朝霞映红的天际,是那样璀灿美丽,那大约就是赤城山的尖顶所在吧!

  “赤城”山在天台县北,是天台山的一部分,山中石色皆赤,状如云霞。在诗人的想象中,映红天际的不是朝霞,而是山石发出的异彩。这想象虽绚丽,然而语言简洁朴质,体现了孟诗“当巧不巧”的特点。尾联虽承“天台”而来,却又紧紧关合篇首。“ 坐看”照应“望”字,“坐看霞色晓”表现出一种怡然欣赏的态度。这里看的并不是“赤城”,诗人只是猜想罢了。如果说首句由“望”引起的悬念到此已了结,那么“疑”字显然又引起新的悬念,使篇中无余字而篇外有余韵,形象传神地表达了旅途中对名山向往的心情。

  此诗似乎信笔写来,但首尾衔接,承转分明;它形象质朴,却又真彩内映;它没有警句炼字,却有兴味贯串全篇。从声律角度看,此诗是五言律诗(平仄全合),但通体散行,中两联不作骈偶。这当然与近体诗刚刚完成,去古未远,声律尚宽有关;同时也是为了表现内容的需要。这样,它既有音乐美,又洒脱自然。“自是六朝短古,加以声律,便觉神韵超然。

  《济江问舟中人》孟浩然

  济江问舟中人

  孟浩然

  潮落江平未有风,

  扁舟共济与君同。

  时时引领望天末,

  何处青山是越中。

  孟浩然诗鉴赏

  首句以景入题,一句三景,描绘了他登舟渡江时的自然环境。诗人在杭州时,曾观赏钱塘江潮,“百里雷声震”、“ 惊涛来似雪”(《与颜钱塘登樟亭望潮作》) 是表现江潮卷来的奇景伟观。然而,潮退风住之后,江边渡口就呈现出另一番景象:风平浪静,天气清和,一派悠闲,而这正是乘船旅游者最渴望、最感惬意的时刻。这里一笔勾画出了这种平静恬淡的江面风光,隐隐传达出了诗人重登旅途时的欣悦心情。

  次句顺承首句,叙写诗人同舟中旅伴的相遇,并借以正面点题。在一叶扁舟中还有同行共济的旅客,虽然萍水相遇,素昧平生,但同为在茫茫江流中孤舟飘泊的异乡之客,遇上“扁舟共济”的同路人,还是感到格外亲切。从“与君同”的平实自然的话语中,不难想象,诗人与“舟中人”亲切问候的情形。

  第三句描写人物情态,维妙维肖。陆机《拟兰若生春阳》诗有句云:“ 引领望天末,譬彼向阳翘。”诗人借用陆诗成句,冠以“时时”二字,更是妙语。

  这既使“引领”的静态神情变为动态神情,而且还使跷望的动作具有了连续性,从而传神逼真地表现出了一位远游者对越中山水的无限向往心情。因为心情迫切,故而在不断跷望中,对舟中人急切地发出了询问:

  “何处青山是越中?”江南山川秀美,遥遥翠峰蜿蜒绵亘,时隐时现,但哪儿是他向往已久的越中呢?一问便结,戛然而止,个中余韵留待读者去想象、体味。

  杭州距越中并不算远,但诗人又望又问,且以“时时”与“何处”紧密呼应,似乎航程甚长,越中甚远,都是用以衬托和渲染诗人急于要到达越中探奇访胜的迫切心情和浓厚兴致。

  这首诗前三句似乎写“济江”,最后一句是“问舟中人”,其实,诗人在“时时引领”向天边眺望时,也就不断地向“舟中人”询问何处是越中了,因此,三、四两句应是一个持续往复的动作过程。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兴致勃勃,仕途失意后的郁愤情怀被纵情山水的愿望所暂时替代了,充溢字里行间的只是对越中山水无限神往的一腔激情。“引领望天末”是一个可见可感的形象,“何处青山”却是虚指,以实衬虚,更使诗的意境显得幽邈淡远。“山水寻吴越,风尘厌洛京”(《自洛之越》),是诗人此时此刻的内心独白。全诗从“潮落江平”登舟航行的惬意襟怀,“扁舟共济”的亲切气氛,到一再探问越中山水的无穷兴致,处处体现出诗人这种厌倦仕途转而倾慕山水自然的感情,使诗篇荡漾着一般行旅诗所少有的浓郁情趣和生活气息。

  《耶溪泛舟》孟浩然

  耶溪泛舟

  孟浩然

  落景余清辉,

  轻桡弄溪渚。

  澄明爱水物,

  临泛何容与!

