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图

时间:2020-11-16 16:56:34 陆游 我要投稿

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图

  引导语:陆游写的《冬夜读书示子聿》的内容是什么?写给谁的呢?下面是相关的资讯,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图

  《冬夜读书示子聿》

  朝代:【宋】 作者:【陆游】 体裁:【七言绝句】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注释】

  示:教导、告诫;

  子聿(yù ):陆游的小儿子;

  学问:指读书学习

  无遗力:用出全部力量,没有一点保留.

  始:才.

  纸:书本.

  终:到底,毕竟.

  觉:极,最.

  浅:少.

  绝知:深入;透彻的理解.

  躬行:亲自实践.

  【诗意】

  在宋宁宗家庆五年,即1199年年底,陆游写了《冬夜读书示子聿》一首诗.

  这首诗的意思是说,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终身为之奋斗,往往是年轻时开始努力,到了老年才取得成功.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不够的,未能理解知识的真谛,要真正理解书中的深刻道理,必须亲自去实践.

  这首诗的意思是说,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终身为之奋斗,往往是年轻时开始努力,到了老年才取得成功.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的,未能理解知识的真谛,要真正理解书中的深刻道理,必须亲身去躬行实践.

  【解说】

  这是一首非常有名的诗.在这首诗里,诗人一方面强调了做学问要坚持不懈,早下夫,

  免得“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将来一事无成,后悔莫及.另一方面,特别强调了做学问的功夫要下在“哪里”,这也是做学问的诀窍,那就是不能满足于字面上的明白,而要躬行实践,在实践中加深理解.只有这样才能把书本上的知识变成自己的实际本领.

  诗人在书本与实践的关系上,强调了实践的重要,这符合唯物认识论的观点.作者的这种见解,不仅在封建社会对人们做学问、求知识是很宝贵的经验之谈,就是对今天的人们也是很有启迪作用的,是非常有价值的见解.

  【作家背景】

  陆游(1125-1210),南宋著名爱国诗人,一生勤学不息,写下不少教育子女的美丽诗篇,有着爱国的赤子之心.这些诗篇不仅饱含对子女的殷切期望,也体现了诗人深邃的教育思想,其中当属被世人津津乐道的《冬夜读书示子聿》

  诗:“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这是一首哲理诗,写于宁宗庆元五年(1199).整首诗只有短短的4句,读起来琅琅上口,且意境深远,余味无穷.

  子聿是陆游的儿子.陆游在冬日寒冷的夜晚,沉醉书房,乐此不疲地啃读诗书.窗外,北风呼啸冷气逼人,诗人却浑然忘我置之脑后,静寂的夜里,他抑制不住心头奔腾踊跃的情感,毅然挥就了8首《冬夜读书示子聿》的诗,满怀深情地送给儿子,这是流传千古的第3首.

  诗的前两句,作者讲古人做学问总是竭尽全力.只有少年时加倍努力,将来才能成就一番事业.他从古人做学问入手,侃侃而谈娓娓道来,使人倍感亲切清新,如沐春风.其中“无遗力”三个字,形容古人做学问勤奋用功、孜孜不倦的程度,既生动又形象.第二句阐述了做学问应当持之以恒的道理,同时也强调“少壮工夫”的重要性.他语重心长地告诫儿子,趁着年少精力旺盛,抓住美好时光奋力拼搏,莫让青春年华付诸东流.此乃言切切,情深深.

  诗的后两句,作者谈从书本得来的知识比较浅薄,只有经过亲身实践,才能变成自己的东西.他从书本知识和社会实践的关系着笔,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凸显其不凡的真知灼见.“要躬行”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学习过程中要“躬行”,力求做到“口到、手到、嘴到”,这是学者的一种“躬行”,二是获取知识后还要“躬行”,

  通过亲身实践化为己有,转为己用.作者的意图非常明显,旨在激励儿子不要片面满足于书本知识,而应在实践中夯实和进一步获得升华.他的独到见解,不仅在古代,对做学问、求知识之人是宝贵的经验之谈,即使在科技日新月异的'现代,仍然具有较强的启迪和借鉴意义.绝句:《示儿》.

