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诗的教学设计方案

时间:2020-11-29 13:07:58 鲁迅 我要投稿

关于鲁迅的诗的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目标:

关于鲁迅的诗的教学设计方案

  1理解诗歌主题和诗人的思想感情。

  2学习对比的写法,领会以形象化的语言说理的特色。

  3感受诗歌的韵律,了解本诗严谨的结构、节奏与韵律

  4理解本诗所表达的生死的关系,激发学生对人生价值的思考。

  教学重难点:

  诗歌所蕴含的哲理,以形象化的语言说理的特色

  教学方法:

  1.诵读感悟法。指导学生反复朗读,从语言入手,充分入境

  2.评析欣赏法。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发挥其主体作用,畅所欲言。

  本诗的内容和主题教师略作点拨,学生应不难理解。但要真正贴近诗人的心灵,引起共鸣,可能还有距离。只有多诵读,在读中去感受、去领悟,也许比“分析”更有效。诗中的哲理较易理解,但学生往往忽视形象的语言,须注意指导赏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设计

  1.学生:齐背鲁迅先生的、名言“我好像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牛奶、血。”

  2.师:鲁迅先生以他对人民的深沉博大的爱,为人民牺牲献身的精神,赢得了无数人的崇敬和爱戴。在他逝世后,许多人以各种方式怀念他、赞颂他。1949年10月19日,是鲁迅先生逝世13周年纪念日,诗人臧克家参观了北京的鲁迅先生的故居后,情不自禁,挥笔写下了。

  初中学生已学过鲁迅先生的不少作品,通过背诵先生的诗句和名言,唤起学生对鲁迅先生的感情,将会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这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研习课文

  1.诵读全诗,整体把握

  a教师范读(也可放音带),以自己真挚的感情感染学生。

  b学生放声朗读。要求读得流畅,读出节奏,读出感情,在读中感知诗歌内容。

  c指名有感情地朗读,其他学生边听边就语调、语速、语气、重音、停连等作标记,感受全诗洋溢着的音乐美。

  明确:

  语调:应读得铿锵有力,每节诗的前两句和后两句应一抑一扬。2—7节的前两句还应读出讽刺的意味。

  重音:如

  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啊,我多伟大。”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d思考:

  诗中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感情?

  这是一首哲理诗,你能初步谈谈自己的认识吗?

  将诗歌划分为三个层次。

  诗歌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诗歌教学应从诵读入手,只有完全融化到诗里,一读一思,一思一得,最后达到“使其言皆出于吾之口,使其义皆出于吾之心”的目的。四个思考题,从内容到形式,引导学生从整体上对全诗把握。诗的层次与手法较为浅显,故在整体感知这一步解决。学生的表述可形式多样,提倡借用古诗文表达,以提高学生的欣赏品味。

  2.具体研习,突出重点。

  方法:朗读,讨论,明确

  朗读第一小节,说说“活”和“死”有什么不同的含义。

  明确:前两句指的是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褔的人,于他人于社会毫无益处,他们的生命毫无价值,虽生犹死;后两句指的是,一生为人民的人,他们的生命虽

  朗读2—4小节,讨论:a

  读了这几节诗,你联想起了哪些历史人物?

  b诗中从哪些方面把两种截然不同的人作了对比?

  c教师介绍鲁迅先生的和后,请学生谈谈对“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和“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这两句诗的理解。

  d找出这几节诗中生动而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加以评析。

  明确:“当牛马”、“作野草”这两个意象形象地体现了鲁迅先生那种彻底的献身精神,“无我”的人生境界,这样的人,虽死犹生,人民将会永远记住他们,怀念他们。这正是诗中所要歌颂的。

  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如“骑”、“俯”,前者活画出那些自私自利,不可一世,在人民面前作威作褔者的骄狂之态,后者则鲜明地展现出鲁迅先生甘愿献身于人民的彻底的牺牲精神,对比鲜明,诗人的褒贬不言自明。

  教师点拨:诗人发挥诗歌的特点,运用形象化的比喻和鲜明的对比,将深刻的哲理寓于形象之中,极富感染力,这着诗堪称说理诗的成功范例,值得同学们在平常习作中学习。

  选取重点段落品读,强化对文章的感悟欣赏,优化学生的情感和感悟能力,重视学生的自我感受,使课堂真正成为培养学生“情知对称”的人格和智能双向发展的绿洲。

  3.学生再次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三.课堂训练

  读过这首诗,一定触发了你对生与死的一点思考,谈谈你的感受

【关于鲁迅的诗的教学设计方案】相关文章: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方案07-30

《木兰诗》教学设计方案08-05

木兰诗教学设计方案05-08

乡愁诗教学设计方案03-03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优质教学设计方案08-07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优秀教学设计方案08-01

《木兰诗》课程教学设计方案08-07

《李商隐诗两首》的教学设计方案08-05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最新教学设计方案08-07

关于《木兰诗》的教学设计12-04