  白首垂钓翁,

  新妆浣纱女。

  相看似相识,

  脉脉不得语。

  孟浩然诗鉴赏

  开元十八年(730 )冬,诗人孟浩然在长安求仕未成,沮丧地离开长安,在江浙一带漫游。一日,泛舟耶溪(在浙江绍兴城南二十里若耶山下,北流入镜湖),傍晚,在溪边看到了垂钓的老翁,浣纱的村女,他们生活得自然、和乐,无忧无虑,深深触动了诗人之心。因此,写了这首《耶溪泛舟》,以表达他从大自然中汲取生活欢乐的愉悦心情。

  耶溪,即若耶溪,在今浙江绍兴南若耶山下。这一带是古代著名的风景区,《水经注》谓:“水至清,照众山倒影,窥之如画。”又名浣纱溪,相传春秋时越国美女西施曾在此浣纱。此地秀异的山水吸引了古代许多骚人墨客,游佳作甚多,浩然此作是较有特色的一篇。

  诗一落笔,就描绘出了一幅落日余辉中,渔舟唱晚、轻棹击水的耶溪夕照图:“落景余清辉,轻桡弄溪渚”。“落景”,就是落日;“桡”,是船桨,“弄”是指划桨;“溪渚”,是指耶溪中的小块陆地。诗人开始就描绘江南独有的景色:溪水上一只小舟漂浮,舟人轻轻摆动着船桨,在落日余辉中自由自在地欣赏着大自然的美景。一片斜阳照到水面,浮现出烟雨空濛的景象,水面上一层一层的细浪,受了残阳的反照,一时光辉起来,那夕阳金色的浅光,映着洲渚的小草、两岸的绿野,镶出西边天际的一抹绛红、深紫。

  “澄明爱水物,临泛何容与”是写诗人临水泛舟看到在明净如镜的溪水中,观赏游鱼追逐嬉戏,三五成群,在水草和细石下钻进钻出。“澄明”,指明净如镜的溪水;“何容与”,意思是多么闲暇自得。

  耶溪的水色山光,使诗人乐而忘返,而江南的风土人情、岸边的渔村竹寨,更使诗人如入桃源仙境。

  “白首垂钓翁,新妆浣纱女”两句,概括地表现了江南生活的恬静安谧。蓑衣箬笠的老翁,在夕阳中垂钓却悠然自得;梳妆整齐、淡雅的村姑少女,在传说中曾是西施浣的耶溪水边洗衣、谈笑,欢声笑语更衬托出山村的幽静安宁。

  结尾“相看似相识,脉脉不得语。”是诗人情感的自然流露。这恬静和乐的山村,与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多么相似,又与诗人孟浩然失意后的隐逸心情多么和谐一致!因此,这“似相识”确是诗人的思绪所念,是情之所至,而与那垂钓翁、浣纱女陌路相逢,素不相识,虽则情感相通,却只能脉脉相视而已。