  【赏析】

  这是一首教子诗,子聿(yù),诗人的小儿子,是要告诉儿子学习的道理.首句是对古人刻苦做学问精神的赞扬.“遗”,即保留.“无遗力”,毫无保留,竭尽全力以赴.次句是说做学问的艰难.只有从少年开始,养成良好习惯,打好扎实基础,并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最后才能有所成就.否则只能是“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是以古人刻苦学习的精神及做学问的艰难来告诫自己的儿子:做学问一定要有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精神.后两句,诗人更进一步指出实践经验的重要性.“纸上得来”,指的是书本知识.“绝知此事”,指的是真正把握事物的底蕴.“躬行”,就是指亲自去实践,眼见为实.孜孜不倦、持之以恒地做学知识,固然很重要,但仅此还不够,因为那只是书本知识,书本知识是前人实践经验的总结,能否符合此时此地的情况,还有待实践去检验.一个既有书本知识,不要死读书,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

  这首诗以思想和哲理取胜,使我们在理性的思辨中,得到教益.冬夜读书示子聿》:翻译:古人做学问是都是全力以赴的,青少年时代花的工夫,往往要到年老时才取得就 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究还是不完善的 要深切地了解必须亲自通过实践才行.

  陆游生平与成就及特色

  生平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诗人。陆游出身于一个由“贫居苦学”而仕进的官宦家庭,陆游的高祖是宋仁宗时太傅陆轸,祖父陆佃,父亲陆宰,他诞生于宋金战争的烽火之中,从小饱尝了颠沛流离的痛苦,同时也受到了父亲陆宰等士大夫爱国思想的熏陶,形成了忧国忧民的思想。他十余岁就熟读了陶潜、王维、岑参和李白的诗篇,有“我生学语即耽书,万卷纵横眼欲枯”的好学精神,12岁便能诗文,有“小李白”之称。17岁便有诗名。25岁左右向具有爱国思想的曾几学诗,确定了他爱国诗歌的基调。二十九岁那年,赶赴临安应试,因名居秦桧孙子秦埙之前,触怒秦桧,遭到黜落,秦桧死后三年才被启用。

  他始终坚持抗金,1158年(绍兴二十八年)入闽任宁德县主簿.据《宁德县志》卷三《宦绩》中记载:“陆游,字务观,即放翁也┅┅绍兴二十八年任邑薄,有善政,百姓爱戴”。在宁德的南漈山上建有陆游塑像。浙江绍兴的鉴湖村内也有陆游塑像。曾任镇江隆兴通判。1170年(乾道六年)入蜀,任夔州通判。1172年(乾道八年),入四川宣抚使王炎幕府,后官至宝章阁待制。 陆游在政治上,主张坚决抗战,充实军备,要求“赋之事宜先富室,征税事宜覆大商”,一直受到投降集团的压制。晚年退居家乡,但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

  成就及特色

  陆游一生创作诗歌很多,吐露出万丈光芒,使他成为杰出诗人,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批判当时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风格雄浑豪放,表现出 渴望恢复国家统一的强烈爱国热情。《关山月》、《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书愤》、《示儿》、《游山西村》、《临安春雨初霁》、《冬夜读书示子聿》等篇均为后世所传诵。抒写日常生活,也多有清新之作。亦工词,杨慎谓其纤丽处似秦观,雄慨处似苏轼。但有些诗词流露出消极情绪。他初婚唐氏,在母亲压迫下离异,其痛苦之情倾吐在部分诗词中,如《沈园》、《钗头凤》等,都很真挚动人。还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诉衷情》等。[2]他的代表作有《诉衷情》、《夜游宫》、《鹧鸪天》以及咏梅的《卜算子》等。

  陆游的作品词作量不如诗篇巨大,但和诗同样贯穿了爱国主义精神,“气吞残虏”。

  陆游诗词创作的基本倾向是现实主义,又富有浪漫色彩。艺术表现手法丰富多彩,变化无穷。中年入蜀之后,形成豪情奔放的风格,晚年诗风趋于恬淡,有时幽愤。总体看来,艺术特点是宏伟豪放,热情洋溢。

【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图】相关文章:

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及赏析07-23

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原文及赏析05-13

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改写三篇12-25

冬夜读书示子聿_陆游的诗原文赏析及翻译08-03

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读后感(通用5篇)11-06

《示儿》陆游赏析10-16

陆游的《示儿》教案12-07

陆游《示儿》古诗赏析11-21

陆游故事示儿赏析11-18

陆游:示儿-小学古诗大全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