  孟浩然有名的诗句 篇2

  孟浩然诗词:《田园作》

  年代: 唐 作者: 孟浩然

  弊庐隔尘喧,惟先养恬素。

  卜邻近三径,植果盈千树。

  粤余任推迁,三十犹未遇。

  书剑时将晚,丘园日已暮。

  晨兴自多怀,昼坐常寡悟。

  冲天羡鸿鸪,争食羞鸡鹜。

  望断金马门,劳歌采樵路。

  乡曲无知己,朝端乏亲故。

  谁能为扬雄,一荐甘泉赋。

  孟浩然诗词:《入峡寄弟》

  年代: 唐 作者: 孟浩然

  吾昔与尔辈,读书常闭门。未尝冒湍险,岂顾垂堂言。

  自此历江湖,辛勤难具论。往来行旅弊,开凿禹功存。

  壁立千峰峻,潈流万壑奔。我来凡几宿,无夕不闻猿。

  浦上摇归恋,舟中失梦魂。泪沾明月峡,心断鶺鴒原。

  离阔星难聚,秋深露已繁。因君下南楚,书此示乡园。

  孟浩然诗词:《寻香山湛上人》

  年代: 唐 作者: 孟浩然

  朝游访名山,山远在空翠。

  氛氲亘百里,日入行始至。

  谷口闻钟声,林端识香气。

  杖策寻故人,解鞍暂停骑。

  石门殊豁险,篁迳转森邃。

  法侣欣相逢,清谈晓不寐。

  平生慕真隐,累日探灵异。

  野老朝入田,山僧暮归寺。

  松泉多逸响,苔壁饶古意。

  愿言投此山,身世两相弃。

  孟浩然诗词:《凉州词》

  年代: 唐 作者: 孟浩然

  浑成紫檀金屑文,作得琵琶声入云。

  胡地迢迢三万里,那堪马上送明君。

  异方之乐令人悲,羌笛胡笳不用吹。

  坐看今夜关山月,思杀边城游侠儿。

  孟浩然诗词:《送朱大入秦》

  年代: 唐 作者: 孟浩然

  游人武陵去,宝剑直千金。

  分手脱相赠,平生一片心。

  孟浩然诗词:《初春汉中漾舟》

  年代: 唐 作者: 孟浩然

  羊公岘山下,神女汉皋曲。

  雪罢冰复开,春潭千丈绿。

  轻舟恣来往,探玩无厌足。

  波影摇妓钗,沙光逐人目。

  倾杯鱼鸟醉,联句莺花续。

  良会难再逢,日入须秉烛。

  孟浩然诗词:《庭橘》

  年代: 唐 作者: 孟浩然

  明发览群物,万木何阴森。

  凝霜渐渐水,庭橘似悬金。

  女伴争攀摘,摘窥碍叶深。

  并生怜共蒂,相示感同心。

  骨刺红罗被,香黏翠羽簪。

  擎来玉盘里,全胜在幽林。

  孟浩然诗词:《早梅》

  年代: 唐 作者: 孟浩然

  园中有早梅,年例犯寒开。

  少妇争攀折,将归插镜台。

  犹言看不足,更欲剪刀裁。

  孟浩然诗词:《早寒有怀》

  年代: 唐 作者: 孟浩然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孟浩然有名的诗句 篇3

  1.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

  2.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孟浩然《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3.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

  4.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5.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6.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孟浩然《过故人庄》

  7.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孟浩然《宿建德江》

  8.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9.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孟浩然《过故人庄》

  10.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11.碧网交红树,清泉尽绿苔。——孟浩然《来闍黎新亭作》

  12.夕阳连雨足,空翠落庭阴。——孟浩然《题大禹寺义公禅房》

  13.愁心极杨柳,一种乱如丝。——孟浩然《春意》

  14.扁舟泛湖海,长揖谢公卿。——孟浩然《自洛之越》

  15.守岁家家应未卧,相思那得梦魂来。——孟浩然《除夜有怀》

  16.遑遑三十载,书剑两无成。——孟浩然《自洛之越》

  17.豫有相思意,闻君琴上声。——孟浩然《送张郎中迁京》

  18.阮籍推名饮,清风坐竹林。——孟浩然《听郑五愔弹琴》

  19.别后能相思,浮云在吴会。——孟浩然《适越留别谯县张主簿、申屠少府》

  20.一杯弹一曲,不觉夕阳沉。——孟浩然《听郑五愔弹琴》

【孟浩然有名的诗句】相关文章:

孟浩然有名的诗11-09

孟浩然最有名的诗10-30

白居易的有名诗句10-07

王勃有名的诗句10-27

徐志摩最有名的诗句11-20

白居易的有名优美诗句10-08

王勃最有名的诗句11-01

描述春分最有名的诗句03-19

李贺最有名的诗句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